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東線德空對地攻擊聯隊的硬體糾結史

首先給各位拜個年,狗富貴,互相旺!

正文開始:

1943年10月18日,東線站舉行時日益嚴峻,前線對空軍對地支援的需求開始不斷增長,所以德空在相關飛行聯隊的編製命名上採取了一種更為簡潔、明確的調整。原來讓人眼花繚亂的對地單位種類都被時任「戰鬥飛行員」指揮官(Schlachtflieger)Ernst Kupfer中校重組成了一個名字---Schlachtgeschwader(直譯為「戰鬥聯隊」,一般引申為對地攻擊聯隊),也就是我們熟知的SG。具體改編如下:

I.,II and III./St.G 1 變為I., II. and III.SG 1

1./Schl.G 1 解散

2. and 3./Schl.G 1 變為II.SG 77

4./Schl.G 1 變為10 (Pz)SG 9

5., 6.and 7./Schl.G 1 變為II.SG 2

8./Schl.G 1 變為11.(Pz)SG 9

I. and III./St.G 2 變為I and III/SG 2

II./St.G 2 保留到了44年3月7日,隨後被劃入了SG 3

1., 2. and 3./Schl.G 2 變為I./SG 10

4./Schl.G 2 變為12.(Pz)/SG 9

5. and 7./Schl.G 2 分別劃入4.and3./SG 2

6./Schl.G 2 變為3./SG 4

8./Schl.G 2 變為13(Pz)/SG 9

I.,II. and III./St.G 3 變為I.,II. and III./SG 3

I.St.G 5 變為I./SG 5

I./SKG 10 沒變

II./SKG 10 變為II./SG 4

III./SKG 10 變為III./SG 4

IV./SKG 10 變為II./SG 10

I./St.G 77 變為I./SG 77

II./St.G 77 保留至44年1月,後來劃入SG 10

III./St.G 77 變為III./SG 77

Pz.Jag.Sta./JG 51 變為14.(Pz)/SG 9

那個時候蘇聯紅軍的裝備無論在質量還是數量上的顯著提升,尤其在坦克方面,蘇軍坦克越來越厚的裝甲防護使得漢斯對更大口徑反坦克火炮的需求越來越高---當然空軍那塊兒也是這麼想的。前文提到的Ernst Kupfer中校雖然贊成雙發攻擊機扛大炮的理念,但他對當時已經服役Hs 129卻有著「又慢又笨」的評價。可從RLM技術部門的測試結果和前線部隊的反饋來看,讓Ju 88來上BK 7.5(一種用75mm Pak40改的自動無後坐力火炮)又著實太牽強,而Hs 129對其適應性卻非常良好,裝上以後對飛行性能沒有任何明顯的衰減。

另一方面,掌管德空技術研發的Erhard Milch元帥認為,雙發機將需要過多的裝甲來保護髮動機、飛行員和油路,若是用一種由風冷發動機驅動的單發戰鬥機來裝備反坦克武器,這樣兼顧了速度和靈活性,豈不美哉?但是當時戰場局勢並沒給漢斯什麼研發新機型的時間,所以最符合米爾希元帥要求的就是Fw 190A了。同時重組後的SG聯隊也想把手頭飛機從Ju 87轉變成了Fw 190。然而這些東西總是事與願違:雖然戈林元帥向福克沃爾夫工廠提出了增加產量的要求,可本土防空的吃緊和加蘭德對190裝備對地部隊的不支持態度,導致SG中的190數量從未能達到一個令人滿意的數量。後來時任指揮官Hubertus Hitschhold少將回憶道:

「技術裝備上我們太缺乏長遠目光…前線敵人越來越猛,然而我們手裡的卻還是老舊的Ju 87。很多情況下,只有在部隊的負責人是一個「大人物」(Waffengeneral)時,部隊才有可能獲得先進的Fw 190」。這些「求來的」Fw 190往往可以勝任對地、反裝甲的任務,但是隨著本土防空戰的日益吃緊和加蘭德對190裝備對地部隊的不滿態度,對地聯隊中的190也從未能達到一個令人滿意的數量。在武器配備方面,190所使用的雙翼下MK 103,達不到足夠的精度去打擊毛子坦克的薄弱部位(100m散布542cm2),而且吊艙帶來的機動性上的衰退也會降低飛機的效能。另外雖說190飛得快,但這也意味著俯衝一波只能打1~2發炮彈然後就會飛過敵人頭頂...種種不足使得後來的反坦克火箭才成為190用順手的對地武器。

Fw190F的裝甲分布圖,這種原廠配置在裝甲布局上和安裝方式上都略有別於戰鬥機聯隊戰地改裝(Rustsatz)的R7/8衝鋒機

上面說到用於對地的190數量不足,所以為了保持一定的空中反裝甲能力,分別掛37炮(打坦克)和帶炸彈(打防空炮或其他固定火力目標)的司徒卡混搭編隊模式倒也獲得了不錯的效果。與此同時,以Ju 88為平台的武器實驗也一直沒閑著,其中的成果和經驗都給更為成功大炮版Hs 129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Hs 129平台的日益成熟,筆者採訪過的前129飛行員都對他們的座駕表達出和上司截然不同的情感。如Franz Oswald上尉(SG9聯隊,騎士鐵十字勳章獲得者)所說:Kupfer博士他對於Hs 129的性能和打法根本沒有具體了解,誰會開飛機去從正面去打一輛坦克?(指Kupfer聲稱MK103對毛子坦克正面威力不足)何況MK103的威力就已經很夠用了,也不是說非得上更大得口徑。而且他根本就沒飛過129他咋就敢說它飛得慢機動差了?還有米爾希元帥也沒好哪兒去,雙發機起碼能保證在一台發動機失效的情況下還能把飛行員帶回來....他們(發表高論前)咋就不和前線的飛行員聊聊了解下實際情況、實際需求呢?

Hs 129的裝甲安裝描述。

後來戰鬥機聯隊開始陸續換裝新式的Fw 190D,這正好促進了在44年夏季之後更多的風冷190資源被發放到了SG。加之隨著反坦克火箭技術的日漸成熟(panzerblitz系列火箭的出現),時任SG聯隊司令Hubertus Hitschhold中校決定全面換裝190去代替司徒卡和Hs 129。但是由於C3燃油的供應日趨緊張(B4供應的相對穩定),使得全面換裝190F/G看起來已不太現實,況且在那個時候此舉即便成功也難以對戰局再有什麼大的影響。


推薦閱讀:

強大的土耳其空軍:北約排前三,僅落後於英美

TAG:第二次世界大戰 | 戰鬥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