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業、事業總是不見成績,很努力卻總是事與願違?
我們觀察自然界的現象,它有一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過程。那我們的事業還處在春生的階段,那就不要指望他立刻就有收穫,否則呢,就是拔苗助長,適得其反。
歷史上張居正的故事
他在少年的時候,就非常地聰明。七歲的時候就能夠通達六經大意。在荊州府都出了名了。十三歲的時候他去參加舉人考試,文章寫的非常好。考官看了之後都大為欣賞。就準備要錄取他。但是當時的湖廣巡撫顧璘看到了張居正的文章,雖然覺得他的文章是寫的很好,但是他認為,張居正他有宰相之才,如果十三歲就能夠中舉人,恐怕他以後會驕傲自滿。所以應該給他一些挫折,以便他以後更加奮發有為,於是他就讓考官不要錄取張居正為舉人。
後來張居正在官場上,走的很平穩,稱為明代的一代賢臣,對明朝的貢獻很大。他知道了這件事之後,對顧璘一直心存感激。他認為如果沒有顧璘,也許他後來不會有如此大的成就。
所以我們對老師要有信心。對老師境界不要懷疑。一定要相信,老師無論是做什麼,都是一種慈悲心。那麼他讓你受挫折,是讓你生起更高遠的志向。那麼他鼓勵你,也是給你信心。只不過表現的方式不一樣。
所以古人常說,少年得志,大不幸。
- 為什麼少年得志大不幸呢?
你看一個人從小就聰明,又接觸聖賢教誨,寫了一手好文章,走到哪裡,看了之後大家都對他讚歎,隨著讚歎的聲音越來越多,自己驕傲的心也就會日漸生起。
孔老夫子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始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矣。」這個人如果有周公的才華,但是又驕傲又吝嗇,其餘都不值一提了。
所以少年得志很容易長養一個人的驕慢之心。
- 《傷仲永》_王安石
在金溪縣有一個貧民叫方仲永,世代都以耕田為業。在仲永五歲的時候,他不曾認識書寫工具,也就不認識這些筆墨紙硯等等。但是有一天他哭著回家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覺到很詫異,就從鄰居家借了書還有筆、紙這些工具給他。沒想到仲永立即就寫了四句詩,這四句詩寫得非常好,意思都是贍養父母、團結宗族等等。他的詩義理、格律都非常好,於是就傳給全縣的秀才欣賞,大家對他都很肯定。
從此以後,凡是指定事物讓他作詩,他都能夠立刻完成,而且詩的文采和義理都有值得稱道的地方。同鄉的人對此感覺到很奇怪,就漸漸邀請他的父親去做客,甚至還有人花錢請方仲永作詩。結果他的父親就認為這樣做有利可圖,於是怎麼樣呢?就每一天拉著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再讓他繼續學習了。到方仲永十二三歲的時候,(這篇方仲永的文章是王安石寫的)當王安石再回到家鄉的時候,在他的舅舅家裡見到了方仲永,讓他作詩,結果一看,他寫的詩不能與他曾經的名聲相匹配。又過了七年,王安石又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這個時候舅舅怎麼回答呢?他說他的才能已經完全消失,成為普通人了。
所以你看一個人本來天分聰穎,他年僅五歲就能寫出好文章、好詩篇,但是他的父親急功近利拿著它去賺錢了,就沒有再勤奮努力,沒有再繼續沉澱,結果到他二十歲左右的時候就和平常人一樣了。
王安石在評論的時候這樣說,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天賦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高許多,但最終淪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所導致的。像他那樣天生聰明,有如此才智的人,沒有接受後天教育尚且淪為平通人。那麼那些本來就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很平凡的人,又不願意接受後天的教育,那會怎麼樣?那恐怕要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都很難了。
所以我們今天重讀這個文章,對我們啟發很大,告訴我們人有天分要珍惜,要加上後天的勤奮好學,才能夠有所成就。
老師沒有偏心,老師喜歡什麼樣的人?
- 誰發奮(讀書)誰有成就,誰對自己要求嚴格,誰會有成就。
實際你們現在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大部分人以前都沒有怎麼接受過傳統文化熏陶,大部分人都是從零開始。那麼誰會有成就呢?誰有頭懸樑錐刺股的精神,誰能成就。
- 老師沒有偏心,老師喜歡什麼樣的人?
老師就是喜歡好學的人而已。所以誰希望學習,我們一定是盡心儘力的去幫助他。他不希望學習,我們再費了很大的力氣也讓人不歡喜。所以我們都是恆順眾生。
師父講經的時候不是經常說嘛,說聖人的心都是平等的,就像鍾一樣,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重在我們是不是有這份勤奮好學的心,有這種恭敬心。所以人的天分很重要,但是後天的勤奮好學也很重要。
- 一個人的成就,其實才華是次要的,根還是在於德行。當然好學也是德行之一。
為什麼一個人好學?如果一個人沒有使命感的話,他會有好學之心嗎?他一定是渾渾度日,在那混日子。當然我不是說大家都要在一個方向上努力。
我相信大家來到這裡都是有求道之心的,這個向學之心是一不是二,但是在才能上各有偏重。你好學的方向不一樣沒有關係,但是一定要好學,要有求道之心。
推薦閱讀:
※什麼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
※當今中國社會,國學的核心是什麼?
※現代人為什麼要學習幾千年前創立的儒學?
※古鏡今鑒—處理不好人際關係,說明你不會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