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反覆學習」記憶效果更好!「交互交錯學習」法,讓人瞠目的實效!

認真學習,但是成績不升...

要記的內容就是記不住...

學習中,碰到這樣問題的學生不在少數?!

就如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強調過,學習記憶的終極方式無非有3種:增強刺激+多多反覆+嚴格「輸出」。

其中最根本還是「反覆」——通過反覆地接觸(複習)內容,來達到長期記憶的目的。

但是,現代科學實驗證明,還有一種方法甚至比「反覆學習」的記憶效果更好。

那就是「交互交錯學習法(Interleave)」

即使「反覆學習」,效果還是不明顯的原因在哪裡?

雖然學習記憶的基本是「反覆」,但是還是會有很多學生,無論如何「反覆」,成效也不大的情況發生。

當然,不是說反覆後也一點沒效果,效果肯定是有的,但是不明顯。

究其原因,99%可能在於「反覆」時的專心程度——如果複習時,翻著書頁,讀著字句,但是心早已不知飛到對哪個可愛妹妹的相思上去的話,再看再讀1百遍也是於事無補的。

特別是重複著同樣的內容時,很容易「走心」,鬆懈與疏忽。

要想保持學習時的專心程度,高度集中注意力的程度,除了要明確知道自己的每次學習時能集中的時間長短之外,學習過程中「收與放」,「緊張與釋放「,學習與休息」的實踐也很要緊。

這也是我們所熟知的「番茄學習時間管理法」的由來。

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學習內容的切換」+「學習方式的切換」。

其中,經過科學實驗驗證,比「反覆學習」更有效率的就是本文要介紹的「交互交錯學習法(Interleave)」,其實就是學習內容的切換,只是需要配合一些基本條件。

什麼是「交互交錯學習法(Interleave)」?

「Interleave」的字義,原本是計算機等進行數據處理的時候會用到的術語,指「插故意讓不連續的形態配置,反而可以體色很難過性能的方法」,直翻還可以有「交互,交錯」的意思。

「Interleave學習法」,即「交互交錯學習法」,在學習時,敢於把有關聯性的不用科目、項目混合在一起,交錯開來的學習方法。

比如,在進行英文閱讀,長文解讀學習時插入英語聽力訓練;在學習數學時,插入物理的學習;在學習中國歷史的時候,插入世界史的學習等等。

按順序學完一科目一項目後,再進行下一科目項目的學習的方式,看似效率更高,但其實,交互交錯的學習更容易被記住。

得出這個結論的實驗開始於2006年的美國,通過讓學生看各畫家的畫作和名字,讓他們記住畫作的風格實驗。

結果,與連續看同一個畫家的畫作的學生相比,不連續看不同畫家畫作的學生,明顯在記憶效果上好比連續看同一畫家作品的好上多倍。

在以後的幾次相同目的,不同內容的實驗中也得出了相同的結果,交互學習法也從這個時候正式開始登場。

如同「費曼技巧」一樣,「交互學習法」在無數次得被學生實踐和驗證的情況下,得出了公認的滿意結果。

具體怎麼做?

重要的是「交互學習的意識」。

按計劃,決定好今天的學習任務,是學習這科目和那科目,那麼桌上排列好這兩科目的學習資料和教具,然後就可以開始了。

設定好固定學習間隔時間和休息時間也可以,最好的方法是「以自己最多在學習時的集中時間」,來分割每段學習和休息的時間,即自己的集中力如果只能維持15分鐘,那麼以15分鐘為一個學習段落,到了15分鐘就開始休息,接下去還是15分鐘後休息,依次循環。

在這個時候必須注意的是,到點後,不管學習到什麼程度,有沒有學完,一定要中斷並結束,休息完後必須移到另一科目的學習上。

這在心理學上被稱作「Zeigarnik effect」(Zeigarnik效果),指的是還沒有完成被中途中斷的事,比已經完成的事,更容易被記住和變成長期記憶。

所以,在時間點上中斷現在的所學,結果能獲得「Zeigarnik效果」「Interleave交互效果」的雙重效果。


推薦閱讀:

怎樣分析長難句
心態、身體、學習的階段與聯繫
世界記憶大師徐洪:只要你想改變,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續)一種高效學習方法[半成]
讀書|忙,不是你放棄學習的理由

TAG:學習方法 | 高效學習方法 | 高效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