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草原生態惡化的真正原因
近幾十年內蒙古牧區草原生態環境整體加速退化,已威脅到國家生態安全,其內在機制是什麼?日前出版的《內蒙古牧區人地關係演變及調控問題研究》正是想從學理上探討這一問題。
20多年來,本書作者、內蒙古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海山一直不斷地潛心於內蒙古溫帶乾旱草原這個特定地區的研究,不論春夏秋冬。他深入實地調查研究,揭示內蒙古牧區草原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並與很多牧民一道共同探討牧區人地系統調控問題。
書中有不少觀點過去鮮有人關注,而確是地理環境對草原畜牧業發生作用的一些關鍵環節。
本書從地理學角度提出認識「人地關係」在研究草原問題中的重要價值,並強調了相對地理環境決定論的合理性。在本書中,海山以豐富的事實及大量實際調研為基礎,揭示枯草層是草原生態系統生產力的保護層,是草原生產力與生態功能的根本所長。它既能透水透氣、吸收冰雪融化和雨水,卻又像塑料薄膜那樣不讓水分蒸發掉,有效保護土壤水分、養分,春季保持晝夜土壤的適宜溫度,確保牧草每年春季如期發芽生長,以便疲憊的牲畜能夠及時得到新鮮牧草的營養補充並儘快恢復體力,確保子畜健康成長。
在錫林郭勒草原,海山說,小時候老人都不讓動枯草層,草原春季返青,主要就是靠土壤水分。保持完好的枯草層可以維持「土壤生命水分」,蒙古族牧民嚴禁在草原上亂挖坑的原因就在於此。
海山同時強調,調劑微量元素和牧草「刺激再生」是提高草原畜牧業生產力水平的關鍵。不同地區土壤溶液中同一微量元素含量相差幾十至數千倍。
微量元素失衡是草場生產力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微量元素缺失對牲畜生長發育有很大影響。草原被網圍欄分隔後,游牧生產完全停止,加之食草野生動物絕跡,草原生態系統區域間微量元素平衡機制完全消失,顯然制約了牧草生長。
對牧草而言,輕度「損傷」,可以「刺激」牧草再生,輕度「損傷」牧草高度的1/4,其產量提高3~6倍。換句話說,牲畜與牧草具有共生共存關係。
海山表示,游牧生產方式是乾旱草原生態系統的內在「要求」。相對而言,游牧生產不僅不消耗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相反是一種「生產」資源,是改善生態環境的生產方式。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在晚年的著作中也曾特彆強調這一點。
游牧還是避災的最有效手段。停止游牧以後,牧民沒有任何避災的可能,要完全拼投入,導致草原畜牧業生產成本與風險成倍增加,是今天牧民大面積無畜化、貧困化(大約佔牧戶總數一半左右)的主要原因。雖然國家各種補貼有所增加,但牧民貧困化機制遠未得到解決。
海山分析,定牧是草原退化的根本原因。草場承包到戶—定牧,牧戶被固定在一小片草場上,出現網圍欄,草畜患缺素症,大牲畜少了,牧民生活成本上升,畜牧業生產經營成本和風險上升。
如果分到一片鹼灘,海山說,相當於牲畜一年四季頓頓都吃「鹹菜」。游牧可以適時接觸多樣牧草,現在患缺素症的牲畜非常多,因此給牲畜用藥也非常多見。但現實中一些人以「超載」的名義,把定牧造成的生態災難放到牧民的頭上。
海山在書中揭示,生產隊和承包制,使清初實行「盟旗制」已經縮小的游牧範圍進一步縮小,導致牲畜在同一片草場重複採食踐踏的頻率成倍提高,從而造成牧民稱之為「蹄災」的過度放牧草原機制的形成。
草原退化的其他原因還在於,非牧業人口掠奪性放牧;自清末至今,一個多世紀的大規模開墾草原發展農業是破壞內蒙古草原的直接原因;自治區內外幾百萬農民長達十幾年的摟髮菜、挖藥材,把很多地方枯草層全部摟走,損害了草原生態系統良性運行機制;牧區各級政府實施「礦業興旗戰略」,濫採礦造成的巨大人為破壞……
為挽救和保護草原,海山給出的應對基本措施就是建立現代游牧制度。
現代游牧制度,即青壯年以現代通訊工具、交通方式和移動式房屋,在草原上游牧,以草場承包經營權為股份,走合作化道路,不同類型的草場都可以充分合理利用,四季可以遷移到適合的草場—草場物盡其用。從已有探索經驗來看,這樣做每隻羊可增加10公斤肉。
海山現在不時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帶領內蒙古牧區的牧民去看合作化探索比較好的例子,讓他們認識到合作化道路真能做好,增強他們搞經濟合作的信心。
海山認為應承認和確立「相對地理環境決定論」的科學性:人地關係的更多規律可以得到揭示,如聯合國糧農組織所提出的450mm等降水禁墾線、國家25°坡度退耕線等地理「紅線」的人地關係理論依據都應當得到系統闡釋。
在一個草原話題的沙龍上,海山這本書的主要觀點成為大家討論的主要議題。「一說生態,就讓牧民、牲畜都出去,那是在破壞草原。」海山重申他書中的觀點。「禁牧是荒謬的政策。」著名植物學家和草原生態學家劉書潤評價。
荒漠地區植被靠地下水生存,很多人以為地下水可以取之不盡,海山給出的數據是:近30年,由於開墾,科爾沁沙地地下水下降20~60米;渾善達克沙地地下水下降5~20米,這是這兩個沙地活化並擴展的主要原因。
大家議論,不能盲目與同緯度其他國家相比,同一緯度不同經度上既有森林,也有草原和荒漠,地理條件完全不一樣,利用方式也當然應因地制宜。因此,應當審慎照搬推廣其他國家地區的「成功經驗」。
「生態靠什麼保護,靠人,靠民族文化。」劉書潤說。
《內蒙古牧區人地關係演變及調控問題研究》,海山著,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中國科學報》
推薦閱讀:
※草原上的馬匹如何過冬
※純牧區,克什克騰旗大草原
※草原|新潮人的新潮年貨大賞(上)
※如何解釋存在於哈薩克牧民中的「神秘遠程交流現象」?
TAG:草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