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還有一種愛情,叫老年人的愛情

今天是情人節。

印象里情人節是屬於年輕人的節日。

年輕情侶們手捧玫瑰花,走在大街小巷和電影院,用燭光晚餐和海誓山盟見證愛情。

我原先也是這麼想,直到前幾天我發現了一件小事。

我爺爺是去年去世的,生前有一個愛好就是記錄每天的天氣情況,因此每晚守在電視機前,認真看天氣預報,然後記錄明天的天氣。

因為這件事,我奶奶和我爺爺吵了很多回架。可是爺爺去世以後,每晚我奶奶開始代替爺爺,每晚守在電視機前,看天氣預報。甚至戴上老花鏡,續著爺爺沒有完成的天氣記錄,接著往下寫。

這讓我很感動,也讓我突發奇想,想在這一天,和大家聊一聊「老年人」的愛情故事

這些故事的主角雖然已經垂垂老矣,但是他們擁有的愛情,卻有著年輕人的海誓山盟所不能比擬的動人。

這些故事,有的發生在國外,有的發生在國內。有的發生在著名的大人物身上,有的發生在市井小民中間,有的出自電影,有的來源生活,有的發生在異性之間,有的發生在同性之間。

可無論披上什麼外殼,卻都有同一個內核,那就是愛情。

「我們渡過歲月和戰火,現在讓我為你唱最後一支歌。」

2015年9月,在國外的視頻網站上有一個視頻突然爆紅:視頻的主角是英國的一個92歲的老人霍華德。在視頻里,他93歲的妻子已經是彌留之際,在接受臨終關懷。

在霍華德妻子生命的最後一個時刻,他捧著妻子的臉,唱起了一支情歌。

這支歌是當年霍華德上二戰的時候為妻子所唱的,也伴隨他渡過難捱的戰爭時期。而後,霍華德夫婦每年都會唱起這支歌。在他們婚禮五十周年的慶典上,他們還一起唱起了這支歌。

而當時,霍華德的妻子因為病重,已經沒有辦法去唱歌了,可她依然在低聲念著歌詞。老人捧著妻子的臉,深情唱完這支歌,隨後坐下:

Thank you,Darling,I Love you.

(公眾號附有詳細視頻。好像知乎專欄發不了視頻。)

是的,這支歌陪我們渡過歲月和戰火,那麼就讓我最後為你唱一次吧。謝謝你的陪伴。

「用畫筆記錄和你的一輩子。」

在上海閔行的一個老屋子裡,91歲的老人饒平如用4年的時間繪製了18本畫冊,用來紀念2008年去世的亡妻。

他用了整整四年的時間手繪了上百本彩色畫,記錄了他和妻子相識相知相戀70多年來的點點滴滴。用另一種方式紀念妻子。

在這些畫里,有的記錄了他給妻子買玩具。

給妻子唱歌。

給戰友秀恩愛。

和妻子一起挑選傢具。

妻子第一次做飯給他吃。

他倆結婚了。

和妻子第一次吵架。

他給妻子第一次科普無痛分娩。

和妻子「劃清界限」。

各種有趣日常讓人忍俊不禁,笑出聲來。

可看到最後,我的眼淚卻一下子流出來了,饒平如最後一幅畫,畫的是妻子的最後一滴眼淚。

「我們仨」

楊絳和錢鍾書算是中國文學史上出了名的模範夫妻。

1932年3月,錢鍾書和楊絳第一次在清華大學古月堂的門口相識,二人一見如故,甚至有些恨不得私定終身的味道。錢鍾書先是急切澄清:

坊間說我早就訂婚了,這不是事實。

楊絳也趁機說明:

坊間傳聞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門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說費孝通是我的男朋友,這也不是事實。

二人不久後就結為夫妻。在我看來,錢鍾書和楊絳真正配得上琴瑟和鳴,相敬如賓這四個字。二人都是絕頂聰明之人,卻總能發現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樂趣。

楊絳曾經在《圍城》的後記里寫過一段軼事:寫《圍城》的時候他總是每天寫一段,然後送去給楊絳讀。楊絳笑,錢鍾書也笑,楊絳大笑,錢鍾書也大笑。

而在《圍城》寫完之後,錢鍾書也鄭重其事地向楊絳致謝:感謝夫人促成我完成這篇不成器的小說。

之後,他們生下女兒錢瑗。1997年,他們的女兒錢瑗罹患癌症去世。

他們的女兒錢瑗去世的時候,錢鍾書已經重病在床。知道女兒去世後,錢鍾書在病床上看了楊絳一眼。楊絳急忙握著錢鍾書的手說:阿圓是在睡夢中去世的。錢鍾書點了點頭。

1998年,錢鍾書去世。

2004年,已經92歲高齡的楊絳再次拿起了筆,寫了一篇長篇散文《我們仨》,記錄了他們這個小家庭歷經63年風雨的故事。在書中,楊絳寫道:

「1997年早春,阿媛去世。1998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現在,只剩下我一個。」

用詞雖平淡,卻是道盡千言萬語。

2016年,楊絳去世,作為一直看楊絳和錢鍾書文字的一位讀者,我心中既悲且喜:他們三個終於團聚了。

「我好久沒見老太婆了,我想見見她。」

這個故事來源於一則新聞。92歲的馮爺爺和他的妻子同時患病,在一家醫院治療。只不過一個在三樓住院,一個在四樓住院。

馮爺爺的病情一直在惡化,已經準備放棄治療。在這個時候,他提出了一個要求:

「好久沒見老太婆了,我想見見她。」

醫生把病床推到四樓,兩人再無起身見面的力氣,就睡在兩張病床上相互對望。呼吸微弱的馮爺爺一直盯著老伴兒,不忍離開目光。

老伴兒安慰他:「我會好好照顧自己的,過段時間我就去找你。」

這是我見過的,最動人的一次約會。

「我們決心死都不分開,再難再痛苦也要抗爭。」

這個故事有點特殊。2013年,微博上有一個名字叫「兩個老頭的愛情」的賬戶發布了許多信息:

兩位老人,一位是退休教師,一位是送水工人。因為經常送水的緣故,兩位老人之間產生了感情。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兩位老人決定在一起。

這個消息震驚了所有兩位老人周圍的親戚朋友。他們通過各種渠道表達了他們的抗議,甚至有一位老人的兒子表示:你如果這樣我就不認你這個父親。

而儘管如此,他們依然沒有放棄,決定向全世界宣布他們兩個在一起了。在視頻里,他們說:「我們決心死都不分開,再難再苦也要抗爭。」

這讓我想起了蔡康永在節目上痛哭流涕的那番話:我們不是怪物。

同性戀和異性戀一樣都是愛情。好在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已經承認了這一點。台灣、荷蘭、澳大利亞也逐漸宣布了同性戀婚姻的合法化。

愛的一部分應該是包容和理解,很高興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認識到這一點。

「我是個膽小鬼,沒有你我怕活不下去。」

最近看到一部很動人的韓國電影,名字很直白,就叫《我愛你》

在電影里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停車場管理員張君奉一直耐心照顧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伴。直到有一天,他發現老伴得了癌症。看著老伴得癌症痛苦的樣子,張君奉做了一個決定:

他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見了次面,然後封了自己家的窗戶,和老伴一起躺在床上雙雙自殺。

躺在床上的張君奉是這麼說的:

我是個膽小鬼

沒有你的話,我怕活不下去。

所以,緊緊抓住我的手。

讓我們下輩子,再結緣。

看到這裡,忽然感慨片名或許直白,但真的是對於我愛你的最好詮釋。

有一句很著名的話:

愛是什麼感覺?

就好像忽然有了軟肋,又忽然有了鎧甲。

愛是鎧甲,讓他們死都不怕。

愛是軟肋,唯獨害怕失去對方。

我寫到這裡,已經流淚了好幾次。

事實上,網上像這樣的愛情故事還有很多。

這些故事發生在老人之間,大多經歷了長達大半個世紀的陪伴。相反,經歷了歲月的洗禮和蹉跎之後,這些感情非但沒有變得淡薄,反而因為歲月越長而越發熠熠生輝,歷久彌新。

我想,這就是愛情的魅力。它不光是發生在年輕人精心裝點的玫瑰花和燭光晚餐、電影院和海誓山盟中,更發生在每一個用心陪伴的人身上。

在江南的書里,江南借著書里人物之口講了一個道理:

一輩子就這麼長,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講一句我愛你,可他把一輩子的時間都給你了,這就是他愛你的證明。

我想,這才是愛情最好的姿態。

最後,用葉芝一首非常著名的詩來結尾,也在情人節這天祝福每個人,都能收穫長久陪伴的愛情。

When you are old

--- William Butler Yeats ——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a little sadly,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當你老了

袁可嘉譯

當你老了,頭白了,睡意昏沉,

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

慢慢讀,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

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垂下頭來,在紅光閃耀的爐子旁,

凄然地輕輕訴說那愛情的消逝,

在頭頂的山上它緩緩踱著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間隱藏著臉龐。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不會談,歡迎掃碼關注關注。

情人節快樂。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家裡老人拾荒?
該不該給老年人讓座?
贍養老人是政府的責任還是兒孫的義務?
為什麼老人身上都是同一種味道?
我奶奶被他精神病的兒子(不是我爸爸)打傷了,我該怎麼辦?

TAG:老年人 | 愛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