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圓融是什麼?
02-20
我簡單的理解是哲學史所說的三教合一,圓融從字面上來理解,應該更加強調儒釋道三教的契合程度。三教的圓融,是中國思想史發展的必然方向,只有這樣,三教才可以獲得更加強大的生命力。而且中國傳統思想強調融合或者說調和,這是三教融合大的思想背景。
沒那麼複雜,不用聽別人說那些玄之又玄的東西,簡單的概括起來就是:
佛,儒,道這哥仨單靠自己的原始學說理論,都沒法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好好騙吃騙喝的混下去了
所以,這哥仨的信徒一琢磨,我擦,互相抄點吧,要不都不好過例如,印傳佛教的理論是「成佛必先靜」,意思就是必須得幾十年如一日的苦練修行,求得內心的安靜,才能最後成佛,苦行僧式的生活,當時的中國人是不屑一顧的,沒有信徒,就沒有群眾基礎,沒群眾基礎,這幫禿驢喝西北風去啊,到後來哥幾個一琢磨,這樣下去肯定不行,所以就給它來個「本土化」吧,就給改成了「成佛必先覺」意思就是大夥其實都有成佛的潛質,你三天打魚也行,兩天晒網也罷,只要你回頭,組織還歡迎你回來,所以那句著名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來的理論,而佛門的「七次回頭」也是這個意思,就是說你暫時還俗不要緊,我給你七次,再回來的機會,反正我們不嫌累 再說的通俗點,所謂的中國本土的佛教門派,就是類似於andriod和miui的關係本土化工作做完後,中國這幫人來勁了,前腳剛嫖完娼,長三堂子怡紅院的爽了好大一頓,回家來點靈感了,就穿個道袍跑山上參佛去了,更有不要臉的,還給自己取一個比較有逼格的稱號「居士」,等過兩天耐不住寂寞了,又下山了
皆大歡喜的場面,各取所需了 再例如,道教本來的理論是「渡己」,也就是說先自己爽了,成仙了就是成功的,最多在發展點「vip用戶」,例如漢武帝想看一位已經病亡夫人的影像,就是當時的「方士」(其實就是後來道士的前任馬甲)給作法的,秦始皇派往蓬萊取仙藥的哥們——徐福,本身就是一個方士,他忽悠秦始皇說,我見到了仙藥,但是天帝覺得我帶的禮物不夠,你得得給我點,這長生不老的仙藥,才能求回來,秦始皇一聽也是哈,求人不送禮不行啊,就給了他三千童男童女和幾船寶物出差去了,徐福....後來你們也知道了,這老小子攜款潛逃了,變成了日本人的神,但是後來這幫牛鼻子一看,你看你佛教都本土化了,我要再不抄點,真對不起老子了,於是這幫哥們更有才,抄了佛教的「輪迴」,儒家的「忠孝」,還有佛儒兩家都有的「普世潤人」的觀點 眼看不行了,就開始開源,就跟ios有一天因為系統封閉,干不過andriod後,就特么索性開放源代碼一個意思經過因為李唐門閥猖狂,無奈給自己找了一個比較上檔次的祖宗「李耳」後,看在自家親戚好辦事的原因,道教所以迎來一個大興盛的局面,袁天罡和李淳風都當上官兒了,後來遇到蒙古人入主中原,南宋眼看不守,趕緊改換門庭,丘處機以及一大幫仁兄們馬上又以「天下一家」作為賣點了,於是又迎來再宋朝儒學打擊下的第二次興盛(天下十分之二黃冠),這個也是開源工作做得及時但我必須說一句,在大唐的兼容並蓄,海納百川的氣度中,這哥仨是受到平等待遇的,統治者並沒有壓一派,打一派,例如武則天本身信佛,但是對道教的算命也挺感興趣,我認為中國現在所謂的信仰混亂,所謂的無神國家,世俗化極大,宗教人民根本就不怎麼當回事,用到就用,用不著就滾犢子,完全是大唐遺風
中國人將實用主義和拿來主義發揮到了極致 好性格! 再說說儒 儒家作為一門經世濟用的學問,更沒節操,.....先說到這,我要休息了,有贊,我再多說點不過就是一句話:中華文明的所謂傳統文化,都是這哥仨以及外圍產品,經過幾千年混合後衍生出來的
談中國文化離不開「釋」「道」「儒」 否則就是空談[世界在,則三教在]
三教心源,萬法本宗,皆為玄一。故世界在,則宇宙在,則三教在。其於當世雖衰雖微,雖寂雖滅,後之才俊可勤勉探求,師心自用,發其幽微,因機出緣。其所出也,不論形態,不論多少,膠著離合,不必再依三教分別流見。其可大合而一,其可多分而微,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復歸於一,故小大之別別無別,其和於玄一者皆為真道耳。
三教圓融在漢朝佛教傳入開始的,首先出現在用翻譯佛經之上,當時漢語沒有辦法完全地翻譯佛經,所以只能格義,就是用本土文化中的某個意思去解釋佛教中的某個術語,而相反過來東渡中原的佛教高僧也在學習中土文化,一邊是為了方便翻譯佛經,同時也促進了三教圓融。
三教中的思想中都有部分不太具有執行力和局限的地方,所謂三教圓融應該是取其相同的地方,再吸收各家之長融會貫通以促進思想的前進,這個想法應該和蕭衍的三教合一具有相當的契合度。
中國人從來是信神不信教的。三教交融唐太宗出了大力。占坑。
推薦閱讀:
※《道德經》第六十七章中「慈」作何解?難道是「慈愛」嗎?不與「不仁」有所背卻?
※守庚申有什麼意義?
※齊雲山丨戶外休閑模式的突圍之道
※龍虎山在道教裡面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地位?
※祭祀蚩尤為什麼沒有被燒死或者下地獄?—道教的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