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眾應該知道的關於響度戰爭的一些知識

題圖:Smells Like Teen Spirit原版與20周年Remaster版

昨天在網易雲音樂聽Metallica的經典歌曲Fade To Black時,我只是隨手點了一個版本。聽著聽著感覺不太對勁,音色非常悶。點進評論區看見熱評第一條又是這樣的:

這位被噴的朋友可以說是非常無辜了,這一個版本的音色確實非常沒有質感。這首歌出現在專輯Ride the Lightning的某一個Remaster版本中(網易雲音樂顯示年份為08年,當然網易雲的專輯信息各位都懂的,大概可以知道是00年代的某個Remaster版本),經過了比較嚴重的壓縮(這裡的壓縮是指信號處理中的Compression,即壓縮動態範圍而非數據壓縮)後提高了整體響度。提高響度是母帶處理中必經的一環,但是在CD時代,母帶中提高響度常常伴隨著犧牲動態,而給音樂帶來嚴重的破壞。各家都希望自己的音樂更響,所謂的」響度戰爭「開始了。

為什麼要提高音樂的響度

如果是常聽音樂的人,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實驗。把音量調到比平時聽音樂的音量小一點點再去聽音樂,我們常常就無法再沉浸在音樂中了,音樂也彷彿失去了很多色彩。唱片公司也是這麼思考的,假如某一張專輯,音量比別的專輯都要稍微小一些,那麼當我的設備還在正常音量去播放這張專輯的時候,它便會不像別的專輯那樣給人更好的第一印象,因為它」不夠響「。在模擬設備時期,母帶工程師大都只靠音量推子來放大音量,模擬設備對於電壓比較敏感,若信號電壓超過上限則信號會受損,而對瞬時信號的峰值則沒有那麼敏感。但是當CD時代到來後,一切改變了。CD是數字格式存儲信號,我們都知道CD採用的是16bit 44.1kHz採樣率的PCM存儲。而16bit PCM信號則有了固定的動態範圍限制——96dB,因此也就有了我們的下一個問題。

為什麼要犧牲動態範圍來換取響度

進入數字時代後,信號的峰值就已經被一個天花板擋死了。一切超過這個上限的波形都會被削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段波形的平均響度是-12dBFS,而峰值是-6dB,假設我們只用音量推子來提高響度的話,平均響度最大也只能達到-6dBFS。現在我們壓縮動態,把一切高於-9dB的波形都壓到-9dB,然後再使用音量推子,此時平均響度便可以拉到-3dBFS,足足比不壓縮多出了3dB。

這個操作看似」無損「,因為它不會使波形失真,但是對於聲音來說,動態也是十分重要的。我簡單的把一個音色拆分為音頭、音體和音尾,若要得到一個比較清脆的,有衝擊力的音色,那麼音頭就會有很大的瞬間聲壓從而帶來衝擊力。反之聲音則會變得沉悶,灰暗。要使聲音乾淨,則音尾應該短促自然。經過過度壓縮的聲音是很難做到的。當然會有人來說我這些都是玄學,只是主觀感受。但其實要聽聲音是否被過度壓縮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如何判斷一首歌有沒有經過破壞性的母帶壓縮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音樂拖進DAW,如果波形是一面磚牆那就不用想了……

然而,音樂是要聽的,我們就是要知道怎麼聽出它的好壞。我們可以從整體或者局部來聽出音樂是否被過度壓縮了。

從整體上,我們可以去聽音樂是否很」悶「(針對主流音樂)。在混音的過程中,混音師常常會給低頻留下空間,往往會在強調低頻的同時弱化別的頻段。如果母帶過程中出現了過度壓縮,則這些」強調低頻「的部分則會明顯的更響,從而使整體變得很沉悶。

所謂的聽局部則是去關注一兩件樂器的動態表現。最常見的是聽軍鼓,因為軍鼓常常就被要求既有衝擊力又要乾淨,軍鼓的音體和音尾均為白雜訊,若音樂動態被過度壓縮的話,軍鼓就會失去衝擊力並且變得」拖泥帶水「,非常容易判斷。不只是軍鼓,架子鼓每一個部分都比較容易聽出來音頻有無被過度壓縮。YouTube上有不少的原版vs重混版的對比視頻,都會特別截出鼓的部分來做對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EFyNdB13vgwww.youtube.c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6ML2DsBfAwww.youtube.com

另外,如果自己有樂器演奏的經驗的話,聽自己熟悉的樂器也是很好的選擇。我有十多年的鋼琴彈奏的經驗,因此不論是什麼時候,我都會選擇去聽鋼琴的表現來判斷音質的好壞。鋼琴音色也有標誌性的音頭,若動態被過度壓縮的話,失去了音頭特性的鋼琴會顯得軟綿綿的,也就是開頭那位所說的」缺乏質感「。

如何在響度戰爭中避難

響度戰爭破壞了我們聽音樂的體驗,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聽不到好音樂了。響度戰爭重災區是1995年後的CD與2014年前的iTunes商店,這段時間絕大多數正式發行的專輯、單曲的波形都是一塊」磚牆「,缺乏動態,但不意味著我們就找不到品質好的音樂。

可以選擇提取MV/PV的音頻,有時候視頻的音頻是來自製作人或藝人本人而非出版版本,也許就能找到未被過度壓縮的版本,下面就是一個例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bu7uwLqunUwww.youtube.com

如果是遊戲/影視作品的ost,也可以選擇直接從原作中提取音頻而非購買發行版本的CD。原作音頻一般不會經過唱片公司的母帶處理,也就避免了成為」磚牆「的命運。最為出名的是Metallica發行於2008年的專輯Death Magnetic,專輯版音質極差而《吉他英雄3》的版本則有充足的動態。

如果一張專輯有多個版本,則優先選擇早期的版本。響度戰爭是一個愈演愈烈的過程,通常來說較早的版本不會經歷太過分的處理,越晚的版本則越是一堵」磚牆「。也可以通過Album list - Dynamic Range Database來查詢專輯各版本的動態範圍,從而做出選擇。

如果是獨立音樂人的作品,則選擇在主頁/進駐站下載,而不要選擇正式發行的版本。

當然這幾年來隨著對響度的新衡量標準以及新的各種限制,響度戰爭有緩和的趨勢。規定的響度則通常都能保證音樂仍有足夠的動態範圍,所以在網路上的音頻常常都不會被過度壓縮。但是唱片仍然在所謂」商業包裝「下,將響度拉到很高,犧牲音質。動態戰勝響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資料/了解更多:

Loudness war - Wikipedia

結束大響度人人有責!一定要了解的 Loudness War 響度戰爭。

響度與響度處理經驗談(上)響度測量 - midifan:我們關注電腦音樂

Dynamic Range & The Loudness War


本文於2018/2/18本人發於知乎,轉載請聯繫我並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余鍾磐音丨專訪白天不亮
【日音隨想】一泓清泉,在這浮世中——小瀨村晶的《MEMENTARY》
至少,那些失意的愛情成了歌

TAG:音樂製作 | 音樂 | 流行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