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粘貼的祝福,還是祝福嗎?

今年三十我睡的很早,第二天一覺醒來,點開手機,不出意外的收到了近百條的祝福簡訊。洗漱完畢之後,我一邊吃早飯一邊翻閱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信息,期間看到了許多雷同的消息,早飯吃罷,我放下了手機,準備大年初一的行程。

那些複製黏貼的祝福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無味,是覺得這樣的群發缺少了真誠的味道,而祝福最重要的是什麼?不就是真誠嗎?棄之可惜,是心念到畢竟對方還想到給你群發,其實這樣的自我安慰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依據,畢竟現在手機軟體發展迅速,群發一下,手比想的還要快。

一個故有人情關係著稱的社會,用如此簡單便捷的方式去展現關係與關係之間建立紐帶的方式,不得不說是有些令人唏噓的,不過反觀那些複製粘貼的祝福背後,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從眾心理和面子社會所賦予的道德需求的集中體現。

從眾心理,是一種「大家都在發,我不發我不合適」的心理。很多人都覺得發這個沒必要,但是又覺得打個電話聯繫也沒什麼說的(而且有些社會型關係更是如此)畢竟過年了,表示一下祝福也沒什麼不對的。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在發,大家都覺得沒什麼意思,可是誰也沒有停下手中的轉發:沒有人覺得這樣的簡訊有什麼現實意義,但就是在不斷自我說服中開始了這些停不下來的祝福傳遞。

面子社會,人人都想過過面子,說說好聽的話,做做讓人關注的事情。過年簡訊,如果非要把意義揪出來說說,我覺得有一條是真的:那就是大家都願意讓別人知道自己很重視對方,哪怕有些關係聯繫不聯繫都沒什麼意義了,但是祝福的簡訊還是要發的,這是一種試探,也是一種表達:這是一種缺乏誠意的試探,也是一種缺乏個性的表達。

複製黏貼的祝福簡訊,在我看來不是祝福,因為這更像是一種需要:這種需要以過年為契機,告訴那些收到簡訊的人,我還記得你,你還記得我嗎?如果你還記得,那你也發起來吧!而對於收到的人來說,雖然有些牢騷,也有很多個理由覺得這是一件沒必要的事情,但收到了,總不至於要去教訓對方一頓,甚至收到的多了,還真的有一種「似乎我很重要」的錯覺出現:大島認為,這種錯覺沒什麼不好。

為什麼沒什麼不好?畢竟,過年了。

明天是大年初二:這個年,忙的忙,閑的閑。


推薦閱讀:

活明白的人有一種什麼氣質?
好睏惑,如何在體制圍牆內更好的提升自己?
承認平庸的勇氣
自然法則、人類法則和虛假法則

TAG:拜年簡訊 | 人生思考 | 社會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