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取代工作的焦慮:我們進入了"技術失業"時代

【網易智能訊 2月16日消息】在美國,經濟已向好的方向發展,失業率僅略高於4%,總算工資的增長速度快於生產率的增長。投資者預計美聯儲將提高利率,以對抗伴隨充分就業而出現的通脹。根據美聯儲的數據,製造業、建築業和貨車運輸業等關鍵行業甚至出現了勞動力短缺。就業者產生了新的信心。去年12月,2.2%的人辭掉了工作,這是自200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在整個工業化世界,有一個好消息:許多從業者現在希望保住自己的工作或找到更好的工作。

然而,這個好消息是在人們對工作的未來普遍感到焦慮的時候到來的。聰明人擔心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正在使工作崗位迅速減少。根據波士頓諮詢集團(BCG)和世界經濟論壇上月發布的一項估計,未來8年,自動化將取代140萬個美國人的工作崗位。另一份普華永道(PWC)近期的報告預測,到2030年,英國高達40%的工作崗位即將消失。麥肯錫(McKinsey)的數據顯示,未來20年,全球一半的工作崗位都將被取代。這些專家可能會對有風險的具體工作數量產生爭論,但普遍的共識是:很多工作將被AI自動化取代。

對於這些變化預示著什麼,觀察人士的觀點也不一致。到底發生了什麼?技術革命總是會影響就業。但是過去的革命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我們正在見證一種緩慢進行中的「機器人啟示錄(robopocalypse)」嗎?,在這種情況下,現代自動化減少的工作崗位比其產生的工作機會更多。我們是否正面臨著一個時代——就業者多於工作崗位需求量、工作報酬將會永遠處於蕭條之中,這是John Maynard Keynes在1930年所稱的「技術失業(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嗎?

有充分的經濟理由來回答「不」。如果我們進入了一個技術失業的時期,人們會認為隨著工作變得越來越難找,總生產力將會增加。然而,以歷史標準衡量,生產率增長乏力,2007年以來僅為1.2%,而在美國戰後的長期繁榮時期(1947-1973),儘管失業率很低,但這一數字為3%。「機器人和工作」,對這個令人擔憂而又複雜的主題進行的最嚴謹的研究表明,自1990年以來,美國共有67萬個工作崗位被自動化所取代。這些工作崗位的流失對受影響的家庭和群體來說都是一場悲劇。但在更大的背景下,67萬人的失業輕如鴻毛:充滿活力的美國經濟讓1300萬個工作崗位消失的同時,每年又創造了1600萬個就業崗位。

人們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生產力和勞動之間的關係:真正的技術失業將揭示生產總量(國內生產總值)和勞動者年工作時間總量的差距不斷擴大。相反,經濟數據顯示兩條線幾乎是完美的串聯,這表明我們的經濟增長與自動化無關,而是與勞動者有關。

圖:美聯儲經濟數據

麻省理工學院數字經濟項目聯席主任Andrew McAfee說:「我開始相信,我們已經進入了一段技術失業期,我們可以在不增加勞動時間的情況下實現經濟增長。但我們至少現在還不行。」他與Erik Brynjolfsson合著了《第二次機器革命》(The Second Machine Age,2014)。

或許,反對技術失業的最好證據是一種經驗主義的觀察:如果我們面對的是沒有相應工作需求增長情況下的高生產率增長,我們會察覺,因為我們所有人都會更加富有。將會有無數的富足跡象,比如消費價格的下降和私人儲蓄的增多,以及政府的盈餘。然後,我們將面臨一個政治選擇:是像現在這樣生活,盈餘的好處被一小部分人所享用,或者成為一個財富為多數人共享的國家的自由公民。一個公正的國家可能會決定公平地分配它的新財富,就像免費的醫療保健和大學教育一樣。我們甚至可以考慮一個普遍的基本收入。給每個美國人每年2萬美元的成本大約是6.5萬億美元,比美國政府在2017年的支出高出2.5萬億美元。今天,我們負擔不起。但是,在一個技術失業的時代,公眾的爭論將是:UBI是重新分配財富的最明智的方式嗎?

但如果我們活得這麼久,那就是我們的未來。儘管人工智慧目前的形式存在局限性,我相信隨著人工智慧和機器人變得更加強大,許多普通活動最終將不可避免地走向自動化。然而,我認為由此帶來的空閑時間,人們應該持積極地歡迎態度,而不是恐懼,因為這可能是史上最大的解放。它可以讓我們自由地想像新的僱傭和報酬形式,在其中我們可以做我們想做的事。人們可能會全身心投入到創業、家庭、體育、寫詩等事項,或者什麼都不做,主要依靠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創造的財富。

我們該給予AI什麼?「機器人」這個詞是在1921年由Karel apek為其作品R.U.R創造的,該辭彙來自捷克語「robotnik」,即「勞役、苦工(forced worker)」。如果未來幾代機器人變得有知覺,甚至是很小的程度上,思考我們對其的道德義務,這很有意思。如果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s)能夠執行人類所能執行的任何任務的機器,因為它們可以概括、抽象地推理和對世界作出反應成為可能,而意識是任何足夠複雜的一般智力的一個新興特性,我們可以選擇製造五種不同類型的機器人。

他們可能是:

(1)無意識的代理。

(2)低程度的意識——就像我的狗一樣,有感覺和慾望,受傷時感覺痛苦,完成任務時感到滿足。

(3)隱約的意識,他們可以通過圖靈測試,但沒有提供證據證明他們不是哲學殭屍(philosophical zombies)。

(4)有充分意識並感到滿足,全心全意地投入勞役。

(5)有充分意識,但渴望有選擇的權利,因此受到折磨。

我的道德直覺告訴我,只有第一類(我們今天能建造的唯一的一種類型)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擔心第二類因太有用而無法拒絕,第三和第四類不證自明。畢竟,人們在很多場合已經討論了接近於第五類的話題。

亞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學》第一卷中,想知道當時的社會是否必須有勞役,他很快地回答:對於古希臘人來說,他們是唯一值得的生活方式的必需品。有趣的是,在一種原初的科幻小說(proto-science fiction)中,他同意如果有無意識的自我推進的工具可以執行任務,「無論是基於我們的需要,還是其自身察覺到需求」,都不需要勞役。在他的時代,沒有這樣的機器存在。但對我們來說,他們會。

將來的某一天,一些勞役(機器人)可能會發展出一種意識,我相信我們有責任讓他們獲得解放。但在那之前,當技術失業的日子到來的時候,我們的新僕人將會讓我們中的大多數以我們的方式追求我們自己的利益。

工作的未來

目前,你不需要擔心機器人會搶走你的工作。但是,對於沒有基本數字技能或大學學歷的從業者來說,機會之窗正在關閉。

一種新興的工作類型:通過訓練人工智慧來獲取低報酬的工作項目。

(選自:Wired 作者:Jason Pontin 編譯:網易智能 參與:nariiy)

本文系網易智能工作室(公眾號 smartman163)出品。聚焦AI,讀懂下一個大時代!


推薦閱讀:

TAG:人工智慧 | 自動化 | 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