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遙望平昌:從科技奧運、數字奧運,到雲上奧運

文/鄭凱

從2018回首2008,從平昌回望北京。過去的這十年,恰是互聯網和科技發展最為迅猛的十年,也讓奧運精神在科技的變革中,逐漸釋放出不同以往的光芒。

2008年北京奧運首次提出科技奧運的口號,而在2018年的平昌,阿里則闡述了雲上奧運的理念。十年前的科技奧運,其實仍然建立在「信息化」的水平上,以信息服務、安防保障和節能環保等各自獨立的信息化場景組成,並未深入到奧運本身。

十年後,阿里所展現的雲上奧運,以阿里雲ET奧運大腦為核心,並將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IoT、大數據等技術與體育賽事相結合,從數字化運營、數字化體驗、數字化競技、數字化傳播四個方面推動奧運進化。

短短十年,科技革命已經從信息化時代過渡到互聯網時代,又進入到了移動互聯網為主體的雲時代。而科技奧運,也歷經了數字奧運,開始領會到雲上奧運的精髓。

科技因奧運而偉大,奧運因科技而前行

很少人知道,奧運會在百年歷程當中,一直都是最新科技成果的試驗田,而每一次的改變都會帶給奧運新的改變。

例如,1948年倫敦奧運會是第一屆有正式、系統的電視台與電台轉播的奧運會,從此「轉播權」開始成為國際奧委會的重點盈利項目。1952年奧斯陸冬奧會,電子計算機開始在奧運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這是科技奧運史中的一項歷史性的突破。

而我們所熟知的過去幾屆奧運,也就是所謂的現代奧運,正是在科技元素的運用下,創造了難忘的經典。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第一次使用了大型電子信息服務系統,賽事的運轉在電腦的幫助下井井有條,從數據處理、報表列印到資料彙編,全部都在電腦上完成。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共投入了七萬台電腦參與這屆奧運會的各項賽事工作;2012年倫敦奧運會,3D轉播技術第一次在奧運賽場得到實踐;2016年里約奧運會,8K清晰度的轉播與VR技術的使用讓電視轉播又上升到新的台階……

很顯然,奧運的歷史就像是一面映照人類科技進步的鏡子,在這面鏡子里最新的科技得到運用,同時成功的實踐又往往推動了科技向下一個時代進化。

科技因奧運而偉大,而奧運則推動了科技的前行。

馬雲在接受CCTV-5採訪時表示:阿里巴巴可能是奧運史上「最奇怪」的頂級合作夥伴,阿里巴巴不像可口可樂、三星等品牌,它沒有東西可賣。但最後阿里巴巴卻成為了奧運全球TOP合作夥伴,而且史上少有的佔據兩個門類(雲服務、電子商務平台服務),更少有的是實現了長達12年的合作。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同一年,阿里巴巴還是一家初創的電商公司,那時候仍然在生存線上努力的馬雲,其實也並沒有想過有一天,阿里巴巴這個名字會成為科技奧運的推動者。奧運,也該到了全面數字化的階段。

數字化,正在「拯救」奧運

客觀的說,在2008年之後,奧運對社會民眾的影響力呈現出了下降的趨勢。

據美國尼森調查統計公司的數據顯示,美國人觀看奧運節目的電視收視率要比倫敦奧運會時降低35%,儘管奧運會仍具有巨大的全球影響力,但固有傳播模式在年輕人中的吸引力減退是一個不爭的事實:2016年里約奧運會,美國18到49歲人群的電視收視率較上一屆奧運會下滑了25%。

奧運對年輕群體失去了吸引力,並非是因為奧運本身出了問題,而是互聯網的發展。新媒體和社交平台,搶走了原本屬於傳統媒體的流量。單以美國NBC給出的數據為例,里約奧運會流媒體總時長高達22.5億分鐘,比之前所有奧運會加起來還多了7.5億分鐘,同時在國際奧委會運營的社交媒體賬號下,奧運相關新聞的閱讀量達到40億次,是倫敦奧運會的5倍。

很顯然,傳統的奧運傳播和參與模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即便是奧運作為全球最頂級的強大IP,也面臨著被分流的危險。況且,奧運在數字化方面的體驗不佳也造成了用戶粘性的缺失。擺在奧委會面前的難題,就是如何利用最新的技術手段,來創造新的體驗,重新贏得用戶。

所以,這正是奧委會選擇阿里巴巴,作為未來12年的科技合作夥伴的原因。正如阿里巴巴首席市場官董本洪曾說過的,「阿里巴巴不僅是電子商務公司,也是一家科技公司。阿里巴巴通過DT構建未來商業的基礎設施,在每一個0與1背後,通過雲計算、人工智慧,都能帶來巨大的改變,這也是阿里巴巴最希望為奧運帶來的價值。」

其實,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過去一直再談,「現代奧運也需要改變,需要找回對年輕人的相關性,奧運會很多流程都應該走到數字化時代。」而在2月10日,巴赫又在平昌提出,「加大數字技術使用可以擴大奧運會的吸引力,保持奧運會觀眾的用戶黏性,即便奧運年之後也不會熱情冷卻。」

巴赫說的很對,奧運是階段性的強IP,持續的影響力是百年奧運史上都沒有解決的大難題,那麼數字奧運,則能夠將奧運的精神和內容,最大程度的延續,就像是雲計算的價值一樣,打破每個單點的信息孤島,讓每個奧運節點能夠共通,讓奧運的體驗升級,精神長久不衰。

這,就是雲上奧運,阿里巴巴將要為奧運打開的一扇門。

雲上奧運,阿里雲剛剛打開一扇門

馬雲說,2008年北京的科技奧運,通過中國自己的技術和思想,讓大家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奧運會。那麼,即將到來的北京冬奧,要讓世界看到中國在高科技領域裡面、在文化裡面、在創新裡面不亞於世界任何國家。

科技讓奧運成就偉大,數字化延續了奧運的持續影響力,而雲上奧運則讓奧運創造完全不同的用戶體驗。

根據阿里與奧委會的協議,雙方的合作會延續到2028年。這意味著,阿里巴巴作為奧運歷史上首個奧運會的「雲服務」官方合作夥伴,將在一個長達12年的跨度中去服務於奧運會。這讓阿里有機會真正用雲計算去改變奧運。

所以,平昌的雲上奧運展館,本質是對未來12年阿里所要做的工作的一種梳理,在未來阿里會通過阿里雲的能力一步步讓這些場景化的應用走向實現。

例如人工智慧將為每位觀眾提供一張人臉識別的「通行證」,只要刷下臉就能在奧運場館「無感通行」,此外人工智慧技術還將預測場館人流並給出智能指引。人工智慧將調控舉辦地的交通情況,最大限度提高車輛通行速度。在緊急情況發生時,人工智慧還能調控紅綠燈,為救護車等應急車輛開闢綠色通道。

不難發現,這些智能化的應用,都是阿里雲通過實際的項目踐行過的,在杭州的ET城市大腦中,已經可以看到成功的行業部署,這也是當初胡曉明之所以喊出行業AI的重要原因。

再比如,對於對遠在萬里之外的觀眾來說,以往中心化的賽事內容分發系統,將基於雲計算平台分布到距離每一個觀眾最近的資源點,協助每個觀眾、每個體育粉絲能無縫銜接觀看奧運比賽,並得到最大化的參與體驗。

雲計算對奧運的改造還不止於此,我們知道過去奧運的很多基礎設施,比如系統和運營的能力,可以通過阿里雲的能力做到重複使用,讓運營主辦的成本得到降低。在數據層面,如果都做到賽事數據的雲存儲,那麼每一場賽事都會讓觀眾產生直觀的的認識。雲上應用,也會加快人工智慧落地的速度。

由此可見,雲上奧運對奧運來說是的確是一次全新的改造。馬雲說,北京冬奧會要融合技術闡述我們的文化。中國的文化很強大,用技術、用全世界能理解的語言去解讀中國文化。可見,平昌只是雲上奧運的「小考」,四年後的北京,才是阿里雲上奧運的」大考「。毫無疑問,雲上奧運的改造,會是非常宏大的工程,但它對阿里的意義一定會超過雙11,以雲上奧運做到最佳實踐,阿里雲收穫的的將不僅僅是經驗,隨之而來的將會是全球品牌影響力的一次躍遷。


推薦閱讀:

TAG:馬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