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擁有一個強大的內核——寫自一名不能長期陪伴孩子成長的父親

謹以此文獻給那些因工作原因不能陪伴孩子成長的人們,願您在心靈與成長道路上給予孩子更多的相伴。

微信公眾號:成長與創見

下面這幅場景也許你再熟悉不過:穿越擁堵的馬路,手牽著大寶小步快跑輾轉於人頭攢動各種培訓班、少年宮的人流間,生怕錯過了XX培訓班的開課,心中還不時惦記著家中嗷嗷待哺的二寶……在電話這頭的你,聽到更多的不是來自電話那頭的抱怨,反而是看到孩子成長進步後的種種喜悅,每每想到這些,總覺得對電話那頭的愛人充滿了愧疚……這也引發了我對孩子教育的深思。我們的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反思自己走過的成長之路,F=ma、a2+b2=c2、S=vt,這些公式一提就知道,但畢業後你在工作和生活中用了幾次呢?反正我是一次沒用上。我們所接受的教育,是工業化社會細分工背景下的產物,每一個專業學科,對應著不同的社會分工和崗位,每一個人好像天生就要被送上這樣的教育流水線,最終被塑造成一個個零部件。你也許會說這沒什麼不好,找一份工作安安穩穩過一生,在工業時代這個可行,但在信息時代你OUT了。

時代在不斷演變,如今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出現,特別是人工智慧AI技術正在改變這一切。想想看,無人超市、無人駕駛汽車、無人機、智能支付、智能語音合成技術奪走了多少的崗位,以前我一直奇怪ETC收費本可完全取代人工收費員,為什麼不淘汰人工收費,因為政府要讓一部份人能夠就業,這樣社會才穩定,我們是否還要感激這「不趕盡殺絕之恩」,人類作為萬物之靈的尊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工業化時代,社會崗位被細分,每一個行業領域相對穩定,行業與行業間邊界清晰,人們分工協作各司其職,維繫著整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穩定,基於社會細分工的職業化教育成為這個時代的標配。然而進入信息時代,準確說應該是工業時代與信息時代的過度階段,由於互聯網將人與人高度聯接,大量跨領域、跨區域、跨文化的聯接模糊了世界邊界,塑造出新的世界格局,原有的工業化社會細分工模式受到了巨大衝擊,很多行業面臨洗牌重構。在商業領域,一些行業利用互聯網輕鬆打破地域限制,快速聚合優勢資源形成壟斷,阿里巴巴、騰迅等商業巨頭,都在各自賽道上獲得了壟斷地位,而且還在不斷將手伸向其他賽道,作為吃瓜群眾的你,還有你的小吃瓜群眾,面對這場巨浪來襲,我們能做什麼?搶佔時代帶給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機遇,站在浪尖破浪前行或者繼續吃瓜。不用擔心,現在覺醒還為時不晚,我們的社會正在快速邁向信息時代,但我們的教育仍還停留在工業時代,正是轉型的這個時間差,給我們創造了一個機遇期、窗口期,我們以及我們的下一代有足夠的緩衝時間,但前提是你必須覺醒。

言歸正傳,為孩子構建一個強大的操作系統是我今天要與您共同分享的觀點,上面講了這麼多只是作一個背景鋪墊。經過幾年的實踐,我為孩子打磨出一個自命名為「4D認知成長模型」的東東(很有商機的名字),目的是探索信息化時代怎麼讓孩子更好地自我成長,並富有創見,從此開啟開掛人生。這個模型包括了四個維度:內核認知維度、母體支撐維度、應用構建維度和實踐提升維度。聽起來很燒腦,用一個故事來打通「腸梗阻」吧!

我的孩子叫牛牛,今年8歲,由於3歲開始就不斷參加這樣那樣的培訓班,每樣都學了點但好像又不精通,而且這些課程的設計根本出發點是盈利,結果就是吃瓜群又被剪羊毛。後來我決定找到一個突破口,自己動手,從培養孩子財商開始進行探索。我涉獵了財商教育的相關知識,把其中關鍵性的概念,諸如:被動收益、本金、利息、存款、理財等基本概念整合起來,用兒童形象化的語言和表達方式設計出一張卡通版的財務報表,並採取技術文檔編號的方式,對這張財務報表不斷的進行升級。

場景1:雞與蛋的關係。牛牛用上了我給她設計的財務報表非常高興,我把本金與收益形象化為老母雞與蛋的關係,並圖像化地表述出來,一段時間後牛牛知道要把老母雞養大,雞蛋可以拿出來吃,但絕不能把老母雞殺了,要留著老母雞下蛋(理財收益),孩子對錢有了最基本的概念,整天讓爺爺奶奶給她壓歲錢,她要讓老母雞下更多的蛋,從此牛牛比以往更加珍惜本金,變成了一隻十足的「鐵公雞」。

場景2試錯成本。有一次外出,牛牛外出看中了一個貴而不實的玩具,孩子他媽不同意孩子購買,但我認為為何不讓孩子自己去試錯呢,我們總不能把大人多年來才知道不對的事寄希望於孩子馬上理解並執行。所以牛牛高高興興地買回了玩具,但後果是在玩玩具的新鮮感過去後,她將承擔草率決策花錢的後果是財務告急,很多想買的東西買不了了。從此之後,不用大人說,牛牛知道什麼東西值得買,就算買了件不值得買的東西,也要獨自承擔決策的後果。到目前為止,無論牛牛多麼想要商場里的什麼東西,只要她的財務狀況不允許,她都不會哭鬧,只會不舍地離開櫃檯。這倒也省事,至少不會出現抱大腿不走的情況。

場景3:價值植入。過了半年時間,牛牛對她的財務報表運用熟練了,但緊接著出現了一個現象。牛牛變得很自滿,和身邊的小朋友相比,她覺得自己很有錢,能夠自由支配開支,開始得意起來。發現這個問題後,我將她的財務報表升級為1.5版本,植入了公益慈善的理念,在報表中增加了 「愛心款項」一欄,告訴他世界上還有很多小朋友需要幫助,每月填寫報表時,她都會打開騰訊公益,媽媽會給她講述裡面很多感人的故事,從此牛牛的支出中多了一筆固定款項,變得更加有愛心了,他的資金不光幫助小朋友,還幫助受傷的小動物、綠色環保等項目,重要的是,愛心的理念深深根植她的內心,以致後來與中國傳統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

場景4:概念升級。一年過後,牛牛已經熟練掌握了本金與收益等概念,是時候進行升級了,於是我將她的財務報表升級為2.0版本,植入了「被動收益」這個核心概念。這個概念可能連很多大人都沒聽說過。這裡先腦補一下:被動收益簡單講就是不需要付出自己時間和勞動力就能獲得的收入,比如利息、房租、股權投資等,相對於找工作付出勞動力獲得的主動收益,在我看來,被動收益的本質是在不斷創造時間軸,工業社會的人們受教育後最終要選擇一個職業,一旦進入某一個職業,你就只有了一根時間軸,職業化的工作佔據了你大量時間,但是如果我買了個房子出租,就有了一筆被動收益,這個收益的本質是你創造了一個能為你自動賺錢的時間軸,相當於你無論是在上班,還是在睡覺、休閑,有一根時間軸在默默為你工作賺錢。為牛牛植入了這個概念後,我發現孩子開始專註於如何創造被動收益,因為她知道他的零花錢是通過父母辛勤勞動獲得的,為了讓父母不辛苦,就要不斷增加被動收益,無形中,孩子收穫了「什麼是孝」。當然這是意外收穫。此後,我還陸續將財務報表進行了升級,每一次升級看到孩子的改變,都有一種由衷的成就感。

故事講完了,來看一看「4D認知成長模型」的四個維度。

維度1:認知內核的維度。指的是一種核心的價值理念,包括信仰、真理、篤信的事理,與時俱進講就是「真心」「初心」,還記得前期熱播電影《無問西東》嗎?講的就是四個與真心有關的故事。認識內核維度的理念一旦植入,會影響孩子做為處事,甚至他的一身,所以我們要學會在潛移默化中為孩子或是讓孩子自己更新升級自己的認知內核,因為認知內核是支撐孩子不忘真心、愛我所愛、行我所行的堅強動力。在上面那個真實故事中,財富、公益、愛心、體貼、孝敬等認識內核就很好地根植孩子內心,我是切身感受到了認知內核的強大。矽谷鋼鐵俠馬斯克兒時有一個「把人類移居火星」的內核認知(篤信的事理),這個星星之火燎原出日後聲名大噪的特斯拉、太空探索SpaceX公司,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探索太空領域的私人公司。

維度2:母體支撐的維度向孩子傳授那些能夠創造知識的知識,能夠創造技能的技能。使用「母體」一詞的靈感來源於航空母艦,他是整個航母戰鬥群的基礎平台,能夠承載很多的艦載機。同樣,在教育領域,要善於為孩子打造一艘支撐他們成長進步的航母平台。之所以強調母體,因為他是基礎的基礎,母體知識和技能具有很強的奠基性和延展性,比如哲學思維,學會後能夠讓孩子運用這種思維去解決他們遇到的未知問題;又比如心理學,學會後可運用於人際交往、也可用於投資、還可用於自我激勵和心理治療,具備這樣特徵的知識和技能我都稱之為母體知識或母體技能。培養孩子掌握多個母體知識或技能後,你會發現這些知識技能會自動組成一個強大的平台,為孩子的成長托起堅強的支撐,相信你已經領悟了。

維度3:應用構建的維度。指的是對應用性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訓練。什麼是應用性知識,就是生活、工作中用到的具體技能。現在大大小小的教育培訓廣告充斥各大商場,他們所教授的鋼琴、跳舞、古箏、書法、繪畫、寫作、機器人……,都屬於這個維度。為孩子打造好前兩個維度後,就可以根據孩子自身的興趣愛好,對想要學習的應用性知識技能進行模塊化組合,之所以稱其為模塊化,因為它們像電腦主機中的網卡、顯卡、內存一樣,即插即用式地安裝在主板(母體平台)上,有一天,你會驚奇發現,孩子有了認知內核和母體支撐兩個維度後,同樣是在學習鋼琴、跳舞、古箏等技能,但她們的思考、洞見、創造等思維認知能力會無形中被連接起來,產生核爆式的鏈式反應,而不僅僅只是在單一和枯燥地學習一門技能,他們所收穫的將是母體知識技能平台支撐下的多維度成長與創見。

維度4:打磨升級的維度。快速更新迭代是信息時代的顯著特徵,要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世界,就要學會不停地升級。我們在教授孩子某一個概念、知識和技能時,一定要保持開放度,比如上面故事中講到的財務報表1.0,2.0,3.0版本,就是為孩子構建了一個開放的,可升級的知識結構,今天正確的也許明天就被秒殺了,採取這種技術文檔式的方式,能夠讓孩子對所學知識有一個穩定、連續性認識的同時,不斷自我升級完善,打造一部孩子自身成長的「永動機」。但千萬記住,最重要的不是你為孩子升級了什麼認知,而是要讓孩子自己去學會怎樣升級自身認識。

看到這時,我要感謝您的耐心,在這個碎片化閱讀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讀完一篇4000餘字的文章實屬不易。至此,你的孩子就會像被安裝了一個強大的操作系統,知道自身怎麼去與這個信息時代相處、交互與成長。

以上是我和您分享的觀點,不一定完善、不一定正確,但其間飽含著一名未能長時間陪伴孩子成長父親的真摯情感。


推薦閱讀:

加拿大的幼兒園是怎樣的?
多多成長日記20180211
虐童事件頻發的背後:是我們無法再逃避教育問題
陪伴,是家長對兒童進行道德教育的最好方式

TAG:理財 | 兒童教育 | 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