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世界裡的「吸星大法」(下)

微信鏈接:財富世界裡的「吸星大法」(下)

正和博弈

財富「吸星大法」的最高層次就是知識的研發。新知識不斷被研發出來替代舊知識,導致舊知識貶值。因此,對已有知識的學習,在每一個層次都是負和博弈(贏家收益和輸家虧損之和為負數)。參見《財富世界裡的「吸星大法」(上)》

新知識產生是隨機的,不是每一個研發項目都能獲得成功a。知識研發的競爭中,幸運的成功者將會得到遠超自己所付出的成本的回報,所有競爭者研發投入的成本都會補償給他;此外,他還獲得了被新知識所替代的舊知識中轉移出來的價值。由此可見,知識研發是一個正和博弈。

參加正和博弈的最佳策略是什麼呢?既然贏家收益和輸家虧損之和為正,當然是把所有的「彩票」都買下。以人工智慧技術研發為例,自2012年以來,市場上各個精明的科技巨頭均不斷加大對人工智慧的研發投入,同時競相併購人工智慧領域的初創科技公司,他們就是希望能夠獲得這種正和紅利。

人工智慧領域併購事件數量,2012年1季度-2017年2季度

資料來源:cbinsights.com

人工智慧領域併購爭奪戰中的主要競爭者

資料來源:cbinsights.com

倖存者偏差

如果觀察市場上的企業,會發現企業的回報超過它所投入的成本b。這就給人一種感覺:企業家獲得了超過自己勞動的價值。是不是企業家們的額外收益就一定是通過剝削了勞動者而得來呢?

事實並非如此。創立並維持一個企業並不簡單,不是每個企業家都有足夠的知識和運氣去把企業經營好。能研發出新技術的企業往往會取代創新能力不足的舊企業,就像蘋果取代了諾基亞一樣。這樣,成功企業家的收益來自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自己的勞動付出所得的回報;一部分來自所有失敗倒閉的競爭對手所投入的成本之和。

那些在金融市場上只出錢,不出力的投資者呢?他們憑什麼獲得利息?

還是因為知識!資本家們各自不同的投資決策導致不同的結果,有賺有虧。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出了一種寶貴的知識:市場信息。市場信息引導全社會的勞動和資本的走向,進而提高社會生產效率為社會創造價值c。

知識的價值是所有參與知識創造過程的勞動者投入的時間,無論他成功還是失敗。我們往往只看到了成功者,卻看不見失敗者,這就是倖存者偏差。

人口流動

我們不禁會問,高技術企業聚集的城市會不會掠奪勞動密集型產業城市的財富?就像我們在《華為為何在美遭禁?用經濟學告訴你!》一文中提到的技術出口國掠奪勞動出口國的財富一樣?

要注意到國內經濟流通環境和國際經濟流通環境是很不一樣的。國內城市間商品和人口可以同時自由流動,而國際間則主要是商品的流動。

一國之內,當技術出口型城市在商品出口中佔優時,該城市福利增加,變得富有吸引力,這樣,人口便會從勞動出口型城市流入技術出口型城市。這種人口的變化最終使兩個城市的福利狀況達到均衡,就像現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居民雖然收入更高卻也要面對高昂的房價和交通壓力,而三、四線城市居民雖然收入低一些,卻更容易住上寬敞舒適的房屋,享受更通暢的交通。此外,一國之內不同城市的經濟差異還可以通過政府財政的轉移支付進行調節。

武漢光谷廣場站的人流,圖片來源:鳳凰資訊

國際之間就大不一樣了,人口不能像一國之內那樣自由流動。商品貿易造成的不平等無法通過人口流動進行補償。技術出口國在享受貿易優勢帶來的快樂的同時卻不必承擔相應的人口流入所帶來的痛苦。

中國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一線城市的房價卻比肩許多發達國家大城市房價。這背後有一個很大的原因: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14億人口無法在國際間自由流動,這不光由於移民管制,也包含文化、語言差異以及眷戀親友的因素。

*****

a. 創新就意味著不能被預測,因此創新是隨機的。

b. 近十年A股上市公司總資產收益率平均為3.7%。

c. 參見Ziv Bodie, Alex Kane,and Alen J. Marcus. Investments, 8th Edition. McGraw-Hill Education, 2009.

相關文章:

華為為何在美遭禁?用經濟學告訴你!

財富世界裡的「吸星大法」(上)

你的財富為何貶值?

財富到底是什麼?


推薦閱讀:

TAG:財富 | 研發創新 | 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