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斯坦福監獄實驗》:行為,也會影響你的態度

菲利普-津巴多教授設計了一個實驗,他們從斯坦福大學找了幾名學生,並答應這些學生,在預設為兩周的實驗後會給他們每人15美金的獎勵。在實驗前,工作人員對所有人進行了一個訪談評估,最後用拋硬幣的方式決定他們中哪些人做獄卒,哪些人做囚犯。

聽上去好像挺有趣,為了顯的更真實,他們會在囚犯還在家裡的時候,象真實的逮捕一樣用警車將囚犯們載到學校里預先設置好的監獄中。只不過,省去了法庭審判的環節,而且囚犯們還被要求蒙上眼睛以增加他們的恐懼感。

當囚犯被送到改裝的監獄,其實只是幾個房間後,因為拋硬幣方式當上獄卒的學生一開始並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他們拿著工作人員發給他們的手冊,讓囚犯脫了自己的衣服,換上囚服,還戴上可笑的帽子,被分別送進兩間房間。

獄卒們每個人都有一套制服,並且還發了太陽眼鏡,這讓他們看上去神氣活現,和帶著可笑帽子的囚犯形成強烈的反差。工作人員,特別是津巴多教授(學心理的都知道他,前不久還來過中國,心理學界行走的活化石,寫了很多心理學專業必看教科書)鼓勵獄卒們拿出權威感來管理囚犯。

矛盾很快就出現了,比起真正的監獄,這個實驗中的虛擬監獄更為嚴苛,並且沒什麼人權。囚犯們——雖然他們其實並沒有犯罪,只是參加實驗的學生而已——食物是很差的,甚至有點難以下咽。一些煮黃豆,就著麵包片。私人物品被沒收,就連近視眼鏡也不允許佩戴。所謂的食堂只是牢房外的狹窄空間而已,獄卒們還在旁邊看著,吃飯的時候不允許交談。

很快,擔任典獄長的學生就開始拿囚犯尋開心了,讓他們用各種方式報號碼,如果報錯就會受到體罰。不滿的囚犯,會被關進小黑屋。別的獄卒和典獄長開玩笑,說他很有某部電影里殺手的派頭,典獄長看著鏡中的自己漸漸的露出了兇狠的表情。

開始有囚犯受不了了,他們在牢房討論,為什麼同樣拿15美金,獄卒們可以輕輕鬆鬆的看著他們,而他們就要遭那麼多罪呢?也有人為獄卒辯解,說他們只是完成任務而已,並不是要對囚犯故意為難。但是獄卒的行為開始升級,特別是對反抗的囚犯。但還是有一絲擔憂,畢竟他們清楚這不過是一個實驗,不知道自己的尺度可以做到哪一步。

津巴多教授(電影中教授的行為是藝術加工的,不要結合到真實的津巴多教授身上吧)給獄卒們吃了顆定心丸,當面對一個奔潰的囚犯大吵大鬧說自己肚子痛的不行的時候,津巴多教授認為獄卒們並沒有很好的行使自己的職責,不然怎麼會有囚犯敢反抗呢。一旦領會了教授的意圖,獄卒們開始無所顧忌了,用乾冰噴囚犯,玩弄他們,用傷害身體的方式體罰他們的行為開始輪番上演。

可是囚犯們,除了少數一兩個,大部分表現出了驚人的配合。也許在剛開始的時候,會覺得獄卒有點小題大做,但當獄卒們開始實施嚴厲懲罰的時候,囚犯們慌了。他們不再堅持自己原先的觀念,在和獄卒特別是典獄長說話的時候,畢恭畢敬。吃飯時,保持鴉雀無聲;集合的時候,配合獄卒們各種侮辱性的要求,去完成對他們莫名的懲罰。

我們常常認為,我們的態度決定我們的行為,殊不知其實我們的行為也會改變我們的態度。讓我們暫時跳開電影去看一個催眠的例子,當催眠師在催眠中對某個人說,書掉在地上時,你需要脫掉你的鞋子。在催眠結束喚醒這個人後,催眠師故意把書弄掉在地上,而對方也立刻把鞋子拖了。催眠師會問對方,你為什麼拖鞋,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這個人因為自己的行為而賦予的解釋。例如我覺得熱,或這個鞋子穿的不太舒服等理由。因為有了行為,我們就會為我們的行為找一個理由,這個理由就是我們的態度。更多心理學實驗證實了自我說服的效力,態度會緊跟行為出現。

回到這個模擬的監獄的電影中,當囚犯們被要求完成符合他們扮演的身份的行為時,在進入實驗前不認為會出現的態度,這個時候出現了。第三天,是探監日,當囚犯和來探望自己的家人交談的時候,他們開始象真的囚犯一樣思考並說話,而且拒絕家人提出帶他們離開的建議。

心理學上還有一個效應,叫登門檻效應。當你想讓一個人幫你一個大忙,但又擔心對方會拒絕的時候,先請求對方幫你一個小忙。如果對方同意幫你這個小忙,這個行為一旦做出,你提出相關的那個大忙,人們往往不再會拒絕你的要求。在多倫多的郊區心理學家和其合作者發現,向癌症團體捐款的比例一般是46%。但是如果前一天向該地區居民發放一個捐款相關的小別針並且希望大家能佩戴後,第二天捐款的數額是之前的二倍。如果原先對捐款並不認可的人,在佩戴了那個宣傳用的小別針後,會因為自己的行為開始改變自己先前觀念。

行為決定態度的定律當然也會引發不道德的行為,邪惡會來自逐漸升級的承諾。獄卒們漸漸從囚犯的順從行為中獲得了權威感,而囚犯也會為自己的順從尋找理由,且更容易接受之後更惡劣的對待方式。津巴多教授的同事一個個選擇離開,他們和教授說,這個實驗他們已經不再是觀察者,開始成為實驗的一部分。教授的女友也告訴教授,那些囚犯做錯了什麼要被這樣對待,他們只是孩子,而且並不存在真的犯罪行為。最後只剩教授一人,坐在監視器前,看著這些原本是學生的實驗參與人員愈演愈烈。在最後一刻,教授喊停了實驗。

這部電影是根據斯坦福大學心理系教授菲利普-津巴多設計的模擬監獄實驗改編的,津巴多想知道到底邪惡的犯人和惡毒的獄卒哪一方導致了監獄的殘酷性,還是僅僅只是因為監獄的制度就可以引發人的殘酷性。真實的實驗原本計劃兩周,最後不得不在第六天放棄了。津巴多教授曾在1972年的報告中寫:「人們越來越分不清現實和幻覺、扮演的角色和自己的身份.....這個創造出來的監獄.....正在通過我們,使我們成為它的傀儡」。

今天介紹的這部電影是在1995年上映的,2001年德國拍攝的《死亡實驗》和2010年美國拍攝的《監獄風雲》,也都是基於這個實驗改編的。文中提到的津巴多教授真人原型著有《普通心理學》、《心理學與生活》、《路西法效應》、《讓時間治癒一切》、《雄性衰落》、《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等多部心理學巨作,對心理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所以,大家千萬不要以影片中津巴多教授的形象,來看待真實的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哦。

喜歡電影和心理學的小夥伴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影心理,如果有任何和心理或電影相關的問題,可以在分答提問,主創老師的賬號名是:心理諮詢師賈睿。也可以收聽我們的分答,獲得更多心理學資訊。想預約心理諮詢,請聯繫平台助理小路,微信號:xinliwanka


推薦閱讀:

心理學研究要掌握的三項基本研究方法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我們如何知道動物在想什麼

TAG:實驗心理學 | 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