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條消息)愛的能力是否與生俱來?
02-19
我和媽媽最常見的爭執,就來自於她認為我不愛她不尊重她,經常說一些傷人的話。而我自認為是無意的,所以一直聽不進去她的意見。我從上小學到高中畢業幾乎都和她在一起,因此我早已把此當做是常態,享受她對我的好而心安理得。那人是不是小時候不知道如何去愛,沒有愛的能力,只是在成長中學習的呢?
如果愛的能力並非與生俱來,那麼為什麼沒有愛過的人看到小動物會覺得萌會待它好,遇見心動的人會想要付出不計回報?是因為心動是本能,而「對一個人/動物好」才需要學習嗎?那我們又該怎麼得到愛的能力?一定要在不同的感情中受傷摸索才可以嗎?有沒有方法讓我們在遇到對的人之前,就學會如何去愛,學會如何不傷害彼此?
愛,我私以為,的確是一種能力,而且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後天學習的。所謂愛的能力,具體點說,就是讓你愛的人也愛你的能力。但凡一個你愛的人並不愛你,那一定是你的能力不夠,或者說,你根本就不會愛ta。愛,即是感同身受。當你看見ta高興,傷心,失落,生氣的時候,能夠不問原因的也產生同樣的感受,那麼你一定是愛ta的,並且一定是全身心的愛的。而最基礎的愛,就是為了ta好。做一切為了ta好的事,就是愛ta的行為。然而,需要培養的能力也就在此。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什麼是為了ta好的事呢?不會愛的人,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做自己認為對ta好的事。會愛的人,會從對方的角度出發,做對ta好的事。因而,不會愛的人,也不會被自己付出的對象感激,而他們通常都標榜的一句話是「我這都是為你好」。而會愛的人,懂得怎麼去愛一個人的人,是會得到對方的感激的。因為自己付出的,就是對方所需要的。這也說明,愛的前提,是了解。誰也不會愛一個自己不認識的人吧?
另一方面,個人覺得愛的能力是需要學習的。而且,是要從不同的成功和失敗中學習的。因為你愛的對象你並不一定完全了解。伴隨著了解,也知道了怎麼去愛ta。推薦閱讀:
※目光越遊離,人緣越差?|論眼神交流的重要性
※論復仇方法,性價比最高那種
※人為災難中的「大夢」:噩夢中的集體創傷
※謙虛使人進步,誇獎使人噌噌地進步
※兒子打了老子,還配得到原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