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人們反感被貼上標籤,但是又樂此不疲的給他人貼上標籤。這是為什麼呢?

我剛才關注到一個地域性問題。問的是上海的地域歧視有多嚴重?

然後我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裡面的答題者自覺或者不自覺的把人分成了不同區域的人。比如排名第一的答案沈捷(抱歉,引用一下你的答案,如果不可以,提醒我刪除掉。)

他說:其實這裡的第四點才是最最重要的,上海人和外地人(很抱歉又使用這樣的字眼)最大的區別就是價值觀

我也有看到的回答是,上海人不是歧視外地人,而是歧視素質不高的外地人。

但是這邊讓我感到疑惑的是,基於人的社會性與階級屬性,每個人都受限於他自己的條件,而對同一種事情也會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三觀。基於不同的人受到的教育程度以及其他條件來說,每個人的素質都有高低。那麼也就是說,即使是上海人,哪怕你是美國人,英國人,也都有素質低的以及三觀崩壞者。而部分上海人由此來過分強調地域性的差異,是不是表示他們自己在心理層面上,就覺得上海人的三觀比其他地方的人更正派,素質更加高一些。

類似於美國種族歧視,白人就是覺得自己更加優秀,比黑人更勝一籌。

因此問題來了,這種人與人之間刻板印象產生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人們會樂此不疲的給與他不同的人貼上標籤。但是,同時有反感被貼上標籤。

--------------------------------------------------------------------------------------------------------------------------------------------

謝謝大家的回答和分享,每個答案我都有認真的看過。從心理學與社會學等各方面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的確讓人受益良多。在這之中,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題主剛開始對倒數第二個答案剛開始有點誤會,而這個答主本身的答案說的很有道理。

他說:

「我不喜歡給人貼標簽的人,

很明顯 你就是其中之一」

撕掉的標簽何嘗又不是重新黏上(非針對題主)

當時這句話裡面沒有最後一句話,所以題主就誤會了。雖然後來得到澄清。但是從中又看到一個問題,當一個概念的指向性不明確的時候,不知道出於什麼理由。人們會自覺根據這個概念進行分類(比如題主自己)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比如「屌絲」和「高富帥」之分,其實這個兩個概念並非十分明確。但是一些人就會認為,我就是屌絲啊。或者認為,他就是高富帥啊。然後自己給自己貼上標籤。

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被貼上這樣或那樣的標籤,受到這樣或者那樣的限制,但是題主覺得人應該做的是盡量不要給其他人貼上惡意的標籤,以及衝破標籤所設置的限制。

再次謝謝大家的分享,而如果有人還願意分享不同的觀點,也非常感激。


偏見是不對的。但是偏見省時間。


普及幾個心理學概念。

Out-group homogeneity 也可以叫out group homogeneity bias

The out-group homogeneity effect is ones perception of out-group members as more similar to one another than are in-group members, e.g. "they are alike; we are diverse".

另有一個概念是In group bias:If we believe that someone else is in a group to which we belong, we will have positive views of them and give them preferential treatment.

對於out group:簡單一些解釋,人們會不自覺地劃分圈子(根據可以是種族、地域、同一個學校等等),然後對圈子外的人進行generalization,且通常是overgeneralization.比如我們總是能很輕易地分清天朝人和天朝人面貌的不同,但看老外總是感覺差不多:濃眉輪廓深高鼻樑嘛!事實上高鼻樑的人種多是北歐人,很多法國人英國人五官比起北歐更柔和平坦。老外則相反,他們看亞洲人總覺得一個樣。

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我們總是在不斷申辯「人與人之間是不同的,總是有好人也有壞人」但一面又總是「啊,這種人感覺都是壞人。」人類的一大智慧是善於總結歸納,所以對圈子外不熟悉的事物總結「規律」能幫助大腦有效歸納信息。畢竟學一個萬能公式總是比學一堆exception容易,不是嗎?

這個心理偏見也是歧視的根源。

對於in group:我們總是傾向於自己人的一方好的評價。就像你的一個好朋友做錯了事和別人吵架,即使真相是你的好朋友真的有錯在先,你也總是憤憤不平地覺得「就算我的朋友做錯了,他也不該XXXXXX」俗稱「往自己臉上貼金」。這可能是心理的自我防禦機制,你的圈子不好→你屬於圈子→你也有不好→消化負能量,心理投射

總而言之,我們需要認識到這兩種偏見是人們常犯的錯誤,所以不必太過在意為什麼人家硬要貼標籤,人家或許是無意識的。

上海的地域歧視特別嚴重可能還有歷史和社會方面的原因,因為上海在過去屬於先富起來的那一批地方,經濟教育發達,人不自覺地有點優越起來。古代聽說人家是京城的還會感到怕怕的呢。

但對於特別有地區優越感和種族優越感的人……他們本身就是拉低圈內平均素質的那一種,說那麼多幹嗎?不服就打。


線性近似比較好算啊,但是有些曲線實在不適合線性近似(逃~

邊逃邊說:相關性不等於因果性~


凡是能夠語言描述的世界,就是我們所能掌握的世界。如果不能描述的,也就是不能把它符號化、簡化的世界,我們只好保持沉默。——維特根斯坦

在《羅輯思維》里,老羅把地域歧視定義為「一種簡化機制」,因為地域歧視其實質上是有兩個特點的:

一、它是一種充塞在空氣中的若隱若現,若有若無的環境壓力。

二、它是一個鄙視鏈條,大到國家,小到城市、省際,甚至省內之間都存在地域歧視。

那麼為什麼人們會樂此不疲的貼標籤呢?其實這便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我給大家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大家去圖書館借書,會通過不同書籍標籤去不同的區域尋找自己需要的書籍;大家會給文件分門別類然後貼上不同的標籤紙,以便日後查詢,這樣的機制是為了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類似於索引的功能其實質就是以後一種簡化與符號化,這樣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的大腦更夠根據目前的情況作出更快的相應,而這樣的一種充斥於我們日常生活並且普遍存在的生存方式其實就是一種簡化機制。

這樣一種簡化機制乃至地域歧視,上至天子下至百姓,任何人都不能免俗,舉個老羅書中的例子——康熙皇帝。

康熙大帝的御座旁邊會貼一張紙條,寫上全國各個省份督撫大員的名字,這個名單就是康熙對他所掌握的帝國建立的一個基本簡化機制,他只用掌握到某個省是誰在管這一個層面就夠了。美國有一個研究中國史的著名專家叫史景遷。他在小書《康熙》里收錄了康熙寫的一篇日記,是康熙偷偷寫的。史景遷先生認為這篇文章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地域歧視。

比如,康熙看不起山西人,認為山西人摳門,不會照顧窮一點的親朋好友。而且客人來了,主人連一頓飯都不留。其實就我個人跟山西朋友打交道的經歷來看,摳門的人遠沒有到那個份兒上。但是對於一個皇帝來說,他只能用這種符號化、臉譜化的簡化機制來理解他治下的臣民。如果沒有這種簡化機制,康熙大帝就算再英明神武,坐在大殿御座上的他也難以掌控泱泱大國。

簡化機制的運作是為了人類能夠在面對紛繁的世界中根據籠統而粗放的信息快速響應得出答案,這樣的機制並不需要精確但是需要能夠從種群中得到共性的概念,而這樣的應用也是十分廣泛的,比如說計算領域的模糊計算,這是一種模仿人類思考方式的人工智慧計算方式,它的做法就是放棄傳統的非此即彼的推理,在承認事物隸屬真值中間過渡性的同時,還認為事物在形態和類屬方面具有亦此亦彼性、模稜兩可性——模糊性。正因如此,模糊計算可以處理不精確的模糊輸入信息,可以有效降低感官靈敏度和精確度的要求,而且所需要存儲空間少,能夠抓住信息處理的主要矛盾,保證信息處理的實時性、多功能性和滿意性。這樣的一種計算方式其實是人類的簡化機制不謀而合的。

再回到地域歧視這個問題上面來,剛才說了地域歧視的兩個特點。

它是一種充塞在空氣中的若隱若現,若有若無的環境壓力。一旦回到真實具體的場景,擺在面上的地域歧視反倒容易變成一種善意的玩笑。

這個特點代表了一種普遍性,一種普遍存在的東西。

它是一個鄙視鏈條,大到國家,小到城市、省際,甚至省內之間都存在地域歧視。

這個特點代表了一種共性,即所有的歧視都來源於某一特定標籤下所存在的共同價值屬性。

針對於題主的幾個問題,我想表達的是:

1、地域歧視作為一種簡化機制,共性代表了死板以及符號化,而個人特質則是鮮活而多變的,這代表了對於地域的標籤化理解一旦遇到鮮活個體很容易被影響和改變。

2、人們不是討厭被貼標籤,而是討厭被貼上自己不喜歡的標籤。

3、解決地域歧視的方法只有兩種:一種是放大自己上達無遠弗屆,將個人認知放大到世界大同的高度,那麼去標籤化之後「民胞物與」大家都一樣了;一種是縮小自己下至極致獨立,將自己剝離於世界之外,那麼其他人討論的哪些標籤生亦何歡死亦何苦與我何干。

4、簡化機製作為人類一種十分基礎的邏輯思考方式,是沒有辦法改變的,地域歧視是一種十分正常並且普遍存在的東西,但是我們還是要記住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你不想被別人貼上不喜歡的標籤,那麼就不要粗放的把這種痛苦讓別人承擔,所以哪怕心裡存在這樣的東西(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說出來做出來的時候經過思考,會讓我們更加容易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價值判斷。


誠如排名第一的回答

你對別人貼標籤的時候 是歸納概括或者想突出表達那個人的某一特質

別人對你貼標籤的時候(大部分不好的標籤)你會覺得對方以偏概全 你可以拿其他的特質解釋或者說他根本不了解你憑什麼下定義

每個人都會現在兩個立場做事情 雙重標準總是容易范而難改的

以上。


給別人貼上「綠茶婊」、「玻璃心」、「屌絲」的標籤,好像就排除自己是「綠茶婊」、「玻璃心」、「屌絲」了一樣,可以傲嬌站在更高的角度對別人進行批判,有一種目空一切狡黠和快感

比較狹隘,短淺,不能結合環境因素從對方角度出發看問題,就是缺乏同理心,或者懶得用同理心了

一個人到底什麼樣不是標籤能隨便概括的,可是生活中有誰沒被別人貼過標籤,沒給別人貼過標籤?曾經面對別人的誤解,我傷心過,憤怒過,後來就無所謂了。不是都說寧和明白人打一架,不和SB說句一話,只要問心無愧,做真實的自己,為什麼要證明或者否定那個原本的自己呢,時間和人民大眾會說明一切(?′ω`?)我們只要能客觀溫柔的對待別人,不給別人貼標籤,不讓他們受到自己曾經的委屈和偏見就好了,么么噠╮(╯ε╰)╭


因為人們只需要一個站隊伍的機會,至於問題本身 who cares


等同於:你喜歡八卦卻不喜歡成為八卦中的主角


「我不喜歡給人貼標簽的人,

很明顯 你就是其中之一」

撕掉的標簽何嘗又不是重新黏上(非針對題主)


個人觀點:並不是人們反感被貼上標籤,而是反感被貼上負面的標籤。什麼是不好的標籤呢?社會意識形態所強加的那些感覺帶有貶義的標籤,或者是你認為是負面的標籤。如果大家都給你貼上「性格隨和」,「為人處事得體大方」或者「帥」、「美」這樣的標籤,我想沒人會去反感;但若總是貼上一些負面的標籤,諸如「脾氣暴躁」、「沉不住氣」、「有暴力傾向」等這類標籤,相信沒人願意樂此不彼的去聽去接受吧。而且,貼標籤其實是我們內心活動的一種反映。如果我喜歡這個人,我會給他貼上好的標籤,即使有貼不好的,也會用「雖然他……但是他卻……」這樣的語句來掩飾短板;反之亦然。很難說我們對一個人,甚至是一個陌生人會一點點標籤不貼。就說見面,個頭高矮,相貌美醜,體態胖瘦,穿著品味等等,應該都會無一例外的被我們貼上自己的標籤吧。


因為沒意識到


貼標籤其實是人類認識和描述世界時的本能。比如對顏色的分類,事實上顏色是連續的光譜,本無法被劃分為若干清楚的邊界,由於簡化表達的需要,只能以紅橙黃綠青藍紫之類的名字來定義。


受害者是潛在的施害者


上海人是歧視素質不高的[外地]人,把括弧內去掉才是實情。


在很多情況下,人們內心並不認同自己給自己貼的標籤,比如一個整天自稱屌絲的人內心不覺得自己屌絲(就算真的就是屌絲),再比如,一個天天說自己要減肥的女人不會真正去減肥,或者說,真正胖得需要減肥的人都會默默去減肥而不是喊口號。所以我從來不自稱屌絲。


人們反對的是帶有偏見的標籤,不反對客觀的歸納。


一件事習慣就更簡單省時,而且會達到一個一個高度也許對也許錯,而且一般會有雙重標準。


「我說謊話的時候,大家都相信;說真話的時候,沒有人要聽。」 「你真的會聽嗎?人們只聽他們想聽的話。」 被貼標籤的人,往往一輩子揭不了標籤。哪怕他是清白的。 書里「認罪協商」以及學生中關於女巫的事,也算是長見識了。 記得有人說過,讀書最大的作用是增加包容性。深以為是。


人的通病就是:自以為是~還好為人師


關於標籤化,王功權有說到,詳見優酷留美三人行訪問王的那集,作為當事人當然反感以多概全的貼標籤,每個人都覺得自己都是理所當然,可能需要每個人都有放開和包容的思維


偏見有理!歧視有理!經驗具有效率!只要鏈條正確即可!滿口仁義道德的人全是逆向歧視!博愛不偏愛本身就是謊言!用謊言套用到所有人身上自然哪哪都不對!道德制高點上吹牛逼的人也不能倖免!


推薦閱讀:

在你對生活感到很無力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15W左右家庭用車選哪款,結實耐操性價比高?
是眼前的苟且重要還是詩和遠方重要?
姑娘,當心丨不矯情地說,當我們獨居時我們得有些什麼?
人工智慧時代,最後留下來的只能是精英

TAG:生活 | 心理學 | 調查類問題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