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 條消息)如果有的佛經太長,可以一天讀一段嗎?

讀地藏經的時候,好長,一時讀不完就會被打斷(看著看著經家裡人就會搭個話之類的),如果一天一段的話,可不可以?(想念地藏經迴向給冤親債主,這樣念,作用會不會弱? @護法居士 )


如果地藏經都好長,如果一次讀一整部地藏經的福報和因緣都沒有。索性別攀緣,該幹嘛幹嘛去。有那時間烤餅乾逛淘寶聽郭德綱都比看地藏經強。

一鍋米加好水插上電按下煮飯四十五分鐘後出來一鍋飯。每天插電十分鐘煮一下關了明天繼續,最後出來一鍋啥破玩意兒沒人吃還白糟蹋一鍋米,浪費好些電……

修行就像運轉一台化工生產線,一旦開啟就不能停。否則就是糟蹋福報和資糧。每天沒有倆小時定課,早晚把自己玩兒煩了去他媽的拉倒。

福報本來就不多,且耍且珍惜……


問:佛經太長,可以一天讀一段嗎?

答:

佛經是2500年前佛陀所說出的一段段言教記錄,叫「經sutra」,修行人必須「每一天盡全力落實一句佛經的內涵於生活」。

讀誦佛經經文後,真正內涵是烙印於心,然後吸收經文內容,落實生活面對人生,此乃讀誦佛經的唯一意義。

如果不明上內涵,只是一堆沒有意義的字,辜負了佛陀2000多年前的言教及題主之讀誦心意。

《念的內涵》

佛法所指的念是「憶念anu-smrti」,並非「口唸」。

anu:指「隨著、沿著」。

smrti:指「記起、記得、憶起」。

整體來說相當於英文的「mindfulness、attention」的意思。

buddha:指覺悟,本屬精神領域,並非指人。

念佛,梵文是buddha anu-smrti,即是「憶念覺、佛隨念」,指憶念覺的智慧、言教、身教,然後學習效法。

在印度雨季的三個月期間,僧眾集結在一起修行居住,這期間僧侶不允許隨意外出, 直至結束大約此三個月才再外出,此情況梵語稱為「var?a雨安居」,原意指「雨」,也稱為「結夏安居、夏安居、坐夏、坐夏安居、安居」。佛陀在生之時,每年「安居」完結,各方的人都來探望佛陀。

佛陀洞悉如果百年歸老後,弟子可能因無法看見佛陀,必容易惆悵無依,故此,就宣說了有關「巡禮佛的聖跡」,以下就是經文典故.....

「佛告阿難:汝勿憂也,諸族姓子常有四念,何等四?

一曰:念佛生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

二曰:念佛初得道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

三曰:念佛轉法輪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

四曰:念佛般泥洹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

阿難,我般泥洹後,族姓男女:

念佛生時功德如是,

佛得道時神力如是,

轉法輪時度人如是,

臨滅度時遺法如是。

各詣其處,遊行禮敬諸塔寺已,死皆生天,除得道者」

「節錄自《長阿含經》~卷四(遊行經)」

根據以上經文得知,佛陀教育弟子以巡禮佛的「四聖地」方式作為切入點:

1)出生之地?

2)成佛之地?

3)轉法輪之地(弘法之地)

?4)入涅槃之地(離世之地)

憑《長阿含經》此段記載清楚表述了「念佛」的意思,絕對「並非口念佛陀名號」,而是追憶與佛陀有關的領域,亦即是「憶念」的意思,並不是指單單用口念。

弟子透過親臨這些聖地四處巡禮,甚至可用千方百計的方式,務求引發起「思慕佛陀~憶念佛」的當時種種功德,亦即「繫念佛的功德、遺法、言教、身教,恍如親身見到佛陀。

由此可見,確實可以透過「呼喚該佛菩薩名號」,甚至專註佛菩薩的畫像,達到思慕佛陀效果,前提是必須先對「該佛菩薩有如實的理解」。

簡言之,念佛就是指「回憶思念一切與覺悟相關的領域」,當然包括佛陀本身的相關的事情,並不是單憑用口念念有詞,而是對覚悟的言教「念念不忘」。

《念佛經》

佛經buddha sutra,指覺悟的路徑方法。

佛陀時代沒有經文,後世的人把佛陀生前的言教記錄串連,彙集成的講座筆記,叫「佛經」。

「受持讀誦」:

是指「以心承受」。

是指「以心秉持」。

是指「以心讀誦」。

將佛陀的言教記錄~「佛經」,透過心去接受、承受、行持。好比學生閱讀一本教科書,並非指用口讀出來,重點是透過「眼見、耳聞」來思考,直至理解該書本的內涵,最後落實在生活言行,此過程才叫「受持讀誦」。

佛經是覺者留下來的言教,世上活人誤解經意者多,如果單憑有人用口唸誦經文,卻不理解經文的內涵,這是非常可惜。

經文本意並非要人用口誦經,而是要在世之人須按經文教導去實踐供養,才能產生救渡的效果。

所有經文就等於當日的講座筆記, 目的是拿來閱讀思考,關鍵是理解。所謂受持讀誦,即是以心去行持的意思,此過程叫「念經」。

《地藏法門》~ ( 1 )

https://zhuanlan.zhihu.com/p/32492255

《地藏法門》~ ( 2 )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708052


可以的。

初學者推薦一段一段讀,扎紮實實。長篇一口氣讀的話效果不一定好。

每個人心量不一樣,根據自己的受持能力調整跨度。。。


地藏經正常語速讀,大概90分鐘,一開始,確實做不到一次讀完,時間偏長,而且種種消業反應讓初學者堅持不下去。

所以寺廟裡面地藏經通常分為兩卷,流通本通常分三卷,就是往昔高僧大德知道我們這些凡夫福德淺薄,慈悲做的安排。

所以,不用有什麼顧忌,讀了上百遍之後,自然而然可以一遍誦完。


這要看讀經的發心是什麼。

利益冤親眷屬的,您還是一趟讀完的好。經里沒說過分段讀。

自己讀,學習地藏菩薩本願,提高自己,個人福報不足會被隨時打斷,這個不要緊的。學習最重要的是信念堅定。過程中有阻力可以緩一緩,沒阻力就全力前行。因個人根性不同,進步程度也不同,不要緊的,須知進一步有進一步的歡喜。自己歡喜,地藏菩薩看著你進步也歡喜。


可以啊

有心念就很好了。

地藏經不是分上中下三部嘛。每天念一部,每次大概半個小時左右吧。

如果半個小時都堅持不下來,一次念一品試試。

我剛開始整部也是念不下去,念到後面就困了,妄想紛紛。還產生情緒,嫌棄經長。知道這是自己的業障。

但是覺得與其不念,不如每天恭恭敬敬的念一小部。

後來慢慢一整部也可以念下來了。


解意,經典只是佛陀告訴眾生的道理,最好一次誦完,如果地藏經沒時間讀完那就堅持念地藏菩薩聖號,發個小願求菩薩加持能有時間誦完地藏經,而且要理解裡面的意思,練一下自己的觀想,理觀達不到就先練習事關。誦經典不是任務,弄的太累了反而不好,起煩惱,慌慌張張的不究竟呀


推薦閱讀:

有哪些讀經千遍才有的感悟?
(1 條消息)對生活失去熱情,雖然通透知道除了靠自己別無他法,但總歸需要找些幫助,再不然就當發泄好了?
2017年的第一場佛系好雪
西遊記主要講的唐僧成佛,還是孫悟空成佛?
佛僧說的話應該當真放在心上嗎?還是我僅僅被哄著捐了點香火錢?

TAG:佛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