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降低知乎用戶回答自己不擅長問題的比例?
很多人似乎很喜歡從常識角度回答自己不熟或者並不了解的問題,怎麼避免這一局面持續呢?
通常這部分用戶通常屬於在社區中比較熱心的用戶,即使不懂他們也會去參與進問題的解決,所以如何在不打擊到回答問題的激情降低低質回復是個比較麻煩的事,下面是我的意見:
1:「沒有幫助」比「反對」打擊更大,完全被無視了,你的回答直接就是廢話。所以這玩意是留給惡意用戶的,那些純屬打醬油得回答適合這個東西,這個功能會打擊到用戶活躍度,而針對惡意用戶就可以無視這個打擊了,但是這個東西不適合用在這些熱心用戶身上。
2:「感謝作者」適用於這部分用戶,感謝的激勵程度略低於贊同,僅僅是對回答的這個過程贊同,但是結果可能不是很好。所以希望每一個用戶咱別人回答過的問題後都感謝一下,也算是對別人的尊重。
3: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讓這些熱心用戶不出聲,這樣就不會產生這部分低質的內容。那如何讓他們不出聲呢?當一個用戶進入一個問題,能做的事情有完善問題類(編輯tag,編輯問題,重定向等等),解決問題類(回答問題,對問題提出評論,對回答提出評論,邀請他人)這兩大類。完善問題類據我觀察做的人比較少(胡維童鞋是勤勞的人^ ^),換言之完善問題的成本比較大,有些細節不是很好,比如我在添加問題的時候會有一些推薦tag,但是為什麼我在編輯問題的時候沒有這個東西呢?所以說在編輯問題的這類中還需要完善一下。而解決問題中,邀請他人回答也是個比較重要的東西,但是現階段的邀請不是很給力,比如我需要點擊一次,還需要搜索一次才可以邀請,但是我不知道誰擅長這個問題怎麼辦?所以下面的那個推薦也很重要,建議完善好,最好我點一下這個名字就能直接邀請,現在還得複製添加一次,體驗不好。在以上非出聲的幫助都不是很給力情況下,他們只能出聲了。當這些細節問東西處理好之後相信還是會去採用非回答的方式幫助解決問題的。
4:問題入口只有所有問題,點擊進去之後一個timeline,從上到下點下來,沒有分類。沒有目的性的進入和回答一般都是沒有意義的,在我尋找我有興趣的問題的過程中我會遇到一些我不懂但是比較有趣的問題,於是我就會進去順手說了,但是質量會比較低。所以問題分類也需要完善,讓每一個願意幫助解決問題的人有個入口進入,而不是現在的廣撒網。
5:知乎是不是需要的是嚴肅的問題+回答?首頁上只寫了「一個真實的問答社區」,而不是「一個嚴肅的真實問答社區」,據我感覺應該是需要嚴肅的東西,但是嚴肅和常識貌似也不衝突。
總之就是一句話:讓每一個熱心用戶不通過直接回答問題的方式也能幫助到問題的解決,並且得到成就感。這樣就可以很好的解決低質回答的出現。現階段知乎做的不是很給力,慢慢完善吧~我很有耐心的~^ ^
我比較追求和諧,不喜歡傷害任何一個用戶,所以提出上面的建議。
4.22 update:
6:對於"沒有幫助"的計算方式建議採用根據收聽人分離的方式來做。比如我收聽了50個人,裡面有20個人查看過這個問題並且將某一條信息點擊過沒有幫助,那在我的feed上就被摺疊,如果沒有,則顯示。在知乎中,我所關注的人的回答以及每一次行為對我的影響都是直接的,他們否認的基本上對我價值也不大。比如一堆嚴肅的人摺疊了一個娛樂化的回答,但是對於娛樂化的人這個回答也許就是個寶貝?如何確定某個人的屬性是什麼呢?那就是他關注的人咯~^ ^1. 首先是遊戲規則的明確
新手引導一定要做得好,明確告知知乎不歡迎灌水的回答。一定要明確而簡潔:1 好友好。2 要專業。3 要欣賞別人的回答。這幾條我覺得知乎的用戶引導做的都不夠,最令人氣憤的就是上下箭頭表示贊同和反對的這個抄襲來的設計,這個是簡直讓新用戶迷惑的萬惡之源。具體參見這個問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62019#31312 還有,令人尷尬的是那些知乎指南的問題中也存在很多不知所云的回答,更加讓新人摸不著頭腦。別說放棄灌水的習慣了。2. 讓專業的人更專業
對於回答的排序機制明顯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感謝作者按鈕對於排序的作用不大,沒有幫助對於排序的所用也很小。完全靠那兩個不明意思的上下箭頭按鈕嗎?真是瘋了。沒有幫助按鈕的作用是在太被低估了,點這個按鈕的我想都是熱心用戶居多,相應的獎懲太少。看到一個關於豆瓣電台的推薦邏輯問題,問題中阿北本人都親自回答問題了,下面還有一堆人在那灌水和發表一些關於推薦演算法的「我認為」觀點。
3. 遊戲化元素 記得曾經在一個問題里看到說,知乎希望回答出彩而不是人出彩。但是忽略人的話不是社會化的好方式。可否給每個用戶下面加兩個徽章?回答問題被贊同過幾次,感謝過幾次,反對過幾次,沒有幫助過幾次。等等的方式,來培養出了名人外的另外一種權威。個人觀點:現在不需要降低。
前提條件是,知乎現在的問題數量和用戶數量還沒有達到需要考慮這個問題的地步,目前最重要的是提高用戶參與度,這是保證一個社區能良性存活下去的基礎。
只有用戶參與度提高,才有可能產生互動,大多數用戶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他們才會留在社區里並保持對社區的回饋,這是一個正向循環。無論是構建一個高質量社區還是大雜燴,依賴的機制應該是自然篩選,提供給用戶能尋找到自己如魚得水的環境的途徑,而不能依賴於人為的排斥法則。在機制設計上,我們優先考慮的永遠是激勵,只有對於違反社區道德的人才採用懲罰機制,而只要一項規則是打擊用戶積極性的,那這條規則就是懲罰機制。
嚴肅與否不是質量高低的決定性條件,質量高低取決於對回答者的獎勵。在考慮該不該限制、設計什麼樣的規矩之前,有三個重要問題想明白了嗎:用戶為什麼要提問、用戶為什麼要回答、社區吸引人的原因究竟是發自哪一點?這三個問題如果沒有徹底理順,那任何調整都會造成互相影響。
考慮問題的順序很重要,如果這個問題單獨拿出來看,已有的答案我認為已經說出了大多數備選方案,如果是在社區運營的角度,那我會暫時忽略掉這個問題,把重點放在怎樣更好的回饋最佳答案上面。
盡最大努力挖掘用戶的價值是積極的運營態度。個人建議
1、明確網站定位:
現在知乎似乎還沒有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至少從來沒有明確的表達過這個定位。在搜索框里輸入「嚴肅」就能看出來,還有無數的人在問「知乎是否需要嚴肅的回答?」在這點上,我原本一直比較確信知乎是一個嚴肅的網站,但是看到現在的情況越來越不確認了。——如果人們就不認為知乎是一個嚴肅的網站,為什麼要用嚴肅的態度去回答呢?2、給新人更簡要的指導之前在知乎一直沒有一個官方指南,現在右下角有了一個。利用的是知乎自身問題回答的形式,這樣很好。但是我想對於新人來說,知乎的門檻還是比較高的,最好在進站以後有一個更明顯的地方放一個「如何使用知乎」把知乎的理念和最基本的功能放在一頁里簡單描述一下就好。搞個智能分類,比如你經常關注哪些問題,知乎就自動把你歸為相關的標籤下,為你推薦你最熟悉的那類問題,這些你擅長的問題回答起來質量才高……
是不是可以在答案排序機制中加入多個因素,除時間、支持率之外,還劃分專業與非專業意見;或者兩列並行排列
改進「同意」 「反對」 「感謝作者」 「沒有幫助」
這4個表態的按鈕沒能表達出我的心裡反映。同意和評論最常用,反對我就沒點過,感謝作者和沒有幫助極少情況下用。最好不要教我怎麼用,我只想通過點擊自然地表達我心裡所想。
當然知乎還要從自己的定位看這個問題,對哪個交互因素考慮得最重。創始團隊肯定早看清眼前有多少條路了。
首先知乎就沒有任何提示說如果你不知道答案就謹慎回答,那麼為什麼要摒棄這些熱愛著你的網站,滿心熱情願意為網站做出貢獻的人呢?要沉澱不優質的回答,可以更加突出「贊同」「反對」、鼓勵用戶更多的使用「感謝作者」「沒有幫助」,而不是打擊熱心用戶的積極性,完全摒棄自己所認為的什麼不對稱的答案。
我認為是否可以做一個類目區分,然後對不同的類目進行測驗。在搜索一塊的演算法上要合理有效,這樣可以提高用戶的興趣。
用戶還沒有適應於網路得到認知、學習、進步的習慣,娛樂、灌水被他們認識的太多
其實就是個習慣的培養,知乎要走的路還很長這個問題確實存在,但也確實存在得可笑。我感覺咱們是在討論:怎麼教會一個人,他吃飯的時候要張嘴。我提倡知友們都自律,下筆前三思,保護知乎的嚴謹性。
推薦閱讀:
※修改問題後,是否有審核機制?
※知乎怎麼解綁手機號啊?
※知乎是大陸版PTT嗎?
※如何在知乎上舉一反三地提問
※為什麼很少有人質疑提問的預設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