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起源再一說:40億年前,月球是慢慢離開冰凍地球的
說起頭頂上那輪明月,我們從小到大聽過不少關於它的傳奇故事。那麼,有沒有想過,月球是怎樣起源的?
科學家普遍認同的月球起源說是,45 億年前,原行星忒伊亞(Theia)撞上了地球。忒伊亞當場粉碎,地球也遭受重創。
前者的大部分碎屑濺入太空,在地球引力的拉扯下散佈於環繞地球的軌道上。碎屑間頻繁碰撞、吸積,最終聚合為今日月球的雛形。
自上世紀 70 年代以來,大衝擊理論為我們描述的這副圖景,已然構成人們對月球起源的科學認知。它在觀感層面上「衝擊」著人們的想像力,甚至為不少災難主題的科幻作品提供了靈感來源。
但是就在 2017 年年初,大衝擊理論自身也遭受了一次新的衝擊。挑戰者名為「多重撞擊理論」,由以色列學者拉盧卡·魯夫(Raluca Rufu)牽頭提出。
在這套新理論里,忒伊亞活生生變成了「忒伊亞們」,月球也成了「月球們」。等那些「忒伊亞們」挨個撞完地球,地球還要眼睜睜地看著這群小月亮在自己軌道上繼續「互相傷害」。
但是現在,科學家所做的一項新的研究揭示,早在 40 億年前,月亮很可能是緩慢地脫離開地球的。
經過研究,科學家製作了一個動態模擬模型,這個模型顯示了月球從冰冷地球上慢慢漂移出去的過程。40 億年前的地球,獲得的日照強度比今天要少 30%。
在那個時候,地球就像一個寒冷的冰球。地球當時所受到的潮汐力也不如今天,這意味著早期地球上大部分水都是冰凍狀態。
而月球就是在那個時候從冰冷的地球緩慢漂移出去的。研究人員提出的模型表明,這一緩慢的分離過程耗時長達數億年。
動態模擬模型也顯示出,早期的月球和地球差不多大,隨著它從我們的地球旋轉出來,多餘的物質也逐漸凍結在太空中。
一直一來,月球形狀之謎都困擾著科學家們。月球稍微有點癟,彷彿被人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兩極壓了一下,以致赤道地帶鼓起,兩極區域扁平。
這倒沒什麼新鮮的。月球總在自轉,很久很久以前,它還很年輕的時候,球體的熔岩在冷卻成堅硬岩石的過程中,自轉導致的離心力的確能讓赤道地帶鼓脹起來。
不過,早在 1799 年,數學家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就注意到,由於月球形狀不規則,它在轉動時有些擺動。
上世紀 60 和 70 年代的太空探索發現,月球形狀還有另一處不規則:它沿著月地軸的方向有輕微拉長。
也就是說,如果把月球沿著它的赤道切成兩半,橫截面並不是個正圓。月球像橄欖球的形狀,其中一個尖頭正對著地球。
儘管如此,對於月球何以形成目前的形狀,從來沒有人能提出令人完全信服的說法。此外,成因問題還不是其中的惟一謎團。
另一個謎團是,在月球總是對著地球的一面,其構成物質和表面情況與另一面有相當大的差別。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月球正在遠離地球,它的轉速也在降低。「阿波羅」宇宙飛船的宇航員在月球表面放置了一些鏡子。
這些年來,從這些鏡子反射激光光速的情況可以看出,月球正以每年約 3.8 厘米的速度遠離地球。
目前,月球是以天文學家稱作 1 比 1 共振的比率沿軌道繞地球運行的。也就是說,它的公轉周期與自轉周期相同,朝著地球的始終是同一面。
這樣看來,月球過去距離地球要近得多,公轉時間也要短一些。如果按 1 比 1 共振比率繞軌道運行,其自轉速度也就會快一些。
這可能是月球赤道區域鼓起的原因。但是,這樣的推測還是無法正確解釋為什麼月球沿月地軸會出現扁平狀。
科學家表示,這個最新研究中的動態模型或許會幫科學家們找到月球形狀之謎的答案。
雖然新提出的模型仍只是一個假設,但其計算非常精明,為科學家們找到幾十億年前地球和月球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提供了更多線索。
推薦閱讀:
※一個僅有極小質量,在月球同步軌道包裹住整個月球的全反射鏡面會對地球產生怎樣的影響?
※今天的月亮為什麼沒15圓?
※[2016.11.14]賞月
※怎樣拍出好看的月亮?
※月球中心(月核)的密度比月幔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