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山水地圖》地名考證(完善中)

【寫在前面】

這幅畫的真偽,可以交給書畫專家鑒定,本文旨在對畫中的一些地名進行考據。

其實我也覺得這幅畫叫《蒙古山水地圖》更合適一些,且不說「絲路」是近代概念,15世紀的西域廣大地區也確是處在各位蒙古大汗的統治之下。

《絲路山水地圖》(原名《蒙古山水地圖》)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地圖,它更像是西域諸城的路線示意圖。它能夠指示出通往西域各城的道路,卻因為篇幅限制改變了這些城市的實際位置。

《絲路山水地圖》中的建築規模大小各異,其中包括:

大型城市

比如「撒馬兒罕」

中、小型城市

比如「牙思城」

小型城市、城堡或聚落

比如圖中的「卜力馬兒哈」和「海撒兒」

剌巴的、剌巴

還有一種名字帶有「剌巴的」或「剌巴」的建築,在原畫中的規模類似小型城市,比如下圖:

「剌巴的...」應該是波斯語rebāt-e...的對音,波斯語的rebāt源自阿拉伯語的ribā?,本意為「堡壘」或「要塞」,可以音譯為「里堡」,阿拉伯語寫法如下:

阿拉伯帝國建立初期,北方的拜占庭帝國仍然在地中海東部佔據著優勢,因此阿拉伯人曾在地中海沿岸修建了若干座ribā?以防備拜占庭帝國海軍的進攻。同時,阿拉伯帝國在向中亞擴張期間,也在東部的邊境上大量修建ribā?作為東徵士兵的營地和補給站。

隨著阿拉伯帝國佔領了塞普勒斯、羅德島等拜占庭海軍基地,其海上優勢逐漸壓過拜占庭帝國,不再需要岸防要塞保衛沿海;加之阿拉伯帝國不斷向東推進,修建在東部舊邊境線上的ribā?紛紛被併入帝國境內。這些變化使得ribā?逐漸失去了它原本的軍事作用,演變為往來商隊落腳休息的客棧或蘇菲修士遁世隱修的居所。一些有名的蘇菲聖徒去世後被埋在了他所居住的ribā?周圍,又使得這些ribā?成為蘇菲派的朝聖之地。

後來,ribā?逐漸成為大型旅舍的代名詞。後世的地方統治者也會把它們在重要商道上修建的大型旅捨命名為ribā?。

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塔什里堡(Tash Rabat),修建於公元15世紀

道路

原畫中的道路顏色較淺,分支較多:

原畫中的道路分部基本能夠反映西域各城市間的交通狀況。

河流

河流一般發源於山地,在原畫中比道路更為顯眼:

河流會截斷道路:

圖中有三條河流,左邊是一條大河,右邊的河流匯成了湖泊。

打班

原畫中還有一些叫做「打班」的地方,一般位於山間:

「打班」應該是蒙古語davagha[n]或davaa[n]的對音,意為「山口」,這個詞在維吾爾語中作dawan,在烏茲別克語中作dovon,通譯「達坂」。

【地名考證】

討失干

「討失干」應該是突厥語Tashkent的對音,即今天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烏茲別克語Toshkent)。Tashkent意為「石城」,是昭武九姓石國的故地,石國波斯語作Chāch,阿拉伯語作al-Shāsh。

他失把力城

原畫中,「他失把力城」與哈密城隔河相對。

「他失把力」應該是突厥語Tashbalik或Tashbaliq的對音,也有「石城」之意。其地位於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疏附縣塔什米力克鄉(維吾爾語Tashmiliq)。

剌術城

「剌術」可能是突厥語Lapchuk或Lapchuq的對音,可能是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拉甫卻克古城(維吾爾語:Lapchuq)。

在維吾爾語中,「拉甫卻克」意為「倒塌的」。

哈剌帖別

「哈剌帖別」應該是突厥語Qaratappe的對音,qara意為「黑」,tappe源自波斯語,意為「山丘」,可能是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的五堡(維吾爾語Qarad?we)

比站

「比站」應該是突厥語Pichan的對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維吾爾語Pichan)。

魯城

原畫中,「魯城」位於「比站」左側。

「魯城」應該是突厥語Lukchun或Lükchün的對音,《明史》作「柳城」。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魯克沁鎮(維吾爾語Lükchün)。

羊黑

原畫中,「羊黑」位於吐魯番城右側,與「魯城」隔河相望。

「羊黑」應該是突厥語Yankhe的對音,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魯克沁鎮的洋海村(維吾爾語Yangkhiy)

火者

「火者」位於「羊黑」下方,可能是突厥語Khoja、Khocho或Qocho的對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的哈拉和卓(維吾爾語Qarakhoja)。此地是高昌回鶻的故都,《明史》作「火州」。

脫辛

「脫辛」可能是突厥語Toksun或Toqsun的對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的托克遜(維吾爾語Toqsun)。

哈剌蘇

「哈剌速」是一條河流,這個詞應該是突厥語「黑水」的意思,即「哈剌」對應黑,「速」對應水,我們可以對比中亞突厥諸語中「黑水」的稱呼:

維吾爾語 Qara Su

烏茲別克語 Qora Su

哈薩克語 ?ара Су/Qara Su

吉爾吉斯語 Кара Суу/Kara Suu

在上述語言中:

qara、qora、?ара、кара意為「黑」

su、suv、су、суу意為「水」。

然而問題在於,中亞地區叫做「黑水」的河流實在太多,僅在我國新疆,就有若干條「喀拉蘇河」,主要集中在北疆的伊犁,以及南疆的和田、阿克蘇等地。因此,難以確定原作中的「哈剌速」具體是哪一條河。

苦先

原畫中,「苦先」分為「苦先舊城」和「苦先新城」。「苦先」應該是蒙古語Kusan或Küsan的對音,即今天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維吾爾語Kuchar)境內,此地也是漢朝龜茲國的故地。

卜古兒

「卜古兒」應該是維吾爾語Bügür的對音,即今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輪台縣。

關於Bügür的含義,我諮詢了維吾爾族的朋友,朋友告訴我說這個詞一說是指「[地勢]蜿蜒曲折」,一說是源自維語bürgüt(老鷹),一說是輪台城南一處廢墟的名字。

牙兒干

「牙兒干」應該是突厥語Yarkant的對音,通譯「葉爾羌」,今我國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維吾爾語Yarkant/Yeken)。

兀六克剌巴、乞赤可剌巴

位於一座大山(應該是帕米爾高原)的右側。

「兀六可」和「乞赤可」應該是突厥語ulugh和kichik的對音,分別表示「大」和「小」。「剌巴」則和「剌巴的」一樣,是波斯語rebāt或阿拉伯語ribā?的對音,即「要塞」或集堡壘和大型旅舍功能於一身的「里堡」。

「兀六可剌巴」應該是今天中國和阿富汗邊境的烏魯拉巴山口。

掩的干

「掩的干」應該是安集延(波斯語』Andījān/烏茲別克語Andijon),《明史》作「俺的干」。安集延即今烏茲別克安集延州首府,也是絲綢之路上的著名古城,坐落在費爾干納谷地。

在波斯語中,安集延又作』Andegān,這個稱呼可能更為古老,因為中世紀阿拉伯人也稱呼安集延為「安杜堪(』Andukān),這應該和』Andegān同出一源。

此處的「掩的干」很有可能是波斯語』Andegān的對音。

查詢字典,發現中世紀阿拉伯旅行家筆下的「安杜堪」共有兩處,第一處位於中亞的費爾干納(Farghānah),即今天的安集延;第二處位於伊朗東北部的薩拉赫斯(Sarakhs)。

鏈接:maajim.com/dictionary/%

俄失

「俄失」位於「掩的干」右側,從發音上看與Osh較為相似,應該是今天吉爾吉斯斯坦的奧什(吉爾吉斯語Ош/Osh)。

原畫中的「俄失」規模不大,似乎是一座小城

馬兒黑納

「馬兒黑納」位於圖中「掩的干」左側,應該是波斯語Marghīnān或Marghīlān的對音,今烏茲別克馬爾吉蘭(烏茲別克語Margilon),也是費爾干納谷地的歷史名城。

火站

「火站」位於「掩的干」和「撒馬兒罕」之間,應該是應該是波斯語Khojand的對音,即今天今塔吉克粟特州首府苦盞(塔吉克語Ху?анд/Khujand)。

一些中世紀阿拉伯文獻稱呼此城為Khujandah,即在「苦盞(Khujand)」後面加上陰性標誌-ah。

俄剌脫伯

「俄剌脫伯」應該是波斯語Urātappe的對音,tappe意為「山丘」,即今塔吉克粟特州的烏拉秋別(塔吉克語Уротеппа/Uroteppa),此地2000年後改名為伊斯塔拉夫尚(塔吉克語Истаравшан/Istaravshan)。

撒馬兒罕城和望星樓

「撒馬兒罕」邊上的「望星樓」可能是帖木兒王朝統治者烏魯伯(烏茲別克語Ulug『 Bek)公元1424-1429年興建的天文台。烏魯伯並不是一個出色的素丹,可他卻是一個出色的天文學者。

烏魯伯天文台遺址

巴答山城

「巴答山城」在「撒馬兒罕」右邊。「巴答山」應該是波斯語Badakhshān的對音,即今阿富汗巴達赫尚。玄奘《大唐西域記》作「缽鐸創那國」,《明史》作「八答黑商」。

不過巴達赫尚和撒馬爾罕之間似乎有些距離,一個在瓦罕走廊,一個在河中地區。

卜哈剌城

「卜哈剌城」基本可以確定是今天的布哈拉(波斯語Bokhārā,烏茲別克語Buxoro),昭武九姓之一的安國建都於此,今烏茲別克布哈拉州首府。

剌巴也力

原圖中,「剌巴也力」位於「撒馬兒罕城」和「卜哈剌城」之間。

「剌巴也力」應該是「剌巴乜力」或「剌巴的乜力」的訛寫,即波斯語Rebāt-e Malek或阿拉伯語Ribā? Malik對音,此地是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和布哈拉之間的馬立克里堡(烏茲別克語Raboti Malik),修建於公元11世紀的喀喇汗王朝。

今天的馬立克里堡(Raboti Malik)

馬失下

「馬失下」應該是伊朗東境與土庫曼接壤的馬什哈德(波斯語Mashhad)。

昆都思、把力黑

「昆都思」應該是阿富汗北部的昆都士(波斯語Qundūz)。

「把力黑」應該是阿富汗的巴爾赫(波斯語Balkh)。

馬力翱城

「馬力翱「可能是阿拉伯語Marw或波斯語Marv或的對音,即今土庫曼境內的梅爾夫(土庫曼語Merv)。

梅爾夫是絲綢之路上的著名城市,也曾位於阿拔斯王朝「呼羅珊大道」的沿線。

梅爾夫《新唐書》作「木鹿」,《元史》稱「麻里兀」。

黑樓城

「黑樓城」是整張畫卷中最為特殊的城市,只有這座城市的城牆被畫成了圓形。至於這座城市實際位於哪裡,筆者認為存在兩種可能性:

1、巴格達

「黑樓城」從形狀和規模上看與巴格達(阿拉伯語Baghdād)較為相似,歷史上巴格達確實是一座巨大的圓形城市,因此曾經被阿拉伯人稱為al-Madīnat al-Mudawwara,也就是「圓城」。

巴格達舊城示意圖

然而還有一個問題尚未解決:如果「黑樓城」真的是巴格達,那麼「黑樓」二字又作何解?巴格達在中國古籍中一般稱為「報達」或「八吉打」,顯然與「黑樓」不一樣。巴格達在中世紀的別稱「和平之城(Madīnat al-Salām),又作「圓城(al-Madīnat al-Mudawwarah),阿拔斯王朝覆滅後,巴格達曾經相繼被蒙古伊兒汗國、帖木兒王朝以及札剌亦兒王朝等蒙古政權統治,所以我比較懷疑「黑樓」是否是巴格達某個別稱的蒙古語音譯。然而諮詢了蒙古族朋友發現,無論在內蒙還是外蒙,「和平」和「圓」的發音都與「黑樓」相去甚遠。

當然,那時的蒙古人可能會用其他辭彙表示這些含義;也有可能「黑樓城」是意譯而非音譯;另外,「黑樓」二字也或許是作者的誤記。

2、赫拉特

查閱文獻,「黑樓城」也恨有可能是《明史》記載的「黑婁」,即今天阿富汗的赫拉特(阿拉伯語Hirāh,波斯語Herāt)。

赫拉特在《明史》中一地兩譯,分別譯作和「哈烈」和「黑婁」。《明史》載:「哈烈,一名黑魯,在撒馬兒罕西南三千里,去嘉峪關萬二千餘里,西域大國也。元駙馬帖木兒既君撒馬兒罕,又遣其子沙哈魯據哈烈。」又載:「黑婁,近撒馬兒罕,世為婚姻。其地山川、草木、禽獸皆黑,男女亦然。」

《明史》「黑婁」和「哈烈」的關係,可以參考這篇文章:m.baidu.com/from=100053

從發音上看,「黑樓」顯然與Hirāh或Herāt較為接近。而且在原畫中,「黑樓城」也位於「昆都思」、「把力黑」等阿富汗城市和「台白列思」、「哈山」等伊朗城市之間,不太可能是兩河流域的巴格達。

赫拉特在公元14-15世紀曾經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城市,但是歷史上赫拉特並不是一座圓城,作者又為何將它的城牆單獨畫成圓形呢?

帖木兒帝國時期的赫拉特城,大致呈正方形

圖片來源:iranicaonline.org/artic

牙思城

「牙思城」位於「黑樓城」左側,從發音上看與Yazd相近,即今伊朗中部的亞茲德。

不過,「牙思」也可能是波斯語』Esfahān的訛稱,即伊朗古城伊斯法罕,「牙思城」的相對位置也更像是伊斯法罕。

哈山

原畫中,「哈山」位於「牙思城」左邊。

「哈山」應該是波斯語Kāshān或Qāshān的對音,即今天伊朗的卡尚。

台白列思、阿速印

「台白列思」應該是伊朗北部是大不里士(波斯語Tabrīz)。

如果是這樣的話,下面的「阿速印」有可能是加茲溫(波斯語Qazvīn)。

苦術

如果「台白列思」和「阿速印」對應大不里士和加茲溫的話,這兩座城市右邊的「苦術」則可能是「苦木」的訛寫,即伊朗城市庫姆(波斯語Qom)。

天方國

「天方國」基本可以確定是麥加(阿拉伯語Makkah),今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麥加省首府。麥加是伊斯蘭教的第一聖地,城內的克爾白天房(阿拉伯語al-Ka『bah,意為「立方體」)是全世界穆斯林禮拜的朝向。

附:伊斯蘭教公認三大聖地的全稱

1、麥加(Makkah)全稱「尊貴的麥加(Makkat al-Mukarramah)「

2、麥地那(al-Madīnah)全稱「光輝的先知城(al-Madīnat al-Nabawiyyat al-Munawwarah)」,「麥地那」本來的意思是「城市」,其根字母m-d-n有「定居」的含義,對比希伯來語?????/medinah(國家)。

3、耶路撒冷(al-Quds)全稱「高貴的聖地(al-Quds al-Sharīf)」,Quds根字母為q-d-s,表示「神聖」。對比希伯來語????/miqdash(廟宇),希伯來語根字母q-d-sh也表示這個含義。

天方國周邊城市

「天方國」周邊的城市理論上應該也是阿拉伯城市,但是原作的譯法甚是詭異,解讀起來略為艱難。

闊思

「闊思」位於「天方國」右邊。

「闊思」《廣韻》擬音作k?uɑt s??,《中原音韻》擬音作k?u? s?,很有可能是與阿拉伯語al-Quds的對音,al-Quds意為「聖地」,是阿拉伯人對耶路撒冷的稱呼,寫法如下:

卜兒思

原畫中,「卜兒思」位於「天方國」下方。

「卜兒思」這個名字殊為難解,筆者猜測可能是阿拉伯語?arābulus的對音,通譯「的黎波里」。阿拉伯語的?arābulus借自希臘語的Τρ?πολι?/Trípolis,意為「三座城」。

阿拉伯世界一共有兩座叫做「的黎波里」的城市,一座在地中海南岸,被稱為?arābulus al-Gharb(西的黎波里),即今利比亞國的首都的黎波里;另一座位於地中海東岸,被稱為?arābulus al-Shām(黎凡特的黎波里),即今黎巴嫩北部省省會的黎波里。原圖中的「卜兒思」有可能對應的是位於黎巴嫩的的黎波里。

理論上,黎巴嫩的的黎波里應該位於麥加北邊,此處應該是作者弄錯了位置。

恰剌

「闊思」右邊的這幾座城市應該位於今天的敘利亞一帶。

「恰剌」《中原音韻》擬音作k?ia la,與阿勒頗在阿拉伯語中的稱呼?alab甚為相近,《新唐書》稱阿勒頗作「夏臘」,《廣韻》擬音作?a lap。阿勒頗位於敘利亞,其本名?alab在阿拉伯語中意為「乳汁」,源自及物動詞?alaba,意為「以乳汁哺育」。

哈密

原畫中,「哈密」位於「恰剌」下方,這裡的「哈密」顯然不是我國新疆的哈密,我國新疆的哈密在原畫中叫做「哈密城」,位於畫卷的開頭部分。

如果「恰剌」是阿勒頗,那麼這裡的「哈密」應該就是阿勒頗以南的霍姆斯(?im?)或者哈馬(?amāh),它們也是著名的西亞古城,位於今天敘利亞境內。

「哈密」《廣韻》擬音作??p m??t,《中原音韻》擬音作ha mui。從發音上看,「哈密」是「哈馬」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另外,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哈密」是「沙密」的訛寫,「沙密」應該是阿拉伯語al-Shām的對音,廣義上表示黎凡特地區,也是大馬士革的俗稱。

掩他革

「哈密」下面的「掩他革」,《廣韻》擬音作?i?m t?ɑ k?k,《中原音韻》擬音作i?m t?? kiai」,怎麼聽怎麼像』An?ākiyyah,也就是希臘語「安條克(?ντι?χεια/Antióchia)」的阿拉伯語音譯「安塔基亞」。

古城安條克始建與公元前4世紀,阿拉伯人與公元637年征服安條克之後,沿用了這座城市的希臘語地名,稱之為「安塔基亞」。

可是,安塔基亞實際位於地中海東岸土敘邊境土耳其一側,也就是阿勒頗、霍姆斯、哈馬的西邊,顯然不應該位於「恰剌」和「哈密」以南,此處應該是作者弄錯了位置。

的力迷失

「的力迷失」不似阿拉伯語發音,可能是亞美尼亞的某座城市。

不過「的力迷失」也可能是「的迷失」的訛寫,這樣的話,其發音就與阿拉伯語Dimashq相近,Dimashq即今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

戎地面

原圖中,「戎地面」位於大海西邊。

根據「天方國」以及「闊思」、「卜兒思」等城市的位置,這座大海可能是紅海和地中海的結合。

「戎地面」看起來應該位於非洲大陸,有可能是埃及或者馬格里布地區的某座城市,也有可能是位於東非的沿海城市弼琶啰(今索馬利亞柏培拉/al-Birbirah)。

不過,網友@李夏恩提供了一條線索,即《明實錄》記載的「戎地面速魯檀」:

「(正統八年十二月)庚戌......福余衛都指揮安出遣指揮款哥兒,兀剌忽衛野人女直舍人苦女,戎地面速魯擅扯列必王遣使臣沙力免力,狹西、河州等衛,普岡等寺剌麻鎖南爾監藏等,各貢馬駝、玉石,及貂鼠皮、佛像、舍利子。賜宴並賜彩幣襲衣等物有差。」

顯而易見,此處戎地面統治者的名號「速魯檀」是阿拉伯語?ul?ān或波斯語Soltān的對音,通譯「蘇丹」或「素丹」。

阿拉伯語?ul?ān的本意為「權勢」或「力量」,派生自名詞?ul?ah(權力),?ul?ah則派生自不及物動詞?ali?a(有口才)或及物動詞?alla?a(賦予某人以權力、使某人掌權)。

《阿拉伯語漢語詞典》第585頁,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

在較早期的中世紀阿語文獻中,?ul?ān原本作為哈里發的一種尊稱。後來,伽色尼王朝的埃米爾馬哈茂德(公元998-1030年在位)不滿於自己的「埃米爾(』amīr,意為「總督」)」頭銜,於公元1002年自稱?ul?ān,使得?ul?ān逐漸成為地方政權世俗統治者的稱號,之後的塞爾柱王朝、馬木路克王朝、帖木兒帝國以及奧斯曼帝國的統治者都沿用?ul?ān頭銜。

回到正題,戎地面的速魯檀叫做「扯列必」,這個詞應該是土耳其語?elebi的對音,意為「貴族血統的」或「紳士」,參考奧斯曼土耳其語詞典:

Redhouse Turkish Dictionary, London, 1880, p.529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這個「戎地面」應該是指奧斯曼帝國,而「戎地面」所在的大陸應該是地中海北岸的安納托利亞半島,而非地中海南岸。

明英宗正統八年是公元1443年,當時正值奧斯曼素丹穆拉德二世(Ikkinci Murad)即將遜位給其子穆罕默德二世(Ikkinci Mehmed)期間。

沒錯,穆罕默德二世就是後來征服君士坦丁堡的那個人

但是,無論是穆拉德二世還是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他們都沒有使用過?elebi這個稱號,使用這一稱號的是在他們之前的穆罕默德一世(公元1413-1421年在位)。

穆罕默德一世與他的大臣

圖片來源:en.m.wikipedia.org/wiki

穆罕默德一世的稱號為穆罕默德·切列比(Mehmet ?elebi),意為「貴族出身的穆罕默德」。

因此,我們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穆拉德二世按照父子聯名的慣例稱呼自己為Murad ben Mehmed ?elebi(穆拉德·本·穆罕默德·切列比):

我們則只記錄了這串名字的最後一個詞?ekebi,並寫成了「扯列必」。
推薦閱讀:

褒獎熱誠的傳統(獎章篇)
[Crash Course] 大歷史筆記(總10集完)
鄉愁涌動時,才痛恨回家的路途遙遠
范蠡和伍子胥的六壬大戰

TAG:絲綢之路 | 歷史 | 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