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該去大公司打拚,還是去小公司鍛煉?
畢業之後到底是選擇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希望你可以從這篇文章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馬上就到2018春招季,如何應聘BAT等知名大公司成為熱議話題,而那些還沒拿到大公司offer的同學們,眼神甚至夾帶著一絲絲絕望…難道進不了大公司,職場發展就真的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么?——飛月
2018年IPO名單和年薪崗位攻略,今年的富翁、職場金領職就在這裡
【大公司vs小公司,該怎麼選?】
關於如何選擇公司,最常聽見的,是以下兩派聲音。
「大公司工資高,福利好,安穩有保障」
「小公司可以快速學習,大公司里只能做螺絲釘」
好像都有道理,那麼到底大公司 VS 小公司,該怎麼選?
本文詳細與你分享:
1. 過去對大公司存在哪些誤解?
2. 過去對小公司存在哪些誤解?
3. 大公司or小公司,對人才的需求有什麼不同?
4. 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5. 如何選擇,才是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過去對大公司存在哪些誤解?】
No 1、以為大公司有系統的培訓
當初找大公司時,天真的以為大公司會有更系統的培訓,但實際發現,大公司需要的是專精人才,所謂的「大公司培訓」,能提高的也只是特定領域,而這些所謂工具培訓,在大多數地方也都能找到替代品。
工具培訓
職場的本質是價值交互,而不是你的學校,即使做培訓,內容也都是崗位相關,為了讓你快速適應崗位需求,儘快產出,並不會牽扯太多其他的知識,想全面提升知識,還得還得靠自己。
No 2、以為大公司會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你
其實從概率學來說,市場在不斷變化,而大公司無論是資源還是人脈,都可能比對手更早發現並解決問題,挑戰機會確實很多,但問題是,這些機會大多都不是給你準備的。
說起大公司的管理,總牽扯到這麼一個辭彙:「二八定律」,事實上就是20%掌握了80%的挑戰和機會,大公司里分工細緻,每個人負責著屬於自己的一小塊。
雖然在外人看起來,你正在做的是業內領先的產品,但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這是這條「生產線」上眾多人一起協作的結果,而在這條「生產線」上,我們往往只能看到手上的零部件,卻沒有機會看清產品的原貌。
上周公司要招聘一名優化師,有位在網易1年經驗的優化師同學來面試,1年工作經歷只接觸過安卓端應用商店推廣,甚至連iOS端推廣都沒機會接觸,更不要說參與進APP改版,用戶人群調研這種更核心的工作中去了。
No 3、以為公司牛逼 = 你牛逼
很多同學想進入知名大公司,一個重要原因是這樣「聽起來有面子」,事實上大企業確實可以給你提供平台背書、品牌加成,在自我介紹時,頭頂大公司光環確實容易得到別人的關注和尊重,。
但實際上,如果你本身只是處於基礎職位或者較邊緣部門,且能力又沒有超過本部門至少75%的人時,往往很難有機會展現專業能力,這時有百分之90%的可能,你都只會淪為大企業中的螺絲釘,當你離開這家公司的時候,牛逼的依然只是這家公司而已,不是你。
你在別人眼中得到的尊重,更多只是平台的光環作用而已,欲戴其冠 必承其重,帶上厚重的王冠,能否撐得起他的重量,心中苦水也只自己知道。
【過去對小公司存在哪些誤解?】
No 1、管理流程少≠效率高
以前在小公司,經常會出現一個場景,由於大家都坐在一起工作,我經常突然想到新需求,站起來就對研發哥哥吼一聲,在著陸頁中更換內容,馬上改好,晚上就上線測試,這種場景在很長一段時間,被飛月認為是效率高、快速迭代的表現。
但實際上這恰恰是小公司的弊病,大家看似很忙碌,看似很努力,但這種突然冒出的想法,沒有計劃,沒有經過評審,更沒有小範圍實驗結果做依據,這種拍腦袋的決策方式,就是雷軍經常說的「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往往並不能真正帶領大家走向正確彼岸。
而在大公司里,這種風險把控更好,因為一切都是按計劃緊鑼密鼓、按部就班的進行著,每個人負責自己的一小塊,心無旁騖的專註於本職工作,對產品優化建議統一提給產品經理,經過評審後提交技術,由推廣人員反饋數據證實可行性,決定是否長期保留,公司制定了所有的規則,來保證這台機器的高效運轉。
過去,我們只看到層層審批帶來的低效,但卻忽略了管理流程帶來的縝密,有時候,能做對事情,比做更多事情重要很多。
No 2、事情多≠挑戰多
以前在小公司,因為人少,經常就是一個人活出一支隊伍,每天處理完工作任務後,有至少一半時間是在處理瑣碎的事情,由於沒有資源,甚至要去自己跑稅務局,打電話通知客戶,甚至幫領導買奶茶...試問這樣的機會,給你又如何?
當小公司還在為尋找合作資源發愁時,大公司的合作邀請,已經多到記錄不過來了,並且已經開始和國內頂尖服務商合作,已經可以從中可以觀察到優秀項目的運營經驗。
雖然技能接觸廣度來說,大公司每個人接觸到的業務面比小公司少很多,但做好一個項目的含金量確往往比多做幾個低質量項目高很多。
【大公司or小公司,對人才的需求有什麼不同?】
No 1、大公司喜歡專精,小公司喜歡全能
在大公司,這麼大的機器需要運作,一切都需要協作,為保證正常有序的管理,通常層級分明,分工明確,每個人負責一小塊領域,通過自己的能力和經驗,在這個崗位上實現KPI。員工就像螺絲釘一樣,一人掌管一個點或者一條線,而不是一個面。
上學的時候,老師希望你是全科滿分,不要偏科。工作後,老闆大概更希望你某一科滿分,哪怕其他科目全是0分,因為你不擅長的,會有其他此科滿分的人來做。
No 2、獨挑大樑VS後備人才
當公司做到一定體量以後,成熟業務帶來豐厚穩定的收益後,從公司角度來說,在核心職位上多儲備些人,這樣即使有人請假/離職也不會對項目進度產生太大影響,從公司角度來說,出發點是合理的,但從員工的角度來看,這些被多出來的人,處境也就很尷尬。
而小公司會因為人力不足,更希望員工都是多面手,這就意味著,在小公司你要一人任多職,因此會有機會接觸很多種類的工作,嘗試不同領域,你會在最短的時間得到最大的鍛煉,甚至參與公司決策。
No 3、穩步成長VS野蠻生長
一般來說,大公司更想要性格穩定,可以進行沉澱的學生。大公司企業文化深厚,再加上良好的工作環境,讓他們能夠接受很好的職業培訓,可以利用大平台慢慢成長,加薪和職位提升只要每個季度達成KPI,都可清晰預期。
而小公司更適合不安分、追求野蠻生長的人,比如那些在學校里就努力「折騰」小點子、小項目的人,這種人在大公司里會受到很多限制,無法完全發揮性格優勢,而小公司往往執行高效,可以給你快速試錯的機會,這對於還沒有突出專長的同學來說,畢業後1-2年先去小公司鍛煉,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No 1、學習的機會or展現的舞台?
在工作前五年,其實還不用過多考慮薪酬待遇的因素,也未必要找一個多大的舞台,一到就證明自己有多優秀能做出什麼樣的成績。
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決定你能立多少戰功的前提是有什麼對應能力,所以這個時候你更應該從個人的角度去考慮,哪裡的學習機會會比較多?
No 2、私人定製技能or行業通用價值?
所謂「私人定製技能」是指,這項技能只適用於這一家公司,能夠在這裡產出價值,但是離開這裡,就沒有市場競爭力,很少甚至沒有別的企業需要你這項能力,典型的案例就是塞班系統程序員,當諾基亞倒閉後,定製技能在市場價值失去大半
而「行業通用價值」意味著,你的這項能力是被市場認可的,是有市場需求的,你在這家企業做的事情,經驗值也可以挪用到其他企業里,給自己的經歷加分。這樣即使最後你離開了這家公司,你在市場上依然能開出好價錢。這樣的能力,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典型的用戶獲取、用戶運營、活動策劃的相關經驗,因為核心互聯網商業模式,都離不開這核心三點。
即使平台再好,如果不能給你鍛煉核心技能的土壤,那也要多上點心,趁早想好解決方案。
No 3、讓公司為你打工or你為公司打工?
選擇公司,要考慮清楚這家家企業能帶給你什麼?哪些東西是你可以轉化成個人資源的?如果現在離開,哪些經驗能給你帶來更多增值?
在這方面往往是大企業收穫會更多(優秀人脈、行業資源、項目經驗),但如果能趕上快速成長的小公司,在某個領域做得小有成就,而你又更有話語權,這樣的收穫甚至會比在所謂的「名企」更有光環。
而不管是人脈、平台背書、還是項目經驗,你做過的事情,待過的地方,最好都成為你的能力證書,而不是當換個地方,就得一切從頭開始。
【如何選擇,才是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如何選擇才是最合適自己的道路,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情況做判斷,但進入大企業並不是職業成長的最佳通道,更不是唯一通道,下面給大家分享兩點準則,懂得如何根據成長需求給自己選擇方向,即使不進大公司也能擁有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之路。
No 1、比挑選平台更重要的是,進入核心部門!
招聘的時候HR總喜歡跟你說,這個部門是未來公司布局重點,公司資源豐厚,一定會大力投入,但好運碰到你頭上的概率並不高,殘酷的事實是企業大多數部門都不可能掌握核心資源。
下面這張企業價值鏈模型,告訴你如何分辨企業核心部門。
在這張圖上,底下的箭頭部分叫「主價值鏈」,上面的灰色部分叫「輔價值鏈」。
主價值鏈上的職業是可以直接為公司創造價值,比如市場營銷、客戶服務等等,都介入到了具體的產品或服務,能為公司直接帶來利潤,是最不可或缺的核心部門。
而輔價值鏈上的職業則間接為公司創造價值,為主價值鏈服務,比如行政,財務、法務等部門,不直接介入公司的產品或服務,但是為公司整體服務的輔助部門。
用途1:選擇職能
假如你現在要找工作,對於將來要從事什麼職業,完全沒有概念,卻又想篩選出核心崗位,那麼就可以用這個工具,來初步框定一下大方向。
用途2:選擇行業
圖上的各類職能的重要性,在各個行業是不同的。比如說,在電商行業,關鍵成功因素是營銷,那麼市場營銷職能就是公司的關鍵。
而在工具型產品(比如今日頭條),關鍵因素是推薦演算法和產品,那麼這兩個職能就是公司的關鍵。如果你所選擇的職能,在行業內是關鍵職能,那你將獲得的發展資源和發展機會將大有不同。
No 2、跟對老闆比跟對平台更重要
最重要的一點,放在最後來說,無論在什麼時候,遇到價值觀匹配,又願意帶領你成長的直屬領導,比任何平台甚至薪資都更重要,即使在外人眼裡看起來,再怎麼牛逼,那也是企業的光環,與你真實能力無關。
而如果一個領導,你在面試的時候都不認可他的能力,他的價值觀,他的為人處世,那麼將來工作中一定會很不順利,而從長遠來看,你能獲得的薪資是你能解決問題的價值,過分依賴過去名企光環反而容易給予太高預期值,明明能做到80分,但領導期待值是90分,結果也可能會摔得很慘。
所以在成長路上能遇到好領導至少價值年薪20萬~
【總結】
回到開始的問題,「大公司 VS 小公司,畢業後到底該怎麼選?」
作者個人選擇排序是:
1.靠譜創業公司(靠譜領導+靠譜團隊+靠譜需求=靠譜創業公司)
2.知名互聯網公司
3.互聯網中型公司
4.傳統行業公司
希望分享能給為即將選擇未來人生道路的夥伴帶來一些思考和啟發,以上!
軍人轉業情:一起回首過去復盤,一八不忘初心前進
我們是國防教育/政企拓展團建、紅色文旅領域的任正非,將一路泥濘;
我們是軍人復轉細分領域的老乾媽服務到老百姓身心,定無懼風雨。
兵魂中國瀟湘之師:一支穿雲箭,約你爭一輩子朝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