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那章魚和蛆

《知·食——義大利》目錄

上一篇:義大利「套娃」

【知·食】的目的,是將準確的、真實的、純粹的飲食內容推給真正喜愛吃食的你。

寫在最後的前言

義大利的專題來到最後一篇了。

以一個略帶黑料的題目來結束這個專題,其實是有其意義所在的。一直以來,很多人似乎都以為西餐無非是牛排、沙拉、濃湯、甜品之類。或者漢堡、薯條、炸雞之輩。像是對義大利的印象也僅僅停留在披薩和義大利面。殊不知,任何一個地區的飲食,其本質都如同汪洋大海的廣闊且深不見底。也許有人會反駁,但,SO WHAT?

就像很多讀者都會問,嘿,你是不是在世界到處跑?嘿,你是不是人在義大利?我都會回答:呵呵,其實不是的。

裸食所做的,不過是一個搬運工的角色,把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東西,收集、整理、編撰出來。我,不過是在運用資料、經驗和認知,做著推廣飲食文化的事情罷了。至於這裡面是否有爭議、是否100%準確,有時候,就如一個中國人是否也真的了解米飯一樣。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其實這句話很深。大,不僅僅在於空間、也在於時間甚至維度。我們今天無法全知,也就意味著其實我們一直都是無知的。因此,有時我的內容並沒有在一些自身無法考究的地方鑽牛角尖。

裸食更希望的,是有更多人了解、感知甚至是愛上食物本身以外的更大的世界。這個世界很大、這個世界一望無際、這個世界也許會超出你的想像。

我是裸食,願你喜歡。

薩丁尼亞島地區(下)

薩丁尼亞島地區

【題記】

漁民們在捕獲後,就在石頭上用力摔打章魚,直到章魚完全斷氣、身體肌肉完全變軟為止。據古希臘人的建議,在岩石上摔打章魚的次數,至少要超過一百次才能達到絕佳的烹飪效果。

《知·食》推出《義大利》連載專題,以義大利料理為主題,一起領略義大利的烹飪美食、飲食文化和精神靈魂……

章魚唯一的反擊方式便是,在尚有力氣時咬人……

研磨成碎末的烏魚子

【海產】

薩島北部卡布拉斯港周圍海產豐富,魚類繁多,尤其盛產烏魚。烏魚子富含維生素,由於能長期保存,在薩島中央山區也可發現其蹤跡。烏魚子的的製作,先用三、四公斤重的琥珀色磚頭壓制,然後再進行鹽腌和乾燥。卡布拉斯地區有鹽水湖,是極佳的鹽田,非常容易獲得食鹽。當地人吃烏魚子時,一般是切片或磨碎撒在義大利面上食用。

烤魚

此地的漁貨以大型魚科魚類為主,根據島上傳統,烹調時既不燉也不腌,而是採取整隻火烤或碳烤的方式處理,即使俗稱海狼,體重達80公斤的細點牙鯛也是如此。此地盛產龍蝦,龍蝦的捕捉終年都可進行,但只有在五月份根據傳統方式,用岸邊藻澤地割來的燈芯草編成的籠子來設陷捕捉,是為合乎環境保護要求的。

隨著工業捕魚之故,龍蝦數量已大為減少,多肉而滋味濃郁的雌龍蝦最為搶手。一旦捕捉到龍蝦,身手矯健的漁夫就把在陷阱里不停掙扎的龍蝦在不傷到螯、腳和須的前提下拿出來。(裸食註:因為龍蝦的完整性關乎到賣價)這些龍蝦被賣到羅馬或米蘭,在高檔餐廳的水族箱里游上一陣子,或者在威尼斯熙熙攘攘的巷道里,放在餐館外的提燈下的假冰塊上,揮舞著被膠帶貼起來的大螯,招攬來往遊客的注意,引人食慾。

章魚

【章魚】

與龍蝦相比,薩丁尼亞島的章魚十分稀有,高智慧的章魚被認為是動物界的亞里斯多德。然而儘管人們對章魚的智慧讚賞有加,仍然以章魚為食。行家買章魚時,最重要的一點是章魚觸手上的吸盤一定要有兩排。只有一排吸盤的章魚來自大西洋,口感沒有義大利沿岸生長的章魚美味。

被捕獲的地中海章魚估計是最揪心痛苦的。漁民們在捕獲後,就在石頭上用力摔打章魚,直到完全斷氣、身體肌肉完全變軟為止。據古希臘人的建議,在岩石上摔打章魚的次數,至少要超過一百次才可以達到效果。章魚唯一的反擊方式便是,在尚有力氣時咬人(裸食註:被章魚咬到是相當痛的)。尚有同情心的漁民,在摔打章魚前,會迅速且準確的在章魚身上咬一口,把連接在頸部的神經中樞咬壞。

【芝士】

或許章魚的處理方式讓你震驚,更讓人意外的是一種生蛆蟲的芝士。當地的卡穌馬祖(Casu Marzu)芝士,與羅曼尼亞的深坑芝士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當卡穌馬祖被端上桌時,你會先聞到味道,然後聽到聲音(裸食註:成群的蛆在桌上的芝士里跳舞),如果你還沒有大倒胃口,有勇氣入口才能品嘗到味道。這種傳統食品風味堪憂,使得政府不得不介入以維護消費者安全,然而人們反而因禁令興趣倍增。小小的一塊卡穌馬祖價值150歐元,並且只有在拍賣會才能找到。

Casu Marzu

如果這款重口味的芝士讓你難以下咽,我們來一款小清新風格的芝士壓壓驚。薩島知名的薩丁尼亞佩科里諾芝士,遍布全義大利的每個家庭,甚至出現在全球超市的櫃檯上。利古里亞人製作青醬時,便會使用這種羊奶芝士。當地溫順的綿羊,能理解牧羊人的指令。每個季節,人們會製造出不同的羊奶芝士,薩丁尼亞佩科里諾芝士就有十多種,其中最著名的是小花芝士(Fiore)。很久以前,人們在製作這種芝士時,會使用栗木模型在芝士底部雕刻上一朵花,並且成形熟成的芝士上便會留下花朵圖案。(裸食註:雖然現在已改用不鏽鋼模,但小花芝士這個浪漫的名字,還是保留了下來。)人們在海岸松樹林里製造特別的倉庫,作為小花芝士的熟成專用,這種芝士會因此染上一股特有的樹脂香。用羊凝乳酶製作的芝士風味強烈,經過長時間熟成後仍具有入口即化的特質。

波蕯風光

【手工麵食】

薩丁尼亞的習俗非常古老,但它的自然環境,碧藍大海和山巒河川,會讓人有來到伊甸園的感覺。所有人都對這天堂虎視眈眈,使得薩丁尼亞人經常受到腓尼基人、迦太基人、希臘人、西班牙人、諾曼人、阿拉伯人的侵略騷擾。不論何時,敵人的攻擊都來自海上,由此薩丁尼亞人即使在和平時期仍然遠離海岸,盡量減少海邊和海上活動。當地人對偏遠的山洞、森林和島中央崎嶇不平的巴爾巴賈山脈(Barbagia)非常依戀;當地最經典的菜肴(裸食註:除了龍蝦以外),並不是海鮮,而是以陸地上的食材為主。

Carta Da Musica

有著非常繁複製作過程的卡拉騷麵餅(Carasau)(裸食註:被稱為樂譜麵包(Carta Da Musica),是薩丁尼亞島居民日常食品,也是旅人帶上路的乾糧。在麵粉中加入酵母、鹽和水混合後,慢慢醒面,再將受熱膨脹的麵餅放進烤箱烘焙。在尚未完全烤熟時將麵餅取出放涼,然後用刀子將它橫切成兩層,切出來的麵餅一面平滑,另一面粗糙多洞。如此以來,麵餅便能吸附橄欖油和醬汁等液體調味料。橫切後,再將麵餅重新放回烤箱里烤熟。與高加索民族常吃的拉瓦什麵包一樣,這種麵包既可以在桌上吃,也能用餐巾紙抓著吃。在上面噴上水,就會變得富有彈性,可以夾餡做成卷餅。薩丁尼亞島的另一種地方風味弗拉陶麵包(Pane Fratau)就是用卡拉騷麵餅做成的。製作時把麵餅放在白開水中三十秒,再在熱盤子上讓麵餅變軟,之後淋上番茄糊,撒上磨碎的佩科里諾芝士,再打上一個生雞蛋便堪稱完美。

Filindeu

說到麵餅和麵食,不得不提的,是薩丁尼亞島的麵食製作相當費時耗力,但牧羊人和水手的妻子對整日從事乾麵條的製作也毫不在意。這裡有以非常細的細面手工編織而成的麵條上帝絲線(Filindeu),也有做工非常耗費精力的薩丁尼亞麵疙瘩(Malloreddus)。這種手工面的特色在於,加入了番紅花,表面有紋路並向內彎曲,因此很容易吸附醬汁和碎芝士。受阿拉伯人(裸食註:在義大利的阿拉伯裔義大利人,是指來自阿拉伯世界的義大利人,特別是埃及、摩洛哥、突尼西亞、黎巴嫩、敘利亞、利比亞、巴勒斯坦和伊拉克,少數來自阿爾及利亞、約旦、蘇丹。)的影響,人們認為番紅花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具有抗菌的特質。

章魚刻骨的疼痛,因切斷中樞神經而不再感知。那麼問題來了!其實最令我好奇的是,當卡穌馬祖被端上桌時,聞到味道、聽到聲音,看到成群的蛆在桌上的芝士里跳舞,你能坦然地品嘗這份昂貴的芝士嗎?


推薦閱讀:

TAG:義大利 | 飲食文化 | 乳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