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成為一個藝術家?藝術家與藝術品到底哪個更重要?
藝術家與藝術品到底哪個更加重要? 這個看起來有點愚蠢的問題真的值得思考嗎?可能大部分藝術生,甚至大部分的「藝術家」都沒想過這個問題。
很多年輕的藝術家們每天都想著怎麼創作,怎麼表達,不斷地追求如何做出更好的作品,不遺餘力的宣傳自己,渴望被大眾認可,渴望別人喜歡自己的作品。 那麼筆者在這裡就想提出一個問題:大眾所喜歡的到底是藝術家,還是藝術家的作品呢?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如果要更細緻的提問那麼就是:大眾是先喜歡上一個藝術家的作品而後才喜歡這個藝術家,還是大眾先喜歡上一個藝術家然後才喜歡上他的作品。這一前一後其實非常重要,因為思考這個問題讓我漸漸明白,要想要成為一個藝術家我到底該怎麼做?
當然有很多出名的藝術家是通過一個作品一夜爆紅的,但是我們不能忘了,絕大多數藝術行業的人都是默默無聞。所以假如我想成為一個被大眾認可的藝術家,難道我真的必須要做一些浮誇,邊緣,出格,甚至奇葩的東西來吸引眼球嗎? 這些所謂的吸引眼球的藝術作品真的是我個人喜歡的嗎? 很多藝術作品,甚至連創作它的藝術家都不喜歡它,他的創做只是為了吸引眼球。 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觀眾是通過藝術家的作品來了解並喜歡上這個藝術家的。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有道理,對於觀眾來說也確實是這樣,但是對於藝術家自身來說呢? 難道藝術家也符合這個過程嗎?
這個問題當然可以從各個方面來回答! 對於畫商,收藏家,畫廊,拍賣機構,等等來說,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本質上他們看重的只是一個藝術家的作品,他們對這藝術家本人並不感興趣,因為他們的利益只能來自於這個藝術家的作品,(當然藝術家出名,他的作品也會跟著上漲,但是本質還是在於作品的價值。) 對於喜歡藝術的大眾來說,他們注重的也是藝術家的作品,每個人都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評價一個藝術家的作品。也就是說人們重視的是:你到底做了什麼!而不是:你到底是誰!
但是藝術市場的角度來講,實際上是完全相反的,藝術品的價值主要來自它的附加值, 什麼意思呢? 就是這件作品是誰做的,比這件作品本身更加重要。舉個最近發生的事情吧:陳冠希的行為藝術,實際上不管這位陳先生的作品到底如何,他的作品都已經很有價值了。為什麼? 因為他是陳冠希,他自身在作品中的地位,其實比他的作品更加重要。同樣的作品換一個人創作,效果完全不同。再深入一點,也可以說在當代藝術里藝術家的經歷,藝術家的故事,其實比藝術家的作品更加能夠吸引人,更加能夠打動人。
那麼作為一個藝術家到底該幹什麼呢? 先把創作與作品放到一邊,我覺得藝術家應該更加註重自己,首先「藝術家」不是一個工作,所以當你想成為一個藝術家的時候,是不是應該首先用藝術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生活呢?當你有話想說,有想法想表達的時候,那麼自然而然的就是創作。有時候你沒有什麼想表達的,那麼認認真真的生活即可!除了學習,生活,思考,沒有其他事情能給你的創造力(什麼喝酒,大麻,性行為,個人對其嗤之以鼻)。
一個美好的作品,就應該出自與一個美好的藝術家!並且對於藝術家自身來說,自己永遠比自己的作品重要。
推薦閱讀:
※「1001幅世界名畫」後印象派畫家 圖盧茲·羅特列克 (下)
※抄襲大師、精神病人、社交恐懼,當下活著的藝術家誰最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