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游牧民族的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山區孩子,特嚮往草原大海


謝小夥伴邀。(多圖預警,慎入坑~( ̄▽ ̄~)~

早上我屁顛顛的寫了長長一段,結果被麻麻叫去幫忙,蘭後俺「二指禪」戳戳的文字木有了。

我只是說說自己所了解的的一些日常見聞,如有不妥,歡迎討論。

——————————分割線

游牧民族這個範圍還是比較廣的,我熟悉的是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游牧生活不止是在平原也有山區。通常是以家族(家庭)為單位或者是比較親近的聯合游牧相互照應,依水草遷徙游牧生活。

一般一年遷徙兩次,俗稱夏窩和冬窩。地點一般是固定的,也就是說今年去的地方,如果不出意外(植被被破壞,或者天氣乾旱水草受到影響等因素),明年還回去之前的地方,這是一般游牧民族之間都有不用言傳約定(他們都有自己的草場和界定,都有保護自己草場持續放牧的責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同地域的銀們都很熱愛和珍惜自己賴以生存的資源。

游牧生活中也有著較為明確的的分工。家裡的男性負責放牧及對外生活部分。放牧由以前的騎馬或者徒步,到隨著社會發展逐步由大馬力摩托車代替,由於有些羊群會有幾百隻,甚至更多的羊群,放牧還需要忠實的小夥伴牧羊犬,協作放牧。然後就是日復一日的游牧生活,餓了吃饢和奶疙瘩喝奶茶或者馬奶子酒,駱駝奶酒,當然在山區也有很多小型泉眼,泉水甜甜的。這種相對簡單的生活環境,木有太多生活壓力,也比較枯燥,因為游牧所以基本看不到電視,只有收音機或者手機,也要看是否有信號,可以上網。羊群呢,吃飽喝足蘭後就做起了伸展運動,趴在草地里,~( ̄▽ ̄~)~感覺那是最幸福的時刻了,遠遠的看去,像是珍珠一般點綴在草地上。

晚上羊會被圈起來,就在氈房旁邊(因為在山裡或者平原會有狼偷襲羊群,這樣有任何異常都會比較快速做出反應。)

夏天一般是在木頭和鐵絲的柵欄里,不會擔心會別凍著。

冬天,會圈在地窩子里。(所謂地窩子,是在山腰掏一個大一些的,類似於窯洞那種,只不過比較矮,比較簡易的。這樣,冬天保溫,有益於冬天產仔,剛出生的小羊羔抵抗力,禦寒能力都很弱,這樣可以提高存活率,也可以盡量避免狼的侵擾),也有很多在山區搞養殖的漢族向他們學習此類方法。

另外哈薩克民族崇拜鷹,喜歡鷹,所以有馴養的鷹,也會帶著放牧(一般是站在牧人的小手臂,手臂套有厚厚的袖套保護胳膊不被鷹的爪子抓傷)。馴養的鷹一般會戴上眼罩,看起來像蒼蠅的眼睛,因為鷹對人還是有攻擊性的。鷹張開翅膀有一米多,很威風。

通常每年七八月份哈薩克族會舉行賽馬會也會賽鷹賽駱駝。賽馬的通常是十歲上下的小巴郎,別看他們小,從很小就學會騎馬的他們,絕對不會被馬顛下來啦。賽馬也分很多種類,當然還有賽駱駝!

除了賽馬競技,還有騎馬刁羊皮,刁羊羔,甚至賽鷹大會也有鷹刁小羊羔的比賽。

家裡的男性出去放牧的時候,家裡的女人也有自己的事務,除了做飯,會擠奶,做奶疙瘩,乳酪,除了平時食用,還會儲存過冬的食物。他們特別喜歡喝奶茶蘸著饢吃,大多時候還是以肉類和奶製品為主。還會做刺繡,比如氈房裡牆上掛的裝飾品,刺繡毯(這個也是看女主人心靈手巧,勤勞顧家的表現之一)。也會做她們本民族的服飾。哈薩克族和維吾爾族服飾有很大的區別,哈薩克族一般頭戴高頂帶羽翎的帽子,維吾爾族,是平頂小花帽,身穿艾得萊斯裙。

(圖為哈薩克族男女服飾)

隨著社會發展,游牧民族的游牧生活也在發生變化,開始與現代化融合,形成了新的變化和特點,在此就不做贅述了。

近期看到一些介紹哈薩克文化的,搬運望不棄。

——————————割——————————

木壘哈薩克族民間文化藝術多種多樣,尤其是民間文學佔有重要地位。許許多多的神話、傳說、故事、諺語、詩歌、達斯坦(敘事長詩)等,都折射出了哈薩克族人民的智慧。民間故事體裁多樣,種類繁多:神話中有創世神話、善惡神話、愛情神話;傳說中有遠古歷史傳說、祖先傳說、勞動英雄傳說、機智人物傳說、婚俗傳說、神靈信仰傳說等。民間故事中有魔法故事、動物故事、諷刺故事;歌謠中有勞動歌謠、儀式歌、情歌等;還有民間敘事詩;民間諺語、俗語、俚語、格言等。上述各種類型既有普通意義上民間故事的基本特徵如:人物傳說、地名傳說、史事傳說、動物故事中狐狸的狡猾,兔的聰明;人和動物的故事,長工與地主(牧主)的故事,巧女與獃子的故事。在神話傳說中有開天闢地的神話,人類起源的神話,圖騰神話,英雄神話等。同時,又有著鮮明的草原文化即游牧文化的特色。

根據內容分,哈薩克族民間達斯坦(敘事長詩)可分為英雄長詩(巴特爾勒克達斯坦)、愛情長詩、歷史長詩、黑薩(新編長詩)等。

英雄長詩(巴特爾勒克達斯坦)具有很強的故事情節和典型的人物形象。其歷史故事實豐富、社會內容浩繁、主題思想深刻、思想境界高、藝術表現獨具特色。這些民間流傳下來的英雄長詩,有的長達的數萬行,其形成期是比較早的,一般是在原始氏族、部落解體和部族或聯合部族乃至階級國家形成時所形成的。達斯坦(敘事長詩)中,英雄的活動,大多是在氏族與氏族、部落與部落、民族與民族之間分化組合、組合分化、聯合統一等的特定歷史舞台上。往往是以全氏族、全部族或全民族的共同行動為背景,伴以各種大規模的拼搏和流血鬥爭。它所反映的是氏族和民族間的巨大歷史事件;所展現的也多是在氏族、部族或民族轉化時期的壯闊的歷史畫卷。英雄長詩被譽為哈薩克族民間文學的瑰寶。它通過生動語言,歌頌了熱愛人民和家鄉,與侵略者進行英勇鬥爭的英雄人物;歌頌了他們為反對外來侵略、保衛家鄉,反對奴役和保衛人民的尊嚴而進行的英勇奮戰,體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英雄氣概。每當外敵入侵,人民蒙受屈辱,面臨危難時,英雄總是挺身而出,一馬當先,置生死於度外,率眾與侵略者浴血搏鬥、出生入死,最後擊敗侵略者,為民族大眾求得了生存。這些英雄長詩給後人以深刻的愛國、愛民思想教育,能鼓舞著後人與邪惡勢力抗爭,為正義和光明而戰。因此,阿肯們稱這些英雄長詩是哈薩克族歷史的縮影和民族的鏡子及英雄語言的精華。其中代表作有《葉爾他吾克》、《呼拉馬爾干》、《葉斯哈特》等。

愛情故事長詩的創作與形成卻於英雄長詩的時代。它比較多的是在一個民族的形成和穩固之後,在民族統治強化時期出現的。如果說,英雄長詩所反映的是氏族與氏族、部族與部族之間的矛盾關衝突的話,那麼愛情故事長詩所反映的則多是民族內部關係的矛盾。因此,愛情故事長詩的主體思想大都是歌頌堅貞的愛情和個性自由。通過描寫愛情悲劇,憤怒控訴哈薩克宗法封建部落社會中盛行的不合理婚姻制度。在愛情故事長詩中,哈薩克的婚喪習俗、誓約習俗、家庭習俗、生活習俗等都脈絡清晰地被反映出來。愛情故事長詩在哈薩克民間流傳更廣、影響更深;其語言也最優美。主要代表作品有《卡勒卡曼·瑪木爾》《阿拉海爾》《庫蘭達》等。

黑薩(新編長詩)雖然故事情節是外來的,但詩體創作則是由哈薩克族勞動人民及其歌手完成的。在流傳和創作過程中,民間歌手們不斷地加工和改造,使它接近哈薩克族生活。這些詩篇內容豐富、情節曲折。如《合孜爾與木沙》《阿不開什》等。

木壘哈薩克族民間文學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經過世世代代哈薩克族人民的不斷提煉、加工,注入了群眾的才華,凝結了集體的智慧,這就使它的民間達斯坦(敘事長詩)的思想內容越來越精純,藝術形式越來越完美,具有了一定的思想高度和美學價值,是研究木壘哈薩克族文化歷史的一部百科全書。

以上,如有不妥處,還望指正。

(話說第一次在知乎回答問題,憑感覺走來著,文筆不好,見諒哈)


有機會來體會吧


維吾爾有很大一部分是農耕者吧


推薦閱讀:

海淘的時候你最不爽的是什麼?
生日沒人知道沒人說生日快樂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那些年關於微波爐的「坑」,你中過幾招?
蟑螂給你最溫暖美好的回憶是什麼?
選擇4G新號,用哪個運營商更好?

TAG:生活 | 游牧民族 | 草原 | 哈薩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