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陌生的視角——《華盛頓郵報》

#導演沒有處理好何者為先的歷史觀,是「人先變」還是「觀念先變」?所以在整部影片中做的囫圇吞棗,把一個關鍵動機給糊弄過去。#

我還是感覺太老套了。和《間諜之橋》的感受一樣,四平八穩,到時候就用鬧鈴提醒你「是時候該感動一下了」。梅姨在最後決策面對親情和事實的抉擇,包括總統在故事中的參與都拍得很出色,但是前期政治氣氛的渲染不足,讓漢克斯和梅姨「為何」做出這樣的決策的動機令人疑惑,這個關鍵的動機可不是一句「責任感」就可以打發掉的。

和題材相似的《聚焦》相比,這部電影就顯得更怪了,按理說《聚焦》冷靜克制,是非虛構寫作的氣質,但是劇情緊抓觀眾;《華盛頓郵報》有煽情,有營造出的戲劇感,但顯得更有「旁觀」感。這和導演頻繁地使用推拉鏡頭和一系列老套的手法,以及對人物不耐煩的前史鋪墊的一系列紕漏都有關。導演前期就沒有讓觀眾參與到故事之中去,後期的煽情和人物困境就立不起來。不知道是不是斯皮爾伯格已經不耐煩進行人物塑造了,全片漢克斯就像是一個放入故事塵網中的任何一個被抓來的普通人,可他畢竟是個主要角色啊,觀眾難道能以一位「普通聖人」的預期去期待男主角?

第一幕做的其實已經非常出色了,對越戰過程的大背景,女主角家庭背景和公司背景在大時代中的接入...但對男主角塑造的支離破碎,讓第三幕男女主角的共同決策的難度大打折扣。同樣作為本片主角的「言論自由」概念就幾乎沒有被過多提及,這是最失敗的地方。對於郵報工作者「言論自由概念」的轉變本就該是華盛頓郵報上市之後從地方性小報紙變成國際性大報紙,男女主角從家事轉向國事和外部環境矛盾集聚的三方矛盾衝突共同作用的高潮。

前半段對於越戰根本不表態,既沒有對華盛頓郵報上市前的「小」進行刻畫,也沒有對男女主角交際圈層中觥籌交錯平衡感的為難進行描寫,只是輕描淡寫地提一嘴是「丈夫留給我的公司」和「被總統邀請吃過飯」的幾個特寫鏡頭的廉價。

如果前面有一點因為平衡名人利益,朋友利益和郵報利益的一點刻畫,哪怕就就是維持上流交際圈層的各位「面子」的權衡讓女主角為難,和上層生活處處小心的舉步維艱,後面做出的決定才能千鈞一髮,才有獨當一面的風采。

大歷史視角下的寫實不意味著人物沒有成長和情緒,歷史是人物構成的,歷史的轉變和觀念的轉變是一個個血肉之軀的共同轉變造成的,而不是把一個個普通人放到歷史中,看他們自己的表現,事件之前和事件之後還是同一個人,那歷史就不會前進。

歷史不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自然也不能是一個大多數人「普遍」,「隨意」,「糊塗」的共同決定。如果人物不變,那麼歷史觀念的方向就很難改變,歷史觀念方向的改變就更難反作用於人的改變。

導演沒有處理好何者為先的歷史觀,是「人先變」還是「觀念先變」?所以在整部影片中做的囫圇吞棗,把一個關鍵動機給糊弄過去。

一個彌天大謊的背後一定是千千萬萬願意相信它存在的大眾,也一定是眾多就算謊言被揭穿也願意繼續自欺欺人掌握話語權的群體。只有一個允許自欺自棄的土壤之上,各種謊言才會滋生和發展。當我們對一個社會事件產生反思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很多人並不是不知道醜惡的存在,而是對醜惡習以為常和自我安慰,並且集體沉默,冷漠和熟視無睹,成為一個小鎮上人盡皆知但是從沒有人揭露的皇帝的新衣。

也只有當每一位行屍走肉開始改變,開始願意對真實的生活揭開的深淵,並勇敢地向下看下去,才能看到鮮嫩餡餅下已經全部腐爛的餡,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所有人都不再給這個爛餅繼續糊上一層一層鮮艷的外皮,並再放到冰箱里。

推薦閱讀:

春節檔電影炒得再熱鬧 也要看貨真價實的劇情
這個站著掙錢的男人,回來了——《邪不壓正》
馬雲主動安利、這部電影到底是什麼路子?
請問《電鋸驚魂》怎麼拍的?
這20部關於各個大學專業的滿分電影,送給你。加油啊!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