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真有那麼窮?宋朝真有那麼富?

來我也算半個松粉,從《曉說》到《曉松奇談》每期都看了不下3遍,漲了不少知識,學新除舊吧,而且老高馬上要開講南明了,我來拋磚引玉先。

先申明,我不是明粉,也不討厭明朝,只希望大家能客觀看待歷史。

老高一直在說明朝窮宋朝富,這點我是不同意的,當然兩朝歲入確實有差距,但不會是老高說的一億五和幾百萬的差距。(真差那麼多還下個屁的西洋,吃飯都不夠)

首先兩朝的貨幣單位就不同,宋朝是用銅錢作為主要貨幣用貫文計算,明朝是用白銀作為貨幣用兩計算。兌換率是多少呢?不同時期匯率不同,基本穩定在1兩兌換1.7-2.3貫(折中按2算)

北宋歲入最高的時候是一億六千萬貫,南宋到孝宗朝政權穩定後是8000萬貫。(摺合4000萬兩)

明朝歲入最高的時候是明末1400萬兩,平時穩定在600-800萬兩。

那大家會說兩朝的財政收入也差了5-6倍啊。從政府稅收上來說是的。但從整個國家的經濟看就不是了。

明朝的稅率比宋朝低很多(明7%,宋12%),到了萬曆中後期才開始橫徵暴斂不停加稅,其次明朝不但官員不用繳稅,大批待業知識分子也不用交(舉人)。

再看民間,明朝百姓收入一年五兩左右,宋朝240貫(摺合12兩),但明朝以農業為主加上畝產比宋朝高儲糧充沛所以物價很低,宋朝以商業為主通貨膨脹再說難免,這點上可以把錢換算成大米作為比較,同時明朝的一石也比宋朝大1.5倍。

總的來雖然政府歲入宋朝比明朝高5倍以上,但把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GDP、CPI都考慮進來以綜合國力來說宋朝只比明朝強2倍多一點。

造成這樣的差距主要是宋朝和遼的商貿發達,海上貿易也不差。而明朝以農業為主,收入全看老天,加上世家大族兼并土地導致免稅土地越來越多。大航海時代後廉價白銀湧入使得「隆慶開關」後明朝想轉型商業的計劃也失敗了不得不閉關鎖國。這點老高在曉說里也說了。收稅難是困擾了明朝始終的一個難題,這也是為啥會出現太監代替官員收稅的奇葩現象。

明朝的皇帝也許資質平庸但政府並不平庸,相反的由於明朝皇帝不斷放權給文官和宦官國家機器卻能繼續運轉,皇帝的作用越來越小,如果隆慶開關的政策能成功,參與到大航海的全球貿易中,也許中國會成為最早的君主立憲國家。


毫無疑問宋朝的財政收入比明朝高。但財政收入與國家總體經濟是兩個概念,比如我國財政收入大約是gdp的20%。日本占其gdp的10%。具體涉及到單位換算,宋石是67dm3,明石100dm3,明米價兩石一兩,宋前後變化很大,宋初便宜,但宋末就貴了

宣和二年,詔六路封樁舊鹽數輸億萬,其聽商旅般販,與淮、浙鹽倉即今鹽鈔對算。四年,榷貨務建議:「古有斗米斤鹽之說,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時鹽價斤為錢六七十;今米價石兩千五百至三千,而鹽仍舊六十。---宋史食貨志

由上可知徽宗是米價已經2.5貫一石,考慮到宋初到南宋國家稅收的飛速提升,我想米價確實不斷提高也是合理的,我把南宋米價定在2貫一石。

宋的1.6億貫=160000000/2*67=53.6億dm3米

明朝稅收巔峰是永樂(吐槽一句,朱元璋某年覺得稅收夠了,或許愛惜民力,或許其他原因,所以給稅收定了額,所以明朝除非皇帝加其他稅一般稅收只會比洪武少不會多,朱棣靠的是開疆擴土增的稅收)

永樂中,既得交阯,以絹,漆,蘇木,翠羽,紙扇,沉、速、安息諸香代租賦。廣東瓊州黎人、肇慶瑤人內附,輸賦比內地。天下本色稅糧三千餘萬石,絲鈔等二千餘萬。(區糧3500萬石,絲鈔2500萬,明朝稅收折算是2石米1兩,絲1匹1兩,其實所收很雜,但是我大致上這樣計算了)

明=(3500/2+2500)萬*100=42.5億dm3

所以明朝的政府收入不如宋,但所謂10倍是胡扯出來的。

根據安格斯·麥迪森著--中國經濟的長期表現:公元960-2030年。宋朝經濟發展較快,明清發展緩慢。但因為明清至少踩在了宋的肩膀上,的各種技術層面至少是高於宋,所以經濟情況應略高於宋,由於人口優勢總量超過宋是沒什麼異議的。

宋朝可以說是相當生財有道的,但是否合理另議。以宋朝的稅收大頭鹽稅為例。

明宋都是鹽引制。北宋一席220近鹽,收2.5貫或3貫,到北宋中期的6貫,再到徽宗年間的8貫。以6貫為例,和每斤27文。

到南宋宋朝的鹽稅收到更高。

 孝宗乾道六年,戶部侍郎葉衡奏:「今日財賦,鬻海之利居其半,年來課入不增,商賈不行,皆私販害之也。且以淮東、二浙鹽出入之數言之,淮東鹽灶四百一十二所,歲額鹽二百六十八萬三千餘石,去年兩務場賣淮鹽六十七萬二千三百餘袋,收錢二千一百九十六萬三千餘貫;二浙課額一百九十七萬餘石,去年兩務場賣浙鹽二十萬二千餘袋,收錢五百一萬二千餘貫,而鹽灶乃計二千四百餘所。以鹽額論之,淮東之數多於二浙五之一,以去歲賣鹽錢數論之,淮東多於二浙三之二,及以灶之多寡論之,兩浙反多淮東四之三,蓋二浙無非私販故也。慾望遣官分路措置。」---宋史。食貨志

南宋一袋=300斤,由以上可知,南宋乾道六年,緊靠賣淮鹽67.23萬袋,收2196.3萬貫。合每斤收108文。

再來看看明朝

兩淮所轄分司三,曰泰州,曰淮安,曰通州;批驗所二,曰儀真,曰淮安;鹽場三十,各鹽課司一。洪武時,歲辦大引鹽三十五萬二千餘引。弘治時,改辦小引鹽,倍之。萬曆時同。鹽行直隸之應天、寧國、太平、揚州、鳳陽,廬州、安慶、池州、淮安九府,滁、和二州,江西、湖廣二布政司,河南之河南、汝寧、南陽三府及陳州。正統中,貴州亦食淮鹽。成化十八年,湖廣衡州、永州改行海北鹽。正德二年,江西贛州、南安、吉安改行廣東鹽。所輸邊,甘肅、延綏、寧夏、宣府、大同、遼東、固原、山西神池諸堡。上供光祿寺、神宮監、內官監。歲入太倉餘鹽銀六十萬兩。

  兩浙所轄分司四,曰嘉興,曰松江,曰寧紹、曰溫台;批驗所四,曰杭州,曰紹興,曰嘉興,曰溫州;鹽場三十五,各鹽課司一。洪武時,歲辦大引鹽二十二萬四百餘引。弘治時,改辦小引鹽,倍之。萬曆時同。鹽行浙江,直隸之松江、蘇州、常州、鎮江、微州五府及廣德州,江西之廣信府。所輸邊,甘肅、延綏、寧夏、固原、山西神池諸堡。歲入太倉餘鹽銀十四萬兩。

  明初,置北平河間鹽運司,後改稱河間長蘆。所轄分司二,曰滄州,曰青州;批驗所二,曰長蘆,曰小直沽;鹽場二十四,各鹽課司一。洪武時,歲辦大引鹽六萬三干一百餘引。弘治時,改辦小引鹽十八萬八百餘引。萬曆時同。鹽行北直隸,河南之彰德、衛輝二府。所輸邊,宣府、大同、薊州。上供郊廟百神祭祀、內府羞膳及給百官有司。歲入太倉餘鹽銀十二萬兩。

  山東所轄分司二,曰膠萊,曰濱樂;批驗所一,曰濼口;鹽場十九,各鹽課司一。洪武時,歲辦大引鹽十四萬三千三百餘引。弘治時,改辦小引鹽,倍之。萬曆時,九萬六千一百餘引。鹽行山東,直隸徐、邳、宿三州,河南開封府,後開封改食河東鹽。所輸邊,遼東及山西神池諸堡。歲入太倉餘鹽銀五萬兩。

  福建所轄鹽場七,各鹽課司一。洪武時,歲辦大引鹽十萬四千五百餘引。弘治時,增七百餘引。萬曆時,減千引。其引曰依山,曰附海。依山納折色。附海行本色,神宗時亦改折色。鹽行境內。歲入太倉銀二萬二千餘兩。

  河東所轄解鹽,初設東場分司於安邑,成祖時,增設西場於解州,尋復並於東。正統六年復置西場分司。弘治二年增置中場分司。洪武時,歲辦小引鹽三十萬四千引。弘治時,增入萬引。萬曆中,又增二十萬引。鹽行陝西之西安、漢中、延安、鳳翔四府,河南之歸德、懷慶、河南、汝寧、南陽五府及汝州,山西之平陽、潞安二府,澤、沁、遼三州。地有兩見者,鹽得兼行。隆慶中,延安改食靈州池鹽。崇禎中,鳳翔、漢中二府亦改食靈州鹽。歲入太倉銀四千餘兩,給宣府鎮及大同代府祿糧,抵補山西民糧銀,共十九萬兩有奇。

  陝西靈州有大小鹽池,又有漳縣鹽井、西和鹽井。洪武時,歲辦鹽,西和十三萬一千五百斤有奇,漳縣五十一萬五千六百斤有奇,靈州二百八十六萬七千四百斤有奇。弘治時同。萬曆時,三處共辦千二百五十三萬七千六百餘斤。鹽行陝西之鞏昌、臨洮二府及河州。歲解寧夏、延綏、固原餉銀三萬六千餘兩。

  廣東所轄鹽場十四,海北所轄鹽場十五,各鹽課司一。洪武時,歲辦大引鹽,廣東四萬六千八百餘引,海北二萬七千餘引。弘治時,廣東如舊,海北萬九千四百餘引。萬曆時,廣東小引生鹽三萬二百餘引,小引熟鹽三萬四千六百餘引;海北小引正耗鹽一萬二千四百餘引。鹽有生有熟,熟貴生賤。廣東鹽行廣州、肇慶、惠州、韶州、南雄、潮州六府。海北鹽行廣東之雷州、高州、廉州、瓊州四府,湖廣之桂陽、郴二州,廣西之桂林、柳州、梧州、潯州、慶遠、南寧、平樂、太平、思明、鎮安十府,田、龍、泗城、奉議、利五州。歲入太倉鹽課銀萬一千餘兩。

  四川鹽井轄鹽課司十七。洪武時,歲辦鹽一千一十二萬七千餘斤。弘治時,辦二千一十七萬六千餘斤。萬曆中,九百八十六萬一千餘斤。鹽行四川之成都、敘州、順慶、保寧、夔州五府,潼川、嘉定、廣安、雅、廣元五州縣。歲解陝西鎮鹽課銀七萬一千餘兩。

  雲南黑鹽井轄鹽課司三,白鹽井、安寧鹽井各轄鹽課司一,五井轄鹽課司七。洪武時,歲辦大引鹽萬七千八百餘引。弘治時,各井多寡不一。萬曆時與洪武同。鹽行境內。歲入太倉鹽課銀三萬五千餘兩。---------------明史食貨志

我在明史中關於明朝的鹽稅收多少看到多種說法從明初的十一稅或承宋制的2.5貫美引到一引三四錢到,到一引五錢。

但是按照上面史料。明朝一年發引235萬小引,和47000萬斤,稅收每年135萬兩。和每斤收3文。

如果按照北宋的中期的每斤27文。那麼明朝的鹽稅就可以收到1215萬兩。如果不要臉按南宋乾道六年那麼收,每斤收108文。那麼可以收鹽稅5076萬兩。

(因為我上面在定價時把購買力定在明1兩是宋4貫,所以5076萬兩可能負擔過重。那麼按明的購買力就是5076萬/4=1269萬兩。崇禎時期被詬病過多的3餉即使同征也是年1670萬兩。如果崇禎能在學宋朝在鹽稅酒稅茶稅上下功夫就可能不至於如此了)

另外,宋朝海外貿易份額沒有想像的那麼多,受歷史條件限制,海運不發達,貿易量有限。

熙寧五年,詔發運使薛向曰:「東南之利,舶商居其一。比言者請置司泉州,其創法講求之。」七年,令舶船遇風至諸州界,亟報所隸,送近地舶司榷賦分買;泉、福瀕海舟船未經賦買者,仍赴司勘驗。時廣州市舶虧歲課二十萬緡,或以為市易司擾之,故海商不至,令提舉司究詰以聞。既而市易務呂邈入舶司闌取蕃商物,詔提舉司劾之。九年,集賢殿修撰程師孟請罷杭、明州市舶,諸舶皆隸廣州一司。令師孟與三司詳議之。是年,杭、明、廣三司市舶,收錢、糧、銀、香、葯等五十四萬一百七十三緡、匹、斤、兩、段、條、個、顆、臍、只、粒,支二十三萬八千五十六緡、匹、斤、兩、段、條、個、顆、臍、只、粒。

南渡,三路舶司歲入固不少,然金銀銅鐵,海舶飛運,所失良多,而銅錢之泄尤甚。法禁雖嚴,奸巧愈密,商人貪利而貿遷,黠吏受賕而縱釋,其弊卒不可禁。---宋史食貨志

可知宋朝南北宋海外貿易收入應該在一百萬貫以下,宋朝市舶關稅在十稅一十稅二不等。

(計算方法可能有不少錯誤,但所知所學有限,見諒了。比較理想的是抽取一年根據各種物價和稅收計算,但可惜數據不足。

明朝農業稅沒有法律明文規定定額,但1393年規定北方新墾地永不起科,後來作為不成為規定適用全國,是否真適用全國我無力查證,找黃仁宇老師吧,我是引用他的 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

————————————————————

(哎,再回頭看這個答案,好多錯誤啊,僅供參考吧,也沒精力好好研究一遍宋朝了)


題主這篇小小的短文,可以吐槽的地方奇多。

1、兩朝的歲入確實差很多,但GDP應該不會差那麼多,畢竟農業經濟主要還是靠人頭的。但宋代海外貿易的發達也是明代完全不可比擬的。明代從明初就開始實施海禁,一直持續到明中葉,並導致綿延了半個多世紀的倭亂。雖然明代的走私貿易很發達,但和正規貿易比還是差別巨大的。

2、白銀輸入跟明朝商業轉型失敗有什麼聯繫?沒有白銀的大量輸入,明代能實現銀本位么?銀本位應該是活躍了商品經濟。再說了。明代江南的商品經濟畸形發達,農民們連糧食都不種了,改種桑棉,糧食還得從湖廣輸入,又何談商業轉型失敗?

3、放權給文官,國家機器仍運轉良好?運轉良好還搞得流民遍地,最後國家都滅亡了?那看來明朝的滅亡跟皇帝一點兒關係也沒有啊!都是這群文官做的孽!

4、什麼叫太監代替文官收稅?是皇帝派太監收取礦稅好不好?文官們自己一個子兒不掏還不讓皇帝收取礦稅,地方政府截留賦稅,中央政府年入最可憐的時候連400萬輛銀子都不到。財政收入少得可憐,連基本的賑災防洪都談不上,還談什麼治理國家啊?收稅難是因為稅源的枯竭,地方上官紳勾結,大肆兼并土地而不用繳納稅賦,稅賦全部轉嫁到中小自耕農身上。明末流民遍地,與朝廷財源枯竭不得不加大征斂力度有莫大關係。而此時的江南實際上是當時世界上最富庶的地區。

5、至於什麼君主立憲之類的,更是笑談了。


《明經世文編卷七十二·足國用議 (去冗費)》:按曾鞏之議、以宋真宋仁宋英宗三朝較之、以見其財賦出入之數、乞照有司、按尋載籍、講求三朝所以費用其財者、考知其數即今比舊、罷其所可罷、損其所當損、從其約而杜其浮、其議卓然可行、顧人君肯用與否耳、臣嘗因其言而疏以為今日當行之要務、竊惟我朝疆宇比宋為廣、而百年以來無甚鉅費、凡宋所謂郊賚歲幣祠祿皆無之、其最費者宗祿養兵蔭子耳、然蔭子止於武職、文臣亦無幾焉、臣考諸司職掌、洪武中、人民一千六十五萬二千八百七十戶、墾田八百四十九萬六千五百二十三頃、稅糧二千九百四十四萬石、戶口之數。較之宋雖畧相當。而今日墾田則過之遠矣。所入既多。而所費比之又少。是宜國家儲積數倍於宋焉。請自今為始、乞命有心計臣僚、稽考洪武永樂宣德正統以來、戶口墾田、及錢糧金銀絹帛之數、每歲出入。比今孰多孰少。然後即其見在。據其歲之所入以計其歲之所出。該用幾何。餘積幾何。以定今日出入之數庶幾曉然知 祖宗之故實。府庫之虛實。而不敢輕費焉。臣又觀鞏告其君有曰、前世於凋敝之時、猶能易貧而為富、今吾以全盛之勢、用財有節、其所省者一。則吾之一也。其所省者二。則吾之二也。前世之所難。吾之所易。不論可知也。吁宋之時。入少而出多。其臣猶責其君以為非難。況今日之全盛庶富。非宋可比。在 聖君為之。又何難哉。鞏所謂其浮者必求所以浮之自而杜之。其約者必求所以約之由而從之。與夫蘇軾所謂去之甚易而無損。存之甚難而無益。是二人之言。誠人君去冗費足國用之至論要法也。

----------------------------------------------------------------------------------------------------------------------------------

看看明人的看法吧,冗兵冗官冗費的大送財政還吹上天了,這是當王安石變法是吃飽撐著沒事幹?銅本位的大送還跟銀本位的明朝比收入、GDP,真是充分體現了造謠者退化的慘烈智商。


宋朝基本上在歷朝歷代之中是最窮的,比如說樓上,把這個養軍隊的費用算入稅收,問題是明朝養軍隊的制度和宋朝不同,這是軍隊自己生產,自己養自己,那麼你把這兩個收入折掉,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么?


手頭沒有數據不談其他,也不像某些人一樣上來開噴,就說幾點:

1 明朝輕商,尤輕海外貿易,經濟較南宋封閉,雖然自給自足但是繁榮程度必然不如。不過這兩個朝代(默認樓主說的是南宋)體量大小差距很大。。。人口和領土都是。。。所以最後算到絕對總量就說不清楚了

2 中國從來沒有君主立憲的基礎,簡而言之就是契約法精神(有別於法家)。 但是後期明朝朝政確實越來越走向另一種模式,皇帝架空,文官宦官治國,有那麼些公務員體制的感覺,有那麼些像現在的國家機器,但這不是君主立憲

3 明朝最傷的在於有技術沒科學方法論,很多好的辦法,工藝都無法繼承發展,無法像西方那樣跳躍成長

4 資本主義不可能在大一統中國王朝存在,南宋之所以有是因為半壁江山。 資本主義的發展是在有競爭的情況下才有生氣,比如歐洲各國爭霸的時候。

簡短回答,恕不工正


這可未必。農耕社會,財政收入最主要得就是看收到的糧食,實物。銅錢鐵錢交子亂七八糟的。根本不靠譜。

明朝永樂三年,賦稅糧3113萬石,軍屯子粒糧2246萬石,合計5360萬石。這是實打實的糧食。

宋朝前期最高實物收到糧食不過3200萬石,後邊更是逐漸遞減,剩下都是些銅錢鐵錢。

耕地面積沒明朝多,糧食收的沒有明朝多,產鐵更是被明朝吊打了八倍之多。

那麼是什麼支撐明朝十倍以上的收入?


沒有相關數據的胡亂假設,基本上等同於意淫。難道知乎真的成了口水區?舉幾個例子來,來說明一下。

1.宋朝保持著規模龐大的常規軍,據史料稱,近兩百萬。北宋開封,因宋朝的強幹弱枝的執政理念關係,駐紮著10多萬禁衛軍,連帶家屬近70萬人,這些人全部仰仗財政供給,為保障首都軍馬供應,漕運成了這個政權的生命線。

北宋的人口數據,頗多爭議,北宋人口5000萬戶?遭到各個史學家的質疑。公認的是幾千萬人口。宋朝著名的就是冗官冗兵,這麼龐大的政府開支,任何政府都會頭疼。作為農耕經濟的中原,很快就是遭遇財政危機,不然就不會有王安石變法。

2.宋朝對外關係緊張,軍事衝突不斷。澶淵之盟後,宋遼協議,讓北宋喘上一口氣,但宋和西夏的連續征伐,勞民傷財,對國家是一個巨大的負累,和財政黑洞。

北宋的經濟體制,最新歷史專家研究的結果是,國家支柱型的國民經濟體系,整個政權的商品經濟不是建立在老百姓消費上,而是基本上建立在政府需要上。開封的繁華是建立在整個軍需系統和權力系統之上的。

宋朝百姓的負擔是非常沉重的,生活水平不見的就比明朝要好。

越來愈多的最新的史料都顯示,商品經濟抑或百姓生活水準比較高的朝代是元朝,而絕對不是宋明清,而且在這裡有必要指出,宋不能作為一個朝代,應該說大遼才更接近一個正常的國家。而宋朝只是一個軍事實力孱弱的割據政權。

而元朝之所以經濟發達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開放,歐亞大陸的全方位的開放,造就了元大都的空前繁榮,南方的貿易自由港的發展,在元朝,出現了最大的一次移民潮,就很能說明問題,大量的阿拉伯人遷移到中國,這就是在國內一千多萬回族人的祖先。

作為大漢族華夏中心論廣泛傳播的今天,我更願意相信這樣的一個事實,作為農耕民族的漢族在治理國家方面確實有自己獨到的優勢,專制皇權可能有利於國家統一和穩定。但另一方面,漢族從未建立一個商業繁榮的國家或政權。唐朝短暫的繁榮,並非漢族管理如何出色,更重要的是西域文化的傳播和經濟交流的繁榮,就這個政權本身也和西方民族淵源頗深,唐朝仰仗回鶻的軍事實力,才穩定了自己的政權。沙陀粟特等等西方民族對唐政權的影響,遠遠超出了現代人的想像。

自由和開放是促使商業繁榮的根基。這和中原的農耕民族的治理國家思想是背道而馳的,所以,無論漢唐宋明,所謂的經濟發達,人民生活富足,只是後世華夏中心論任意塗抹的書本印象而已,而與真正的現實,恐怕差之千里。


至少我知道明朝是真窮。

朱元璋的北伐其實並不是很成功,他由南向北的攻擊只是把元統治者趕回了北方草原-----蒙古人的故鄉。而雙方機動性上的差距,讓元朝有充足的時間將貴金屬席捲一空,這就讓明朝剛建立的時候貴金屬奇缺。

所以明朝剛開始的時候使用紙幣,一方面是因為元朝使用的就是紙幣,另一方面是因為市面上確實沒有多少貴金屬來當貨幣。

這種窘境直到因為走私貿易,輸入了大規模的美洲白銀才得以解決,也正因為有了足夠的白銀,張居正才能推行他的改革。

而宋朝確實很富有。以南宋的半壁江山,總收入還超過北宋,百度百科上面還說南宋的經濟總量佔全世界的60%,當然這種話聽聽也就算了。

最後,依照我的習慣,反對一下目前排名第一的答案:

3、放權給文官,國家機器仍運轉良好?運轉良好還搞得流民遍地,最後國家都滅亡了?那看來明朝的滅亡跟皇帝一點兒關係也沒有啊!都是這群文官做的孽!

明朝的文官當然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以上面的那段話來批評明朝的文官制度就很不厚道了,看以下數據(以下數據來自百度):

宋朝的國祚是320年,其中北宋167年,南宋152年;

唐朝的國祚是289年

西漢的國祚是211年

東漢的國祚是195年

以上是中國幾個非常強盛朝代所持續的時間,而明朝的國祚是276年,再加上南明的18年,共歷294年。與前面的幾個王朝的持續時間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明朝的滅亡,那些文官當然要承擔責任,但這種責任與過去王朝的文官所需要承擔的責任並無二致。這只是歷史的循環而已。


高曉松說的基本上都是胡扯.

他說反了,明朝的經濟遠比宋朝發達得多得多,尤其是民間工商業業,這點從晚明來華的歐洲人的見聞錄可以看出.

宋的財政收入高,是因為宋政府對工商業的控制和盤剝比明重很多.


劣者認為可以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的滿足程度來判斷不同時期的人的富足程度。

即使在同一個朝代,各個時期的政策也相差很大,商品種類相差很大,各種商品的物價也相差很大,其實很難比較的。

如果某一個時期,人們安定了,滿足了主義需求,就會追求精神需求,發展文化體育藝術。只要統計了各個時期的文化名人,作品名著的作者出生年代,就可以判斷當時的經濟狀況。(為什麼用作者的出生年代,而不用作品的寫作年代呢?這是因為,只有落榜書生的生活狀況不是太差的時候,他們才會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們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經過統計,宋建國十年左右時間,第一批文學大家已經出生了,其後宋代大部分時間,還是比較富足的,嗯,只有在王安石變法之後,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內,生活狀況比較差。嗯,還有南宋後半,即1200年之後,也是比較差的。明代大部分時間比較差的,但是到了晚期,大約1500年左右開始,人們生活相當富足,一直到張居正變法之後,大約1580年又開始變得比較差了。


宋代是被神話的朝代,一來賦稅極重,二來因徵收實物導致對財政收入單位的誤解,比如財政7000萬是沒有貫這個單位的,這個單位是外行人為腦補的,宋代賦稅單位貫石匹兩圍等,這些合計是7000萬,不是說有7000萬貫錢或者兩銀子,宋代銀奇缺,主要是銅鐵錢流通,實物徵收包羅萬象,比如一圍草,一石米,一匹布,從米穀到蠟燭都有徵收,因年代久遠具體的記錄多已湮滅給人無數腦補空間。宋代疆域狹小,也主要是個農業社會,不可能有網路流傳的那般傳神,其結果也說明問題。


明代中央財政採取的是分權管理體制,導致好些今人的統計都漏掉了工部節慎庫上供物料銀的收入,所以會有明代歲入較宋代少的印象。此外,比較的時段很重要,上供物料收入的增長,明初和明中葉截然不同。時段不同,白銀貨幣的供給也不同。


請問題主問的是國富(也就是內庫)還是民富(也就是GDP)

是一個籠統的說法,而且還要分時期和地點,宋朝富在中晚期,還是有窮地方(比如宣府,比如陝甘寧地區),這一點從科舉分布上可以看出來。

而且,宋神宗提倡節儉,內庫常常入不敷出,北宋的繁華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商業興起,而當權者輕視商業,稅很少的原因。晚期由於天家一代不如一代,外加金人野心勃勃,就更是缺錢,末代民不樂生,皇帝窮奢極欲,他沒錢就搶我的,我沒錢就搶你的,層層盤剝後就是除了一小撮人外大家都沒錢。

而明朝,在洪武,永樂年間,看起來還是很有錢的,但是一個是剛打完仗,沒錢。一個是熱愛打仗,錢都禍禍沒了,可能GDP高?但是國庫是真真沒錢的,

在後期,仁君明君們英年嗝屁,再加上小冰河時期的餓死一大批,以及朱家湧現的那一大批或暴力或有病或腦殘或逗比的君主們,不窮都難。

啰嗦了這麼一大堆,就是想說,明朝真的比宋朝窮,雖然大家都沒什麼錢,但好歹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啊........= w =明朝有天災,不幸啊,不然還能苟延殘喘幾年.........

一點拙見,有錯的地方請多多指教~


明朝是國窮民富,宋朝是國富民富


肯定明朝富,不可能越活越回去。


推薦閱讀:

二月河《落霞三部曲》讀書札記
鄉愁涌動時,才痛恨回家的路途遙遠
戰鬥在白駝山中(二)
《國家寶藏》之打卡湖北省博物館
文物002.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丨風華絕代的「中國古代第一老丈人」和他的組印

TAG:明朝 | 中國歷史 | 歷史 | 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