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修行是不用修的

有人說要先明心才能見性,這個說法先不論對錯,因為不知道別人怎麼去定義心和性。

禪宗祖師有說,起心動念,即乖法體。這句話對於初修人來講是非常對的。因為按照禪宗的修法,功夫下手,第一步就在於安心靜慮,止息妄念。

妄念得息之後,於無念的境地,一念回光才容易得窺覺性本面。

見了覺性之後呢?一般的人就是守護覺性,想要保持在清凈的覺性境界中。

起心動念,即乖法體,在這時也適用。或者也可以理解為我們的心戀著於外境了,覺性就好像又迷失了一樣,回復以前。這叫乖法體。

在這種境界的時候,就是守了失,失了守。守守失失,進進退退。

這稱之為內守智境。

禪宗真正的傳承卻不是這樣的。

圓悟克勤有一段開示大意是說:學道的人一開始沒有堅定的信心與方向,厭離現實世界的煩亂,從而走上修行的道路,卻經常擔心修行沒有一個著落的地方。有的人得到了師父的指導,或者有的人因為自己前生慧根,一下子明白了,一直以來本自具足的清凈覺性。

然後這些人呢,在平常接觸事物的時候,常常發現自己的心會跟隨境界走了。於是就守住這個清凈的心地,害怕自己不能夠解脫。因此守護的這一念心,反成了障礙。他們在內心和外界事物上確立了能覺照的心與所覺照的用,與人交流修行時,難免造作,一時驚叫一時拍桌,努眉揚眼。

機緣之下遇到了本色宗師,當下為他們解除了這些多餘的粘縛見解,直接就契證了,本來沒有造作,沒有妄想,沒有事情需要達成的自然境界。

因為明白了這樣自在的心境,所以再不必用心去守護清凈的覺性,只是不再造作生起妄念,心境一向冥然默契。因為沒有造作的心念,聖人們也找尋不到他起心動念的地方,何況其他呢。

(原文:學道之士,初無信向,厭世煩溷,長恐不能得個入路。既逢師指,或因自己直下發明,從本已來元自具足妙圓真心。

觸境遇緣自知落著,便乃守住患不能出得。遂作窠臼。向機境上立照立用,下咄下拍,努眼揚眉。一場特地更遇本色宗匠,盡與拈卻如許如解。直下契證,本來無為無事無心境界。然後證羞慚知休歇,一向冥然。諸聖尚覓他起念處不得,況其餘耶。)

所以悟入更深的人,他會明白一個道理,就是起心動念,即是法體。

到了這個時候呢,起心動念就是覺性,覺性就是起心動念。

才發現,原來修行是不用修的。

只是息心默契。

再進一步呢,原來外在的境界也是覺性的現起。

一切境的現起就是覺性,覺性便是現起。但有見聞,所見所聞皆是覺性,覺性即見聞之境界。

一切我們所接觸的外在的人事物,善的惡的,高的低的,小的大的,通為一空相中覺了。

到這樣的境地呢,就自然明白,所謂的內道外道,凡夫,羅漢,辟支佛,菩薩,佛境界,都是一回事,沒有分別,無異境界。

禪宗說,煩惱即是菩提。見煩惱便是見菩提,因為菩提相空,煩惱亦空。

佛境界空,眾生界亦如是。所以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

這時候,有人再跟我們講,悟道了,也不能了生死,我們的心也不會再動搖懷疑。比如說見道只是斷三結,還要悟後起修斷見思惑,這個理路沒有錯。

然而,見思惑不是用來斷的,而是惑亂現起便是自在解脫。

真正的禪人,沒有生死可見,沒有涅盤可得。如蓮花生大士所說,生死涅盤皆在一心中顯現。

這是究竟的見地,也是修行的真實道路。

當然明白這些道理,悟通了,能不能如實體悟修證,是有一些差別。

就像我們觸境生心時俱同無心否?覺性即是心境嗎?這要靠自己的悟入與體證。

黃檗禪師《傳心法要》中說到:

此心是本源清凈佛,人皆有之。蠢動含靈,與諸佛菩薩一體不異,只為妄想分別造種種業果。本佛上實無一物,虛通寂靜,明妙安樂而已。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圓滿具足更無所欠。

縱使三祇精進修行,歷諸地位,及一念證時,只證原來自佛,向上更不添得一物,卻觀歷劫功用,總是夢中妄為。故如來云:我於阿耨菩提實無所得,若有所得,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

祝大家新年快樂吉祥如意。與諸位共勉之。

公眾號:世有仙


推薦閱讀:

五種惡施——有害而無功德之惡施
十二因緣詳解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世界,每個人的路都被自己的心識牽著走。。。?
遇到逆境時會有精神崩潰的體驗,但逆境解體之後又沒了,這是怎麼回事?
量子佛學概論

TAG:禪宗 | 佛法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