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條消息)如何看待「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這本書?

如何看待這本既像正史、又像搞笑書籍的作品?


同質化略高,當整本書出來的時候看起來會累。

本質上劍橋體就不是一個輕鬆的文體,為了追求戲仿的相似性,就只能犧牲文筆的有趣。而趣味來自戲仿本身帶來的差異感的時候,這本書太長了……

作為預期讀者,也就是對金庸很熟悉的人,內容都是耳熟能詳的,閱讀趣味基本來自「哦如果用西洋語境來描述是這樣啊哈哈」,但是這種趣味在連讀一整本的情況下會失去新鮮感。

這本書的好處——和劍橋倚天一樣——是不管從哪裡讀都可以,但壞處也來自於此:不管讀哪部分趣味點都差不多。

總之,可以看,而且最好慢慢看,看一段放一陣子再看,如我一樣連著看,確實有一點累。


和前作《劍橋倚天屠龍史》一樣,作者是一本正經地在惡搞。

我們會覺得一件事好笑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它和固有認知產生了反差,搞笑大致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很輕鬆地調侃正經事,比如脫口秀對時事的調侃,一種是很嚴肅地說一件輕鬆娛樂的事,比如這本書。

用生活中相對枯燥的學術論文形式把大家所喜歡的金庸小說重新解讀一遍,笑點建立在讀者對金庸小說的熟悉上(沒把原著看下來笑點絕對大打折扣),像《江河和湖泊上微笑而驕傲的漫遊者:明代中期武術門派和教派之爭》、「東方的異教徒」這樣讓人會心一笑的翻譯,以及看似學術敘述其實在惡搞的描寫:

(注意小字)

一本正經撓痒痒讓金庸讀者很受用,就是比起前作《劍橋倚天屠龍史》讓人會心一笑的點還是少了些

附:查良鏞先生致Dr.Sean的一封信――《劍橋倚天屠史》評論,金庸老爺子也幽默了一把。


沒看過作者的其他作品,最近剛剛看完這本書,忍不住來試答一記。

不錯,一開始這本書帶來最大的愉快就是將中國武俠人物和事件放到西洋的、學術化的語境下造成的錯位而帶來的滑稽感,比如張無忌的國籍考證、比如所謂越國女士的傳說等等,令人捧腹。

但本書不止是能夠博人一曬而已,也不止是能夠讓金庸迷感受下大開腦洞的樂趣,還可以看到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

比如其中我很感興趣的幾點:少林寺自武周以來在朝代更替中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作用;唐朝時期的女性遊俠的活躍事迹;武俠世界中的正義是不是一種建立在私人暴力基礎上牟利,算不算武者對於非武者的剝削?

尤其最後一點,讓我打住了長久以來泛濫的浪漫想像,困難地接受從另一個冰冷的角度看待快意恩仇、江湖縱橫這些事兒。(看來是應該好好看看那個說justice的哈佛公開課了……

看原著的時候,自己代入的是主角視角,相當於從微觀角度來看待各種事件的發生,執著於一喜一悲一恩一仇,看楊過等待小龍女十六年,從少年輕狂到了中年黯然銷魂,只覺得已是滄海桑田。

而在看這本書時,把全部故事提純成歷史,等於開了上帝視角,從越國阿青幫范蠡教劍術到李文秀結婚生子成了一個與常人無異的婦人,武俠世界從起到滅,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看熟悉的天下無敵們、傾國傾城們、驚才絕艷們統統被扔入時代的洪流中載沉載浮,面目模糊,恩怨情仇不過閑筆,是非功過轉瞬即逝。

對比起原著里的隻言片語:

黃蓉嬌俏:「靖哥哥,那我讓你親親我的臉。」然後兩個人臉都紅了。

沖哥在發獃:「不知道小師妹在幹嘛。」看著山色發獃。

喬峰霸氣說道:「想我喬峰大好男兒,竟和你這等小人齊名!」

腦子裡冒出一句也不知是哪年月記住的話——學好歷史,能幫我們讀懂無情的含義。


正好給這本書寫過書評,順手貼過來:

一部金庸迷的心靈史 (評論: 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

1.「江湖」和「武術世界」

僅僅將新垣平教授的作品視為文字遊戲,僅僅從話語體系轉變和偽考證中獲得閱讀快感,未免低估了這些作品的價值。自前作《劍橋倚天屠龍史》開始,我就堅持認為:這些貌似扯淡的作品,實際上蘊含著許多金學研究的重要成果。這部《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更是如此。它對金庸的「江湖」和「武術世界」歷史過程做了完整的梳理,價值不容忽視。

作者首先將「江湖」定義為:在中華文明的版圖中,依託於交通體系形成的流動性社會。基於這一解釋,「江湖」的興衰就和交通體系本身的發達程度、社會結構本身的流動性、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強弱、商業貿易的繁榮程度息息相關。

至於「武術世界」,作者解釋了為什麼各個文明均有搏鬥競技,而唯有中國才誕生了「武學」。如果說發達而長壽的文明、普遍而頻繁的戰爭,尚未必為中國所獨有,那麼「內力」這一中國武學的標誌性成就,就只能誕生於中國獨特的宗教文化中了。

以上兩個聰明的基本解釋貫穿全書始終。說它聰明,有兩個原因:首先,這些解釋看上去非常合理,其中對「江湖」的解釋幾乎可以用來直接解釋真實的歷史本身,這也是這部作品具備真實學術意義的例證之一。其次,基於這兩個基本解釋的江湖變遷、武學興衰,與整個金庸武俠史的脈絡也大致相符,——當然不可能是完全相符。但對那些不盡相符之處,作者通過強詞奪理、巧言令色來小修小補,竟也獲得了「看上去很有道理」的效果。這也有賴於這兩個解釋從根本上解決了大部分問題,才使得作者在後續有了打補丁的機會。

2.江湖的政治制度和改朝換代

「江湖」和「武術世界」是兩個可以各自獨立的概念。比如在當下,武術世界早已不存,而江湖仍在。但在金庸武俠史所涉及的歷史中,二者始終密不可分,可視為一體。江湖,或曰武術世界,或曰秘密社會,有其自身的政治秩序。這部《簡史》主要闡述的也是江湖政治史。作者將江湖政治的千年演變,劃分為三種政治制度相繼的時代:個人主導時代、門派主導時代、幫會主導時代。

這其中有許多細微精妙的觀察。個人主導時代向門派主導時代的變遷,在前作《劍橋倚天屠龍史》中已有詳述,此處不贅。而作者在這本書中進一步指出了「門派」和「幫會」的區別,令我印象深刻:「門派」更以某一類武術為核心,其武術研究學院的屬性更強。而「幫會」以經濟活動為核心,其行會屬性更強。一個幫會的成員可以是來自多個門派的學徒。作者對此的分析有理有據,令人信服。而在他指出之前,我自己是沒明確意識到二者分別的。

在不同的政治制度時代,又有諸多改朝換代。比如五絕體系、少林-丐幫聯盟、少林-武當聯盟……就好比在具體分析封建社會時,談及宋元明清的更替。這些更替又不像歷史上的改朝換代那樣清晰可辨,而是隱藏在金庸原著的蛛絲馬跡之中。作者對這些歷史演變的梳理,充分體現了他以宏觀歷史視角分析文本的能力。

3. 以「江湖政治史」為對象的宏觀歷史視角

事實上,全書的視角都是這樣一種以「江湖政治史」為對象的宏觀歷史視角。這使得這本書與前作《劍橋倚天屠龍史》不同,並未全書「貼著原著情節」來寫。這也讓作品喪失了一部分閱讀樂趣。但這絕不是作者能力不足,而是他為了實現野心而付出的必要代價。——要知道,在這本465頁的書里,前面100頁,也即整個《導論》和《第一部 中國武術世界的起源》部分,都僅僅少許提及了《越女劍》,大部分內容看不到金庸原著的痕迹。對很多讀者來說,這肯定不是他們所期望的局面,他們的耐心也未必能堅持到100頁以後。作者新垣平教授對此難道沒有充分了解嗎?但他為了自己的野心,甘願作出這種犧牲。作為讀者,一旦拋開對金庸原著的執念,報以更充分的耐心,也一定能從這些文字中獲得意外的回報:這部分文字對遊俠史、宗教史的闡述,同樣精彩紛呈,在偽考證中見真知。

即便在後面大部分內容與金庸原著緊密聯繫的時候,宏觀歷史視角也同樣導致了「不貼著原著情節寫」的情況。具體表現為:一些在原著中極為精彩、重要的情節,因為缺乏政治意義而被一筆帶過;而一些原著中的細枝末節,因其重要的政治意義,得到了濃墨重彩的闡述。比如神龍教的覆滅,在《鹿鼎記》原著中篇幅極大,扣人心弦,但在這部《簡史》中只有區區一兩百字。而毛東珠假冒皇后的過程則在《簡史》中被重點介紹。

比起更容易為大家所感知的話語體系轉換,這種視角轉換帶來的錯位幽默、陌生化效果較為隱晦,也非常值得品味。梁啟超曾經感嘆:「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氏之家譜也。」這正是自古以來史書以政治史為核心導致的局面:政治勢力的更迭成為歷史主角,無數鮮活生動的過程、有血有肉的人物湮沒其中。今人重視「口述史」、「私人史」、「民間史」,正是要從中拯救一二。而新垣平教授的這部《簡史》反其道而行之,從金庸原著的「民間史」中反推出一部「政治史」來。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種一本正經的荒謬,不正反諷了史書積弊嗎?

4.其他

在讀完新垣平教授前作《劍橋倚天屠龍史》之後,我和很多讀者一樣,都熱切期盼著作者的下一部作品。我本以為作者會繼續以金庸的某一部小說為藍本來創作,卻沒想到擺在面前的是這樣一部涵蓋而不止於金庸全部小說的《簡史》。我當然還希望作者繼續寫下去,但方向會是怎樣呢?是以《簡史》為綱,繼續書寫各個分冊嗎?以我想來,何其難矣!難處有三:其一,並非每部原著都有《倚天屠龍記》那樣宏大的江湖格局,可以較為方便的演繹出劍橋史來,——當然這個問題在《簡史》中已經被部分的解決了。其二,話語體系轉換和偽考證這兩套法寶,可一可再,但不斷寫下去,會不會引起審美疲勞?至少在《簡史》中,我所獲得的新鮮感已經遠不如《劍橋倚天屠龍史》了。其三,作者構建理論的套路已經在他的兩部作品裡運用得較為充分。日後再寫下去,其構建理論的部分會不會自我重複,難有新意?

不管怎麼說,這部《簡史》的出現,依然是全球金庸粉的福音。金庸構建的武俠世界如此宏大完整,只怕每個金庸粉都暗暗幻想那是真實歷史。而這種幻想又真的只是幻想嗎?又或者我們自以為真實的歷史又當真真實嗎?歷史不僅是曾經發生過的客觀事實,它還是關於歷史的一切論述在每個人心靈上的投射。從這個意義上說,金庸的武俠世界早已是每個金庸粉心靈上的真實。當你遊覽華山時,你會尋找「華山論劍遺址」;當你路過西湖時,你會尋找「梅庄四友囚任我行處」……你所見的一山一水,與沒讀過金庸的人所見全然不同。這部《劍橋金庸武俠史》,補完了每個金庸迷的心靈史,讓我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重要的完整。


看到這本書,我一直腦洞,如果世界發生核戰或其他什麼大災難,人類這一紀的文明煙消雲散,而這本書因緣巧合保留下來,後世文明是否會把這本書當正史?


才發現這麼一個問題,發一篇自己的書評:

Serious Nonsense; book review of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Kongfu World, Journal of Historical Parody, Vol.3, 2016, pp.250-255 希爾瑞斯?郎森斯;《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書評,《帕洛迪歷史研究期刊》,2016年,卷3,250-255頁;

Authored by, 著作者:

Serious Nonsense, 希爾瑞斯?郎森斯

Alan Sokal Chair Professor, 阿蘭?索卡爾講席教授

Department of History, Oxbridge University 奧克斯布里奇大學歷史系

Translated by BoQiao 伯樵 / 譯

對於中國這樣一個重視本國歷史研究的國家而言,武俠史的缺席在很長時間被認為是不言自明的理所當然,甚至沒有人想到為它的不存在進行辯護。除了陳山、陳平原、孔慶東等少數學者偶有涉獵這一領域外,武俠世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看似無意地隔絕在了歷史研究的範疇之外。當然,這或許與中國傳統史學更為重視政治史、制度史、思想史,而忽視某些專門史的態度密不可分;另一方面,這種缺失也是囿於武俠研究的種種困境:檔案資料的缺失或單一性、文革十年造成的研究人才斷檔和武俠世界自身所刻意保持的隱秘。

而法國學者讓-皮埃爾?希安(Jean-Pierre Sean,中文名:新垣平)以香港歷史學家、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查良鏞先生(1924- )所寫就的十五部長短不一但內容豐富的武俠文獻為基礎,於2013年出版的《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Kongfu World: Based on Louis Chas Works)無疑將填補我們對於中國武俠史認識的空白。

新垣平本書探討了從上古中國到公元1911年這兩千餘年間中國武俠世界的歷史,並一舉提出了包括華山武術論壇(即華山共識)、少林-丐幫體系、少林-武當體系、反魔教統一戰線等諸多極富啟發意義的學術範式,為我們了解中國武俠世界的制度及其發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本書共分4部分共二十章。第一部分系統探討了從上古直至中世紀中國(Medieval China)的武俠起源,受限於包括焚書坑儒、梁元帝焚書等歷史事件的影響,關於這一時期的文獻記載相對較少,除了「會使劍的浙江籍少女」(越女)、遊俠劍客李白(同時也是著名的詩人)、夜間出行的紅拂姑娘(歷史學家王小波曾經為她作傳)等少數武者,我們對於這一時期的武俠歷史知之甚少。新垣平博士以其驚人的史料挖掘能力,為我們揭開了武俠世界的起源、成因和早期形態,並仔細分析了包括《周易》、《黃帝內經》、佛教、道教在內的中國武學賴以生存的宗教和哲學基礎。

而本書第二和第三部分討論帝制中國時期中國武俠權力體系的章節,則是本書最為精彩的地方。新垣平博士創造性的提出了從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走向門派體系(Gate-ism)的理論框架,這堪稱是唐宋變革論、衝突-反應模式之後,又一大重要的史學理論貢獻。新博士認為,以三次華山武術論壇為標誌,包括東方異教徒黃藥師、北方乞丐洪七、南方皇帝段智興、中央的先知王重陽在內的第一次華山論壇主要與會人物,在這次名為武術峰會、實為首屆中國武術錦標賽的全國性競技比賽上,確立了以個人而非團體為主導的武俠格局,並形成了限制大規模殺傷性武術《九陰真經》擴散的「華山共識」。而其後的第二、第三次華山論壇,作為時任襄陽軍區政委的郭靖、襄陽軍區參謀長兼全國乞丐行業協會秘書長的黃蓉、以及大型鳥類豢養專家楊過的出現,無疑將「華山體系」的個人主導性推向了極致。

而隨著武術斷層問題的凸顯,門派的出現逐漸取代了個人化的武林生涯,具有封建人身依附關係的師徒關係和逐漸成為武林共識的「武功知識產權」概念的興起,使得門派這一具有高度技術封閉性和制度規範化的體系得以確立。新垣平博士以查良鏞先生的著作《天之劍與龍之刀》和《江河與湖泊上微笑而驕傲的漫遊者》為經典案例,指出在門派主導時期,「反魔(明)教統一戰線」成為了團結武俠世界各種主流有生力量的主要形態,無論是六大門派在光明頂之役,還是旨在建立武林新秩序的五嶽劍派共同體,都是建立在以魔教為假想敵的武林新共識之上。而在此大語境下,少林-武當體系逐漸成為了中國武術世界的兩大支柱力量,雙方之間既有一致對外的精誠合作(如勸說恆山派掌門人令狐衝破壞五嶽共同體的成立,以確保少林-武當體系的排他性),也不乏隱性的地位競爭(如張三丰主政時期就「張翠山自殺事件」與少林寺爆發的衝突),但少林-武當體系的統治性秩序卻從未被打破。

本書的第四部分,新垣平博士重點討論了晚期帝制中國(Late Imperial China)時期的武林世界,他富有建設性地指出「幫會」這一社會生態群落的出現,逐漸取代了僵死的武術門閥制度。有趣的是,門派時代及之前的武術團體,很少會直接干預國家政治事務的具體執行;而走入更為民間化的「幫會時代」,武術團體與上層政治統治者間則有了更為密切的互動:如康熙時期的鹿鼎公爵韋氏直接參与了捉拿權臣鰲拜和平定南方三省叛亂的政治軍事行動、乾隆皇帝與「紅色鮮花組織」的首領陳家洛就前者出生證明的秘密磋商——所有這些都顯示了幫會這種底層秘密社團組織的強大力量。但由於門派衰落導致的武學秘密的失傳,以及幫會在形成過程中重忠誠、輕能力的組織特點,使得武功這一構成武俠世界技術核心的主體逐漸消失。同時藉由兩次鴉片戰爭和洋務運動的興起,熱兵器逐漸佔據了暴力世界的統治地位,從而正式宣告了武俠世界的終結。

《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對於我們重新理解中國古代武俠世界具有非常深層次的幫助。【A】首先,它打破了「少林中心主義」這一意識形態霸權。此前,以河南嵩山少林寺為武學訓練基地的宗教人士團體因其宗教信仰,一直被普遍被認為是武俠世界中最為核心價值的代言者,其不僅持有數量最多(72種)、強度最大(剛)和藏書最豐的武學資源,也經常被認為是無可爭議的正義化身、當仁不讓的(武林)世界捕快。

而新垣平博士的研究則表明,少林寺雖然一直都致力於維護武林世界的平衡局面、推動雙邊和多邊的武功學術交流,以及向非宗教界人士普及基本武術知識,但當自身主導地位面臨威脅時,仍會採取種種方法維繫其武林盟主的地位。除了上文提到的勸說令狐衝破壞五嶽共同體的建立之外,在面臨武當和明教的雙重壓力下,甚至不惜舉行「全國武林擴大會議暨屠殺金色絨毛獅子王謝遜資格挑戰賽」,試圖重新梳理武林格局,並暗中藉助峨眉派周芷若所領導的新興力量,來打壓武當和明教兩大武術勢力——這無疑是對少林寺「正義化身」這一傳統認識的徹底祛魅(disenchanment)。

【B】其次,本書打破了傳統學界「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武必趙宋」的舊觀點。雖然「中華武術家戰鬥值排行榜(Top100)」絕非本書的研究重點,但對於武術能力的綜合性探討,仍然是每一位學者不可避免的問題。對於學界普遍認為的以兩代「華山五絕」、蕭峰、虛竹、少林清道夫在內的武功「唯宋論」觀點,新垣平雖然沒有明確地反駁,但他以門派制度的集體主義功能論和少數集大成的武術大師(如張三丰、張無忌)潛在地表達了對唯宋論的異議。更進一步的是,他借用華山派劍術大師風清揚的名言(「這世上最厲害的招數,不在武功之中,而是陰謀詭計」),將「武學虛無主義」拔高到了與「武學實用主義」同等的、乃至更高的地位,從而一舉打破了「武必趙宋」的傳統觀點,將明代武術和權謀納入到了武學考量標準中。

【C】再次,新博士此書還借用了大量的社會史研究成果和大量新出土的文物,從多個方位對其研究進行補充。比如對於門派內部的制度、倫理與話語建構的分析,新博士就依靠「日常生活」等新社會史概念進行了微觀的分析:徒弟如何依附於師父,掌門在管理門派上具有怎樣的自由裁量權但又如何受制於門規戒律。而同時對於新出土文物,新垣平也做到了陳寅恪所推崇的「取地下之實物與紙上之遺文互相釋證」。尤其是對陝西華山新出土的「魔教十長老骸骨」及十長老所遺留的墓誌(內容多為辱罵五嶽劍派)的研究,重新釐清了所謂正教與魔教之間的早期鬥爭過程。

但正如中國古話說的那樣,「潔白的美玉上也會有微小的瑕疵」,本書也同樣存在著一些不足和遺憾。

【1】新垣平博士的著作完全忽略了另一位居住在香港的解構主義武俠史學大師古龍的著作。對於一部旨在全面描繪中國武俠史的學術著作來說,這種視而不見是不可想像的。雖然新垣平博士的一些支持者會辯稱,此書主要是著力於查良鏞博士所留下的檔案文獻而作的學術工作,古龍先生的著作不在討論之列——但是,新垣平在本書中大量引用了其他一些並非查良鏞博士所留下的武俠文獻資料,如施耐庵先生的《在水邊的英雄們:108位羅賓遜的故事》(Legends: Heroes of the Marshes)、單田芳口述史系列中的《岳飛:中國的科里奧蘭納斯》(Yue Fei: A Life)、《宋代軍功家族研究:以楊姓軍官為核心(附:兼論楊姓軍功家族之女性配偶在反遼自衛阻擊戰中的貢獻)》。新垣平博士在史料選擇上的刻意迴避(尤其是完全忽視了古龍創立的「百曉生體系」),卻對其他人所著的武俠史檔案予以廣泛的採納使用,這種選擇性的無視,無疑是令人遺憾的。

【2】本書過度注重了從政治史、社會史角度上對武俠世界的解讀,其基本觀點帶有極大的功能主義色彩:門派間的平衡、武林的生態、個人與集體的關係、各類門派幫會組織興衰的社會語境——但這卻忽視了思想史、觀念史在武俠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比如在《葵花聖經》(a.k.a. 《邪惡所躲避的劍法》)的闡釋學問題上(華山派的氣宗和劍宗都堅持自己才是這本帶有中性主義色彩的武學經典的原教旨闡釋者);而在張無忌所修習的明教武學經典《將天空和大地移動的羊皮卷》中,更涉及到第七層的武學教義無法被應用到實踐中的狀況——所有這些重要的武學思想史問題,都被徹底的忽視了。

【3】近三十年來,伊沛霞、高彥頤、曼素恩、費俠莉等歐美漢學家在關於女性研究資料相對匱乏、歷史還原殊為不易的前提下,在女性史領域取得了令人生畏的學術成就,女性主義已然成為了中國歷史研究中無法迴避的問題。而在武俠史領域,我們可以如同列舉自己家的珍寶一般容易地舉例出無數重要的女性領導者,如:天山的童顏巨齡奶奶、影響王重陽的守墓人林朝英、作為佛教修女團體中堅的滅絕嬤嬤、以及日月神教的「神聖阿姨」任盈盈。但為何女性在武林世界中的地位會比我們尋常認為的女性歷史地位高,為何查良鏞所記載的文獻中多位女性仰慕一位男性的故事母題(motif)重複出現——這些問題都沒有得到妥善和完滿的解答。在這個意義上,新垣平博士此書仍然充滿了讓人警惕的男性(Muscular)史觀。

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哲人孟修斯(Mencius)曾經說過:「如果你全部相信書上講的,那還不如沒有書。」新垣平博士能夠幾乎以一己之力,在遍閱浩如煙海的史料之後,以其高度敏銳的史料辨析能力和對中國武俠史提綱挈領地總結,為我們揭示了紛繁武林事件背後的社會史動因和複雜的社會形成機制,這已經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

雖然存在著種種缺憾和忽視,但正如中國古話所講:「一個人不能同時吃到魚肉和熊掌」,新博士對於材料的取捨、觀點的側重,是他在經過無數思考之後的最終選擇,我們無法要求一位學者將武俠史的所有面向,全部都寫在一本書中。在現有的環境限制和條件下,新垣平博士已經盡其所能做到了最好。在這個意義上,《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無疑是一本大師之作,它代表了西方世界對於中國武俠歷史研究的最高綜合性成就。


看到偉大的貢福修斯的時候,沒忍住,噴了


垃圾!

垃圾中的垃圾!

事實上這本書《導論》部分我都沒看完,因為看到了下面這一段:

事實上,在拳民之亂後僅僅幾年,天地會等秘密社團就已經拜服在熱兵器的威力之下,並用之來暗殺清政府的各級官員。商雅森博士(Dr. Sun Yat‐sen)就是靠這些用熱兵器武裝和重組的幫會勢力建立了同盟會,在1911年推翻了中國最後一個皇帝的統治,建立了共和政權。

這個Dr. Sun Yat‐sen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是誰,但我是絕對知道的。孫中山號逸仙,因此英文就是粵語對應的發音,Yat-sen。中山大學的英文名字就是Sun Yat‐Sen University,鄙人就是中山大學(又名雙鴨山)畢業的。

就算不知道Dr. Sun Yat‐sen是誰,他既然「建立了同盟會,在1911年推翻了中國最後一個皇帝的統治,建立了共和政權「,如此重要的一個人物,難道不值得查查字典查下他是誰嗎?

前有常凱申,近有商雅森。

讀到這裡讓我很好奇這本書的作者是誰?

書上顯示作者是Dr. Prof. Jean-Pierre Sean,譯者是新垣平。然而無論在哪裡,包括豆瓣和賣書的網站,都找不到作者譯者的相關信息,基本都是寫成作者就是新垣平。然而這個新垣平是誰,這本書又和劍橋有毛線關係,全無線索。這個Dr. Prof.的寫法就很不正常。

翻過封面後的一句話,更讓人大吃一驚。

Till the horizon of sky,flies snow.

To shoot a white deer, withan arrow!

Leaning against green Mandarin Ducks,

The magic knight smiles at the book, as below.

大雪紛飛,直到天際

箭矢射向,一頭白鹿

倚靠著綠色的滿大人鴨,神奇的騎士

微笑地看著下面這本書

只要稍微了解下金庸的小說,再加上英語過了四級,都知道上面的英文大概說的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吧。然而下面的翻譯,實在讓人瞠目結舌。如果說其他句子難翻譯,那這個「滿大人鴨」是什麼玩意兒?我英語不好,查字典後得知,果然就是鴛鴦。

更加忐忑中,我又看了看上面的英文。心想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的詩意英語,古法英語?很難領略到它的美意呀。不得不說,寫這段話的人還是花了點心思的,snow, arrow, below,還押韻。但「Leaning against green Mandarin Ducks」是什麼鬼,依靠著鴛鴦?「Magic Knight「?狗屁不通!

看到FTP中文網有一篇《一本偽書的考證》,提到了這本書。

裡面有這麼一些話:

新垣平,在百度百科上是這麼寫的:新垣平是漢文帝時期的一個方士,他叫人在一隻玉杯上刻上「人主延壽」四個字,詭稱是一個仙人送給漢文帝的。……丞相和廷尉張釋之……查出了那個在玉杯上刻字的工匠。漢文帝從迷夢中醒來,把新垣平交送張釋之審問。……張釋之判他滅門三族。

而劍橋教授也是子虛烏有,不過是新垣平的英譯而已:新-Sean,垣-Jean,平-Pierre。在接受我的採訪的時候,新垣平拒絕透露其真實姓名和身份,不過坦誠筆名是「用歷史上新垣平的名字」。而教授名字是翻譯的,杜撰這個教授,不過「本來是設定為外國人寫的」。

至於書里的內容,真假參半。張無忌、謝遜、陽頂天等人,還不過是金庸製造,但是在文中,「還是使用了許多真實的史料,……引的很多資料都是真實的。讀者喜歡看的,也就是這種真實和虛構融為一體,難以區分的感覺吧。……是想重新塑造一種歷史化的金庸故事譜系。歷史的很多細節都可以作為其素材。其實這些細節大多數讀者也不知道,但如果你有興趣去查的話,就會發現歷史上真的有這些事情。」新垣平說。當然,這是大浪淘沙,想要知道多少是真的,多少是杜撰的,你必須一條一條地去查證。

你別想相信他的注釋,因為那裡面同樣是真假難辨的。「就歷史著作的體裁來說,某些地方,確實應該有注釋,或者應該有某些文獻存在。那麼這裡就必須杜撰了。」

一本宣稱為歷史著作,他的作者是偽托的,他的內容有一半以上是虛假的,他的注釋和參考文獻有大半偽造的。除了「偽書」,我想不出更確切的形容。

當然,新垣平不是故意在撒謊,因為這本書的初衷,就是惡搞。「本來當然是自娛自樂,既然有許多人喜歡看,那麼就大家一起娛樂,其實是很簡單一件事。」新垣平這麼表達這本書的寫作初衷。至於內容真假:「封面封底還有惡搞,虛構等字樣,一般讀者不會混淆。……你看,這個書前後都有提示,如果讀者認為這是真實歷史著作的話,那麼讀者自己應該為此負責。」

的確,這本書的原始來源,其實是作者發表在「仗劍天涯」討論板上的博客的結集而已。

這根本就是一本作者惡搞的書!

但是這本書口碑可真不低,看看樓上樓下的回答,豆瓣的評分和書評。

我就不多說了吧。。。


架空歷史小說的架空歷史

翻譯很好玩

去掉文本不談,部分觀點很精闢

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好書

歷史是可解釋的文本文本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推薦閱讀:

金庸武俠排名?
為什麼金庸小說里,美女生的女兒總是不如媽媽好看。比如陳圓圓阿珂,南蘭苗若蘭,黃蓉郭芙,小龍女黃衫女?
不許回頭——從盈盈到寶釵
金庸小說里的人誰最能裝逼?
(1 條消息)為什麼說喬峰是金庸筆下真正的英雄?

TAG:武俠 | 金庸 | 金庸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