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世界》博客:創造對高音質的需求

HomePod 已於上周發貨,目前的評測也不必細讀。八個字概括:音質一流,Siri 雞肋。

除非是跟樂迷或發燒友聊天,否則一定聽到這樣的觀點:我對音質要求不高。音質是小眾需求,這一點我想沒有疑問。有疑問的是:通過說話來控制一個擺放在家裡的東西(而不是隨身帶著/戴著的東西)幫自己做各種事,是大眾需求嗎?

參考日本的兩個場景:拉麵店和迴轉壽司店。前者大都在門外擺放自動售麵機,一個個按鈕矩陣式排列,寫著麵的種類。塞入鈔票,按下按鈕,機器吐出印有對應食物名稱的小紙片,交給服務員即可。

至於迴轉壽司,據內子說,懂行的人不會直接去拿傳送帶上轉著的那些,而是直接對著站在傳送帶中間的廚師口述點單。想來口述點單的好處大致包括「較新鮮」「有人情味」(和活人而不是傳送帶在溝通),以及效率高的幻覺——想吃就直接叫,不必等它轉過來。實際速度當然未必快,所以叫幻覺。實在而有用的幻覺。

我想沒有人會盯著自動售貨機想,要是能直接對它說「哥們兒,來罐 Dr Pepper」該多好啊。自動售貨機對語音控制的不支持是一個優點,而非缺點。原本不得不用語音的場景,被更為精確的人機介面取代。售麵機是受到店家和食客雙方歡迎的機器。但在迴轉壽司店,雖然傳送帶是更民主的介面——妳不需要知道那些魚的日文名字,但語音是更高品質的介面,而且這一點似乎得到了普遍認可。

昨天我懷疑智能語音助理不是大眾需求,有人在新浪微博祭出了那個馬車和汽車的比喻,把懷疑智能語音助理的人比作意識不到汽車優越性的守舊馬車迷。這個比喻背後的邏輯同樣可以用在音質上:大部份人認為自己不需要更好的音質,只是因為沒體驗過好音質,缺乏聽覺想像力。

HomePod 被幾乎所有評測者確認音質明顯勝出同類、同價位(甚至高價位)產品,可是很多人只盯著 Siri 這根軟肋,彷彿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在家裡對著音箱說話。

我確實認為蘋果把音質視為新的汽車。如 Neil Cybart 所說,正如 Apple Watch 解決的是「人們居然不覺得自己需要戴錶」的需求,HomePod 解決的是「人們居然不覺得自己在家需要高音質」的需求。這才是所謂只有蘋果能做的事。獨此一家的事,必定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玄學。

(點此在《一分世界》收聽本文語音版。(需要 Telegram。))

(本文原載《一天世界》博客)


推薦閱讀:

流行通信是 IPN 下最無趣的節目嗎?
參加《IT 公論》8 月 29 日北京聚會是種怎樣的體驗?
如何評價 IPN 的新節目《(Hi)story》?
為何 IPN 旗下的節目在荔枝電台都不更新了?
如何看待《味之道》脫離IPN?

TAG:IPNIntelligentPodcastNetwork | 一天世界 | HomePo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