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吃過的零食小吃,如今漸漸消失,這些你小時候一定都吃過!
童年是美好的,哪些伴隨我們的零食已經漸漸的看不到了,今天就開盤點一下我們曾經吃過的零食。
1、貓耳朵
顧名思義就是長著像小貓耳朵一樣的油炸小零食,裹著白糖,有的軟乎兒,有的焦脆。畢竟那時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小時候也只有過年才吃得到。
2、芝麻酥、花生酥
製作方法和打炒米相類似,以芝麻和花生仁為原料,將川糖煎成糊狀再與炒熟的芝麻和花生仁攪拌,倒入錫盒內鋪平壓實,用刀切成小方塊。芝麻酥和花生酥也是過年不可缺乏的食物
3、酥炸開口笑
色澤金黃,口感酥脆,油潤綿甜的小食品。將和好的麵糰摘成小劑子,噴上適量的水,然後沾上白芝麻仁炸至其浮上油麵時,表面裂開口就出鍋了,彷彿吃一個開口笑在新的一年就能笑口常開。
4、酥糖
酥糖是一種傳統的春節應時糕點,呈長條和麻將形,塊型整齊,用蠟紙包好,酥糖霄中均勻分布著麥芽糖骨子,吃時酥糖入口即化,香甜膩口,還記得那種滿口留
5、金幣巧克力
很多糖果品牌都會在過年時將巧克力包裝成金幣的樣子,人們喜歡購買這樣的巧克力放在客廳招呼來串門的客人,小時候總被那「金燦燦」的樣子吸引,現如今我們只是拿來逗小孩子一笑罷了
6、糖瓜
北京有句民謠———「糖瓜祭灶」,首先進入節日的食品便是「祭灶」用的糖瓜、關東糖等。糖瓜外形圓圓胖胖,由麥芽糖製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兒,是很好的零食,可惜現在已不多見了
7、糖蓮子
廣東人過年愛吃糖蓮子,白白的蓮子外裹上一層糖霜,蓮子的內芯有點苦,但裹上糖後,甜甜的,既好吃又不會上火
8、紅瓜子
以前的人平日嗑瓜子叫做窮磕,而年三十晚上嗑瓜子叫做磕窮,是擺脫貧窮的意思,所以就傳下來年三十要嗑瓜子的習俗。紅瓜子曾經是過年時必不可少的小零嘴,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喝茶再磕一把紅瓜子,年味兒十足!可現在紅瓜子在眾多堅果的衝擊下,地位已遠不如過去了
9、比巴卜紋身泡泡糖
比巴卜的這個泡泡糖重點就是撕開附贈隨機的紋身貼,撕開紋身貼印到桌子上,本子上,書上裝飾。還有不很懂事的孩子,把紋身貼印到了手上,胳膊上,腿上互相炫耀著不同的「紋身」樣式,回家後費半天勁去下來,還被媽媽罵一頓
10、小浣熊乾脆面
這個乾脆面裡面裝有一包作料,撒進去開始使勁捏碎它然後狠命的搖啊搖的,把作料全都搖勻附著在乾脆面上為止。而且乾脆面裡面會有一個小玩具這個玩具都會收集起來,這也是買乾脆面的動力之一
11、麥麗素
麥麗素的外形像一個「仙丹」,但其實就是外層是一層巧克力,裡面是香香脆脆的麥芯。我不是嚼著吃的那一派,我得含著吃,慢慢的把巧克力含化,剩下麥芯再把它嚼碎,咔呲咔呲的超級喜歡
12、跳跳糖
吃這種糖啊,玩的就是刺激。捏一點放到嘴裡,糖就像炸開了一樣噼里啪啦的。一次放太多在嘴裡,舌頭還會疼,但是吃完之後還會忍不住的再買第二次繼續這種在嘴裡放炮的感覺
如今伴隨著我們的童年的這些零食漸漸的在消失不見,懷念曾經童年的日子無憂無慮,歡迎補充,喜歡的話就關注並留下你的精彩留言吧。
推薦閱讀:
※賭神吃巧克力是為什麼?
※去香港買零食有什麼推薦的?
※女生節,那些少女心爆棚的零食安利
※有什麼值得推薦的咸口零食!或零食店鋪(?> <?)?
TAG:零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