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失去的「脊樑」!
現在的媒體成天報道娛樂圈狗咬狗的爛事,某某璐和別人一起回家能報道個把禮拜,年輕人也成天迷戀那些不知所謂的棒子啊,小鮮肉啊,娛樂圈的風風雨雨,總無一例外佔據半壁江山,而不管在哪一份總結名單里,對那群離開的人都沒有隻言片語的提及——他們悄悄的離開,沒有打擾公眾半分,太多的人對他們一無所知,然而他們卻是當之無愧的「大國脊樑」,也是最不該被遺忘的存在。
黃大年 2017年1月8日逝世 他是我國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 國家「千人計劃」專家 讓我國 在航空重力梯度儀的研製上實現了從無到有 且讓數據獲取能力和精度與國際的差距 至少縮短了20年
回國十幾年,他將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帶領團隊創造了多項「中國第一」,為我國「巡天探地潛海」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使中國真正進入「深地時代」! 一次他因為高強度工作暈倒,手裡卻還死死抱著自己的電腦,醒來後他的第一句話是:「我要是不行了,請把我的電腦交給國家,裡面的研究資料很重要。」 2017年1月8日,黃大年因病逝世,享年58歲。
李佩 2017年1月12日逝世 她是「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先生的夫人 被稱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 「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 曾長期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 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英語教授 沒有人數得清,中科院的老科學家 有多少是她的學生。
70多歲李佩開始學電腦,近80歲還在給博士生上課。 晚年的她用10多年,開設了600多場比央視「百家講壇」還早、還高規格的「中關村大講壇」,請的都是各個領域的大牛,有人說:「也只有李佩先生能請得動各個領域最頂尖的腕兒。」 年老她將畢生積蓄60萬全部捐出,她說:「捐就是捐,要什麼儀式」,像是做了一件極為平常的事情一樣,捐完就結束了。 2017年1月12日,李佩先生去世,享年99周歲。
周有光 2017年1月14日逝世 他對中國語文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 做了全面的科學的闡釋 發表專著30多部,論文300多篇 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 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50歲以前,周有光是個經濟學家;50歲以後,他成了一位語言學家,主持制訂了《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到了85歲的時候,他又博覽群書,研究文化學問題,成為一名啟蒙思想家。 對他來說,退休只是換了個地方工作而已。 《晶報》曾經評論他:周有光是中國最敢講真話的知識分子。 2017年1月14日,周有光逝世,享年112歲。
任新民 2017年2月12日逝世 他是航天技術與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專家 是我國火箭總體設計第一人 他曾領導 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發射 是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的重要開拓者之一。
1975年他連續組織了3顆衛星的成功發射,尤其是組織使用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第一次成功地發射和回收了第一顆返回式衛星,使我國航天技術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成為繼美蘇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返回式衛星技術的國家。 即使進入耄耋之年,他依然放不下中國的航天事業,擔任載人航天工程論證小組首席顧問,助力中國航天事業進一步的發展。 2017年2月12日,任新民逝世,享年102歲。
屠善澄 2017年5月6日逝世 他是我國人造衛星工程開拓者之一 中國自動化學會的創建人之一 「863」計劃航天領域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 為促進我國自動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發展 和國際間的友好往來做出了重要貢獻。
1968年開始,屠善澄「回歸」到衛星領域,主持我國第一顆地球衛星同步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東方紅二號」的控制系統研製和飛行試驗全過程。 他還長期擔任兼職教授,為中國培養了許多自動控制科技人才。 2017年5月6日,屠善澄逝世,享年93歲。
吳文俊 2017年5月7日逝世 他是我國著名數學家 為拓撲學做了奠基性的工作 他開創了嶄新的數學機械化領域 他的示性類和示嵌類研究被國際數學界稱為 「吳公式」,「吳示性類」,「吳示嵌類」 至今仍被國際同行廣泛引用。
他開創了近代數學史上的第一個由中國人原創的研究領域數學機械化,實現了將繁瑣的數學運算、證明交由計算機來完成。 他曾與華羅庚、錢學森一起獲得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也曾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但無論獲得怎樣的成就,吳文俊總是一笑而過,在他看來,還有更多需要他去學習的東西。2017年5月7日,吳文俊逝世,享年98歲。
劉寶琛 2017年6月21日逝世 他是岩土工程專家 中國隨機介質理論奠基人及其應用的開拓者 回採了原來大量劃為永久損失的國家資源。20世紀60年代後期以來,劉寶琛主持了國家重點開採的許多項目,均獲成功,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並把隨機介質理論推廣應用於鐵礦、金礦、磷礦的開採,美國、澳大利亞等國也採用了他的理論。
他年逾花甲,仍然主動下到廢礦井考察開採情況及岩層結構,即使知道前路危險,依然不曾有絲毫退卻。 有人把從事採礦工作、岩土工程的人稱為「煤黑子」「土疙瘩」,而劉寶琛卻認為,只要能為祖國作貢獻,自己心甘情願當「煤黑子」「土疙瘩」。 2017年6月21日,劉寶琛逝世,享年85歲。
陳學俊 2017年7月4日逝世 他是中國鍋爐專業、熱能工程學科的 創始人之一 多相流熱物理學科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主持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鍋爐專業 創建了全國唯一的 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
他籌建了中國高校中第一個鍋爐專業,開出了鍋爐專業的全部課程;籌建了中國高校第一個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組建了中國第一個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 育人六十餘載,陳學俊親自教過的學生有2500多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已經成為我國動力工業領域的骨幹力量,不少人成為有重要貢獻的專家、教授。 2017年7月4日,陳學俊逝世,享年99歲。
申泮文 2017年7月4日逝世 他是我國第一個沒有出國留學、 沒有博士學位的中科院院士 編寫出我國化學界第一部中文教材 研製出我國第一代鎳氫電池 更為創建南開大學新能源材料化學研究所 南開大學化學系應用化學研究所奠定了基礎。
「讓中國的高等化學教育走在世界前列!」是這位執教化學基礎課時間最長的化學家一直以來的夢想。 為了編寫出「趕超國外最先進的教材」,他筆耕不輟,一生出版了總計70餘卷冊3000餘萬字的著作,成為我國最高產的化學家。2017年7月4日,申泮文逝世,享年101歲。
張忠培 2017年7月5日逝世 他一手創辦了吉林大學考古專業 先後在多個地方主持大規模的考古研究工作 後又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 推動故宮管理從傳統向現代轉型
他組織多項大型考古,填補了中國考古史上的一系列空白,開創了史前仰韶時期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研究。 一手創辦吉林大學考古專業,使吉林大學後來和北京大學一起,成為兩個全國性的重點考古教研基地。 後又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重新定位故宮博物院的發展方向,摸清家底兒、開展學術研究、逐步限流……他的理念一直被故宮後來者繼承並發揚著。2017年7月5日,張忠培逝世,享年83歲。
柯俊 2017年8月8日逝世 他是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 中國金屬物理、冶金史學科奠基人 創始貝茵體相變的切變理論 發展了馬氏體相變動力學
國際同行稱他為貝茵體先生(Mr.Bain),因為他首次發現貝茵體切變機制,是貝茵體切變理論的創始人。 國外很多機構都曾發出邀請,給予高工資高福利希望他前去工作,然而柯俊都一一婉拒。 他的一生都在為中國的鋼鐵事業付出,他率先在研究中引進電子顯微鏡,創立了中國第一個金屬物理專業,籌建了中國最早的金屬研究所,開拓冶金材料發展史的新領域。2017年8月8日,柯俊逝世,享年101歲。
朱英國 2017年8月9日逝世 他是我國著名遺傳學家和水稻生物學家 我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先驅 我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他和研究團隊選育的紅蓮型 和馬協型雜交稻新品種已累計推廣上億畝。
世人皆知袁隆平,何人知曉朱英國? 在雜交水稻領域,朱英國的成就可以與袁隆平比肩。朱英國曾和科研人員一起培育出「紅蓮」第一代,而紅蓮型、袁隆平的野敗型、日本的包台型,被國際公認為三大細胞質雄性不育類型。 而且只有「野敗型」和「紅蓮型」在生產中大面積推廣種植,被冠以「東方魔稻」的美稱。2017年8月9日,朱英國逝世,享年78歲。
南仁東 2017年9月15日逝世 他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 負責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 科學技術工作 他和團隊讓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看得最遠的國家。
1984年,南仁東主持完成歐洲及全球十餘次觀測,成為全世界最頂尖的天文科學家之一,就在聲名赫赫的時候,他卻選擇了回國,放棄薪水比國內高300多倍的工資,就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長。 1993年,日本東京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科學家們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接收更多來自外太空的訊息,南仁東於是跟同事說:咱們也建一個吧。2017年9月15日,南仁東逝世,享年72歲。
朱顯謨 2017年10月11日逝世 他是中國黃土區土壤及 土壤侵蝕學科的開創者和奠基者 畢生致力於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與生態建設工作 為了心中「黃河清」的夢想 默默奉獻在廣袤的黃土高原 為中國黃河中游泥沙治理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
1959年,為了支援大西北建設,朱顯謨離開了生活和工作條件優越的南京,舉家遷往西北農村,在沒有衛生間和廚房、吃水還要到公用自來水龍頭接的小平房裡,朱顯謨待了50多年,毫無怨言,為治理黃河貢獻了一生。如今,黃河水清,斯人逝去。 2017年10月11日,朱顯謨逝世,享年102歲。
呂必松 2017年11月22日逝世 他是原北京語言學院(現北京語言大學)院長 國家漢辦第一任主任 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第一任會長 對外漢語學科的奠基人 著名語言學家、語言教育家
呂必松先生是對外漢語專業最大的元老。對外漢語教學、漢語國際教育過去是沒有的,他一手開創了這個學科,確定了這一學科的基礎理論範疇。 對外漢語可以有今天的地位,對外漢語系在全國遍地開花,孔子學院遍布全球,HSK考試成為全球漢語考試的唯一標準,這一切都離不開呂必松先生。 2017年11月22日,呂必松逝世,享年82歲。
高伯龍 2017年12月6日逝世 一生從事激光陀螺研製 率先對激光陀螺的基本理論 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 使得我國成為繼美俄法之後 世界上第4個能夠獨立研製激光陀螺的國家 在航空、航天、航海特別是軍事領域 有重大應用價值。
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這段全國激光陀螺研製最為艱難的20餘年間,高伯龍率領的國防科大激光陀螺研究團隊從零起步,從基本原理的研究、主攻方向的確定,到一項項工藝技術的突破,在重重艱難險阻中開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研製激光陀螺的成功之路。 2017年12月6日,高伯龍逝世,享年89歲。
余光中 2017年12月14日逝世 他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 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 作家梁實秋曾稱讚他 「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 成就之高、一時無兩」。
龍應台曾評余光中的離開:余光中走了,在七十年的台灣文化史上,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從疼痛徹骨的遷徙流亡思鄉,到意氣風發的「希臘天空」的追尋,到回眸凝視決定擁抱枋寮的泥土,到最後在自己擁抱的泥土上又變成異鄉人,余光中的一生就是一部跨世紀的疼痛文化史。 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逝世,享年89歲。
童志鵬 2017年12月19日逝世 他是我國綜合性電子信息系統研製的帶頭人 國家級重點工程的開拓者之一 他領導研究 與國際開放系統互聯標準一致的中國研究網 是我國與國際聯網最成功、最早的系統之一。
從研製第一批國產軍用電台、中國第一代機載雷達到開拓並奠基中國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童志鵬見證並參與了新中國軍事電子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全過程。 他主持研製成功的地面微波脈衝接力機、中國第一代機載雷達等電子設備與系統,後來成為「兩彈一星」電子系統的核心裝備。 2017年12月19日,童志鵬逝世,享年93歲。
圖文自搜狐網,看見這些逝去的老人,心裡莫名難受。轉發此處,也是宣揚老一代人的科研精神,教育新一代年輕人不要成天迷戀那些歐巴桑,與這些老人相比,他們連一坨翔都不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