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綿羊》書評:學生、教師、教育的大反思
文/蘭言寄墨
《優秀的綿羊》是美國作者威廉·德雷謝維奇寫的一本帶有濃烈批判性思維特點的關於美國精英教育的一本書,作者本人在耶魯大學擔任10年英文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過5年研究生導師。讀這本書最大的原因是我自己就是個接受中國傳統教育的典型,二十多年的歲月,十幾年的時間都耗在了學校里,我自己也常會思考,一路小學、中學、大學甚至到了研究生,我究竟學到了什麼?剩下了什麼?發現了什麼?創造了什麼?
我很遺憾沒有在本科的時候讀到這本書,如果我在大一的時候就能讀到這本書,我想對我以後的選擇影響會更巨大,但還好,遇到的時候並不是太晚,畢竟我還身在學校,我還在接受著教育!記得剛讀研的時候我還寫過:研究生就是本科延續,在本科階段留下的遺憾一定要在研究生補回來!其實這裡的遺憾更多的是學習上的,比如萬惡的英語四六級、計算機二級等這些給簡歷加分的證書!現在回想,當初的目的就是單純地能給簡歷加分,從來不想我是否真正學會運用了這門語言也不想自己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計算機的知識,只是單純的為了簡歷而考證,為了考證而參加考試!我考得證書還是少的,因為我好多確實是我不想考,但是我好多同學都會考會計證、教師資格證這些壓根跟本專業無關只是為了找工作的時候能夠多有條路而去考!考證也只是一個方面,但也充分說明了我們讀大學的時候一個普遍的心態:只是為了找工作!
說實話當初考大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找一個好工作,讀研的目的也是為了找一個好工作,當初我還天真的想著讀個學碩再考個博士再來個博士後,然後留校任教升教授,後來發現真不是真愛,所以不要提早給自己設置什麼職業規劃之類的,因為當你沒有真正了解到這個圈子的時候,你更多的是憧憬,意淫各種美好,卻從來不問問自己是否真的喜愛,我想在大學當老師也是因為聽信社會上的偏言:老師工作量又少又穩定假期還長,多適合女孩子啊。女孩子怎麼了,我愛幹啥,我才去幹啥,我可不想為了所謂的穩定工作量少假期長就干,我算是琢磨出來了,你幹啥,想要干出個名堂來,都得拼盡十二分的努力,你以為老師輕鬆啊,大學老師要發表論文、要出教材還要備課講課帶學生,好不容易成個教授還得干項目啊出差啊,這些我可都是親眼看著呢!即便是個小學老師不還得為那一群不省事的小娃娃操心操肺,稍微負點責任有點想法想變優秀的小學老師,也要耗心耗血的!所以我一直堅信米蘭·昆德拉那句:生活就是種永恆的沉重的努力。既然如此,何不把這種永恆的沉重的努力用在自己喜愛的事情上呢,反正一樣累,做自己喜愛的事,累也累得滿足。
想找好工作的目的從來都沒有錯,只是正在接受教育的我們從來沒有思考過在大學裡難道我們只是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嗎?大學教育教的只是我們那些過時的知識嗎?本科時候有一個很有思想的史哲老師就大學生就業率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時就很譴責學校就業率的比較,大學從來都不是為了讓你就業的,讓你更好就業的是技校!當時還一直想不明白,技校確實能給我們提供一門具體的技術,比如挖掘機技術哪家強的藍翔!可是我又不想學挖掘機,再說技校門檻那麼低,體現不出來我高中時代優秀的水平啊!直到我現在讀了《優秀的綿羊》才發現那老師是多麼的有深度,不愧是我喜歡的史哲老師(他上課從不點名,但是逃他課的人很少),優秀的老師總是有人格魅力的!這話一點也不假,那些考點名留住學生的老師,你們太辛苦了!
《優秀的綿羊》批判的更多的是美國如哈佛、耶魯、常春藤盟校等這些我們這些草根可望不可即的頂著世界級光輝的名校下的精英教育(本科教育)!在此,我特別佩作者的質疑批判的精神!社會需要這樣敢說敢思考又提出方案解決的人!雖然批的是美國教育但我卻發現與現在中國的教育有著驚人的相似!我自己總結了三個思考點,但是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我總結的這個三個點的思考,對每個人每個領域來說都會有些影響!
【關於學生】
書中第一部分更多的是說來自哈佛、耶魯、常春藤盟校這些自帶超優秀光環年輕人的焦慮,無可厚非,在我們眼裡他們很優秀:智商情商都報表、專業才藝兩不誤!他們自己也認為自己很優秀,有著天生的自信與優越感,但是作者卻在批判這些優秀綿羊們脆弱的內心,他們一路走過去,為了優秀而優秀,被社會、家庭、朋友等各方面期許的名利、財富、地位限制著自己,他們告訴自己:只許成功,沒有失敗。畢業後也無異會成為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財富、名利、地位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都能獲得,而且還是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獲得,但是從來沒有追尋過生命的意義、生活的價值、自己的追求!
優秀的綿羊大多以高標準要求自己,一味地去追求所謂的全面發展,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家庭的原因,比如虎媽的教育方式。上名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能上名校一方面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另一方面更多的是為了有個好前途!可是好前途並不代表能有個好靈魂!就像好似光鮮體面收入多的工作不見得就能給你帶來想要的快樂、幸福!書中有很多名校生自我的闡述,表明自己在這些名校裡面並沒有找到自我,更多的達到了別人的期許的成功,沒有人告訴他們自己是誰、人的使命是什麼、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這是精英教育導致的後果,為社會培育大量的優秀員工!這也正是作者批判的地方,大學教育更應該教學生去質疑、去思考,去挖掘自我形成獨特的自己,找到自己所愛,並堅持下去!可是呢?學生並沒有收穫到這些,當然並不是全部的學生都是如此,但至少大部分是。我看到對優秀的綿羊的批判的時候,心中是有點小竊喜的,我一直覺得每個人,扒了皮褪了社會標籤,剩下的才是你自己!看吧,在外人眼裡這麼優秀的人還不是照樣有人生困惑!褪去你的名校光環你也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學生而已!其實我們都一樣,國內的學生更不會去思考自己,美國學生所經歷的我們都在經歷,但是我們卻一直沒有意識到,還一心二心地覺得國外教育好、名校教育好,其實最應該把自己教育好!找到自我才是最重要的!
【關於教師】
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教學傳授知識,更多的是去引導學生,給學生思想以啟發,或者發現學生潛在的能量給予激發,因為只有這樣思想的改變才會伴隨學生一生,而不是那些過期的知識。大學裡的上課完全不同於高中,老師傳授的方式卻一點沒變,填鴨式!即使我到了研究生階段也是如此!但是教師跟教師是不一樣的!大師給學生上課,一般都能從心底對學生產生深刻撞擊,他也講授知識,但是卻讓學生學到了比知識更寶貴的東西!
作為深受填鴨式教育的我來說,我向來對教師是不報什麼希望的,我也習慣了老師在上面講我在下面聽,你一下子讓我感受圓桌討論我還真不好意思!記得我去蹭外教的口語課的時候,小班授課,完全自由討論,學生氣氛也高,但是對於這種從來沒感受過這種授課方式口語又不好的我來說,上的是極其彆扭又倍覺新鮮刺激的!大家有一搭無一搭的聊天說話卻在無形成中撞擊著思想的火花,語言上的交流也在潛移默化,這確實很棒。
書中提到教師的主要問題更多是教師的水平,集中矛盾在教授講課影響科研水平,專註科研教學質量就會下降,這點在國內高校也很普遍,如果教授既講課又搞科研肯定苦不堪言,講課也不會太認真,但是普通的教師講課動力又不足!所以說普通教師授課、教授授課以及講課內容、形式等都是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當然教師更多的責任應該是去影響學生而不僅是傳授知識。
【關於教育】
說實話,我一直以為美國的教育很厲害,事實卻是很厲害,至少在培養有名有利有地位的校友方面,但是書中作者反思的更多得是美國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教育更應該多元化培養,教育不是為了培養成群的優秀的綿羊,在教育系統下應該有詩人、藝術家等個性獨特的人!如果單單這樣說精英教可能並不會覺得不好,畢竟,每個人都渴望名利、金錢、地位,美國的精英教育我們國內也一直在學,可是當作者從根上剖析了大學的運作模式、精英教育的由來的時候,至少我會很深刻的反思,教育沒有培育出自我,教育培育的是這個社會需要的機器人才!
前哈佛大學校長詹姆斯·B提出:「教育是當你忘記了所學的一切之後所存活下來的那一部分。」我認為教育本應該就是一個更廣泛的定義,但是大學教育卻把它不斷的窄化,當我們所有人都覺得只有上大學才是受教育的時候,大學都給予我們的教育卻在大打折扣,但卻看著那麼光鮮亮麗!這真的是一件很值得深刻反思的事情!
大學畢業一年,說實話,我真的忘記自己學到什麼專業知識了,因為我並沒有用到這些知識,即使在實習工作的時候,也是跟學校學的完全不一樣,但是我一直記得有個老師講過,大學裡你最重要要學會的是質疑和思考!質疑、思考,我僅僅記住這四個字,卻一直在影響我!當然讀到這本《優秀的綿羊》的時候,我發現我一直是對的,我也發現,即使我不是名校我頭頂沒有光環,我也是值得驕傲的!
推薦閱讀:
※馬雲這句話道出其創辦的雲谷學校的教育本質:少數派的精英教育!
※想讓孩子上國際學校但苦於沒有外籍身份的那位家長,麻煩您點我一下
※被過度推崇的精英教育,如何刺痛了我們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