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交債這麼火,究竟什麼是可交債?全面解析可交債

你注意到了嗎?可交債火了。

諸多業內人士斷言,「可交債是2016年最難得的一波投資紅利。」因為可交換債兼具股性和債性,在「資產荒」背景下,成為投資品中的新寵,是一種必然。目前公募專戶、券商資管、私募等機構都已參與其中,銀行、保險的委外資金也正洶湧而來。

但這個產品為什麼火爆?運作原理是什麼?個人投資者能否參與其中?又怎樣藉此賺錢?今天咱們具體來聊一下。

可以換成股票的債券

簡單來講,可交債是一種固收」+「浮動」的債券產品。可交債即可交換債券,是指上市公司的股東依法發行、在一定期限內依據約定的條件可以交換成該股東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的公司債券,同時具有債券與股票兩種性質,因此既可充當融資工具,也可以用作原股東減持的工具,實際上就是一種內嵌期權的金融衍生品。

通過圖片來講解一下可交換還債的運作原理和盈利邏輯,它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品:可交換債融合了債券和股票的雙重屬性。

首先,可交債作為一種債券,自然具備了天然的債性,有固定的票息及股票質押等增信措施;其次,可交債內嵌標的股票的看漲期權,在擁有債性的同時兼具股性。因此,能夠較好地滿足部分投資者既要追求一定收益又不放棄獲取較高投資回報機會的需求。

舉個栗子

公募可交債和私募可交債

根據發行方式的不同,可交換債又可以分為公募可交債和私募可交債。

由於可交債能夠幫助上市公司股東實現低息融資及股票的溢價減持,對投資者而言在獲取固定票息的同時還有機會獲得股票上漲帶來的超額收益,近兩年可交債市場發展迅猛,特別是私募可交債。

前面也提到,私募可交債既可充當融資工具,也可以用作原股東減持的工具。相比公募可交債,私募可交債的主要特徵在於對發行人無評級要求,也無盈利和凈資產要求,適用監管規則也有差異。——這是私募可交債的最大優勢,也是私募可交債當下如此火爆的最重要原因。

但從流動性來看,私募可交債流動性遠不及公募可交債。私募可交債僅能夠在滬深交易所和機構間私募產品報價與服務系統上市,其流通轉讓也僅限於滬深交易所綜合協議交易平台、上交所固定收益證券綜合電子平台以及機構間私募產品報價與服務系統之間,且持有者在200人以下。

可交債供需兩旺

供需兩旺的背景之下,私募可交換債券已成為市場上最為火熱的品種。

根據統計,自2013年首隻私募可交債發行至今年11月28日,共計已發行私募可交換債83只,發行面額已經超過664億元,2015年及2016年規模分別環比上漲707%、202%

不過,相對於中國債券市場60萬億的規模體量,私募可交債區區數百億的市場規模仍顯十分渺小。

業界觀察人士認為,可交換債券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隨著投資者認同度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人加入到投資人的行列中,其發行規模還將持續增加。

目前公募專戶、券商資管、私募等機構都已參與其中,銀行、保險的委外資金也正洶湧而來。隨著關注度的提升、競爭者增加,一些機構參與者已經開始抱怨項目的賺錢難度有所增加。本來參與機構少的時候,與上市公司股東的談判相對容易,而對收益率要求較低的險資、公募等進場之後,生意明顯難做了。

由於可交換債要求的資金量比較大,獲得委外資金訂製產品的公募專戶更有優勢。如今私募機構也開始關注可交債,但落實到實操的並不多。

我們再來看看私募可交債的收益全貌,確實非常可觀。

根據某平台統計,目前市場上已退市的私募可交債共12只,其中順利換股的有7只,換股率近60%,實現換股的單券累計收益則在15%~60%之間,平均累計收益29.6%。發行人提前贖回的有兩隻,債券到期的有兩隻,債券回售的有1隻。

私募可交換債發行期限不超過3,實際情況通常6個月~1年產品終結,一般發行後6個月即進入換股期。私募可交債對應的是中小企業,在市場彈性更大,潛在轉股的可能性更大。

需要指出的是,私募可交債面向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每隻可交債發行時都會附加一些條款,比如換股條款、贖回條款、下修條款、回售條款等,這些條款及標的股票的價值決定了可交債品種的優劣,因此,篩選優質的可交債品種需要具備很強的債券及股票分析能力。

一般投資者私募無法參與可交換債,只能通過相關基金產品來參與,而且由於可交換債的專業性比較強,通過基金參與也是更優做法

一方面,專業機構具備一定的資源及資金優勢,可以優先鎖定優質的可交債券種;另外,專業機構可以幫助投資者實時監控已投資的可交債情況及其標的股票的走勢,可以在最佳時點選擇換股鎖定超額收益。

說了這麼多就是告訴你專業的事找專業的機構做,優秀的機構擁有專業水平、豐富資源以及超強的管理能力,比個人投資者更適合投資。至於要找哪些機構,您隨便查查或者咱隨便聊聊。

(歡迎轉載,請聯繫作者!歡迎探討,拒絕騷擾!)


推薦閱讀:

TAG:可交換債券 | 資產荒 | 債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