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小採購」到「大採購」:人才先行(中)

(接上文)「空降兵」風險大,但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的做法也註定很難成功。2006年前後,我曾經到一個美國煤炭公司應聘。這公司在匹茲堡,幾十億美金的年收入,近萬號人,也比較穩定。公司的員工大都從出校門就到該公司,擁有二三十年的工齡的人比比皆是。人都是很和善的人,但除了煤炭,說起採購與供應鏈管理的新發展,如同天書。然而公司又處在轉型階段,供應市場動蕩異常,整個採購管理部門束手無策。公司鐵心變革採購部門。但是,從主管採購的副總裁到總監,中高級職位都是在公司干過幾十年的人,對別的行業的先進做法知之甚少。他們想通過基層換血,即更換基層的供應經理、分析員等來實現戰略轉變,實在是緣木求魚。象這樣大的公司,採購額在十幾億美金,不從上層動刀,或者至少也得換幾個總監級別的人物,否則要完成戰略轉變,幾乎不可能。

這也是很多本土企業面臨的問題,我歸納為「三無」管理層:沒有系統學過,比如在大學裡作為專業來學習,或者經過系統的職業認證;沒有系統地做過,比如在建制完整、流程和系統完善的大公司做過;沒有總結提高過,現在卻成了管理層,甚至部門的負責人,需要指導員工怎麼做。有些大型國企、央企在採購的集中化過程中困難重重,全公司範圍的採購系統、流程和規章制度很難建立,一個原因就是公司層面的「三無」管理人員:總部的很多人沒有學過採購,也沒有真正在一線做過採購,現在要建立系統、流程和規章制度,告訴那些一線的分公司員工如何做採購,你就知道問題在哪裡了。

自己的員工沒經驗,有些企業又不願藉助外腦,請專業的諮詢公司和專家來幫忙,就自己摸索,在不斷試錯中磕磕絆絆地往前走,學費之高,恐怕比請十次外腦都要高。有一次我拜訪一個大公司,1700多億的資產,每年的採購額都在幾百億元。他們在準備推進集中採購,負責人是個物流背景的員工,剛從英國一個知名的大學研究生畢業。小夥子是個很優秀的人,但乾的是物流、學的是物流,研究生的專業還是物流,一個採購領域的外行,現在要在這麼大的公司推進集中採購,難度就可想而知。

在高速發展的公司里,員工的能力提升跟不上業務的發展。這在那些二線、三線的城市和鄉鎮企業更明顯。在實踐磨練中,這些人邊做邊摸索,「自學成才」,讓公司得以發展壯大到今天這步。但是,讓你成功的,往往也讓你失敗,用英語里的一句話說,就是沒有什麼比成功更能讓你失敗:那些「自學成才」的粗放管理做法,在公司小的時候可以;等公司大了,反倒成了制約因素,就如一句古語說得好,能在馬背上打天下,但不能在馬背上治天下。

有些人可能不理解,為什麼以前可以的,現在公司大了,反倒就不行了。舉個例子。當規模很小的時候,公司沒多少議價權,對供應商的管理能力有限,一旦供應商出現問題,公司的自然選擇是逃避,找個新的供應商。是的,你太小,沒法督促供應商改善,那理性的選擇就是換供應商,祈求「多子多福」。這就如以前的流寇,不成規模,哪兒能撈一把就到哪兒。這樣做的結果是公司的供應商太多,導致對供應商約束的能力越差。所以很多公司的供應鏈運營做不上去,公司也做不大,不進則退,最後做死,就如絕大多數的流寇都成不了氣候,自己把自己流死

流寇也有做大的,比如李自成和張獻忠之流;小公司也有做大的,特別是過去二三十年里,在本土遍地機會的情況下。當公司做大後,就不能繼續逃避和頻繁導入供應商的做法,而是要督促、幫助供應商整改:其一,頻繁導入新的供應商,供應商數量膨脹,導致採購額分散,得不到大公司應有的規模效益;其二,即使是導入新供應商,由於大公司的產能、技術、質量要求高,新的供應商還是要經過學習曲線,反倒不如讓原來的供應商增加產能、改進技術與質量。如果這時候還堅持原來的「多子多福」,供應商太多,管理資源攤地太薄,供應商績效就成了大問題。比如有個企業做到5億左右的規模了,成為行業和地區的領頭羊企業,但兩三億的採購額卻又400多個供應商,跟每個供應商的平均業務額逐年下降,量小貨雜,「雞肋」業務居多,經常不得不求著供應商供貨。而採購的解決方案呢,仍舊是再多找一家供應商。結果你知道的,就是惡性循環。

這種逃避主義的流寇作風不光光是採購的問題,也深深植根於公司各個職能。比如有個本土設備製造公司,以前規模小,約束不了供應商,走的是流寇之路:多點尋源,寄希望於總有一個供應商會解決問題。這兩年業務量暴漲,整個供應鏈產能吃緊、交期長、成本高,有了生意,沒了利潤。研發、生產的第一反應還是逼著採購多找供應商。也不想想,現在公司做大了,佔用供應市場的大量產能,哪個供應商會有大量的多餘產能呢?這樣的供應商要麼早就破產了。這根子還是流寇式的游擊戰。而解決方案呢,就是找個根據地,從游擊戰轉為陣地戰,專心管理現有供應商,督促他們來擴張產能。

就這個案例來說,改變採購人員的慣性思維困難,改變別的職能的就更困難。還有個公司,高科技行業,數年間營收規模做到十幾億,採購和供應鏈還是粗放管理,大家做得很辛苦,成本也居高不下。但在設計、營銷看來,採購和供應鏈不一直是這樣嘛,有什麼要改變的呢?他們看不到現在成了大公司,需要正規化的緊迫性。如果要繼續粗放經營,成本只能更高,吃掉越來越多的利潤,直至掉入低增長、高成本的「增長陷阱」。比如上面那個只有兩三億採購額,供應商卻有400多個的公司,營收連續三年持平,而公司人員卻增加了百八十個,運營成本在持續上升,你猜也能猜得出利潤率在朝那個方向發展了。

流寇做大了,有遠見的寇首就會找個地方呆下來,找些落第的文人和熟悉官僚機制的師爺,來幫助建立規章制度和組織機構,改變做流寇的傳統。公司做大了也一樣,表現在請外腦或「空降兵」,改變游擊戰,改打陣地戰,或者游擊戰與陣地戰相結合。外腦和「空降兵」的最大挑戰倒不是教會人們好的做法,而是讓他們忘記不好的做法。一方面因為習慣難以改變,尤其是成年人的習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些不好的做法之所以存在,跟公司的現狀息息相關,而現狀又錯綜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難以一下子改變。此外還有個現有員工的水平與能力問題。比如一些鄉鎮企業,規模都做到幾億甚至幾十億了,隨著業務的發展,元老們也一路做到管理層,主導各個職能。這些人很多受的專業教育有限,很多是中學、中專畢業,專業能力有限,能做到今天這一步,主要是因為他們是元老。不信,放到市場上再就業,很多人不可能應聘到今天的職位。但是,這些人熟悉產品和公司的運作,有獨到的價值,不能簡單地替代掉,所以要再培訓,補齊他們的專業能力,力求成為有產品知識、有公司運作知識、有專業知識的「三有」人才。

例如上面提到的矽谷製造公司,招來負責採購部門的執行總監後,充分授權該總監重組、培訓採購人員。他要求所有的採購經理、供應鏈業務經理、採購員都得通過美國註冊採購經理(C.P.M.)認證,以補上採購和供應管理系統知識這門課。這位執行總監本人就每年至少參加100個小時(兩周多)的專業會議、培訓等,是個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典型。另外,就採購和供應鏈管理這個職業,我所見的高級管理人員中,不管國內國外,做得好的人都有一共性,那就是不斷學習,保持對新事物的好奇和敏感。正是這些人在提高自己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團隊、提升了公司的採購管理水平,也把最佳實踐從一個公司帶到另一個公司,從一個行業帶入另一個行業,從而提高整個職業的從業水平。相反,一些高級經理、總監層次的人,一旦停止提高,幾年工夫就落後下來,成為下一輪裁員的對象。

摘自供應鏈管理銷量第一的《採購與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的角度》(第2版),作者劉寶紅,京東、噹噹等各大網站有售。

劉寶紅 | Bob Liu

暢銷書作者,供應鏈管理專欄創始人(scm-blog.com

最新專著《供應鏈管理:實踐者的專家之路》聚焦專業能力提升,在京東、噹噹等網站正式發行。

推薦閱讀:

TAG:採購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