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逼格」越高,朋友越少?
我自己把朋友少感到孤獨的原因歸結為可能自己比較特立獨行,也就是所謂的逼格高,但是我自己本身不認為自己在裝逼,因為我有自己的審美情趣,而且我並沒有貶低或者瞧不起周圍人的意思。也許我朋友不多可能也會是其他原因。我提這個問題的初衷其實在於我想側重解決自己朋友不多的問題,如何找到價值觀相近,審美品味相近的人。歡迎大家修改答案
謝邀。沒朋友一般是因為:1、情商低,2、智商低,3、人品差,4、自閉。和逼格關係不大。
我很肯定題主不是因為逼格高才沒朋友的。
---------------------------------------------------------------------------------
居然有這麼多認同,必須更新一下這個違反知乎手冊的答案了:
我個人很不喜歡「逼格」這個詞。
我覺得「活得優雅」的人跟「裝逼」的人是完全不同的。「活得優雅」的人做事給自己看,對愛好的專註源於與生俱來的志趣。「裝逼」的人只是想活得比人屌,緊盯著別人的眼睛瞧,從別人羨慕的目光中找樂趣。做愛做的事,就會遇到想遇到的人,僅此而已,何必裝逼。X是裝給外人看的,如果你在朋友面前裝X,那就是把朋友當成外人,那麼就沒有朋友了
」逼格「高不會導致朋友少,反而在現實情況中,往往」逼格」越高的人身邊的朋友還會更多一點。
(想想生活中遇見過的那些一出場就閃耀全場,呼風喚雨的朋友,哪一個是不會展現「高逼格」的?他們身邊的朋友難道少嗎?)題主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我遇不到志趣相投認可自己的朋友?
有人會回答,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這句話是對的,但容易造成誤導,最大的誤導就在於,容易把不在乎別人的看法理解成不在乎別人的感受。甚至會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對方。自視甚高的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容易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一個不在乎他人感受的人又怎麼容易交到朋友?舉個例子:小A天天上知乎,每天涉獵知乎上各種牛逼閃閃的回答,自覺獲益良多。於是逢人便說,要多上知乎少擼管,多讀詩書少看片。那些人就會覺得,你丫裝什麼逼!讀書了不起么!上知乎了不起么!能當飯吃?小A的初衷沒錯,錯就錯在他將自己的觀點強加到對方身上去,忽視了對方的感受。
多看書是好,但是這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別人覺得你看書裝逼你可以不在乎,那只是他的看法而已,但你如果要強加自己的看法或者觀點給對方,那就是你的問題了。
不要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要在乎別人的感受。
再舉個例子:你是一個生活隨意,不拘小節的人。為省錢能睡地鋪火車站,橋洞下一躺親近自然,這本就是一種體驗生活的方式。別人可能覺得接受不了,可你不用在乎,因為那是他們的看法。但如果你交往了一個女友。你還要帶她去睡橋洞嘛。你難道還想鬍子拉碴滿面油光,穿著小背心人字拖去見她的家長閨蜜?這時就要在乎她的感受了。衣冠楚楚,白面玲瓏更能讓她有面子。在乎別人的感受不是讓你自己壓抑本性,也不是讓你沒了自己的原則,只是為了尊重對方。當你時時刻刻都想著如何尊重照顧對方的感受時,朋友自然會隨之而來。朋友是因為興趣愛好和知識水平在一起的嗎?
那不是朋友,那叫玩伴,夥伴。因為人格和性格吸引而在一起的,才是朋友。朋友互相喜歡彼此性格,哪怕你玩桌游我打麻將都不在一個桌,還是可以在路上結伴而行。一起玩桌游的那叫玩伴,玩完就散。走不進內心世界。真正的朋友超越興趣愛好外貌家境,相處的時候你處的僅僅是他的靈魂。你搞不清楚這個,你永遠沒朋友。-------------------------------------------------------------------------------------------------
有很多人說我這段話本來就逼格高- -
修改一下答案吧:我的意思是 不是因興趣愛好在一起的朋友不是朋友 而是只是因興趣愛好在一起玩的朋友不是朋友。所以你靠找興趣一樣的人來找朋友,那你首先就排除了很多人。這樣當然會感覺孤單,因為他就是覺得 你跟我不一樣,我的心不能對你打開。比如我,當室友在刷淘寶時我在刷口袋妖怪,當室友說kimikimi好萌時我還不知道張亮是誰,同樣她們也分不清我海報上哪個是伊布哪個是卡卡- - 我的室友永遠不懂我在說什麼,但這並不證明我們不是朋友。只要真心認同對方,喜歡對方,這就是朋友。我不參與她們的八卦,她們也不懂我的粗暴和勇猛- - 我們活在不同的世界,但我們仍然是朋友。找朋友哪有題主這樣找的嘛。@柏榮寧 這就是我的朋友的標準,做為一個宅男標準的女漢子,我身邊找不到玩伴(實在沒條件),但是我有我的白富美朋友。其實朋友是什麼呢?朋友是這麼來的----熟悉度++ 認同度++
我目前推出來的是,這兩個數值的最大值要達到平衡(意思其實就是達到平衡,為什麼說最大值是排除兩個都是0或者兩個都是1啊什麼的這種情況)。很熟很熟,但是不認同對方的價值觀世界觀,難以做朋友。同樣,你們很認同對方,或者說有認同對方的可能性格很像,但是不夠熟悉,相處時間不夠多,稱為朋友也還需假以時日。但是總體來說,認同度比熟悉度重要。玩伴 可以加的部分有 熟悉度max 和 認同度min/max
你和一個人老在一起玩,你們必定會因此熟悉。所以熟悉度很可能爆表。但是認不認同他這個人,他的世界觀、人生觀是另外一回事。終於跑過來修改答案了- - 感謝大家給的評論和建議!原文:http://www.douban.com/note/46651540/翻牆的瞧不起不翻牆的,用Google的瞧不起用百度的,用MSN的瞧不起用QQ的,用FACEBOOK的瞧不起用校內的,用twitter的瞧不起用飯否的,用飯否的又瞧不起用其他微博的。聽搖滾的瞧不起聽流行的,聽國外的又瞧不起聽國內的,追美劇的瞧不起追日劇的,追日劇的又瞧不起看韓劇的,然後大家又一起瞧不起看國劇的。看文藝電影的瞧不起看商業電影的,看美國電影的瞧不起看國產電影的,然後看歐洲電影的誰都瞧不起。讀原著的瞧不起讀譯本的,讀學術的瞧不起讀小說的,讀卡夫卡的還瞧不起讀海明威的,讀外國小說的又瞧不起讀中文小說的,讀王小波的還瞧不起讀王蒙的,然後大家都瞧不起看郭敬明的,看郭敬明的又瞧不起所有看別人書的,所有看別人書的又瞧不起不看書的,不看書的更瞧不起看書的。不關心政治的瞧不起搞政治的,關心政治的又瞧不起不關心政治的,愛國的瞧不起不愛國的,「不愛國」的又瞧不起瞎愛國的,追求自由民主的瞧不起相信共產主義的,相信共產主義的瞧不起入黨的,追求自由的又瞧不起追求民主的,追求公平的也瞧不起追求平等的。有錢的瞧不起沒錢的,沒錢的瞧不起沒錢又買名牌的,有理想的瞧不起沒理想的,現實的瞧不起假清高的,及時行樂的瞧不起相信愛情的,專一的瞧不起劈腿的,劈腿的又瞧不起找不上對象的。70後的瞧不起80後的,80後的瞧不起90後的,90後的瞧不起所有比他大的,掙錢的瞧不起啃老的,混社會的瞧不起上大學的,上大學的又瞧不起上其他大學的,以及其他上大學的。我瞧不起你,你瞧不起他,他瞧不起大家,大家瞧不起另一些大家,以上這些里,有很多是我,也有很多是你吧?真瞧不起你。
其實,有啥不一樣啊
都是一個樣
你超越的人你看不起,你渴望的人你不敢追
你這是性格和交際能力的問題,與逼格高不高沒關係,你就是玩空間玩勁舞團刷天涯貓撲,你一樣不一定有朋友。從你的描述,我已經感受到了你的高冷,從心底來說,你看不起他們對吧?喜歡百合西芹的逼格高?喜歡豆腐大白菜的逼格低?各有所愛罷了。說說我吧,逼格和知乎神人們沒法比,但起碼比一平均水平高,但是我朋友很多,舉個栗子,我在寢看毛里奇奧波利尼演繹肖邦,我室友就會問這老頭誰啊?我就會說毛里奇奧波利尼,算是李雲迪爺爺輩兒的吧,室友一般會假裝跟我停一會兒然後說,嗯,不錯,是比李雲迪強點~但是他是個電腦硬體專家,電腦出了問題找他分分鐘解決,另一個室友是哲學迷,頭天會告訴我說我覺得你的思想和薩特與加繆挺像,推薦你看他倆的書,第二天又偷摸告訴我說他倆無神論的要麼你別看了,我說,你說誰來著?另一個室友只聽口水歌看國語電影只會應付考試從不看其他書看天涯都只看八卦版,但是每天堅持背100單詞對AV深有研究負責幾乎一層樓的播種任務,沒事兒開上他的小寶馬帶上我們去吃個飯什麼的……這是親密的室友,別的朋友就更多了,什麼酒吧認識的,圖書館認識的,讀書會認識的,團契認識的,校隊打球認識的,學院杯比賽認識的,其實你只要性格不差隨和點又廣泛交際,朋友遍布學校各個學院一點問題沒有,而且他們的逼格不比題主低,神人輩出。再說一點,一般你逼格高了,朋友圈的逼格也低不了,至少我的朋友圈逼格不低,比如@景璽龍 逼格比我高,他的朋友圈的整體逼格也比我的高,這是事實。你的問題應該是出在交際能力,而不是逼格問題。真男人,不止有一面(咦,好像什麼廣告),蘇軾上可伴玉皇大帝,下能陪販夫走卒,雞犬識東坡,這才是水平!你要調整調整心態,提升逼格是自我修為,而不是妝容,要多出去和人打交道,除非說你文筆不錯,看電影寫影評,讀書寫書評,聽音樂寫樂評,豆瓣知乎追隨者一堆,那你也不寂寞啦,可是……抱歉我沒看出來,所以多出去走走瞧瞧,別再宅心仁厚了,沒用,劉備還得在城門看告示呢。
【秉持沒有壞問題只有好答案的初衷,搬運一個我非常喜歡的文章,講述的核心雖然是獨處,但我覺得跟保持格調有異曲同工之妙】
能夠自得其樂,感覺到萬物皆備於我,並可以說出這樣的話:我的擁有就在我身——這是構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內容。因此,亞里士多德說過的一句話值得反覆回味:幸福屬於那些容易感到滿足的人(這也是尚福的妙語所表達的同一樣思想,我把這句妙語作為警句放置這本書的開首)。這其中的一個原因是人除了依靠自身以外,無法有確切把握地依靠別人;另一個原因則是社會給人所帶來的困難和不便、煩惱和危險難以勝數、無法避免。
獲取幸福的錯誤方法莫過於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於我們企圖把悲慘的人生變成接連不斷的快感、歡樂和享受。這樣,幻滅感就會接踵而至;與這種生活必然伴隨而至的還有人與人的相互撒謊和哄騙。
首先,生活在社交人群當中必然要求人們相互遷就和忍讓;因此,人們聚會的場面越大,就越容易變得枯燥乏味。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也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拘謹、掣肘不可避免地伴隨著社交聚會。
社交聚會要求人們做出犧牲,而一個人越具備獨特的個性,那他就越難做出這樣的犧牲。
因此,一個人逃避、忍受抑或喜愛獨處是和這一個人自身具備的價值恰成比例。在獨處的時候,一個可憐蟲就會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憐之處,而一個具有豐富思想的人只會感覺到自己豐富的思想。一言以蔽之:一個人只會感覺到自己的自身。進一步而言,一個人在大自然的級別中所處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獨,這是根本的,同時也是必然的。如果一個人身體的孤獨和精神的孤獨互相對應,那反倒對他大有好處。否則,跟與己不同的人進行頻繁的交往會擾亂心神,並被奪走自我,而對此損失他並不會得到任何補償。大自然在人與人之間的道德和智力方面定下了巨大差別,但社會對這些差別視而不見,對每個人都一視同仁。更有甚者,社會地位和等級所造成的人為的差別取代了大自然定下的差別,前者通常和後者背道而馳。受到大自然薄待的人受益於社會生活的這種安排而獲得了良好的位置,而為數不多得到了大自然青睞的人,位置卻被貶低了。因此,後一種人總是逃避社交聚會。而每個社交聚會一旦變得人多勢眾,平庸就會把持統治的地位。
社交聚會之所以會對才智卓越之士造成傷害,就是因為每一個人都獲得了平等的權利,而這又導致人們對任何事情都提出了同等的權利和要求,儘管他們的才具參差不一。接下來的結果就是:人們都要求別人承認他們對社會作出了同等的成績和貢獻。所謂的上流社會承認一個人在其他方面的優勢,卻唯獨不肯承認一個人在精神思想方面的優勢;他們甚至抵制這方面的優勢。社會約束我們對愚蠢、呆笨和反常表現出沒完沒了的耐性,但具有優越個性的人卻必須請求別人對自己的原諒;或者,他必須把自己的優越之處掩藏起來,因為優越突出的精神思想的存在,本身就構成了對他人的損害,儘管它完全無意這樣做。因此,所謂「上流」的社交聚會,其劣處不僅在於它把那些我們不可能稱道和喜愛的人提供給我們,同時,還不允許我們以自己的天性方式呈現本色;相反,它強迫我們為了迎合別人而扭曲、萎縮自己。
具有深度的交談和充滿思想的話語只能屬於由思想豐富的人所組成的聚會。在泛泛和平庸的社交聚會中,人們對充滿思想見識的談話絕對深惡痛絕。所以,在這種社交場合要取悅他人,就絕對有必要把自己變得平庸和狹窄。因此,我們為達到與他人相像、投契的目的就只能拒絕大部分的自我。當然,為此代價,我們獲得了他人的好感。但一個人越有價值,那他就越會發現自己這樣做實在是得不償失,這根本就是一樁賠本的買賣。人們通常都是無力還債的;他們把無聊、煩惱、不快和否定自我強加給我們,但對此卻無法作出補償。絕大部分的社交聚會都是這樣的實質。放棄這種社交聚會以換回獨處,那我們就是做成了一樁精明的生意。另外,由於真正的、精神思想的優勢不會見容於社交聚會,並且也著實難得一見,為了代替它,人們就採用了一種虛假的、世俗常規的、建立在相當隨意的原則之上的東西作為某種優越的表現——它在高級的社交圈子裡傳統般地傳遞著,就像暗語一樣地可以隨時更改。這也就是人們名之為時尚或時髦的東西。但是,當這種優勢一旦和人的真正優勢互相碰撞,它就馬上顯示其弱點。並且,「當時髦進入時,常識也就引退了。」
大致說來,一個人只能與自己達致最完美的和諧,而不是與朋友或者配偶,因為人與人之間在個性和脾氣方面的差異肯定會帶來某些不相協調,哪怕這些不協調只是相當輕微。因此,完全、真正的內心平和和感覺寧靜——這是在這塵世間僅次於健康的至高無上的恩物——也只有在一個人孤身獨處 的時候才可覓到;而要長期保持這一心境,則只有深居簡出才行。
這樣,如果一個人自身既偉大又豐富,那麼,這個人就能享受到在這一貧乏的世上所能尋覓得到的最快活的狀況。確實,我們可以這樣說:友誼、愛情和榮譽緊緊地把人們聯結在一起,但歸根到底人只能老老實實地寄望於自己,頂多寄望於他們的孩子。由於客觀或者主觀的條件,一個人越不需要跟人們打交道,那麼,他的處境也就越好。孤獨的壞處就算不是一下子就被我們感覺得到,也可以讓人一目了然;相比之下,社交生活的壞處卻深藏不露:消遣、閑聊和其他與人交往的樂趣掩藏著巨大的,通常是難以彌補的禍害。青年人首要學習的一課,就是承受孤獨,因為孤獨是幸福、安樂的源泉。據此可知,只有那些依靠自己,能從一切事物當中體會到自身的人才是處境最妙的人。所以,西塞羅說過,「一個完全依靠自己,一切稱得上屬於他的東西都存在於他的自身的人是不可能不幸福的。」
除此之外,一個人的自身擁有越多,那麼,別人能夠給予他的也就越少。正是這一自身充足的感覺使具有內在豐富價值的人不願為了與他人的交往而作出必需的、顯而易見的犧牲;他們更不可能會主動尋求這些交往而否定自我。相比之下,由於欠缺自身內在,平庸的人喜好與人交往,喜歡遷就別人。這是因為他們忍受別人要比忍受他們自己來得更加容易。此外,在這世上,真正具備價值的東西並不會受到人們的注意,受人注意的東西卻往往缺乏價值。每一個有價值的、出類拔萃的人都寧願引退歸隱——這就是上述事實的證明和結果。據此,對於一個具備自身價值的人來說,如果他懂得盡量減少自己的需求以保存或者擴大自己的自由,盡量少與他的同類接觸——因為這世上人是無法避免與其同類打交道[139]的,那麼,這個人也就具備了真正的人生智慧。
促使人們投身於社會交往的,是人們欠缺忍受孤獨的能力——在孤獨中人們無法忍受自己。他們內心的厭煩和空虛驅使他們熱衷於與人交往和到外地旅行、觀光。他們的精神思想欠缺一種彈力,無法自己活動起來;因此,他們就試圖通過喝酒提升精神,不少人就是由此途徑變成了酒鬼。出於同樣的原因,這些人需要得到來自外在的、持續不斷的刺激——或者,更準確地說,通過與其同一類的人的接觸,他們才能獲取最強烈的刺激。一旦缺少了這種刺激,他們的精神思想就會在重負之下沉淪,最終陷進一種悲慘的渾噩之中。我們也可以說:這類人都只各自擁有人性的理念之中的一小部分內容。因此,他們需要得到他人的許多補充。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某種程度上獲得人的完整意識。相比之下,一個完整、典型的人就是一個獨立的統一體,而不是人的統一體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這個人的自身也就是充足完備的。在這種意義上,我們可以把平庸之輩比之於那些俄羅斯獸角樂器。每隻獸角只能發出一個單音,把所需的獸角恰當地湊在一起才能吹奏音樂。
大眾的精神和氣質單調、乏味,恰似那些只能發出單音的獸角樂器。確實,不少人似乎畢生只有某種一成不變的見解,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能力產生其他的念頭和思想了。由此不但解釋清楚為什麼這些人是那樣的無聊,同時也說明了他們何以如此熱衷於與人交往,尤其喜歡成群結隊地活動。這就是人類的群居特性。人們單調的個性使他們無法忍受自己「愚蠢的人飽受其愚蠢所帶來的疲累之苦」。人們只有在湊到一塊、聯合起來的時候,才能有所作為。這種情形與把俄羅斯獸角樂器集合起來才能演奏出音樂是一樣的道理。但是,一個有豐富思想頭腦的人,卻可以跟一個能單獨演奏音樂的樂手相比;或者,我們可以把他比喻為一架鋼琴。鋼琴本身就是一個小型樂隊。同樣,這樣一個人就是一個微型世界。其他人需要得到相互補充,但這種人的單個的頭腦意識本身就已經是一個統一體。就像鋼琴一樣,他並不是一個交響樂隊中的一分子,他更適合獨自一人演奏。如果他真的需要跟別人合作演奏,那他就只能作為得到別的樂器伴奏的主音,就像樂隊中的鋼琴一樣。或者,他就像鋼琴那樣定下聲樂的調子。那些喜愛社會交往的人盡可以從我的這一比喻裡面得出一條規律:交往人群所欠缺的質量只能在某種程度上通過人群的數量得到彌補。有一個有思想頭腦的同伴就足夠了。
但如果除了平庸之輩就再難尋覓他人,那麼,把這些人湊足一定的數量倒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因為通過這些人的各自差異和相互補充——沿用獸角樂器的比喻——我們還是會有所收穫的。但願上天賜予我們耐心吧!
同樣,由於人們內心的貧乏和空虛,當那些更加優秀的人們為了某些高貴的理想目標而組成一個團體時,最後幾乎無一例外都遭遇這樣的結果:在那龐大的人群當中——他們就像覆蓋一切、無孔不鑽的細菌,隨時準備著抓住任何能夠驅趕無聊的機會——總有那麼一些人混進或者強行闖進這一團體。用不了多長時間,這個團體要麼遭到了破壞,要麼就被篡改了本來面目,與組成這一團體的初衷背道而馳。
除此之外,人的群居生活可被視為人與人相互之間的精神取暖,,這類似於人們在寒冷的天氣擁擠在一起以身體取暖。不過,自身具有非凡的思想熱力的人是不需要與別人擁擠在一塊的。在《附錄和補遺》的第二卷最後一章里,讀者會讀到我寫的一則表達這層意思的寓言。一個人對社會交往的熱衷程度大致上與他的精神思想的價值成反比。這一句話,「他不喜好與人交往」,就幾乎等於說「他是一個具有偉大素質的人」了。
孤獨為一個精神稟賦優異的人帶來雙重的好處:第一,他可以與自己為伴;第二,他用不著和別人在一起。第二點彌足珍貴,尤其我們還記得社會交往所意味著的束縛、煩擾甚至危險,拉布葉說過:「我們承受所有不幸皆因我們無法獨處」。熱衷於與人交往其實是一種相當危險的傾向,因為我們與之打交道的大部分人道德欠缺、智力獃滯或者反常。不喜交際其實就是不稀罕這些人。
一個人如果自身具備足夠的內涵,以致根本沒有與別人交往的需要,那確實是一大幸事;因為幾乎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與人交往,我們平靜的心境——它對我們的幸福的重要性僅次於健康——會隨時因為與人交往而受到破壞。沒有足夠的獨處生活,我們也就不可能獲得平靜的心境。犬儒學派哲學家放棄所擁有的財產、物品,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享受心境平和所帶來的喜悅。誰要是為了同樣的目的而放棄與人交往,那他也就做出了一個最明智的選擇。柏那登·德·聖比埃的話一語中的,並且說得很美妙:「節制與人交往會使我們心靈平靜。」因此,誰要是在早年就能適應獨處,並且喜歡獨處,那他就不啻獲得了一個金礦。
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這樣做。正如人們從一開始就受到匱乏的驅趕而聚集在一起,一旦解決了匱乏,無聊同樣會把人們驅趕到一塊。如果沒有受到匱乏和無聊的驅趕,人們或許就會孤身獨處,雖然其中的原因只是每個人都自認為很重要,甚至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而獨自生活恰好適合如此評價自己的人;因為生活在擁擠、繁雜的世人當中,就會變得步履艱難,左右掣肘,心目中自己的重要性和獨特性就會被大打折扣。在這種意義上說,獨處甚至是一種自然的、適合每一個人的生活狀態:它使每一個人都像亞當那樣重新享受原初的、與自己本性相符的幸福快樂。
但當然,亞當並沒有父親和母親!所以,從另一種意義上說,獨處對於人又是不自然的,起碼,當人來到這一世界時,他發現自己並不是孑然一身。他有父母、兄弟、姐妹,因此,他是群體當中的一員。據此,對獨處的熱愛並不是一種原初的傾向,而是在經歷經驗和考慮以後的產物;並且,對獨處的喜愛隨著我們精神能力的進展和與此同時歲數的增加而形成。所以,一般而言,一個人對社會交往的渴望程度與他的年齡大小成反比。年幼的小孩獨自呆上一會兒的時間就會驚恐和痛苦地哭喊。要一個男孩單獨一人則是對他的嚴厲懲罰。青年人很容易就會湊在一塊,只有那些氣質高貴的青年人才會有時候試圖孤獨一人,但如果單獨呆上一天的時間,則仍然是困難的。但成年人卻可以輕而易舉做到這一點,他們已經可以獨處比較長的時間了;並且,年紀越大,他就越能夠獨處。最後,到達古稀之年的老者,對生活中的快感娛樂要麼不再需要,要麼已經完全淡漠,同輩的人都已一一逝去,對於這種老者來說,獨處正好適合他們的需要。
就個人而言,孤獨、離群的傾向總是與一個人的精神價值直接相關。這種傾向正如我已經說過的,並不純粹自然和直接地出自我們的需要,它只是我們的生活經驗和對此經驗進行思考以後的結果,它是我們對絕大多數人在道德和思想方面的悲慘、可憐的本質有所認識以後的產物。我們所能碰到的最糟糕的情形莫過於發現在人們的身上,道德上的缺陷和智力方面的不足共同聯手作祟,那樣,各種令人極度不快的情形都會發生。我們與大部分人進行交往時都感到不愉快,甚至無法容忍,原因就在這裡。因此,雖然在這世界上不乏許許多多的糟糕東西,但最糟糕的莫過於聚會人群。甚至那個交際廣泛的法國入伏爾泰也不得不承認:「在這世上,不值得我們與之交談的人比比皆是。」個性溫和的彼特拉克對孤獨有著強烈的、永恆不變的愛。他也為自己的這種偏好說出了同樣的理由:
我一直在尋求孤獨的生活河流、田野和森林可以告訴你們,我在逃避那些渺小、渾噩的靈魂我不可以透過他們找到那條光明之路。
彼特拉克在他優美的《論孤獨的生活》裡面,詳細論述了獨處的問題。他的書似乎就是辛瑪曼的那本著名的《論孤獨》 的摹本。尚福以一貫嘲諷的口吻談論了導致不喜與人交往的這一間接和次要的原因。他說:有時候,人們在談論一個獨處的人時,會說這個人不喜歡與人交往,這樣的說法就猶如當一個人不願意深夜在邦地森林行走,我們就說這個人不喜歡散步一樣。甚至溫柔的基督教徒安吉奴斯也以他獨特、神秘的語言表達了一模一樣的意思:
希律王是敵人,上帝在約瑟夫的睡夢中讓他知曉危險的存在。
伯利恆是俗界,埃及則是孤獨之處。
我的靈魂逃離吧!否則痛苦和死亡就等待著你。
同樣,布魯諾也表示了這一意見:「在這世上,那些想過神聖生活的人,都異口同聲地說過:噢,那我就要到遠方去,到野外居住。」波斯詩人薩迪說:「從此以後,我們告別了人群,選擇了獨處之路,因為安全屬於獨處的人。」他描述自己說:「我厭惡我的那些大馬士革的朋友,我在耶路撒冷附近的沙漠隱居,尋求與動物為伴。」一句話,所有普羅米修斯用更好的泥土塑造出來的人都表達了相同的見解。這類優異、突出的人與其他人之間的共通之處只存在於人性中的最醜陋、最低級,亦即最庸俗、最渺小的成分;後一類人拉幫結夥組成了群體,他們由於自己沒有能力登攀到前者的高度,所以也就別無選擇,只能把優秀的人們拉到自己的水平。這是他們最渴望做的事情。試問,與這些人的交往又能得到什麼喜悅和樂趣呢?因此,尊貴的氣質情感才能孕育出對孤獨的喜愛。無賴都是喜歡交際的;他們的確可憐。相比之下,一個人的高貴本性正好反映在這個人無法從與他人的交往中得到樂趣,他寧願孤獨一人,而無意與他人為伴。然後,隨著歲月的增加,他會得出這樣的見解:在這世上,除了極稀少的例外,我們其實只有兩種選擇:
要麼是孤獨,要麼就是庸俗。
這話說出來雖然讓人不舒服,但安吉奴斯——儘管他有著基督徒的愛意和溫柔——還是不得不這樣說:
孤獨是困苦的;但可不要變得庸俗;因為這樣,你就會發現到處都是一片沙漠。
對於具有偉大心靈的人來說——他們都是人類的真正導師——不喜歡與他人頻繁交往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這和校長、教育家不會願意與吵鬧、喊叫的孩子們一齊遊戲、玩耍是同一樣的道理。這些人來到這個世上的任務就是引導人類跨越謬誤的海洋,從而進入真理的福地。他們把人類從粗野和庸俗的黑暗深淵中拉上來,把他們提升至文明和教化的光明之中。
當然,他們必須生活在世俗男女當中,但卻又不曾真正地屬於這些俗人。從早年起他們就已經感覺到自己明顯與他人有別,但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才逐漸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處境。他們與大眾本來就有精神上的分離,現在,他們刻意再輔之以身體上的分離;任何人都不可以靠近他們,除非這些人並不屬於泛泛的平庸之輩。
由此可知,對孤獨的喜愛並不是一個原初的慾望,它不是直接形成的,而是以間接的方式、主要是在具有高貴精神思想的人們那裡逐漸形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免不了要降服那天然的、希望與人發生接觸的願望,還要不時地抗拒魔鬼靡菲斯特的悄聲的建議:
停止撫慰你那苦痛吧,它像一隻惡鷹吞噬著你的胸口!
最糟糕的人群都會讓你感覺到你只是人類中的一員而已。
——《浮士德》
孤獨是精神卓越之士的註定命運:對這一命運他們有時會噓唏不已,但是他們總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地選擇了孤獨。隨著年歲的增長,在這方面做到「讓自己遵循理性」變得越來越容易和自然。當一個人到了 60 歲的年齡,他對孤獨的渴望就已經真正地合乎自然,甚至成為某種本能了,因為到了這個年紀,一切因素都結合在一起,幫助形成了對孤獨的渴望。對社交的強烈喜好,亦即對女人的喜愛和性的慾望,已經冷淡下來了。
事實上,老年期無性慾的狀態為一個人達致某種的自足無求打下了基礎;而自足無求會逐漸吸掉人對於社會交往的渴望。我們放棄了花樣繁多的幻象和愚蠢行為;活躍、忙碌的生活到了此時也大都結束了。這時,再沒有什麼可期待的了,也不再有什麼計劃和打算。我們所隸屬的一代人也所剩無幾了。周圍的人群屬於新的、陌生的一代,我們成了一種客觀的、真正孤零零的存在。時間的流逝越來越迅速,我們更願意把此刻的時間投放在精神思想方面。因為如果我們的頭腦仍然保持精力,那麼,我們所積累的豐富知識和經驗,逐步經過完善了的思想見解,以及我們所掌握的運用自身能力的高超技巧都使我們對事物的研究比起以往更加容易和有趣。無數以前還是雲山霧罩的東西,現在都被我們看得清晰明白;事情有了個水落石出的結果,我們感覺擁有了某種徹底的優勢。豐富的閱歷使我們停止對他人抱有太高的期待,因為,總的說來,他人並不都是些經我們加深了解以後就會取得我們的好感和讚許的人。相反,我們知道,除了一些很稀有和幸運的例子以外,我們碰到的除了是人性缺陷的標本以外,不會是別的東西。對於這些人我們最好敬而遠之。因此,我們不再受到生活中慣常幻象的迷惑。我們從一個人的外在就可以判斷其為人;我們不會渴望跟這種人做更深入的接觸。最後,與人分離、與自己為伴的習慣成為了我們的第二天性,尤其當孤獨從青年時代起就已經是我們的朋友。因此,對於獨處的熱愛變成了最簡單和自然不過的事情。但在此之前,它卻必須先和社交的衝動作一番角力。在孤獨的生活中,我們如魚得水。所以,任何出色的個人——正因為他是出色的人,他就只能是鶴立雞群、形單影隻——在年輕時都受到這必然的孤獨所帶來的壓抑,但到了老年,他可以放鬆地長舒一口氣了。
當然,每一個人享受老年好處的程度,由這個人的思想智力所決定。因此,雖然每個人都在某種程度上享受到老年期的好處,但只有精神卓越的人才最大程度地享受老年的時光。只有那些智力低劣和素質太過平庸的人才會到了老年仍然像在青年時期那樣對世俗人群樂此不疲。對於那個不再適合他們的群體來說,他們既啰嗦又煩悶;他們頂多只能做到使別人容忍他們。但這以前,他們可是受到人們歡迎的人。
我們的年齡和我們對社交的熱衷程度成反比——在這裡,我們還可以發現哲學上的目的論發揮了作用。一個人越年輕,他就越需要在各個方面學習。這樣,大自然就為年輕人提供了互相學習的機會。人們在與自己相仿的人交往時,也就是互相學習了。在這方面,人類社會可被稱為一個龐大的貝爾·蘭卡斯特模式的教育機構。一般的學校和書本教育是人為的,因為這些東西遠離大自然的計劃。所以,一個人越年輕,他就越感興趣進入大自然的學校——這合乎大自然的目的。
正如賀拉斯所說的,「在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麼完美無瑕」。印度的一句諺語說:「沒有不帶莖柄的蓮花」。所以,獨處雖然有著諸多好處,但也有小小的不便和麻煩。不過,這些不便和麻煩與跟眾人在一起時的壞處相比卻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一個真正有內在價值的人肯定會發現孤身的生活比起與他人在一起更加輕鬆容易。但是,在孤獨生活的諸多不便當中,一個不好之處卻並不容易引起我們的注意:正如持續呆在室內會使我們的身體對外界的影響變得相當敏感,一小陣冷風就會引致身體生病;同樣,長期離群索居的生活會使我們的情緒變得異常敏感,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話語,甚至別人的表情、眼神,都會使我們內心不安、受傷和痛苦。相比之下,一個在熙攘、繁忙當中生活的人卻完全不會注意到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
如果一個人出於對別人的有理由的厭惡,迫於畏懼而選擇了孤獨的生活,那麼,對於孤獨生活的晦暗一面他是無法長時間忍受的,尤其正當年輕的時候。我給予這種人的建議就是養成這樣的習慣:把部分的孤獨帶進社會人群中去,學會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獨。這樣,他就要學會不要把自己隨時隨地的想法馬上告訴別人;另外,對別人所說的話千萬不要太過當真。他不能對別人有太多的期待,無論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對於別人的看法,他應鍛鍊出一副淡漠、無動於衷的態度,因為這是培養值得稱道的寬容的一個最切實可行的手段。
雖然生活在眾人之中,但他不可以完全成為眾人的一分子;他與眾人應該保持一種盡量客觀的聯繫。這樣會使他避免與社會人群有太過緊密的聯繫,這也就保護自己免遭別人的中傷和侮辱。關於這種與人交往的節制方式,我們在莫拉丹所寫的喜劇《咖啡廳,或新喜劇》中找到那值得一讀的戲劇描寫,尤其在劇中第一幕的第二景中對 D.佩德羅的性格的描繪。從這種意義上說,我們可以把社會人群比喻為一堆火,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時候懂得與火保持一段距離,而不會像傻瓜那樣太過靠近火堆;後者在灼傷自己以後,就一頭扎進寒冷的孤獨之中,大聲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因為沒朋友逼格才高嘛。。。如果大家都喜歡就沒逼格了。。。
搞清楚是誰不帶誰玩。
因為你不會【求同存異】。秀什麼優越感啊?你聽搖滾就比聽許嵩的高貴?你刷知乎就比刷空間的理智?你看美劇就比看韓劇的高尚?想太多了騷年。不過是私下裡的消遣而已。想證明【逼格】的高大上 請把眼光放遠 去跟學霸比 去跟牛人比 而且真正的牛人從來就不乏追求者和朋友 更不缺妹子。
總有一群人跟你的高度是一樣的孤獨的原因是:你看得上的人看不上你+你看不上的人你又不惜得交往 正所謂高不成低不就 如果情商再低點兒還不愛說話 跟家人關係好沒準兒都困難 就別說朋友了。
因為逼格和環境平均逼格相差太大。
簡單的說,換個和自己逼格相近的環境就好了。我有幾個不錯的朋友,有的三觀不正,有的沒節操,有的沒審美無情趣,有的逼格低。但是我和他們的關係仍然很好,因為三觀不正的可以討論問題,沒節操的玩起來不會紅臉,沒審美無情趣的可以用來聊心事,逼格低的朋友講義氣肯幫忙。所以沒有人是完美朋友,各方面都和你正正好,能夠和他們愉快地相處是因為我知道跟什麼樣的朋友做什麼樣的事,而且不嫌棄他們的缺點。同樣,我也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和壞毛病,他們也不嫌棄我,但共同點都是我們都對彼此很好。
看到這個問題我笑了,看到柳兄答案,我覺得很在點子上。你小清新聽音樂是因為你喜歡,那就不叫裝逼。你要是自己不愛,為了標新立異哦給別人看。那才叫裝b。現在很多人不愛那些小清新是玩意,自己做來給人看,還催眠自己大愛。其實適合他們的是最炫民族風啊。
下面是重點。
如果你因為喜歡一個東西去做某些事情,那麼這事兒別人看起來多格格不入,以為你多裝逼,那都不是裝逼。因為你喜歡。
如果你本來不喜歡某些東西,或者這些東西沒多大意義本來就沒啥感覺,你做起來給別人看,標新立異,吸引目光。那麼即使別人不說,你也知道自己在裝逼。
在我眼裡裝逼的人特別可憐,他們沒有自己真心愛的東西,想從別人的失落與艷羨中尋找自己的滿足於快樂。關鍵是還催眠自己。
我比較喜歡聽古典樂,我從來不說喜歡誰誰誰,平時別人問你喜歡誰的歌,直接跳過莫扎特,施特勞斯之流。我喜歡李宗盛,梁靜茹,如果發現對方很詫異,好吧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
有一種溝通叫做分享,你長的越高大就越要彎腰、駝背、下跪。
逼格跟氣質是一類東西,不是自己說有就有,是別人發覺才算,一般覺得自己逼格高的跟覺得自己有氣質一樣,不是在裝逼就是有硬傷。我認識的逼格高的,都有幾個能穿一條褲襠的兄弟,我認識的有氣質的,你誇她她都會紅著臉謙虛兩句。所以,找找自己的問題吧。
世俗意義上的交朋友這事兒,講究個臭味相投。
很多時候,要把什麼價值觀、品位、審美、特立獨行,稍微放一放,端著是很難與人接近的。用武俠小說中的人物舉例:
楚香帥和陸小鳳品位審美應是冠絕當時,但是他們相識滿天下;而總是把特立獨行表現在臉上的傅紅雪、荊無命、中原一點紅等等,幾乎都沒有朋友。換句話說:你的美好的品質、氣質、學識...通過別人的心靈和眼睛來感受,傳播效果更好。不用自己先把這些標籤貼在自己額頭上。題主真的是在裝B,因為真正有范兒的主才不會在乎朋友多少,才不會問你這樣的傻問題
有一個英文單詞叫 smug,大概表示「洋洋得意的賤逼樣」(意譯)。其實逼格高不會導致沒有朋友,而這種 smug 的性格才是元兇。
逼格本身就是用來篩選身邊人的。逼格不同的確沒必要互相湊近煩擾。逼格換句話說無非就是性格,性格不貼怎麼做朋友?
你說你沒朋友,只是你沒去尋找別的高逼格的人罷了。大學裡逼格比你高的應該能湊一個加強營。
PS,從打擊題主的角度來說,看你的題目描述,完全不覺得你逼格很高。
題主。我和你一樣。目前算是獨自一人身處廣州,實習,周邊同學關係不是很好,但也不是很差,周邊的同學都是玩微信,空間。而我在玩豆瓣,知乎,有時候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寫寫東西,並不覺得自己逼格高,只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話說豆瓣部落,好久沒更新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夠了,我孤獨,和室友也有矛盾,他們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他們,只是生活作風上,有問題,我也檢點自己,他們也不會太排斥我,相安無事。他們都說我,裝逼,我聽見之後,笑笑,並沒有戳中我內心,我也不會和你生氣,他們把自己不理解的事情,標上傻逼,裝逼的標籤,我也不想說教什麼,繼續做我自己,至少能快樂。何必強求一些不理解你的人做朋友。對嗎?
我覺得我的逼格高的要死,我的朋友覺的我是個說相聲的!媽的
裝逼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挺可愛的,而且朋友裝逼的時候如果你愛他你也會覺得他很可愛。裝逼明明是一件可愛的事兒啊,只要right time on right place to right people.
剛在飯否看到,就不邀自來了,話說這是第一次回答問題,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嗯,廢話多了,現在答題主。
首先我和你一樣自恃有著高逼格或正追求著,其實就是浸淫在自己的愛好里而已,只是這愛好比較小眾,容易被人認為不合群,然后冠以裝逼之名,大多數時候都笑著(隨和)解釋,但也有例外。 舉個栗子:今早自習,別人睡覺醒來看我寫作業,吐槽我上課佔座位,寢室看書,不耍遊戲,笑我裝逼。 對於這種靠穿莆田阿迪標榜自己的人,我自認為和他差距不是一兩個世界,所以以裝逼自嘲了之。 嗯,我想說的是,不必強求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的朋友,想要找到合乎自己逼格的,大可以在你經常逛的網站勾搭,其次,在你所在的城市論壇或者學校貼吧也能找到聊的來的好友。
其實你所謂的孤獨,是自己社交能力不行,多參加些喜歡的線下活動吧(好吧,這也是對我說的-_-#)
個人以為,這裡不在逼格高低,在於逼格與真格之差
我一同學逼格特高,特別不會聊天,還愛裝清高,你一分鐘原諒她800回才能繼續和她說下去,我現在基本不想搭理她。。。所以做人還是得接地氣兒,就算是特立獨行也盡量接地氣。。。
因為題主的描述不是很清楚,基本上沒有具體事件,所以我也僅僅只是從題主你的字面提問來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我自己把朋友少感到孤獨的原因歸結為可能自己比較特立獨行,也就是所謂的逼格高「
首先,我們需要先來定義一下什麼謂之」逼格「?是人格品位、藝術修養抑或處事態度?我個人看來,基本上這三樣都是」逼格「的組成部分,且,缺一不可。以人格品位而言,做人應有傲骨、無傲慢;以藝術修養而言,人與人的確有山頂與山腳的分別,但,一位音樂學院教授,不會動輒就瞧不起在廣場上跳」最炫民族風「的大叔大媽——人的出身、經歷基本就決定了什麼樣的藝術樣式能讓他感到快樂,一個真正具備很高的藝術修養的人,自己能陽春白雪,同時也理解「下里巴人」也同樣能給予他人快樂——這,同時就是具備好的處事態度了。若三者兼備,我想,這樣的人稱為「逼格奇高」也不為過,同時,這個「逼格奇高」的人,很大可能也是一位受尊重、受歡迎的人——有人格、有修養、懂得尊重他人,這樣的人,有什麼理由叫人不喜歡?所以,題主如果把「逼格」二字的定義從僅僅「特立獨行」這一點上升華一下、拓寬一下,或許會對「逼格」理解得更準確。2.」但是我自己本身不認為自己在裝逼,因為就我而言本身就比較喜歡音樂和電影,所以會有自己的審美情趣,而且我並沒有貶低或者瞧不起周圍人的意思。「
我想,題主在這裡所說的」裝逼「,應該是指被人指摘你」裝逼「——說你」傲慢「或」冷漠「或「賣弄」。這回事,主觀意識上認為有沒有,和客觀事實上有沒有,往往不是絕對統一的。它體現在是人在與人的互動之中,參與到互動里、甚至被排除出互動中的人,都會感受到;且,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感受,往往是不同步的。——題主是否因為欣賞小眾電影、傳世名曲,而無意中流露出對看《小時代》、聽超男快女的朋友的冷淡或者不屑呢?甚至於都不需要說出口,人存了這個心思,往往神情動態中就流露出來了。而人在感受別人的」不屑「時往往是相當敏感的,可能題主無意中得罪了身邊的朋友,他們冷待你,但題主自己回憶起來,會覺得主觀上沒有做過分的事。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點,我們需要理解一個道理:」『審美』只有善惡之別,沒有高下之分。「解釋起來非常長而且很哲理,忘了出自哪位哲學家之口,請對這句話有印象的朋友繼續補充。或者說,當題主你認為你因為你獨特而清高的審美情趣而受到排斥時,不妨這麼換位想一下:跟拍卧虎藏龍、少年pi的李安比起來,我們的審美能力肯定沒李安高,但李安並沒有因為」逼格太高「而被排斥被孤立,多年來也從未被傳過人緣不好。那,我們所遭遇的情況,多半也不是」逼格過高「造成的,而是,我們因為自己獨特的審美情趣,而對跟自己情趣不同的人釋放出了不友善的信號。3.」也許我朋友不多可能也會是其他原因。「有人開朗外向,善於社交,朋友滿天下;有人內向含蓄,不善言辭,無泛泛之交,卻從來不缺」君子之交淡如水「。而更多時候,即便我們有很多很多朋友,每天也總會有那麼二三十分鐘,曲終人散,夜深人靜,我們要與自己的孤獨相處。我沒有辦法通過一個簡短的提問來分析題主的朋友多不多、為什麼不多,我所感受到的是,在題主你字面所寫的」朋友不多「下面是深深的挫敗感和孤單感。或者,那僅僅是因為我們時常忽略了他人的善意:他也許不是你的朋友,他是樓下看門的大爺,在你深夜經過的時候曾為你點亮一盞路燈;他可能是你沒什麼交情的同學,打水的時候順便幫你打了一壺。所有這些時候,我們都沒有及時地給他們肯定的、感激的微笑。——我們被人拒絕,往往是因為我們心裡先拒絕了別人。」孤獨「是正常的,」溫暖「就本來很少主動找上門,」先付出再收穫「才是既正常又有效的方式。給身邊人一個好的眼神或笑容,他們一樣接收得到,且他們也會不吝回報。這跟性格內向與否、審美獨特與否關係都不大,內向的人、特立獨行的人,也有他獨特的表達方法,而他的特立獨行,往往還給人有創意有驚喜的感覺。沒有人有義務給我們送溫暖,我們必須主動表達。即便我們表達了,可能人家也不領情。但,總會有人看見我們的誠意和獨特的品味。至少,我們正在學習如何善待他人,以及與自己的孤單相處。題主上知乎來提這個很可能被人笑、被人踩的問題時,就已經勇敢地踏出了改善的第一步。我懷疑這類問題都是同一個人在換馬甲發問的。
不久就有某人發個專欄《如何優雅地引起大眾的憤怒情緒》blablabla所有這類問題就是他研究的報告。我看了看排名第一的答案,自認情商可以智商正常人品還行也不自閉……好吧,我承認我朋友少的原因:是我不喜歡那麼多人或貪婪或嘲笑或虛偽的眼神。
這種朋友少,沒什麼的吧?
首先我非常反感「逼格」這個詞。沒什麼裝不裝的,每個人興趣不同罷了,就像你喜歡刷知乎,別人喜歡逛貼吧,沒必要搞得不玩知乎只玩貼吧的都是傻逼似得,更不要像發現新化學元素一樣的驚奇:」啊?你連知乎都不知道!「欣賞得了莫扎特的不一定比喜歡髮廊葷小調的牛逼。關鍵是尊重別人的生活,性格隨和一點,圈子神馬的都不是問題。
聰明有才識的人不願意天天和遲鈍的人交流,富二富三們也不會帶一窮屌絲玩。真正的逼格,要麼是用書堆起來的,要麼是用錢堆起來的,不知道題主算那一種。
"逼格「太高的人,他們要的東西無法用具體的標準來衡量;興趣愛好,工作性質都不重要,但是兩個人一定要有話聊。遇到你喜歡的,哪怕是暴脾氣對你摔東西打你罵你都沒關係,而你不喜歡的,連多跟你說一句話都覺得煩;總結起來就是順眼、合拍、價值觀一致;所以,對於逼格太高的人,唯一的方式就是讓他自己先動心,在茫茫人海中,遇到那麼一個人,讓你繳械投降。
大家好,我是題主。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回答,大家的回答我都看了,很感謝大家中肯的建議。我想說明幾點,可能我問題的描述比較草率,大家可能有些曲解了我的意思。我自己把朋友少感到孤獨的原因歸結為可能自己比較特立獨行,也就是所謂的逼格高,但是我自己本身不認為自己在裝逼,因為就我而言本身就比較喜歡音樂和電影,所以會有自己的審美情趣,而且我並沒有貶低或者瞧不起周圍人的意思。我提這個問題的初衷其實在於我想側重解決自己朋友不多的問題,如何找到價值觀相近,審美品味相近的人。望贊同最多@柳河 解答,還有您覺得我是因為什麼而沒有朋友呢?還要感謝@張小凡,您的回答很中肯,也望您再次解答
逼格高低不是看你·玩什麼,,,是看你有什麼
怎麼沒人說真相,逼格高不就是為了蔑視眾人的嗎,他們才不需要朋友。
逼高和寡,很正常
我這人懶,就直接複製粘貼了對四樓還是五樓的回復了
表示不贊同,難道說窮兇惡極的人們也能走到一起去嗎??性格這種東西直接影響的是行為習慣,但是難道說你踩了我一下腳我就得立馬跟你翻臉就因為我是急性子?不,我不會,因為我認為這是小事。這不是性格問題,這是價值觀問題。價值觀被社會閱歷和長期的體驗所決定的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只有相近的人們才會靠在一起。物理類聚,何解?相似的價值觀才會聚到一起。為什麼這個突然成了玩伴跟夥伴了?你有試過跟價值觀相似的人交流么?這才是真正的靈魂的交流。你們可以討論很深層次的東西。性格是什麼?性格是你從小到大被環境所影響出來的東西。按照你的意思,只要我改變性格了我就可以多朋友了。別逗了。第一,改變性格何其容易?第二,你確定你改的性格人人都喜歡?陽光的性格誰不喜歡?誒,少年你世面見得太少,我見過太多太多那些陽光的大男孩女孩背地裡被別人一個勁地奚落跟嘲諷的,也有很多表現出不喜歡的。難道說你要世界變成一個性格工廠么?製造出的人都一個性格都一個樣,然後大家就tm可以和睦相處了。tm 別tm逗我了!!!!!!!
千古聖賢若同堂合席,必無盡合之理。
就是這個道理,沒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你。而且最近聽說了一個理論,不知正確與否,社交精力一定,廣交之人必少知心朋友,而慎交(或者說少交吧)之人交心很深。朋友這東西,我認為價值觀占很大一部分因素。沒有價值觀相近沒可能走得近。
題主只是想找到知心的朋友罷了,我相信題主若找到了一個能經常交流的知心朋友,相信也不會來提這個問題吧。
其實老實說——你周圍的朋友可能都沒有你這麼對生活有感悟有感想,要知道,愛看書的人只是一部分。周圍的朋友真的不需要太多腦筋去思考,去怎麼面對他們怎麼跟他們交朋友,因為你自己放低自己,正視自己的優缺點,放低心態,自然就會有人靠近你。我不知道別的地方是不是這樣的,至少我覺得我們這兒就這樣。我們這兒不喜歡那些自視甚高的人,總之就是討厭就對了。
知心朋友難遇啊,要知道,去哪找一些跟你思想高度差不多但又不高冷的人們呢?我也想知道,若是有人知道答案請告訴我!!!
而且我對題主的逼格高不是很理解,看了樓上的解答,各種對逼格的理解都有的。所以樓主你講話講清楚,到底你認為的逼格高是怎樣的一種行為或者形式。
要知道,特立獨行是個中性詞,即可褒亦可貶。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中國這幾代人最缺的就是對待事物的獨立思考能力——WG的可怕遺產吧。我覺得樓主你要有啥不開心的最好找個好朋友說出來,我相信你不是沒朋友,只是朋友少而已,但是我認為你應該跟你僅有的朋友關係應該是保持著很親密的狀態的。
這個世界我很少見到很極端的例子會出現,只要你不是變態殺人狂或者是什麼亂七八糟的心理變態之類的,都是會有朋友的。
有朋友,就要坦誠相待,平等的對待就是第一原則。我覺得有個樓就寫得很好,朋友面前還裝逼,就是當朋友是外人了。既然建立在坦誠相待平等對待的基礎上,就不應該在自己的朋友面前炫耀。
僅是個人拙見,我沒樓上那些門大神們那麼豐富多姿的人生經歷,也無法想像他們具體的人生經歷是怎麼樣的。老實說我有點質疑,因為想要達到思想交融必須得價值觀相近。那些個說什麼有個朋友跟我說這幾天你應該看看什麼哲學書啊過幾天就該換另一本了然後還回復說啥的。我只能呵呵。要不是你那個哲學朋友在裝逼要麼你就是沒腦要麼你那個哲學朋友在逗你玩。以上。朋友不是知音,每個人也都有缺陷,一個人如果願意和你玩,或者說在知道你的缺點後還能和你玩,那就是朋友了。如果你覺得朋友少,可能是別人覺得不值得容忍你的缺點,有或者是你自己的心太小,看到一個不錯的人的缺點就覺得他是垃圾,low,不值得你和他玩,那你也不配有朋友。
其實找到價值觀相近的人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還要要求審美品味一致?只能說你的擇友條件過於細化了。我的擇友入門級要求:單純,真誠,善良。只要符合,就可以做普通朋友了。
太裝逼不好
陸小鳳很屌,但對比西門吹雪呢?真奇怪,西門吹雪怎麼就跟陸小鳳成朋友了?別說陸小鳳有什麼高逼格足以和西門吹雪並駕齊驅啊,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孫秀青同理。題主同理
Excuse me?
你跟周圍人在一起都是將就
你覺得圍繞在你身邊的都是蒼蠅
這時候你有沒有想過
自己是一坨屎
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蒼蠅圍著你轉呢?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努力吧
如果你想去更好的圈子
接觸你所謂的「逼格高」的人樓主是處女座?
同意「做愛做的事,就會遇到想遇到的人。」 人以群分。一開始可能因為社交圈小,碰不到特別志同道合的人,但是隨著成長,善用網路擴大接觸面,就會在某時遇到,而且可能一旦遇到就是一群。
另外,建議不要用類似「逼格高」、」特立獨行「的概念進行自定義,痛並快樂著陶醉在鶴立雞群的自我設定,這樣會束縛自己的社交圈。可能周圍的人並不那麼志同道合,不能成為」知己「,但是每個人都有值得你學習欣賞的地方,可以學會和他們做」朋友「,其中的秘訣在於求同存異。你與別人的共同點越多, 自然朋友越多, 共同點越少, 朋友越少.無論是逼格, 智商, 興趣還是其他什麼.
逼格高沒什麼,重點是不要整天到哪都擺出你那高逼格。。。讓人無法忍受有木有。
是大家對「逼格」的認知的程度不同,如果一直很認真的去做一件別人覺得你很裝的事,也許一開始外人會認為你很裝,所謂「日久見人心」嘛
一句話,別裝逼,你沒比別人好多少。偏題了,和你逼格高沒什麼關係,說白了你不會交際而已。
還有可能是跟我一樣中二 所以才沒朋友的
不是朋友少,是現實環境和互相傾訴談天地的朋友比理想環境少很多,隔壁也低。
問題不在於你逼格高,而在於你是不是真的逼格高。逼格真高的人都去認識逼格真高的人了,你沒朋友的話,先反思一下你逼格是不是真的高吧。
不認識題主,僅從題主提問中的說法來看,題主如果真的沒什麼朋友的話,你的問題屬於前面花總回答的四種情況中的第一種:情商低。
我覺得這事兒吧 很少一部分看別人 更多還是看自己的造化 找到一個可以施展能力的工作 沒有的話就先找一份能給自己工資的工作(這年頭,又有多少年輕人能完全的靠自己而活,誠然,是有的,沒有也要有向他靠攏的氣勢。) 然後要有屬於自己的愛好 學會從愛好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知識 快樂 與相對情況下能提升自我的消磨方式 再然後才是多讀書 應該說無論逼格怎樣 看書都是所有愛好中最與人本質與需求接近的方式 不然也就不存在黃金屋顏如玉一類的說法 再然後做好自己的情況下 要考慮自己的社交方式 年輕人來事不怕事 儘管我認為朋友確實有三六九等之分 但是怎麼相處是一個問題 不可能所有人等同視之 等同視之那是做給別人看的 如果你能比別人多看到一層 了解到自己的需求和別人的需求 有些問題迎刃而解 其實樓上說的挺好 什麼樣的朋友做什麼樣的事 但是這個可是一個挺高的技能 不存在最好 只有更好 所以大家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千萬不要因為覺得自己逼格高固步自封 當然 如果確實身邊人對自己的態度不好 一個要了解他的生活 一個是要體察自己的問題 如果你都不了解別人的生活 那麼你交朋友的時候在想什麼呢 如果你發現問題在自己身上有很大一部分 那麼請先改變自己再去說別人 我們不說公平 這個社會的機制有一部分就是不公平的 只有這樣才能促使人進步 發展 所以一定了解自己和別人 當然 人都是有孤獨的時候 這一部分孤獨是以上方法都無法消除的 只有靠自己 做的不好會迷失自我 做的不說好吧 哪怕你挺住了 相信你會學習到很多的 朋友的多少完全視您自己而定 如果你願意犧牲 願意承擔更多 自然而然朋友就多 當然這其中存在問題 這裡不談 另 把控自己與朋友的距離也是一個技巧 這點我就不深講了 請樓主自己思考
再來說說自己吧 其實前面說了這麼多 我覺得自己做的就很一般 達不到那種境界 有時候朋友多到自己抽不過身 有時候又到了自己不打電話出去沒人聯繫我的地步 但是我相信 這世界是屬於那些積極交友但注重方法的人 大部分人拒絕你的友情邀約 恐怕因素集中在以下幾點:工作忙 需要自己的空間 交了新女朋友無暇顧及單身朋友的 容易糾結導致想見你而說不了幾句好話的人 最後一個 最重要的 做任何事都是有原因有理由的 只有少數人能做到為了和你玩而跟你玩的 大部分人都在考量你需要什麼 你想要得到什麼 他們要給你什麼 他們想得到什麼 這我倒不認為有多殘酷 現實狀況而已 重要的一點事 在學會了融入別人的語言後 知道怎樣保持自身的觀點 我覺得 年輕人沒啥大不了的 多嘗試嘗試 試錯不是錯 是學習那得看怎麼定義朋友
只知道一個同學,從來不評論別人的微博,微信,別人評論他了,他也不回復,去北京考察的時候總是讓我們不要大聲說話,難道每個人都要端著?藏著掖著?
做愛做的事,交配交的人。逼格這個玩意自己說了不算事兒啊。
你不裝逼,我們還是朋友。
借用一下人人上葉啥(那字不會)的一句話,你聽的是逼還是音樂?他人心中也有好音樂,不管你聽還是不聽。
我情況和你很像,但是我沒有[逼格],因為音樂藝術設計的獨立性和特殊性是我[人格]的一部分。
我交際情況不錯,因為我樂於跟朋友分享交流。所以,跟[逼格]沒有關係只要你友善就好啦我絕對支持樓上。樓主你是來挖坑的嗎?
裝逼無極限,裝逼的人從來不認為自己裝逼。沒有那個格調就不要裝那種逼
我跟你做一樣的事,完全出於愛好和自我提升,沒覺得朋友少。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有不同的方法和交流層次,不是所有人生來都是來迎合你(逼格)的高貴冷艷的,這也不足以拿來作為交友資本,志同道合才叫朋友嘛。其實無論與怎樣的人打交道、活在怎樣的世界,時刻守護自己的內心(你所在意的逼格的東西)便可。當然,不要裝出一副高貴冷艷的樣子哦。
逼都讓你裝走了,我們用什麼啊!?
我不反感跟逼格高的你做朋友吖,我也能學到東西,何樂而不為?可是,當我發現你裝逼,,,你說我怎麼辦?說不得,離遠點兒就好了,,,
只是話題沒有相同的而已,建議去多了解一些大家都關注或喜歡的話題。
你外露了
逛街沒有伴兒的人,頂一下。因為所以,孤獨自己。
只是沒有遇到相同逼格的人願意和你做朋友!
當你沒有遇到與你的志趣或者說是性格相適合的人,而同時又不願意將就,為了有人陪而找人當朋友的時候,你就會覺得自己沒朋友,或者沒有人懂你,這種情況是存在的。我不覺得朋友少有什麼不好,朋友多了,意味著你要為你的朋友將就自己的一些不喜歡。那麼現在樓主想要解決朋友少的問題,那就多對別人付出,遷就,忍讓,那你會有朋友的。如果不想這樣付出、遷就,就想獲得各方面合適的朋友,一般來說很難,幾乎沒有。我覺得樓主你可能是因為不想將就那些人,所以乾脆不和他們做朋友,由此而導致的朋友少。所以我一向認為,有一兩個知己,幾個想聯繫了就聯繫,不想聯繫就不聯繫的朋友,然後日常生活需要接觸的點頭之交朋友,就足以。我始終覺得我們存在的時候,其實只有我們自己,人始終是孤獨的。
人生的朋友也就一個半。
朋友少不是因為窮就是因為丑???
題主真的是從內心深處覺得自己不是因為裝才跟周圍的人有這麼多不一樣的地方嗎?
無意冒犯,只是想不通為什麼題主會跟身邊的人有這麼多不同的地方。也並不是說你一定是在裝,只是我自己覺得,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說出內心最深處的答案。
因為我自己在某些方面也這樣。有時候你對別人說:我就是喜歡這些東西啊,不是刻意想要跟別人不一樣啊。可是當你面對自己的時候,你會知道,也許你真的喜歡這些東西,但你的初衷只是為了和別人不一樣。
下面假設題主是真的只是因為喜歡。
我覺得要想從你描述的這幾個方面找到朋友,至少你得了解他們喜歡的某個方面。
我自己也很喜歡聽跟別人不一樣的歌。有時候聽到好聽的也會跟朋友們分享。有時候大家聊天,提到某首比較大眾的歌,他們會說,這麼主流的歌你肯定不會聽過。然後我會問他們這個是誰唱的,然後這誰誰的歌我只聽過啥啥啥的——你看,哪怕我們喜歡的不是同一類型的,至少我們有東西可聊。
我有一朋友,特喜歡聽歐美的歌,每次跟他聊天聊到歌,他就開始跟你講:誰誰的新歌怎麼怎麼樣,誰誰越來越難聽了——可是他說的我一個都不認識。然後偶爾在路邊聽到熟悉的中國歌,他會問我這誰唱的,然後甩一句:哎呀我都不聽中國歌,那些歌手啥的一個都不認識。
你覺得這種話你要怎麼接?
所以每次跟他在一起的時候我都默默聽他說話,偶爾才會補上兩句。
連正常聊天都沒法聊,還怎麼深交?那就只剩下傾聽了。
所以,找朋友不一定非得有一樣的愛好,至少你得懂一點他們喜歡的。
或者你得會傾聽。
推薦閱讀:
※求職中最忌諱的3個點
※榮格分析心理學在中國丨 羅伯特·漢德森與默瑞·斯丹的訪談
※春節回家指南|如何找到和家人相處的方式?
※2、父母的愛(原創)
※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