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有人在問A是不是B的時候,有人會去回答C不是B,還自覺的很有道理?

聯動一下知乎上關於「答非所問」的問題

知乎能容忍那些表面非常幽默搞笑但實際答非所問的回答嗎? - 知乎指南

為什麼知乎上總是會有答非所問的高票答案? - 知乎提問

為什麼知乎上的很多回答都答非所問? - 知乎回答

貌似有新意、但答非所問的回答,拿到最多贊同票,這個結果違背知乎的初衷嗎? - 知乎建議反饋

例子1)

低學歷者能否比高學歷者更加會賺錢? - 心理學

很多回答變成了 讀書是不是能賺更多錢,或者是平均收入學歷正相關。題主就是想問存不存在一個低學歷者A,他的收入超過高學歷者B,或者是同一個人,當其選擇了低學歷,早早進入社會,是不是能比他拿高一些的學歷,再去工作收入多好不好?

例子2)

疫苗過期事件,一些人問疫苗過期有什麼危害,有人就回答說過期了也不會變成毒疫苗,所以過期沒有影響。但是該防止的病沒防會死人好嗎?

例子3)

PX事件,老百姓問PX項目會不會有害,一些學子告訴他們PX終端產物低毒,所以無害。 那些學子認識項目和產物兩個字是不同嗎?

例子4)

電磁輻射是否有害只和頻率和強度有關嗎?是否說明生活中的無線電波都不必擔心?紫外線有害的原理是什麼? - 物理學

題主問電磁輻射是不是有害,有的人就強行把話題轉化到電磁輻射引起的熱效應有沒有害上面去了,非熱效應就不管了

例子5)

關於轉基因,農業部今天上午透露了這些關鍵信息--社會--人民網

記者問聖女果,甜玉米是不是轉基因的,農業部怎麼回應的呢?

「截至目前,我國共批准發放7種轉基因作物安全證書,分別是耐儲存番茄、抗蟲棉花、改變花色矮牽牛、抗病辣椒、抗病番木瓜、轉植酸酶玉米和抗蟲水稻。但實現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的只有抗蟲棉抗病毒木瓜,抗病辣椒和耐儲存番茄在生產上沒被消費者接受,故未實現商業化種植,而抗蟲水稻和植酸酶玉米沒完成後續的品種審定,進行商業化種植。

最近網上流傳一份《轉基因識別指南》的打油詩,裡面提到的小麥、水稻、水果,蔬菜包括番茄、大蒜、洋蔥、土豆、彩椒、胡蘿蔔、紫薯等都不是轉基因品種。

番茄原產自南美洲秘魯、厄瓜多、玻利維亞、智利等國,至今在那裡還可以發現幾乎全部的野生種,這些野生種就是小果型。市場上銷售櫻桃番茄,就是在野生種的基礎上,經人工選擇培育而成的,與轉基因無關。」

聖女果是回答了,甜玉米呢,去哪裡了?甜玉米不是中國特色,其他國家也有的。那到底甜玉米和轉基因是怎麼樣一個關係,就不回答了嗎?不回答也就罷了,記者寫稿子標題黨說甜玉米是轉基因是謠言算什麼回事?是想藉此說甜玉米都不是轉基因嗎?聖女果甜玉米是轉基因?小心這些轉基因謠言

為什麼會有些人答非所問,王顧左右而言他,還做出一副很懂的樣子?


為什麼知乎上的提問人人都能編輯?

因為它不是百度知道,問題都不是題主私人的問題而是大家的問題,答題者不都是來回答題主個人的,而是就同一個問題向有需求者分享經驗和知識的。

你問一個問題,答題者都不怎麼切題卻得到高票,是因為你的原題沒有市場,所以被淘汰了。比如低學歷「能」高收入嗎?答案就一個字,能,例子大家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so what?這有指導意義嗎?能拿去跟孩子說「不用讀書」嗎?當然不能。大家更關心的恰恰是「平均學歷與收入正相關」,這樣的回答對絕大多數人才有意義。

如果你實在想問小眾問題,學會對答題者引流,通過提供鏈接把那些只想回答有市場的別的問題的答主引到別的合適的問題下,甚至可以是你自己開的專門用來引流的問題。只是你需要承擔門可羅雀的後果罷了。


1.有些回答是針對題主的態度(看法)來的。

2.有些回答是審題不認真。

3.有些回答是因為答主關心的就是這些,想說的就是這些。

4.所以,題主想得到自己滿意的回答,有一很重要的前提,就是:

清晰滴,儘可能不帶感情色彩滴描述你的需求,而不是表明你的態度(預設立場)。


有些人提問是為了找到答案;

有些人提問是為了知道別人的看法;

有些人提問是為了找樂子騙照;

還有些人提問是純粹為了撕,比如題主,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也沒什麼驚訝的,綠教也好,聖母也好,大V也好,網路社區只是現實的投射。

@知乎小管家 應該如何看待這種提問?

「提問應該客觀中立簡潔,問題補充說明僅作為問題標題中不能充分描述的信息而使用,個人觀點應該寫入回答或者評論。」

這是知乎提倡的規範,但是在你眼中不過是一句廢話,因為你從不關心,只要能撕,那裡都是你的戰場,為了撕做什麼都無所謂,真不知道在題目裡面加上馬三立標籤算幾個意思?

口口聲聲說轉基因話題下有小團體抱團,但是你幹了什麼?

把問題中的轉基因話題去掉,好了吧,這下沒有所謂的小團體加成了吧?

我還納悶咋有這麼多人來挖墳?原來是你乾的破事。

只要能撕,@林丹你眼睛都不眨抄傢伙就上。

你唯一有一點好的,就是在要求權利的時候,你跑得比誰都快。

只要求權利卻不願承擔應盡的義務,只會在轉基因話題下製造垃圾天天撕逼,我建議你仔細閱讀知乎規範,對照一下自己的行為?

垃圾實在太多,但是這是知乎的錯嗎?製造垃圾的人實在太多了。


存在一些人(包括我),他們的邏輯能力(比如同一律)和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比如歧義的產生)不夠優秀。

或者明明很優秀,卻封印了自己的邏輯能力,刻意製造邏輯錯誤來完成 對一些 自己也解釋不清楚的 自己也是被強迫接受的 理念 的推廣任務。

高考複習時教師要講解習題。有的題目編的不嚴謹,講解的時候一直罵它 也不合適;有的題教師自己也理解不能。只好想著怎麼講才能繞到答案上。這樣造成了無數強行解釋。不知被這樣虐過的學生是懷揣怎樣的怨念,學會並應用 強行解釋的。

說起來,由於現在高考作文提倡任務驅動,有些人也開始批判原材料作文的缺陷,比如把觀點例子一鋪就得出結論,這樣造成的偽證。

有人在證明命題「A是B」時,鋪陳「C是B」:要麼是理解失誤把A理解成C;要麼是違反同一律,說著說著就從A飄到C了;要麼是他表達不出來怎麼證明「A是B」,只好表述,「A顯然為C」,「C是B」,然而被省卻的前半句往往是冒險的,使得讀者的理解,甚至論述的正確性,都受到影響。


例子1)

低學歷者能否比高學歷者更加會賺錢? - 心理學

是否存在一個低學歷者A因為早早進入社會比高學歷B賺得多?存在。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說,一切皆有可能;同樣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說,你很有可能未必是那個可能。

例子2)

疫苗過期事件,一些人問疫苗過期有什麼危害,有人就回答說過期了也不會變成毒疫苗,所以過期沒有影響。但是該防止的病沒防會死人好嗎?

打過期疫苗不會有影響,但是由於打疫苗的人以為自己被接種了從而沒有進一步治療而導致死人。這個鍋不是疫苗背。那麼擴大新聞的覆蓋範圍,讓打過疫苗的人記得去醫院重新接種就是正確的做法。這是屬於心理上對某件事情認知的範疇。因此需要從媒體上進行心理認知的介入。你說疫苗有沒有問題,有。你說會造成什麼危害?疫苗本身無法造成危害。而且每個告訴你說過期不會變成毒疫苗的人也往往會提到說你要去重新接種。

例子3)

PX項目如果產物無害的話,那麼除非項目本身有什麼附加的產物學子們沒有提到,例如噪音沒有被包括在產物之內,否則的話,PX項目本身就是無害的。

邏輯:

1)PX項目只產生學子們提到的產物。除此之外項目本身沒有其他危害

2)學子們提到的產物沒有危害

3)PX項目本身是無害的。

算了剩下的寫不動了。總之題主請注意提高——

1)統計學修養

2)邏輯學修養

3)十萬個為什麼與百科全書修養

一休抵死


我想問題主的是,你問這些問題是為了知道答案,還是想看別人怎麼回答然後再反擊別人?

總會有人顧左右而言他,也許是迴避問題,也許是就自己所知道的來幫助提問者,我不明白的是,除去這些人以外,其他人有沒有可以解答你疑惑的回答呢?

我最不理解的是,你以什麼樣的態度去反擊別人對你問題的回答,而不是去感謝他們來幫助你,哪怕他們說的答案並不盡如人意?


題主提到的例子1與後面的例子是兩種不同的質疑,先來說說例子1吧。

例子1如果是在問「存不存在一個低學歷者A,他的收入超過高學歷者B」,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總會存在,並且現實中已經存在。而真正想問的問題應該,低學歷者拿到更高工資的可能性。而當涉及到概率,可以用群體的期望值、回歸分析或者是貝葉斯後驗概率比較。概率很可能是這個問題的大部分實際意義所在,因此很多回答用不同手段來分析概率是契題的。

至於後面的例子,個人認為是題主思考問題時想少問了一句為什麼。

有人在問A是不是B的時候,有人會去回答C不是B,是因為當問A為什麼不是B的時候,有人回答因為A主要導致C。

Take例子3。

PX項目有沒有害?答案可以只給出結論(有或無),但只到這一步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結論有可信度,而可信度需要通過推理過程來分析。所以如果提問者以質疑的態度思考問題,就應該要問為什麼。於是問題可以被進一步延伸成幾段:1、PX項目會導致什麼影響。2、其中哪些影響是可以忽略的,而哪些影響是最重要的。3、對每種影響進行分析。

可能這些學者通過論證,認為項目的終端產物是最大的影響因素,以最終產物無毒的結果對這一因素進行判斷,並最終得出有害或無害的結論。能不能僅僅通過對主要因素的無害判斷就得出結論,未可知否。但這樣分析問題的確是合理的:因為C(終端產物)是A(PX項目)所延伸的主要因素,所以在討論C其實就是在更細節的層面討論A。

為什麼是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只要我們這麼問,就必然需要進一步延展開來討論問題。當我們連問三四次為什麼時,很可能的確會發現當前討論的焦點C與一開始的A不相關。但如果都還沒質疑A就認為C與A不相關,個人覺得不太好呀: )


情況一:不懂裝懂,強答;

情況二:官方回復,你問我啥我就必須明確回答你?

情況三:輕幻想症患者,有回答問題的慾望,思考速度高於寫作速度,落到紙面上就成別的問題。


這個問題,感覺就像別人給你做了一個營養的蓋飯,甚至勺子都給了,你卻埋怨別人不喂你吃!

知乎,帶你認識更大的世界。這裡有來自各個領域各個階層的知友出於各種不同的目的分享自己的觀點、經歷、所學。很多有心的知友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排版、去邏輯化文章結構、盡量用簡介明了的語言敘述艱澀難懂的專業知識,僅僅為了讓大多數幾乎不可能產生交集的讀者遇到更少的閱讀障礙。這不就是給了食物,遞了勺子么?

知乎和百度知道最大的不同就像樓上的答主所說,知乎的很多問題都是公共的,提問者的經歷會獲得同情、幫助,但本質上已經成為一個素材,讓百種人籍此展現百種觀點。你可以發現,那些非建設性的提問大多數都被關閉或被絕大多數人冷落了(爆照、娛樂話題似乎例外(?ò ? ó?))

當你看到一些洋洋洒洒幾千字的回答,掃了幾眼標題就感覺答非所問,你是直接一句字太多,不讀!還是花點時間梳理,抓取精華!這都是個人選擇,無可厚非,只是希望不要因此而妄自評論、抨擊這些答案。沒有全面了解就發表議論,是很容易被打臉的。近幾年的熱點新聞社會輿論方向多有反轉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其實大家有沒有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深入交談,無論對象是普通朋友還是專業學者,交談的內容八成都是沒有實際意義和價值的,但人們還是可以在剩下的內容里獲取到足夠甚至醍醐灌頂的養料。

我這個答案說著說著也離題萬里了吧!但這不是中學時代的語文考試啊?!不會稍有不切題就會失去可貴的分數。但我的觀點就在這裡了,我抒發自己的觀點,滿足自己的寫作慾望,也希望對別人產生一丟丟作用,即使被當作反面教材!


有時候恰恰是「答非所問」的回答才可以解答提問者的困惑。有時候,提問者的思考問題的角度是受限的,如果一定要嚴格地、不超出範圍地回答題主的問題,反而並不能給予提問者最大的幫助。


因為回答者沉浸在自己的邏輯里,因為旁觀者願意被牽著鼻子走


1.一個人有答案,就會進行各種論證,技術分析,案例分析等等。按題主的意思,封閉性問題答案就只有yes or no了?那回答有什麼意義。

2.很多時候回答問題不是「說服別人」,而僅是「讓別人接受」。覺得別人答非所問,首先當然有可能真的是答非所問,另外就是你不接受別人的觀點。


某些問題本身涵蓋範圍廣,可以從多個角度解答

,而大家水平有限,只能選取某幾個角度罷了。就你舉的例子,有的沒有答非所問,只是不夠全面,或者從側面擴展(這個也是知乎的特性,並不是百度知道,狹義的問題可以被回答者拓展從而讓大家有更豐富的認識和視角)。

此外,題主這id太眼熟了,無非是反轉等觀點得不到支持覺得人家答非所問


因為提問的人可以分得清 b和c 不一樣 但是不知道a和b不一樣吧!你的例子都是偏題和偷換概念 而不是舉例論證


為什麼會有些人答非所問,王顧左右而言他,還做出一副很懂的樣子?

很明顯,因為有些人的答案,對你來說超綱了。

能否、會不會、有沒有、是不是,這類提問方法離開了高中環境,幾乎不能夠簡單粗暴的回答。

同一個問題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解讀角度。知乎集眾人之力進行討論,所謂拋磚引玉。


推薦閱讀:

請問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如何?
要不是為了孩子,我們早就離婚了,你對這句話有什麼理解?
如果你出生在公元元年並死於2016年,你會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
如何評價Whiplash(爆裂鼓手)里導師弗萊徹的教學方法?
如何利用「另外8小時」賺更多的錢?(鑒讀)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