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如何為孩子選擇興趣班?

文/悠悠媽 微信公眾號:德國育兒研究(ID: yoyomadeguo)

本文於2018年1月3日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歡迎關注!

德國的興趣班長什麼樣?

悠悠三歲半了,我也開始考慮興趣班的事情了。最近我給她報了兩個興趣班,加上一歲起一直在上的運動課,一共就是三個興趣班,在德國人裡面這已經算很雞娃的了...然而,前幾天幼兒園的一個中國媽媽問我有沒有給悠悠報鋼琴,我搖頭擺手說,「悠悠已經上夠多的興趣班了,鋼琴以後再說吧。」 結果一聊才發現那個中國孩子上的興趣班可比悠悠多多了,和那位媽媽比起來我簡直就是在散養啊!

德國運動課實拍

國內很多父母給孩子報興趣班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有個特長,德國這邊學齡前的興趣班,重在激發興趣,而不是培養特長,因此興趣班的設置上也具備著「廣泛撒網」的特點。

比如,我給悠悠報的針對3-5歲孩子的創意舞蹈班,它並不專註於某一種舞蹈,老師會在課上放不同類型的音樂,然後帶著孩子跳不同風格的舞蹈,甚至會有很多即興表演。老師很厲害又專業,會跳很多種舞,芭蕾舞、爵士舞、現代舞都信手拈來。孩子們在舞蹈課上領略到的是,原來不同音樂可以搭配不同舞蹈形式,原來身體的四肢只要動起來,竟然有無限種排列組合方式!

我相信,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芭蕾舞,但不喜歡芭蕾舞,不代表也不喜歡爵士舞現代舞啊。不能僅因為孩子不喜歡芭蕾舞這一項,就立刻否定孩子對舞蹈的潛在喜愛。在嘗試和探索多種舞蹈可能性的過程中,孩子才有機會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

我給悠悠報的早期音樂啟蒙班也屬於這種形式,從兩歲起悠悠一直在音樂學校上適合小寶寶的「音樂園」(戳《偷師德國音樂早教班,音樂課在家也能上》),現在她長大了,需要更深一步的音樂啟蒙,所以老師推薦我們進階到適合三歲以上的早期音樂啟蒙班。

在這個針對3-6歲的早期音樂啟蒙班裡,孩子們會接受更專業的節奏訓練和學習基本樂理知識,學校更是為孩子們安排了「樂器旋轉木馬」項目讓孩子們有機會每個月深入接觸一種樂器,一年下來就積累了對12種樂器的認識和了解。

我想,經過如此三年音樂啟蒙之後,等到了六歲,孩子有無音樂天賦,對學習音樂到底感不感興趣,想學哪一種樂器,都應該有了較為清晰的答案。屆時老師也會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和興趣,給出繼續深造某一種樂器的具體建議。

總之,在德國,孩子學哪種樂器,並不是家長隨便拍腦門決定的,而是經過幾年的音樂啟蒙和廣泛嘗試,在老師的專業建議下,孩子逐漸認清自己喜歡並適合的樂器。

6歲前的教育重點:區分特長班和興趣班

除了舞蹈和音樂,在其他興趣培養方面,德國也極少有針對學齡前兒童的特長班,有的只是從玩開始的興趣班。

想學某一項運動?從一歲開始就可以上運動課,走平衡木、爬梯子、跳蹦床、盪吊環等等都是在培養孩子對運動的熱愛和對身體的掌控能力——這是日後任何一項專業運動都需要的基本運動素養。

想學游泳?其實在真正學游泳之前還有許多準備工作可做。嬰兒時期就可以帶孩子去親子游泳,雖然孩子沒有學習游泳姿勢,但每一次在水中的嬉鬧,都讓TA對水少了一分恐懼,多了一分熟悉。水性也就這樣在玩水中慢慢形成了。

孩子天然擁有學習和成長的慾望,寓教於樂的興趣班,極少有孩子不願意去上。相反,孩子對某個愛好的興趣也就這樣被潛移默化地激發出來了。

德國興趣班的「廣泛撒網」之特點,正好符合學齡前兒童興趣愛好廣泛,一腔熱情什麼都想嘗試的特點。在孩子的特長未定型之前,他們的求知慾探索欲都極其旺盛,樂於嘗試不同的東西。

家長在這個階段的任務,不是急於幫孩子選定某項特長並有所專攻,而是將時間花在幫孩子發掘和培養興趣愛好上,讓孩子嘗試儘可能多的東西。在孩子確定對某樣東西有持續的興趣和熱情之前,就先憑空替孩子定下學習某項特長的目標,違背了興趣班的初衷,結果可能是失望而歸。

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

發掘和培養興趣愛好的過程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甚至到10歲、12歲才確定下來都有可能,中間會走很多彎路,但彎路不是白走的。任何一項興趣愛好,孩子沒有試過,就無從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喜歡。我們要給予孩子充分嘗試的機會和選擇的權利,也要坦然接受孩子最終的不喜歡。

有很多東西咋一聽覺得很有趣,可真正接觸了才發現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樣,學著學著就沒興趣了。這一點相信很多人在報大學專業時深有感觸,我們當年選專業的時候,抱著每個大學寫有幾百個專業名字和代碼的厚厚冊子,翻來翻去,最後僅憑那些聽起來「高大上」的專業名字就選定了專業,結果等進了大學才發現學的內容和「高大上」的專業名字相差甚遠,完全不是自己想像的那回事。

人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我們是先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在不斷嘗試中一項一項做排除法,最後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有的人大學換了幾個專業,有的人工作換了幾個領域,才終於找到自己喜歡並能一直專註的事業——能找到喜歡的事情並能以此為生的人總歸是幸運的。也有的人一直呆在不喜歡的工作崗位不敢變動,因為變動的代價太大,上有老下有小,承擔不了風險——這是長大成人的無奈。

兒童的優勢就在於,他們有的是時間,多的是選擇!成人的那些顧慮孩子不需要有,孩子「換專業」的機會成本也極其小,何不趁小的時候多嘗試?越早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以後少走的彎路就越少。不喜歡就不喜歡了,再換別的嘗試又怎樣?嘗得多了,才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說不定嘗了一圈下來,最後發現自己還是最喜歡媽媽當初報的鋼琴班呢?!

堅持還是放棄,是個偽命題

總有人問,給孩子報的興趣班不想學了,是該要求孩子堅持,還是任其放棄?這個問題肯定沒有標準答案,父母之外的人不可能隨隨便便給出建議,而需要綜合考察一系列問題才能做出決定:

  • 我們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給孩子報的興趣班?是父母決定的,還是孩子自己感興趣的?
  • 孩子當前多大?處在學習的哪個階段?
  • 興趣班內容本身真的符合兒童的發展規律嗎?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寓教於樂嗎?
  • 孩子為什麼不想學了?是畏難受打擊了?是懶?是沒有天賦?有其他更感興趣的愛好?還是反感老師的教學方法?

學齡前兒童今天喜歡畫畫,明天喜歡跳舞,後天喜歡游泳,大後天喜歡鋼琴是符合年齡特徵的正常現象,當然也可能同時喜歡這四個項目。沒有必要在孩子未真正確定興趣方向之前就強逼孩子將一個興趣愛好堅持到底——除非你想把孩子打造成郎朗那樣的專業級人才,但郎朗在成長中缺失了多少童年快樂和正常人的生活,大家心裡都清楚。

悠悠在音樂園班玩得很開心,所以報下一階段的早期音樂啟蒙班只是順水推舟的一個選擇。至於什麼時候學樂器,學哪門樂器,就要看她在啟蒙班的進展和她自己的興趣了,我心裡沒有設定年齡目標。

有的父母一到孩子四歲了就給買昂貴的鋼琴,報鋼琴班,孩子彈不好還得承受指責,可是在那之前你有為孩子做過音樂熏陶和節奏感訓練嗎?有讓孩子感受過鋼琴的魅力嗎?孩子對鋼琴的興趣和對音樂的感知力不是一蹴而就的。

還有的人不想讓孩子放棄就因為鋼琴已經買了,不彈就浪費了。為什麼要拿昂貴的鋼琴綁架孩子?比昂貴的鋼琴更寶貴的是孩子對音樂、對彈琴的興趣。在孩子眼裡,幾百塊和幾萬塊的鋼琴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何不從小先買個電子琴讓孩子彈著玩玩,等到孩子表現出對練琴的堅定決心和持續熱情後再送TA一架鋼琴以示鼓勵?

給悠悠報舞蹈班,也是因為近幾個月我觀察到她表現出了對跳舞的興趣,經常一個人一邊唱著let it go,一邊對著鏡子跳,這樣的現象持續了幾個月,確定她對跳舞有興趣,我才終於給她報了創意舞蹈班。

我想,若幾個月後她說她不想去了,我會鼓勵她再堅持一兩個月,堅持過後如果她仍不想上我也不會強求,那咱們就再試試別的興趣班吧,舞台劇、攀岩、游泳、騎馬、滑雪等,還有那麼多等著她去嘗試,總有她喜歡的!

當然放棄也不一定是永久的,孩子的興趣變化很快,說不定一年之後她又喜歡上舞蹈班了呢?時刻關注孩子的狀態和興趣點,為孩子提供相應的活動,保護孩子的興趣和學習欲,比盲目要求孩子堅持到底更重要。

學齡前的興趣班廣泛撒網是一個由多至少,逐步認清自我的過程。有選擇的自由,才有堅持可言。被迫的堅持不算堅持,頂多只算服從罷了。

如果喜歡,歡迎轉發!謝謝支持!

作者簡介:悠悠媽,坐標德國,曾經的學霸,留過學,做過外企項目經理,現教育專欄作者,德國早教研究者與推廣人。有一個兩歲的混血女兒,愛混德國親子圈和幼兒園。創立微信公眾號:德國育兒研究(ID: yoyomadeguo)專註分享在德國學到的育兒知識、先進教育理念以及女兒在德國的真實成長經歷。歡迎關注!

深諳中外教育差異,不教條,不追捧。相信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教育方式。用生活完成教育,潤物細無聲。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公眾號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推薦閱讀:

留學德國--不可不知的語言要求,DAF&其他選擇?(1)
德國語言班申請(2)--沒有DAF成績,咋辦?

TAG:育兒經驗 | 早教 | 德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