標籤:

無聊的東西——關於中國人移民的一點想法

剛回國,因為個人原因要呆一陣子。這些天恕不能回復大家的邀請和私信,請見諒。

不過呢,既然回來了,還是寫點東西吧。

有個朋友說,大概每一年,他們都能聽見「明年將有最大的移民潮」——其實不然,就是這五年的事。至於為什麼這五年會出現這種移民的鼓噪,當然和所謂的經濟形勢沒有什麼關係。有關係的是發達的電子商務,越發普及乃至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都能上的互聯網,還有移民中介寫軟文的水平——這些才是「移民潮」的宣傳出現的根本原因。

當然,從長遠看,我相信將來中國的移民會越來越多,尤其是去歐美的會越來越多。為什麼呢?因為有條件了。和我們的上一輩比,甚至和十年前比,中國人的人均收入和經濟水平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現在如果賣掉北京甚至隨便一個一線城市的房子,在985水平往上的學校有個學位,在歐美澳安個家不算太難。而在十年前,中國的移民是什麼人?在二十年前,中國的移民又是什麼人?有些人喜歡說移民是精英——不錯,和中國的平均水平比,移民確實是精英。但是和十年前的合法移民比,今天的移民又更精英到哪裡去了呢?十年前,二十年前,中國有能力移民的人會瘋了一樣的移民——去哪裡都好,能跑掉就好。去南非的,去馬來的,去拉美的都有的是。就說去東南亞的吧,遠邪一個人跑路菲律賓,引來一片嘲笑之聲——但是對我這種精神上的「老人」來說,我得花很長時間才能反應到「原來泰國人均收入已經比中國低了」。從這個角度來說,今天中國大部分人「跑路歐美」,這完全稱不上跑路——跑路是飢不擇食的,跑掉就好。那些口口聲聲說「移民」「藥丸」的,等你們覺得賣掉你們的房子去阿根廷養牛很划算,而不是去紐西蘭的時候,移民才是個需要中國人思考的問題。

有人說,中國的富人階層或者中產階層沒有安全感,他們畏懼改革開放會被有朝一日「清算」。畢竟嘛,今天很多人都怕大洪水。不過「大洪水」的概率有多大?「大洪水」又是什麼樣的?這些到底有多少人想過呢?和某些懷有臆想症的人的想法不同,未來不會有TG發動的對中產的清算,而是對他們自己的考驗。我們的國家究竟能否徹底證明自己是一個現代的政府?我們的國家究竟能否讓我們擁有更多的公民權利?我們的國家是否能繼續保證他們是一個有「能力」的政府?這是對他們的考驗。如果他們沒有通過怎麼辦?那全體中國人都會吃虧——不過有大有小而已,不一定非得大洪水。我之前反覆說過,中國人的組織力遠遠超出中國人自己的想像,因為中國通過市場經濟積累的財富已經讓很多人有了自決的條件。也就是說,到時候中國有兩個可能。一個,是以驚人的高速建立起新的制度——也許更類似於韓國。這個可能性比很多人臆想的要高,而且隨著下一代的成熟會愈發增加。另一個才是某些人渴望的大洪水。考慮到中國的統一市場,有些人臆想當一把現實版「軍師」,在軍閥身邊縱橫捭闔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最後的結果無非是歐美支持下的維持會和民族主義者民兵的二分而已。

我的一些朋友更害怕的不是大洪水——他們也清楚大洪水不會發生。他們害怕的是長期化的不自由。那麼對中國大多人來說,他們的自由比以前是減少還是增多了?中國的市場,比以前是更開放還是更封閉了?不錯,確實某個階層有這麼一種可能——他們可以讓改革停滯不前,然後利用市場的不透明賺足金錢,到時候一跑了之。但是正如我前面說過的一樣,中國的經濟只要不倒退,新的力量就會不斷增長。他們減緩改革的速度,最後的下場就是他們無法通過考驗,最後會讓新的制度建立罷了。而越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制度建立的成本就越小,他們保留權力的餘地就更小。平心而論,我個人是傾向於改革的一方,我是厭惡激進變化的。但是,如果有人非要作死,那我也絕不會憐憫他們。中國最終是要給與中國人自由的,如果執政者做不到,那就換人好了。

很多人已經指出來了——中國這次跑路的核心不是富人,而是中產。我前面說了中國的經濟發展給中產跑路提供了條件,這裡提一下意願問題。中產願意移民,是因為中國的生活終究還趕不上歐美,不僅是自由和權利,更重要的是收入。在中國要辛辛苦苦才能當個中產,在歐美澳確實要容易多了。但富人如何?據說富人是沒有祖國的,然而這是一個謊言。對歐洲的富人來說,即使是馬克思的年代,那個市場經濟屢次受到挑戰,誇張的報復性關稅和民族主義同在的年代,一個資產階級的精英活在德意志還是義大利,都也不會有太大的區別,大概都能進入當地的精英圈子。但對中國的富人來說,對中國的統治精英來說,我至今還沒見過哪位主能在跑路後保留哪怕一丁點政治權力的。對中國的商界精英來說,情況也沒好到哪去。特朗普固然不會,但是希拉里也不會把中國的商界精英納入美國的統治階層之中。我見過太多人不願意承認一個赤裸裸的現實,就是歐洲的富人可以在美國進入精英階層,歐美的可以,中東和非洲的也可以,印度也可以,但是東亞的富人很難。語言是次要的,從小生活的圈子,文化背景,教育經歷。。。。。。。你們有太多太多的東西和歐美人不一樣了。如果日本人還有一絲機會(實際上我也沒發現哪個日本人有這個機會),中國人大概一點是沒有的。所以除非是為了保命或者保財,否則誰會願意放棄所有這些一輩子甚至幾代人積累的東西呢?除非願意自我下降地位,否則離開中國一文不值——關於這一點,我想很多站在中國頂點的人,早就看出來了吧。而這個年代,也不同於二十年前了,那個年代一個市長級別的人願意拿著幾十萬美金去一個小國混下去。今天呢?

(順帶一提,有人說日本人排外,有人說日本人媚外,但所有人都贊同日本人不愛移民,戀家——和中國人還有韓國人不同。不然,真實情況是日本人經濟發展的日子比韓國早三十年,比中國早五十年。日本人已經過了那個因為國內窮,所以需要到處跑路的年代了——在國內就能當中產不比國外差,為什麼要移民呢?所以我家門口開韓式烤肉的韓國移民和當年巴西墾荒的日本農民沒有任何區別。假如韓國30年後正式成為發達國家不輸義大利了,社會壓力不比日本大了,那韓國人也絕對會縮在國內不走。東亞人由於文化原因和被歐美忌憚,除非是經濟實在太差,否則絕對不會移民的。中國很大,窮人永遠不少,移民一直會有。韓國地狹人稠,能不能到日本的程度並不好說。我並不是說未來中韓一定會和日本一樣不願意移民。我只是想點明本質上東亞人移民到海外本身是一件很「反常」的事情罷了。)

對中產來說,既然沒精英的野心,只想過自己的小日子,那大概更關注自己的地位問題了。可惜,如今這個時代,他們的願望大概也會落空。特朗普上台以後,中美關係也許會有變數,不過也有一個東西不會有變數,就是華人地位問題。黑命貴體系下,華人地位低於盎格魯撒克遜人,低於拉美人,低於黑人,低於穆斯林和其他亞裔。特朗普會不會讓華人「平等」,我不知道,也許理論上會的。但正如當初支持特朗普的人,正如我一樣,也正如那批常年支持民主黨這次卻投給川普的老一代精英一樣,我們是畏懼戰爭,畏懼希拉里和她背後勢力挑起的美俄戰爭和未來太平洋戰火的人,但是特朗普選擇了主流的,紅脖子的共和黨主流勢力,用大鍋夢來彌合他和建制派的區別——那我們又能如何呢?或者說,特朗普的觀點如何,又能怎樣呢?我想問一下那些移民或者願意移民的華人,就算特朗普在不涉及利益問題上「喜歡」華人,喜歡不惹事也沒能力挑戰美國主流文化的華人——特朗普的顧問們,特朗普的紅脖子基本盤們,他們喜歡你們嗎?他們相信你們嗎?特朗普願意不願意放棄他們,選擇你們這些模範公民呢?如果希拉里們復辟了,你們又是否真能競爭的過黑命貴們呢?如果黑命貴們最終勝利了,你們的下場又是什麼呢?更重要的是,所有這些東西,在幾十年內會有變化嗎?黑人——或者說拉美人,和中國人的最根本區別在於,如果沒有了制度上或者思想上的歧視,他們真能當一個和歐洲白人別無二致的美國人。而中國人,和西方差別巨大的中國人,有自己的一套思維方式(這是現代化所不能覆蓋的各個文明之間的特色),說漢語的中國人來說,一道天然的鴻溝總是存在的。

我不知道特朗普後面的政策如何,也不知道中美會不會真爆發戰爭——也許我們都被現代社會的溫情脈脈養的嬌了,也許特朗普的「反華」聲音和小布希還有上一個柯林頓沒什麼區別,在現實問題上會迅速自己打臉。但是既然一切事情都可能發生,我不得不承認在「核平」發生的情況下,雖然進集中營的是肯定的,但留在美國大概比中國安全點。不過也就如此了。如果「核平」不發生的話,是希望「融入」當地好呢?還是留一條後路好呢?還是回國為自己的權利而戰好呢?每個人有不同的選擇,但是請大家務必想好。我承認,對只想安安穩穩過個中產日子的人來說,還有對那些被中國噁心的大學和科研製度搞的痛苦不堪的博士們來說,去歐美在三十年內都是比較優秀的解——嗯,也許更長,如果什麼都沒發生的話。

利益相關:長居海外但不移民,勸說了所有親屬保留中國國籍,子女都將會是中國人的中國人。


推薦閱讀:

一個小觀點:長三角的外鄉人在何方?
【技術移民職業解讀】- 空間設計
哪個國家能買房移民?
H-1B Visa的那些事:Doran et al (2016).
你覺得移民國外好不好?你打算移民么?

TAG: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