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備考經歷
PMP是工作後考取的第一個證書。從準備到通過,前後經歷了近9個月的時間,回想起來,也十分的有意思。
小博士在國企從事技術設計工作,工作快一年的時候,比較迷茫,不知道未來的發展在哪裡。時間久了,專業技術不像博士期間那樣針對一個點深挖,而是要快速協調廠家之間運作,這裡面既有專業的知識,也有廠家關係協調。對於後者,深感吃力,協調起來沒有章法。偶然一次在實驗場,看到廠家在學習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PMBOK指南),小博士隨手翻了一下,覺得還是有必要看一看。簡單的看書沒有動力,那就乾脆報個考試吧。
PMP考試報名有三個步驟:首先,通過PMI官方授權的培訓機構(REG, Registered Education Provider ),獲得一定數量的PDU(我理解就是學時,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Units),並且給出一張結業證書;其次,在PMI官網上進行資格審查,這裡是全英文的,需要將你的簡歷、項目經歷以全英文的形式在PMI官方提交;第三,PMI審查通過後,在國家外國專家局的官網上進行報名,繳費後才能進行考試。
在2017年4月初找的培訓班,等PMI資格審核通過後,已經是6月份考試報名的最後幾天了。而6月份考試,在北京只有兩個考點,均已報滿,只能等9月份的考試。而在9月份考試報名的時候,第一天上班,等中午報名時,也已沒名額;幸虧在第二天的時候,又開了第三個考點,這才報上的名字。第一次未過,12月份又考了一次。朋友在我的忽悠下,報考2018年3月的考試,但北京三個考點已經沒有考位了,只能報了保定。看來,北京的考試名額相對還是比較緊張的。
第一次考試,並不是很重視,因為受到各種英雄的忽悠,只要看完並記住PMBOK,你就能通過。結果,在考前,培訓班的視頻買了也沒看完,慌慌張張看了兩遍書,題目做了兩百道,幾乎錯了一半多。考試結果是3P2B,最終未能通過。第二次備考,重新交了2350大洋的補考費,在10月份開始準備考試,結果是3A1P1B,通過了考試。重新看了手頭的資料,下面是備考的經驗:
1.《PMBOK(第5版)》。這是基本材料,花了兩周的時間,把每一小節都做了小卡片,梳理清楚了所有的知識點。
2.《汪博士解讀PMP考試(第4版)》和《汪博士詳解PMP模擬題(第3版)》。這兩本書是重點看的,其中先看一遍解讀,然後做模擬題。這個模擬題的好處是,難度適中,不偏,其解答中分別對應上PMBOK的頁碼和解讀考試的頁碼。做了兩遍模擬題,第一遍分章節的模擬題正確率在60-70%,第二遍的正確率在80%以上。
3.《汪博士析辨PMP易混術語》。講的不錯,但我的時間不夠,看了十來個自己易混的。
4.《項目管理資質認證系列:PMP考點精粹(第2版)》。這本書不太好,偏難,並且題目講解不到位。
5.《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疑難解答(第5版) [Q&As for the PMBOK Guide Fifth Edition]》。這是外國人編的書,有些過於容易。
6.培訓機構的課件和習題。課件沒太看,習題做了五套左右,約1000題。
7.培訓機構的視頻課程。看了約1/3,沒看完。
PMP主要的考試題型是選擇題,一共200道,4個小時做完。從拿到試卷一直到回答結束,還是非常緊張的。單純以考試通過來講,還是需要系統的做2000道習題左右,汪博士模擬題基本上能夠覆蓋所有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之上,再做5套左右的模擬題,把錯誤都記下來,基本上就差不多了。PMBOK是一本純理論的書,幾百頁全是概念,如果沒有一定的工程積累,單獨讀下來會非常吃力。
複習的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把工作中項目的流程自覺的套用進去,用標準的眼光,審視是否正確。而觀念中的部分固有習慣和PMBOK中的原則是相左的,這些固癖習慣成為學習的最大障礙,把常錯的知識點運用於日常工作中,需要與原有周邊的管理生態作調整。學過了PMBOK,對於工作單位內部的質量監督體系,也沒有那麼抵觸了。
還有一個小插曲,在外專局的網站上,它是要記錄你在http://www.pmi.com網站的用戶名和密碼的,作為審核之用。考完試順手把PMI的密碼就改了,結果在出成績之後,國家外專局就登錄的成績是未通過;小博士心中一驚,中午又把PMI密碼改回來,晚上外專局網站上就顯示通過了。
推薦閱讀:
※敏捷的精髓在於即時反饋
※甲方項目經理如何區別挑毛病和嚴格質量管理?
※PM07|乾貨:PMP基礎知識培訓課件PPT(下)
※[專題思考] 為什麼我們總愛討論技術與業務之間的那些是是非非?
※測試不是對抗而是一劑預防針 - 我們一起學項目管理 (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