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塑造高情商領導:從管理人力到調動人心(12)

客戶成功路徑的具體化

在前一篇,我們談到」客戶成功路徑「,這個理念是打造倒追銷售流程的關鍵所在。

而倒追營銷的核心難點,也在於客戶成功路徑的打造。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書面流程,背後是企業對」什麼是客戶成功「和」如何推動客戶成功「的深刻理解,以及在此基礎上打造的一系列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也決定了企業的資源配置。從大的層面看,要實現這種營銷是企業整體戰略層面的事情,往往不是單獨銷售人員個體能夠做到的。

設計客戶成功路徑,儘管不同的場景有非常大的差異,但從客戶購買的決策過程角度,很多時候卻存在共性。基於這種共性,我們可以產生一個更為具體的、具備指導意義的參考模型。這就是本章要談到的」客戶購買周期「。

傳統銷售體系的問題

在微軟公司的時候,我就對銷售理論非常感興趣。研究了很多理論之後,哪怕是看上去非常美妙的東西,到現實中往往是差距巨大。

後來,基於」溯本法」,我意識到,大多數公司,他們的重點都在「銷售」。比如銷售培訓,重點是銷售技巧。再比如銷售管理,重點是銷售行為和銷售結果。

但是,對銷售的高質量理解,應該是基於對客戶的高質量理解基礎上的。我們都在談」如何銷售「,卻很少有公司把」客戶」作為重點。如果承認我們並不是天才,很多時候都需要學習。連「客戶」都不在學習和研究的重點上,那麼多公司,對銷售理念的自信哪裡來的呢?

我的結論是,銷售理論中最基礎的部分,不是銷售方法,而是客戶洞察。

事實上,我所觀察到的頂級銷售,他們做事的方法,跟傳統銷售模型可能有非常大的差異。但是往往他們都能夠深刻把握客戶。例如對客戶的問題有深刻的了解,談話根本不拘泥於章法,總能直擊本質。例如喬布斯,他在手機行業的洞察、對人心的洞察,是世界級的。

大概那時候,我就有了一個結論:革命性的銷售理念,應該是把「客戶洞察」作為理論體系中最基礎的部分,反過來「如何銷售」,應該是基於「客戶洞察」產生的推理,而不是自然成立的公理。

在中學的時候,我發現有同學,喜歡去背各種各樣的定理定律公式。我說你背這麼多幹嘛,對方說要考試。我說只需要理解幾個基本公理定理,其他的你能記就記,不能記到時候直接推出來不就行了么。

這也是「溯本法」的體現:從本質的規律開始,推導出一層一層的知識。而對於只會記憶的人而言,往往他們缺乏對本質的理解,哪怕是記住了,也往往是生搬硬套。結果可能就是搞不清楚情況的亂用。

昨天我收到一封讀者來信:

老師您好! 看了您的文章之後,在談客戶時出發點都是能否幫助客戶更好地進行購買的決策,但是這個思路被我們公司的經理們集體炮轟了,因為在客戶關注價格時我沒有解決客戶的需求點,反而問客戶是否清楚交易流程;並且我想在談判的開始就試著去掌握全局,他們認為我應該逐個解決客戶的需求點,當以後出現問題時傾盡全力和公司和客戶一起去解決。我現在很苦惱,不知道該怎麼做了。如果有幸您能看到我的私信,還請您幫忙解惑。

這個局面的出現在於,讀者記住了「幫助客戶更好的購買決策」這個結論,但是這個結論到底是怎麼出來的,應用到什麼場合,如何評估到底用的對還是不對,背後需要客戶和人性的理解。沒有那些基礎只有結論,就很容易亂用。

客戶洞察,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功:

  • 客戶問題和客戶成功的洞察(客戶所面臨的問題、高效解決方案)
  • 客戶購買的洞察(客戶到底是如何購買的、每個購買階段的心理、行為、需求)
  • 人性的洞察(人的心理運作、溝通運作、關係運作等等)

其中,對客戶成功的洞察,根據行業各異。而客戶購買的洞察,相對具備共性。至於人性,則是更普遍的具備共性。而前兩者,往往也跟人性有密切的關係。

建立了這三方面洞察,才能夠像數學一樣,基於基本規律、場景去選擇恰當的策略、語言和行動。否則就容易亂套公式,在處理事情上缺乏靈活性,非常僵硬。

其實領導也是銷售,任何旨在影響改變他人的行為,都是在」銷售「,只是」客戶「未必是直接付費的人。從這個角度,大多數領導力培養體系,毛病也是一樣:關注重點是」領導「,對於」人性「這個基礎的教育卻異常貧乏。於是所謂的領導力也就成了無根之水。

上一篇中,我舉例自己的求職培訓項目,客戶成功路徑,是基於對客戶問題和客戶成功的洞察。這是每家企業,根據自己的客戶和市場要做的功課。

而這一篇,基於客戶購買過程的洞察,我們將會產生一個倒追銷售過程模型(客戶購買周期模型)。從廣義上講,當客戶購買的時候,」如何成功購買」也就成了客戶的問題和期望達成的目標。那麼基於客戶購買周期的銷售過程,也就是」客戶成功路徑「在購買問題上的體現。

客戶購買周期

客戶的購買,一般分為3個階段:

1)調研階段

2)比較階段

3)決策階段

調研階段

在調研階段,客戶這時候對於自己面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缺乏一個清晰的認知,因此他們的核心任務,是理解自己的問題和可能的解決方案的選項。

舉個例子,假設一個人臉上最近長了比較多的痘痘。

那麼她要做的事情,首先不應該是下單買葯。而是可能到網上去搜索一下自己的癥狀,看看怎麼回事,可能的原因是什麼,影響有多大。還要了解一下,到底這個可能有什麼解決的辦法,例如:

  • 什麼都不做讓它自己消退
  • 去醫院檢查
  • 買點葯自己敷
  • 採取措施調理保養身體

在這個階段,用戶固然可能去諸如「去痘痘的葯」的產品網站逛,但他們的重點並不是馬上購買,而是藉助這些網站上的信息,去把握自己問題和解決方案的整體脈絡。他們關注的是大框架,而不是購買細節。

同樣的例如買房子,用戶在這個階段,需要理解的可能是諸如:

  • 都有什麼樣的區域板塊
  • 什麼樣的房子適合我的需求
  • 不同類型的選擇可能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 不同地段、房型的歷史價格和升值潛力
  • 重點應該在什麼地方看房

在這些全局性的問題沒搞清楚之前,他們很難做出一個成熟的購買決定。

越是複雜的、重要的購買決策,客戶在調研階段花的精力往往就越多。

這個階段,客戶願意接觸銷售,並不是代表他們有多大意向在你這裡買單,而是通過跟你的交流,幫助他們建立對問題和解決方案的全局認識。

但銷售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在這個階段就開始拚命賣了。

曾經有位房地產銷售,跟我談她的客戶很多都看上去有興趣,最後都沒有買單,跟進對方也很冷淡。

她經常接觸客戶帶客戶看房,就開始跟客戶說諸如「這個房子很好,你如果要買的話還可以有優惠balblabla...",卻沒有去把握客戶整體的購買階段。

如果你的客戶是在調研階段(事實上對於複雜購買決策,客戶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這裡),他們的核心需求就是」理解問題和解決方案全局「,所以如果你能夠在這方面提供價值,通常就有自然的吸引。

這位房地產銷售,一個目標群體是海外置業的中國人。我跟她說,去寫一個中國人澳洲置業指南,其中列出她的目標客戶最關心的常見問題,然後當有客戶來找她,就首先分享這份報告。

她說「這樣我下來還要先做些調研和整理工作,把這個寫出來」,我說是啊,這個年代,你要做好銷售,專業化的服務能夠幫客戶解決好問題,這個是必須的。

然後她的客戶看了指南會問更有針對性的問題,這樣她也可以給客戶更好的建議。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幫助客戶找到合適的房子,就容易了很多。

同時這篇報告她分享到了自己的朋友圈,又激活了一些以前的客戶成交。而且她的客戶群體也把指南分享給了自己的圈子,這樣又帶來了新的客戶。

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她以前跟進過幾個客戶,問對方要不要買,對方一直沒有理睬她。然後她把這個報告發給對方之後,很快就收到了諮詢回應。

她跟我說以前也參加過銷售培訓,重點是諸如營銷話術、逼單手法之類的銷售技巧,從來沒有意識到要做這樣的事情。

克勞德·霍普金斯,現代廣告業的奠基人之一,說:」如何高效的銷售術,都是建立在吸引人的服務上的「。

如果你接受到的銷售訓練核心是關於」銷售「,這個恐怕很難有效果。在這個時代,一流銷售的基礎是一流的服務。而專業型銷售,對客戶最基本的服務就是」幫助客戶做出高質量的購買決策「。

調研階段的客戶,最需要的服務是」能夠幫我理解全局「的教育服務。這也是作為企業和銷售人員,應該修鍊的關鍵能力。

比較階段

在調研階段之後,是比較階段。

調研階段是一個發散的過程,客戶收集大量的信息,建立自己的整體認知。而在比較階段,客戶開始做減法了。

這個階段客戶會排除掉大多數選項,保留少數的候選,進行進一步的比較。這就像上淘寶店,一開始你可能看到覺得還可以的,都放進購物車。然後差不多了,就要從購物車裡面挑幾個重點,作為下一步的考慮方向。

在比較階段一個核心的事情,是」選擇標準「。

有句話叫做"一流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技術、三流企業賣服務、四流企業賣產品、末流企業賣苦力"。大家看一下站在行業頂端的企業,或者站在社會生態鏈上方的階層,他們往往是掌控了標準,例如法律就是一種標準。對於銷售人員也是這樣,你影響客戶決策標準的能力,往往決定了你的檔次。

舉個例子,我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管理軟體公司,公司的產品,都是跑在微軟資料庫軟體上的。有一天聽到同事說,他們去打單,客戶的招標要求中,包含了一條:考慮到數據的擴展性,資料庫將來必須能夠放到小型機上。

因為微軟資料庫軟體只能安裝在PC伺服器上,這一條如果執行,其實就等於判了我們公司的死刑。對方的銷售人員,介入得早,已經給客戶做了教育:「小型機等於高性能」。儘管他們的實際狀況,其實根本不存在這個問題。

那麼好了,如果你不能逆轉標準,在這個案例中,連上場的機會都沒有。

這也是在客戶調研階段,你就應該主動的去教育客戶,幫助對方建立整體認知框架的另一個原因:在調研階段的教育過程中,同時影響對方的決策標準。

決策階段

比較得比較充分了,也就進入了最後的決策階段。

在這個階段,用戶已經要做最後的決定了。

在面臨重大決策時候,人類心理本能會有不安全感。例如」婚前恐懼症「,就是這種不安全感的典型反映。有些時候這種不安全感有明確的理由,但即使沒有任何理由,本身也可能是」說不準就會出問題呢」,害怕做決定。

這個階段客戶會面臨自己的內心選擇壓力。如果通過了,那麼會購買。如果沒有通過,很可能或拖延甚至決策流產。

在很多情況下,銷售人員面臨最大的競爭對手,並不是同行,而是客戶「沒有購買」。

客戶購買決策的成熟過程

其實這三個階段的發展過程,也是客戶購買決策的成熟過程。

如果客戶每個階段工作做得紮實,認識到位,那麼最後,無論是決定買還是不買,選A還是選B,這個決策都是成熟的,他們內心都是有安全感的,相信自己做出了好的選擇。

但如果這三個階段任何一個階段出現「不紮實」的狀況,那就可能出現如下的情況之一:

1)直接在前面階段終止,購買決策流產

我前一階段準備買個可以站立工作的電腦桌。然後調研了一下,各種型號各種價格眼花繚亂,到底什麼適合我呢?

我也忙於是這事就擱置了。

其實卡在「調研階段」了,始終沒有建立起一個簡單清晰的整體框架。

越是重大的、客戶沒接觸過的難以理清頭緒的購買,這種死在前期的可能性越大。

2)前期問題爆發到決策階段,購買決策流產

調研、比較不充分也可能進入決策,但是這時候客戶的不安全感會很大,最終放棄購買。

我有次在一個教育行業的銷售群潛水,發現每天討論的最熱烈的問題就是「逼單」。大家討論各種方法諸如現場施加壓力呀、回去給折扣啊、隔三差五送溫暖打感情牌啊。

可是拜託,這裡面家長們之所以不願意買單,往往很多人是「我家小孩問題是什麼解決方案該怎麼樣「這樣的整體框架都不清楚好嗎,聽銷售說的一頭霧水,人家這時候本來就難以選擇。

3)客戶做出低質量購買決策

有些時候儘管客戶的購買認知不成熟,依然會做出決策。例如家長儘管一頭霧水,還是會挑一家公司讓小孩學習。

但這種情況,往往客戶在購買的時候是有比較強的不安全感的,因為自己也能感覺到對做出決策,缺乏充分的掌控和信心。

這種情況下他們因為現實的壓力,也可能購買,但是自己的決策都不成熟,導致後果很糟糕,也就正常。

顯然,這第三種情況,並不是你的客戶希望出現的結果。

倒追式的銷售過程,重點不是「逼單」,而是幫助客戶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成長,提升他們的購買認知,從而讓他們感覺可以做出高質量的購買決策。

當然,這裡面的假設是,如果客戶認識水平提高了,很大程度會選擇你們。為什麼呢?那又回到前面的客戶成功路徑了,你們的企業應該是最能夠推動客戶,得到他們想要的成功的。核心價值是這種」讓客戶主動選擇我們「的基礎。這個邏輯也就是蘋果、保時捷這樣的企業,體驗式營銷的底氣。

按照對客戶影響的重要性,購買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 一夜情
  • 戀愛
  • 婚姻

一夜情性質的購買,例如淘寶買件衣服,相對影響小哪怕錯了後果也不大,對於這種類型的購買,客戶即使在不成熟的認知的時候,也可能會做決策,能夠承受錯誤成本。這種情況下的「逼單」,往往還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技術,儘管我不認為這是正確的方向。

但反過來如果是嚴肅的、影響重大的事情,客戶對於自己「購買決策質量」就非常重視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本身你沒能幫助客戶提升做出「高質量購買決策」的能力,就直接想要快速搞定,那很容易快速失去客戶的信任,激發反感。

在決策階段,越是重大的購買,客戶會在意「錯誤的風險」。在重大購買決策中的失敗,對於客戶造成的損失可能遠遠不是買產品和服務的那些錢,而是損失更多的金錢、在權力鬥爭中的出局、市場的失敗......

所以這種購買,客戶需要有高度的掌控感和信心。因此對於供應商和銷售人員,也會更加看重可靠性和安全感。而企業和銷售人員,如果從客戶購買的調研階段開始,幫助客戶提升他的認識,從而提升決策質量。這種共事的關係會幫助客戶建立對企業的信任和安全感,也會幫助你深刻的了解客戶。

銷售人員困擾的一個問題,就是「我跟客戶談價值,客戶跟我談價格」。

這裡面最常見的兩種情況是:

1)的確你的價值對客戶不是價值

2)客戶因為缺乏見識與能力,沒辦法理解你的產品和服務價值

越是複雜的產品和服務,如果客戶又是第一次購買,的確人家搞不清楚啊。那怎麼辦呢,搞不清楚那就用自己清楚的標準來,例如價格。所以如果是銷售的專業化產品和服務,從調研階段就培養客戶的認識,讓他們變得更有品味,能夠區分出事情的好壞,這樣才能產生實在的價值感。

如果想加速客戶購買的進程,簡單粗暴的逼單,對於大一點的項目是幾乎沒有用的,但是如果能幫客戶更快的更成熟的跨越每個階段,那麼最終的購買決策也就可以更快做出了。

例如「海外置業指南」加上隨後的諮詢,可能幫助購房的人用30分鐘的時間,明確了以前幾個月都沒有明確的大方向。那麼這樣客戶就可以進入後面的步驟。

循序漸進的做事

談了客戶購買周期,我覺得背後的理念是,很多事物發展,都有其自身規律。例如客戶購買認知,從最早期的模糊,到最後的清晰,是有個發展過程的。

理解事物的發展脈絡,循序漸進,才能夠」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最後達成高效果。反之,看上去很急、投入各種資源,卻常常是今天進洞房明天就要抱個大胖小子的心態,甚至剛相親已經想著後天抱娃了。所以收效甚微。

孫子說:「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把握髮展脈絡,才能把握「變化」。

===90天塑造高情商領導===

《90天塑造高情商領導:從管理人力到贏得人心》連載中,關注公眾號"倒追學堂"及時獲取後續內容。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以及對待理所當然找自己翻譯的人?(無理請求)?
青少年情商訓練(三十一)
漢尼拔的情商高嗎?
情商高有哪些體現?情商到底有多重要?

TAG:領導力 | 情商 | 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