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的應許之地-以色列的悲情與榮耀》讀後感

攢了許久時間,總算是下定決心寫這本書的讀後感了。

買這本書是因為看了電子書 《知乎一小時》中的《以色列的建國史》,為以色列所震撼,想了解更多的以色列的歷史,正好在亞馬遜上看到這本書,就屯了下來。

作者在書的開頭說明了寫書的目的:

雖然以色列在當代表現地可圈可點:有效遏制了恐怖主義,科技高速發展,經濟也勢如猛虎。但是,在這些外表光鮮的光環下,以色列也存在著種種問題:巴以衝突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停息;以色列的區域霸權策略戰略正經受挑戰;猶太國家的合法性招到削弱;深度變革的以色列社會越發兩級分化,自由民族的根基搖搖欲墜;調控不力的以色列政府不足以妥善應對諸如軍事佔領、社會分化之類的嚴峻問題(出自書中前言)。只有了解這些問題形成的原因,才能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作者在這個思路下,追述以色列的大歷史,來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從而有了這本書的主題:一個世紀以來,我的國家發生了什麼,讓我們處於現在的境地?是什麼導致這一切?我們做錯了什麼?我們將走向何方?我深深的憂慮是否有依據?我們的猶太國家是否真正處於險境?以色列是否陷入了絕望的悲劇?我們是否能復興和救贖自我,挽救我們深愛的土地?

在書中,作者通過幾十個具體的、深遠的、心酸的以色列人的事例,帶領我們進行時空穿越,來體會以色列的傳奇:

當穿越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早期,了解到了猶太人所面臨的滅種的絕境:三分之一的猶太人(當時猶太人總數為1100萬)死於屠殺,三分之二的東歐猶太人(當時東歐有七百萬)慘遭屠戮,除卻肉體上的威脅,世俗化和解放運動也在侵蝕著猶太人的民族特性。在這雙重危機下,以色列人意識到,只有擁有自己的國家,才能讓種族延續下去。於是猶太人選擇了巴勒斯坦,可是,阿拉伯人在那裡也已經生活了幾個世紀。一個世紀的愛恨糾葛就此揭開序幕.......;

當穿越到建國早期,看到逃脫浩劫的人們聚集在一起,忘卻失去親人的傷痛,背棄先前的身份,為了生存而掙扎,奮鬥,人們捨棄了「我」,成為了「我們」;

當穿越到90年代,體會到作者面對關押,審訊巴勒斯坦人時種種的不人道的時候,對自己信仰產生動搖的懷疑......

通過其他的資料了解到,在以色列到現在短暫的歷史中,時刻面對著重重的危難,需要以一己之力(後來和大國的援助)對抗整個阿拉伯世界。此時,才體會到以色列的不易。在六日戰爭後,以色列取得空前對阿拉伯國家的優勢,卻在贖罪日戰爭開始階段慘遭失利,如果沒有美國的援助,可能就是另一個歷史了,也警醒了我們:驕兵必敗!!!

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也回想起了小的時候看到的新聞聯播中關於「巴以衝突」的報道,這個時候,再去尋找對應的資料,加上平常了解到巴勒斯坦反抗組織的種種,幾乎顛覆先前的觀點。

由於作者的閱歷豐富,在書中很深刻地指出了以色列當前存在的社會矛盾,通過這些矛盾,可以對以色列社會有更直觀的了解。

在閱讀完後,回想整本書,不能自已,震撼於以色列的苦難和堅韌:

這裡沒有期望和平,但是這裡沒有和平,至少不會很快迎來和平。這裡期望安寧,但是這裡卻沒有安寧,至少在這一代沒有安寧。我們建立的國家,根基是搖搖欲墜的,不斷的地震在動搖他,因此我們在這片土地上真正擁有的東西是不斷前進的冒險,是一場長途的奧賽德征程。

當你讀完這本書的時候,看看自己是否能回答書中開始提出的問題!

推薦閱讀:

如果以色列當初在烏干達建國,現在的情況會是什麼樣的?
猶太人為何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自己的國家,如果建立了,是否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日本?
為什麼伊斯蘭國家反對以色列?
以色列究竟發達到什麼程度?
「猶太人三千年」 第四回:三教大亂斗

TAG:以色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