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扶老奶奶過馬路?

不要扶她(ふたな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說國外老奶奶沒人扶,是因為好多老奶奶白髮蒼蒼慢悠悠地開著車。(他們年輕時就有車開,出行習慣…)

還有就是中國人多車多太混亂,我剛回來總是等行人過再右轉,後面車狂滴就不說了,關鍵是真的會等幾個燈過不去啊…最後就出現我被包圍在路口的情況了…這麼複雜混亂的情況,我奶奶爺爺出門我真的希望有人幫一把,不使得他/她在這個飛速變化的外部世界感覺除年邁外,更加無助…


題主真是個理性的傢伙呀!試著從感性的角度換位思考呢?

當你年老緩慢眼花耳聾的時候,要穿過存在各種隱患的馬路,你一定多少些害怕緊張。這個時候如果有個健康的年輕人扶你一把,你一定會有了膽量與放心,你會很感激很開心!

我也扶過,除了過馬路,我還扶過上不動天橋的老人。

你多花的幾分鐘,會讓你有信心,在你老去的時候同樣能被善待。


個人感覺認真答題的沒有一個是契合題意的,明明是個有點意思的題目被答的沒有意思了


因為國外大多是車讓人,而國內一向是人讓車。但凡有剛從國外留學回來的朋友,過馬路時都有點無所適從,完全不能像我們「本土人」一樣靈活機警的過馬路。有的馬路紅綠燈變換太快,更多的馬路沒有紅綠燈,比如那種不太寬的馬路,但車流也很湍急,即使年輕人過的時候也要多加留心,更不用說年邁體弱、步履蹣跚的老年人。

去年我去步行街遛彎的路上,經過一條小馬路,沒有紅綠燈,車輛都是呼嘯而過的,我在伺機過馬的時候,旁邊一個老太太碰了碰我,讓我過去時帶著她一起,我立刻熱血上涌,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連連說好,並且打起十二分精神,倍加認真的等待那個可以安全通過的時機,終於,車輛減少了一點,空隙變大了一點,頻率變低了一點,對!就是這時候!!機不可失。我有些緊張,喉頭有些發乾,正要伸手挽住老太太的手,一起大步邁向前方時。。。說時遲那時快,老太太「嗖」地一下,小腳飛快的躥了出去,我伸出去的手都還在半空中,我立刻跟上去,小跑了兩步,還沒搭到老太太的肩,就到了馬路對面,老太太矯健的身影就此消失在了人海里。

我第一次深刻體會到「英雄無用武之地」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只慶幸當時沒有其他人目睹到這一情形。(?_?)


沒有說強調不強調的,老奶奶年紀大了過馬路不方便,我們能幫一把就一把,急人所難,不以善小而不為,就這麼簡單。

多說一句,我也是曾經扶老奶奶過馬路的孩子。那次想騎車去長沙馬王堆,走到一個地方迷路了,正在等紅燈的時候,一個老奶奶過來說可不可以把她帶過去,當時路上也沒什麼車,四周也沒人,因為本人比較內向,反應了一小下,便扶著老奶奶的手過了馬路。送到之後老奶奶很是感謝,我挺不好意思的,一件小事而已,所以臉紅了,有點尷尬,為了緩解這種情況,隨口問了一句去馬王堆怎麼走,老奶奶一聽就搖頭說我走反了。然後給我指了路,在我的萬分感謝下,老奶奶擺擺手走了。

你幫助了別人焉知不是在幫助自己?


到現在還是不敢扶


我想做個好人,給我一次機會。


身為一個青壯年人,如果真的等到綠燈再過馬路的話,況且過不去,並且危險得很,左轉、右轉的車,飛速向人行道奔過來。

何況老奶奶?!


可能就是那麼隨口一說···


因為老年人骨質疏鬆,腿腳不便,走著走著就會摔,當然60歲的奶奶和80歲的奶奶是不同的,有健身習慣的奶奶和傳統的「小腳老太太」也不一樣。


推薦閱讀: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與「一出生就開始與人比較實在可悲」哪句話在理?
如何在沒有相關知識的情況下,判斷文章是否可信?
有哪些大家不熟悉,卻在專業領域被稱之為神的人?
有哪個瞬間讓你覺得有錢真好?
作為理工科生,真心沒時間讀比較人文的書,我應該去讀這些書嗎?

TAG:中國文化 | 文化 | 人文abc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