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需求預測彙報給哪個部門

前面說過,企業大了,業務更加複雜,需求預測就不能繼續作為老總、高管和其他職能的兼職工作,而要走上專業化、全職化之路。專業化是企業規模化的必然結果。全職呢,一方面是專業化的結果,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個職能對接市場、銷售、產品、品牌、高管、供應鏈甚至客戶,有很多組織協調工作,再加上大量的數據分析工作,不是專職就很難高質量完成。

這個全職工作的典型職位是需求計劃經理,或者需求經理。企業規模大、業務複雜度高時,上面會設有總監,下面會設需求計劃員或分析員的職位。到北美求職網站Monster.com,輸入Demand Planning(需求計劃),你會看到成千上萬的招聘機會。在建制完善的大企業,需求計劃是個標準崗位。那麼,在組織結構中,需求計劃應該彙報到哪裡去,或者說屬於哪個部門呢?

答案是這取決於銷售與運營協調流程的完善程度。

當銷售與運營協調流程比較完善的時候,需求計劃一般彙報到供應鏈職能。這種情況在管理水平較高的外企比較常見。在這些企業,銷售和運營的職責定義較清晰,前後端對接流程較完善,「從數據出發,由判斷結束」的需求預測容易形成閉環。這時候,把需求計劃納入供應鏈,好處是計劃和執行在同一職能,相互協調更加容易,相互優化的概率更高。但問題是,一旦前端的銷售和後端的供應鏈對接不暢,供應鏈沒法有效得到銷售的職業判斷,需求預測就容易成為「寡婦職位」,難以有效發揮作用。

這也是為什麼在建制不完善,銷售與運營協調流程不健全的企業,需求計劃必須彙報到銷售或市場。這樣做的好處呢,是需求計劃和銷售/市場同屬一個部門,可以用組織的力量來彌補流程的不足。比如兩者分屬不同的部門時,需求計劃做好了基準預測,而銷售、市場等不積極支持,這是兩個部門之間的事,協調較為困難,供應鏈一般是沒法有效驅動銷售。但當需求計劃彙報到銷售、市場時,銷售、市場的老總對需求預測負責,就可以用組織手段更容易地促使前後端協作。

有利必有弊。需求計劃彙報到銷售或市場時,會造成計劃與執行的二度分離,增加了計劃與執行交互優化的難度,影響執行的效率。對於二度分離,讓我們打個比方來理解。

女兒放學回家,對媽媽說,今天可餓壞了。媽媽參照這一反饋和女兒平日的飯量(「從數據開始,由判斷結束」),酌情多做點飯,盡量讓女兒吃飽,同時不要有浪費。這裡,作為家庭「供應鏈」的主體,媽媽既做計劃又做執行,集計劃與執行與一體,優化的效果最好。

後來家裡請了保姆。女兒放學回家後,還是跟媽媽講餓不餓,媽媽吩咐保姆做什麼菜,做多少。這是執行與計劃的一度分離:媽媽做計劃,保姆負責執行,但執行和計劃都在「供應鏈」職能。相對於媽媽既做計劃又做執行,保姆對媽媽意圖的理解,總是不如媽媽對媽媽自己的理解。所以,一度分離後,計劃與執行的交互優化效果降低,增加了不夠吃或剩下的可能性。

後來女兒上大學了,到別的城市自己過了,就經常到飯館裡吃飯。這時候,她不能簡單地說今天我餓死了,然後讓大廚決定做什麼、做多少;她得自己決定吃什麼,吃多少。就這樣,計劃職能一步步前移到用戶身上——女兒得提需求,做計劃,跟履行執行職能的大廚溝通非常有限,有的話也是通過店小二,相互了解更少,所以計劃與執行的優化就更加困難,往往點多。比如菜單上的碟子,你不知道是上海人拳頭大的小碟,還是山東老鄉的一尺大的碟子;菜單上是魚頭煲,看上去小小的,結果上來一看,一隻魚頭就一斤多,而且還是兩隻!最後浪費一大堆。這就是計劃與執行的二度分離的結果。

需求計劃彙報給銷售或市場,除了造成計劃與執行的二度分離,增加了計劃與執行的交互優化難度,還可能造成弱者更弱,強者更強的局面:需求計劃彙報給供應鏈時,供應鏈至少還有機會影響需求——要知道,需求預測的本身的價值是以理性制衡強勢;需求計劃彙報給銷售或市場時,銷售和市場做了所有的決策,供應鏈完全淪為執行職能,容易成為「以銷定產」的犧牲品。一位大型家電企業的計劃部長說,作為需求計劃,他彙報到銷售部門,這增加了與市場、銷售的交流和溝通,但與生產製造更加隔離,制定需求計劃時較少考慮產能安排等,跟生產計劃之間矛盾較多。

換句話說,需求計劃彙報給銷售或市場,其實也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做法,是用組織措施來彌補流程的不足。而解決方案呢,要從打通銷售與運營的協調流程著手,以求需求計劃提供數據,銷售提供判斷,完成「從數據出發,由判斷結束」的需求計劃閉環。當這一流程穩健後,前後端各司其職,需求計劃則可以轉移到供應鏈管理,以增加計劃和執行的互動與優化。畢竟,在建制完善的企業,需求計劃更多的是供應鏈的一個職能。

劉寶紅 | Bob Liu

暢銷書作者,供應鏈管理專欄創始人(scm-blog.com

最新專著《供應鏈管理:實踐者的專家之路》聚焦專業能力提升,在京東、噹噹等網站正式發行。

推薦閱讀:

2018年國運預測
川普贏了,美國將走向何方

TAG:預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