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機器,人的機器特性

目錄

前言

你能給自己做主嗎?

認知自己,接納自己,改變自己!

人是基因的載體

作為宇宙酸的進化論

生命機器

無情的基因

蛋白質機器

基因能決定什麼?

基因不能決定什麼?

腦是基因的代理人

神經系統與腦

人活在腦塑造的世界

自髮式系統

分析式系統

認知吝嗇鬼

書單:「人是機器」

模因與自由(代結語)

前言

這本小冊子梳理了一種思考方式,即從遺傳角度和大腦功能角度看待人的非理性或者說機器性。通過解讀「人是機器」的隱喻,這本書將有助於我們得到以下兩個方面的啟發。

你能給自己做主嗎?

大約每個人都經歷過身不由己或力不從心的情況。

比如,聽到手機提示音,我們總是忍不住想去查看。

比如,想要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總是無法成功。

比如,制定了一周計劃,一直拖到這一周結束才開始後悔。

比如,總是做一些意義不大的浪費時間的事情,控制不住自己。

比如,沒辦法沉下心去做對自己有重大意義且難度較大的事情。

比如,做事總是虎頭蛇尾,三分鐘熱度,無論怎樣都無法持之以恆。

要想解決類似這樣的問題,不妨把人比作機器來重新思考問題。

把人比作機器,這是我們的動機系統和反應機制出現了混亂或故障造成的現象。

人是機器,這個隱喻主要有兩層含義。

第一,我們的多數行為都是自動反應的結果,不需要我們進行思考,也很難受我們控制。

關於人的自動反應,早在1748年由拉·梅特里(Julien Offroy de La Mettrie,1709-1751)匿名發表的《人是機器》中就有了敘述:

……每一個肢體,都按照它的不同的需要,在它本身裡面包括著一些活潑程度不同的機括。……一切生命的、動物的、自然的和機械的運動,都是這些機括的作用所造成的。突然面臨一個萬丈懸崖,不是大吃一驚,身體機械地向後退縮么?像上面所說的,一棒打下來,眼皮不是機械地閉起來么?瞳孔不是機械地在日光下收縮以保護網膜,在黑暗裡放大以觀看事物么?冬天我們身上的毛孔不是機械地閉起來,使寒氣不能侵入內部么?

拉·梅特里列舉的這些本能的生理反應可以說完全是自動運作的,差不多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機制,遇到類似的情況都會下意識地、不由自主地做出反應。手機提示音總能成功地干擾處於非心流狀態的人,那麼,最好的避免干擾的辦法就是在工作時關閉提示音。對於機械的、自動的反應,我們最好從源頭施加控制,這是「人是機器」的小啟示之一。

在「人是機器」的隱喻中,既包括這些本能的生理反應,也包括那些習慣化的自動反應。這些習慣化的自動反應,有的是外在刺激激發,有的是內在慾望驅動。我們對這些反應通常也是缺乏控制力的,至少,我們不能憑藉意志直接去管控這些反應,而要採取一些迂迴的手段。這就好比我們要改變電器的功能,直接發布命令沒有用,要先修改電路。

第二,我們的思考能力並非是獨一無二不可複製的,人獨特的地方在於思考過程充滿偶然性。

當我們思考的時候,我們遵守「If→Do」和「If+Do→Then」的規則,前者是指發生某種情況後我們要採取對應的策略,後者則是制定計劃時對各種情況進行預估並組建我們的策略庫。如果想要寫一本書,先要確定一個主題,然後搜集材料,接著專心地筆耕一段時間。如果想讓這本書受歡迎,先要保證這本書能夠滿足人們的需要。諸如此類。

在圖靈發明「通用」計算機之後,計算機完全可以將這一規則輸入機器當中,也就是說,機器能夠複製我們的思考過程。人的思考的複雜性體現在很多常識性知識上,這些知識是通過基因與環境的互動編碼到人的大腦里的,通常存在於潛意識領域。在能夠徹底解析這些常識性知識之前,計算機能夠複製人的具體的思考過程,即複製人腦的思考過程,但無法複製人腦的完整功能。

與計算機過程明晰的運算不同,我們的思考常常是混亂的。比如,人會感到焦慮,機器不會。焦慮是一種自動的反應機制,反映了人對潛在威脅的警惕狀態。假如我們認識到自己處於焦慮狀態,並且想辦法明確了焦慮的原因,我們有可能消除焦慮。我們確定焦慮原因的過程類似於運用「大數據技術+搜索技術」進行搜尋,但人的這種搜尋大部分在潛意識領域進行。當我們採取符合自身神經系統運作規律的方法時,我們就能對自身的情緒、情感、行為進行更好的調控。

總之,將人比作機器有利於我們還原真相,發現我們自身存在的真正問題,有利於我們運用類似計算機、網路運算程序的策略組合進行自我提升。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改變自己!

茵霍爾德·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1892-1971,神學家)有一段著名的禱詞:

上帝,請賜予我平靜,

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

給予我勇氣,

去改變我能改變的,

賜我智慧,

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區分那些能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這的確需要智慧。近代以來,人們越來越傾向於認為只要足夠努力就能做出相應的改變,但這並不是事實,至少目前來說還不是。

有一個小男孩做包皮手術損壞了性器官,一位醫生勸他的父母把他當做女孩子來養。這位醫生在不久之後報道了這個案例,作為「性別認同」可根據教養方式決定的證明。然而,十多年後,對這件事進行調查的人發現,這個以女孩子形象出現的孩子一直非常痛苦,為自己不是竟然不是男孩子感到痛苦。當得知自己的「身世」後,這個年輕人決定恢復男兒身,最後還與一位離異的女士結了婚。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說明了遺傳的決定性影響。

被稱為積極心理學之父的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1942-)在《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提到了「深度」的概念,用於解釋心理狀態能否改變。他認為:

假如心理狀態是早已準備好的或遺傳的,以生物學為基礎的,那麼它就難以改變;假如心理狀態不是早已準備好的,而只是一種習慣,它就比較容易改變。

潛藏在問題底下的信念越容易被證實,就越難被推翻,也越難去改變。

假如問題底下的信念是力量很強的,它就很難改變;假如這個信念較無力,它就很容易改變。

在書中,塞利格曼指出,在妊娠期人的性別認同就已經確定了,而性取向的部分基礎奠定於妊娠期,並對應腦部的特殊機制,這兩者都是極難改變的;體重與人的生物和心理機制有關,酗酒有生物遺傳基礎,兩者都對應於生活習慣,很難改變;焦慮、憤怒、性偏好、強迫症、抑鬱症都屬於中等深度,可以改變,但通常無法治癒;社交恐懼症或廣場恐懼症、性表現、特定的恐懼症、驚恐症都接近表層,信念力量較低,完全可以消除。

用「人是機器」的隱喻來解讀:我們自身的特點就像具有不同優先順序的程序指令,那些優先順序越高的指令越難以違背,就像性別認同和性取向;而那些優先順序別很低的指令,如社交恐懼症、性表現、驚恐症等,只要我們改變了程序(信念)就能改寫。具體到人的生物特性來講,基因決定且有腦結構變化的行為最難改變(始終對抗),只對應腦結構變化的行為通常可以部分地改變,而那些僅僅停留在認知層次的行為最容易改變。

一般來說,我們最好接受那些深層次的指令,比如性別認同、性取向,採用非對抗的策略應對。由於文化的影響,讓一個人公開地接受自己的性別認同、性取向可能很困難,但這種接受並不需要表現出來,可以是內心的接納。接納自己不可改變的特性,才能獲得完整的自我,才能取得內在的和諧。對那些中等深度的指令,我們要採用靈活而有效的策略去進行調控,為了實現自我提升,我們常常不得不直面這些中等深度的指令。比如,如果一個人患有分心症,將很難過上讓自己滿意的生活,這個時候,在接納現實的基礎上進行調控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分心症因為愛德華·哈洛韋爾和約翰·瑞提於1994年出版的《分心不是我的錯》而進入公眾視野。按照這兩位被診斷為「注意力缺乏症(ADD)」的精神科醫生的意見,「分心的人通常很聰明、活力充沛、直覺強、創造力強,但他們無法在任何一件事情上持續專心」。分心是一種心理狀態,但有生理基礎,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想辦法控制。分心症患者也可以取得令人稱羨的成就,對他們來說,越早認清自己的問題越容易取得成就。

總之,人具有機器的特性是毋庸置疑的,只有認識到自身的限制才能獲得更大的自由,假如同不可改變的事實戰鬥,就會像發癔症同風車戰鬥的堂吉訶德一樣可憐又可笑。

人是基因的載體

作為宇宙酸的進化論

「進化論」並不是對evolution最貼切的翻譯,「演化論」相對而言更能反映這種理論的真實含義。但是,一個約定俗稱的概念是很難改變的。所以,這裡仍然使用「進化論」這個詞來進行闡述。

進化論代表一種全新的世界觀。在《達爾文的危險觀念》一書中,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Dennett,1942-)認為,進化論是一種知識層面的宇宙酸,「它把幾乎所有的傳統觀念都銷蝕掉,在其身後留下一個革命化的世界觀」。

作為宇宙酸,進化論是大道無情的自然法則。喬治·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在1921年寫道:「這個理論看起來很簡單,因為你最初沒有意識到它意味著什麼。不過,當你慢慢理解它的整個寓意時,你就會萬念俱灰。」

進化論的真實含義:對生命來說,沒有高等與低等之分,適應環境並存續下去的生命形式就是好的生命形式;進化過程是機械、盲目、無目的的一個演算法過程,通過不斷地複製那些在自然選擇過程中存活下來的遺傳因子,地球上極具偶然性地出現了人類。

雖然進化論只是關於生物演化的猜想,但這個理論可以通過計算機模擬程序得到演繹證明,複製功能加上極為簡單的少量規則,少量個體展開生存競爭,一場複雜多變生動有趣的進化過程就會在計算機上展開。羅布·博厄德和傑弗里·羅布鮑姆,卡爾·西格蒙德和馬丁·諾瓦克都根據博弈論和進化論原理設計計算機程序,模擬進化過程的不同策略,尋找最優策略。進化論也在混沌與分形理論中得到證據,簡單的有序化規則可以衍生出瑰麗奇幻的圖案。

很多人反對進化論,除了宗教信仰因素外,很可能是無法接受自然選擇過程的隨機性和無目的性。但進化論的精髓恰恰在於這種隨機性和無目的性。進化過程並不考慮人的感情。接受進化論,就是要接受一個自在演化不受人的主觀想像和主觀感情影響的世界。環境是負責提供篩選機制,生物體則以近乎無窮的數量和偶然出現的變異為武器想辦法通過這種篩選,兩者不斷組合的結果就是無比複雜的事物,如地球的生態系統,如人類的大腦。

生命機器

根據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的進化論思想,英國著名演化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和科普作家,英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1941-)提出了「複製子」和「載體」的概念。複製子是指能夠精確複製自身製造大量副本且能保持自身穩定的分子,載體是指根據複製子攜帶信息合成的容納並保護複製子的蛋白質容器。在發表於1976年的《自私的基因》中,道金斯用優美然而內涵恐怖信息的文字寫道:

40億年的時間過去了,古老的複製子的命運是什麼呢?……現在,它們像殖民者一樣群居在一起,安穩地寄居在龐大而笨拙的機器人體內,遠離外面的世界,通過迂迴曲折的間接途徑跟它溝通,通過遙控的方式操縱它。它們在你體內,也在我體內;它們創造了我們,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而且,我們存在的終極理由就是保存它們。這些複製子遠道而來。它們現在的名字叫基因,而我們就是它們的生存機器。

用道金斯的話說,「我們都是生存機器,是盲目的機器人載體。我們被植入程序,以保存被稱為基因的自私分子。這是一個直到現在也令人震驚的真相。」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個真相不只是震驚,簡直是讓人不寒而慄。道金斯提到,當《自私的基因》出版之後,有人給他寫信問他怎麼還能堅持每天起床,顯然,這位讀者受到了這個真相的嚴重打擊。

人是基因複製自身的載體,是一台生存機器。你能接受這樣的結論嗎?無論最終是否能夠接受,我們都會本能地抗拒這個結論。因為這個結論損害了人類的尊嚴。根據以色列學者尤瓦爾·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1976-)在《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中的推演,距今1萬多年前發生的農業革命及隨之誕生的一神教使得人類不再信奉「萬物有靈」。大約從那時起,無論社會地位多麼卑微的人類都有了屬於人類的尊嚴,自認為生存價值高於其他生物的一種身份認同感。「人類的尊嚴」代表了另一種複製子,模因。模因是基因發展出來的一種工具,通過模因,個體的生命可以聯合起來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沒必要為這樣的真相灰心喪氣。儘管人是基因的生存機器,但這台機器距離操縱者非常遙遠,因而具有相當大的自治權。打個比方,軍隊里的班長可以直接給手下的人分派任務,軍長呢,就只能發布整體命令而不能具體地安排手下每個人的任務。比如,人類的尊嚴這一個模因讓我們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基因的生存機器,並且反抗這種大自然的設定。道金斯這樣描述這種變化:

通過左右生存機器和它們神經系統建立的方式,基因對行為施加了終極控制。但是,那種即時反饋的接著要做什麼的決策被神經系統承擔了。基因是主要的政策制定者,而大腦是執行官。然而,大腦變得越來越發達,通過玩弄學習和模仿這樣的伎倆,它們接管了越來越多的權力,甚至能自行制定實際的政策。

也就是說,假如我們的基因給我們制定的生存策略損害了我們的利益,我們是可以採取對抗措施的。在前言部分我們已經說過,直接受控於基因的指令是難以違抗的。對於那些優先順序特別高的指令,我們只能改變這個指令執行的方式,而對於那些優先順序並不高的指令,我們是可以不予理會的。而隨著人類對基因的了解的逐漸深入,隨著基因工程的技術發展,我們甚至可以通過改變基因的方式來維護自身利益。

無情的基因

與其說基因是自私的,不如說基因是無情的。載體的利益與基因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基因只在乎是否能夠複製自身。如果載體與基因存在利益衝突,從長遠來看,總是基因勝出。

假如一種策略讓基因得以延續,基因並不在乎它的載體的利益。比如,螳螂、蠍子、蜘蛛的雌性會在交配過程中吃掉雄性,這時的雄性個體已經貢獻了自身的基因模板,對基因來說,它們死得其值,但對於雄性個體而言,它們做了基因設定好的程序的犧牲品。再比如,雄孔雀的尾羽、雄鹿的鹿角都不利於雄性個體的生存,但擁有這些器官的雄性個體更容易吸引雌性個體,所以這樣的特徵就會被保留和遺傳下去。

不妨想像一下,有一種生物有兩種不同的個體,一種接近完美,但沒有生育能力,一種差勁得多,但擁有強大的繁殖能力,那麼,即便前者的壽命更加悠長,最終也會漸漸消亡。除非這種更接近完美的個體是由不完美個體生產出來的。這樣的生物並非不存在,螞蟻和蜜蜂的群體當中,最擅長勞動生產和防衛工作的恰恰沒有生育的權力,它們任勞任怨地工作是因為它們服務的對象與自身擁有共同的基因。

生物基因組當中大都存在垃圾基因,即並不通過合成蛋白質表達出來的基因。對於載體來說,這些基因是沉默的複製子,純粹的寄生者。人類基因組當中97%的DNA片段都是垃圾基因,其中包含幾千種病毒的幾乎完整的基因組,這些基因組或者不再活躍或者存在關鍵缺失。人類基因組還有很多可能起分割作用的編碼序列。其中有一種叫LINE-1的編碼序列,由1000-6000個鹼基構成,它可以通過自身的逆轉錄酶大量複製自身,因而佔了人類基因組的14.6%。還有一種由180-280個鹼基構成的序列Alu,常常利用其他序列的逆轉錄酶複製自己,佔了基因組的10%。老鼠的基因突變有10%都是這些基因插入到基因中導致,但在人體當中,由於未知的原因,每700個人才會有一個由這些序列亂入導致的突變。血友病就是由於這些序列跳到凝血因子基因中間使該基因無法正常表達導致。除了起到分割作用外,垃圾基因當中的序列片段還為基因鑒定提供了依據。親子鑒定、DNA追兇,這是目前找到的垃圾基因最廣為人知的用途。

複製自身是基因唯一「關心」的事情。20世紀80年代晚期,美國費城的科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在老鼠的卵細胞細胞核與精子細胞核核尚未融合時,吸出精子細胞核並將另一個受精卵的卵細胞細胞核放入,這樣就製造了有兩個卵細胞細胞核的受精卵。同樣的方式,可以製造出有兩個精子細胞核的受精卵。這兩個受精卵都發育成了胚胎,但是,精子細胞核融合而成的胚胎製造出巨大的胎盤,但沒有腦袋,卵細胞細胞核融合而成的胚胎則沒有辦法製造出胎盤。換句話說,父方的細胞核負責製造胎盤,「寄生」在母體內,母方的細胞核則負責大腦的發育,控制胎盤的過分行為。這說明基因帶有性別標記,這種現象是有胎盤的哺乳動物,以及種子需要依靠母體才能存活的植物才有的特徵,下蛋的動物以及有袋類動物如袋鼠則沒有這樣的特徵。形象地說,這反映了兩組基因的互不信任,了達成合作,來自父方的基因與來自母方的基因相互猜忌並相互提防。

蛋白質機器

生命是兩種化學物質DNA和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基因負責生命信息的複製、繁殖,蛋白質負責生命活動、新陳代謝、行為。

生命密碼由四種鹼基記錄,分別是A(腺嘌呤),C(胞嘧啶),G(鳥嘌呤),T(胸腺嘧啶),這四種鹼基按照A與T、C與G的配對原則結合為雙螺旋結構。RNA里沒有T(胸腺嘧啶),只有U(尿嘧啶),在轉錄與翻譯的過程中,U的作用等同於T。轉錄是指將基因信息交由信使RNA攜帶的過程,翻譯是指核糖體利用轉運RNA合成多肽鏈的過程。多肽鏈縮水聚合就可以形成蛋白質。

形象一點描述,信使RNA負責傳遞信息,核糖體則是情報站,負責解讀編碼信息。信使RNA分子中每相鄰的三個核苷酸編成一組,在蛋白質合成時,代表某一種氨基酸,這種編碼規則被稱為密碼子。4種鹼基每3個為一組,一共有64種組合,即64個密碼子。其中,UAA、UAG、UGA三個密碼子不能決定任何氨基酸,是蛋白質合成的終止密碼子,而AUG(甲硫氨酸)和GUG(纈氨酸)則是起始密碼子。除此之外的密碼子與其決定的氨基酸存在多對一的映射關係,即多個密碼子對應同一種氨基酸。這些密碼子總共對應20種氨基酸。轉運RNA是具有攜帶並轉運氨基酸功能的類小分子核糖核酸,由一條長70-90個核苷酸並摺疊成三葉草形的短鏈組成。轉運RNA以核糖體提供的模板合成多肽鏈,進而形成蛋白質。人體內蛋白質的種類很多,性質、功能各異,但都是由這20多種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組合而成的。人體中估計有10萬種以上的蛋白質。

人體的每個組織,如毛髮、皮膚、肌肉、骨骼、內臟、大腦、血液、神經、內分泌激素等都是由蛋白質組成,人體內的一些生理活性物質如胺類、神經遞質、多肽類激素、抗體、酶、核蛋白以及細胞膜上、血液中起「載體」作用的蛋白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對調節生理功能,維持新陳代謝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蛋白質分子上氨基酸的序列和由此形成的立體結構構成了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比如血紅蛋白由4個具有三級結構的多肽鏈構成,其中兩個是α-鏈,另兩個是β-鏈,其四級結構近似橢球形狀。

基因對人體生命活動的控制主要就是通過蛋白質的功能來實現的。不過,我們對這個控制過程還只有很初級的了解,比如缺乏某類蛋白質可能導致疾病這一類的信息。前面說過,基因通過放權給神經系統的方式來實現複雜的「遠程」控制。具體到人類,人類基因有2.5萬個基因,其中負責人腦體積的基因是ASPM基因和小腦症基因,然而,人腦有860億個細胞,其中大腦約140億細胞,人腦的功能是怎樣由基因決定的?螞蟻約有50萬個神經,螞蟻的行為複雜到令人吃驚,由於螞蟻的學習能力有限,它們的行為肯定大都是基因決定的,那麼,基因如何實現對行為的控制?

生物的向光、向地、攝食、求偶、育兒、攻擊、逃避以及學習與記憶等行為都受基因的控制,研究這些基因及其表達的時間、場所和作用途徑等的遺傳學分支學科被稱為遺傳行為學。對單細胞真核生物草履蟲的迴避行為進行研究已經發現了包括不能後退的直進突變型、超後退型、旋轉型、緩慢型等突變型,也就是說,通過基因的定位對比,可以找到這些行為背後起作用的基因。秀麗隱桿線蟲是雌雄同體、一世代只有3.5天、腦只有幾百個神經元的軟體動物,這無疑是很好的研究對象,行為遺傳學家已經發現和線蟲趨化性有關的十幾個基因,而用電子顯微鏡和電子計算機對突變型的神經迴路網路結構進行研究,有助於了解基因怎樣控制神經元的聯接方式。對人類行為的研究主要使用雙生子法,通過對雙生子的行為進行分析,找到可能受基因控制的行為,然後才有進一步定位基因的可能性。另外就是通過對那些行為異常的病人進行研究,尋找其背後起作用的基因。

簡單概括,基因對神經系統、對生命體採用的是策略編程,即輸入「If→Do」的程序。不同的基因組合在一起,簡單的程序就會變得非常複雜、冗雜。這有點像蓋房子,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到了某個節點之後該做什麼,都是事先規劃好的。不同的地方是,房子究竟蓋成什麼樣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基因能決定什麼?

雖然人類對基因的了解還很少,但基本可以確定這一論斷:人的生老病死都受基因的控制。

基因突變與疾病

人類對基因功能的發現通常與對疾病的研究有關,因為疾病患者提供基因功能失常的樣本,通過與正常人的基因對比很容易定位這樣的基因。很多基因的名字都是錯誤的命名,比如「小腦症基因」,這種基因如果正常發揮作用就不會出現小腦症,所謂「小腦症基因」是指該基因發生突變會引起小腦症。

在3號染色體有一個基因發生突變會導致尿黑酸雙加氧酶無法合成,於是有這種突變基因的人就會患上尿黑酸尿症,患這種病的人容易患上關節炎,典型癥狀是尿液或耳垢會在空氣中變成紅色或黑色。這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卻是很早(1902)就被發現的先天代謝錯誤,引出了「一種基因控制一種酶」的猜想。另一種代謝性疾病苯丙酮尿症是由苯丙氨酸羥化酶缺乏引起,危害卻要大得多,不僅嚴重影響智力,還會造成運動障礙、癲癇病。如果控制苯丙氨酸的攝入,病情則能夠得到控制,但由於嬰兒智力在1-6月時就會受此病的影響而下降,等到1歲左右確診時智力的損傷就很難恢復了。所以,優生優育做好預防和排查才是最好方法。

在人類第4號染色體上有一個基因,如果缺失會導致伍爾夫-赫茨霍爾綜合症,這屬於基因突變導致的先天疾病,罕見而嚴重,患病者通常會在年輕時死去。同樣是這個基因,如果它的序列當中的「CAG」在人體內重複複製達到35次以上,人就會患上亨廷頓氏舞蹈病,首先智力出現輕微問題,然後四肢震顫,失去平衡能力,陷入深度抑鬱,生活無法自理,在痛苦中死去。這種病最早於1872年由喬治·亨廷頓(George Huntington)在長島發現,之後他發現這幾個病例來自新英格蘭一個大家族,這個家族12代人當中有1000人患病。找到這個致病基因的是南希·韋克斯勒(Nacy Wexler),她的母親患有該病,她是帶著憂慮展開研究的。她找到委內瑞拉西部一個家族,這個家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個叫做瑪利亞·康色普森(Maria Concepcion)婦女,她之後的八代有1.1萬人,1981年時還有9000人活著,371人患病,另外3600人有四分之一概率患病。一直到1993年,她才確定了這種致病的突變。CAG的多次重複導致蛋白質中有一串谷氨醯胺,當這樣的蛋白質積累到一定數量,才會發病,所以攜帶這種突變基因的人並不會在年輕時發病。另外還有五種神經方面的疾病與CAG的過度重複有關。在X染色體上有一個基因,如果CCG或CGG在開頭重複200次以上,就會導致「脆弱X綜合症」,一種常見痴呆症。在19號染色體上有一個基因,裡面的CTG如果重複次數在50-1000次之間,就會導致肌萎縮症。由於男性的DNA一生當中不斷重複複製以製造新鮮的精子細胞,基因突變在男性基因當中發生的概率五倍於女性,且生育年齡越大,後代越容易遭受基因突變導致的疾病。

在9號染色體上有一個決定ABO血型的基因。這個基因有1062個鹼基構成,負責編碼半乳糖基轉移酶。A型血與B型血的差別是由第523、700、793、800個位置上的鹼基的不同造成的,A型血在這四個位置上的鹼基是C、G、C、G,而B型血則是G、A、A、C。假如A型血基因第258個鹼基G被去掉,就會變成O型血基因,這個基因由於序列被破壞,無法催化正常的化學反應。研究表明,不同血型的人對霍亂的抵抗力不同,AB血型的人抵抗力最強,A血型的人次之,B血型的人又次之,O型血的人最弱。不過,O型血對瘧疾、梅毒的抵抗力很強。

基因與智力

讓人變聰明的基因目前還沒有找到,或許根本不存在單個的「聰明基因」,但基因對智力的影響卻是無法否認的,一方面很多基因病變會造成智力缺失現象,另一方面,對雙胞胎的智商相關性分析表明智商與遺傳存在密切關係。1979年開始,明尼蘇達大學的托馬斯·布沙爾(Thomas Bouchard)在世界各地尋找被分開養育的雙胞胎,然後測試這些雙胞胎、他們的養父母、父母、同胞兄弟姐妹們的智商,進行數據的比對分析,他的研究表明智力受遺傳因素的影響要大於後天環境的影響。根據他的研究,同一個人接受兩次智商相關性為87%,一起長大的同卵雙生子的智商相關性為86%,從小被分離的同卵雙生子的智商相關性為76%,一起長大的異卵雙生子的智商相關性為55%,同胞兄弟姐妹的智商相關性為47%,父母與子女生活在一起的智商相關性為40%,父母與子女不生活在一起的智商相關性為31%,而親生父母不同卻被同一個家庭收養的孩子的智商相關性則為0.加上其他人的一些研究,基本的結論是:一個人的智商差不多一半是遺傳決定,不到五分之一是由家庭決定,子宮環境對智力的影響比出生後父母教育所起的作用要大兩倍。

基因與本能

心理語言學家貝魯姬對一個名叫克里斯朵的女孩進行了研究,這個女孩患有威廉症候群,長得像小精靈一樣,她不會綁鞋帶,不能區分左右、做加法、畫腳踏車,但她總是滔滔不絕地講話,而且使用的語言合乎語法。這種疾病是11號染色體一個基因突變引起的。而在7號染色體上,有某個基因的突變會導致語言能力下降而不影響智力,這個發現來自對一個英國家庭的研究。一個患有語言特有損害症的女人和一個正常男人結婚,生育四女一男,除一個女兒外都患有語言特有損害症,這些孩子結婚生育24個後代,其中10個患有這種病。神經心理學家貝奈斯報道過一個簡稱「HW」的個案,他很聰明很會說話,聊天也正常,但是無法從他的心理辭彙中提取要說的名詞,不過,他能了解這些名詞的意義。還有一些病人可以讀可以說,也可以辨認環境周遭的聲音,但是不能辨認語音和字。這些案例證明語言能力與遺傳因素有關。而其他的一些研究則進一步表明,語言是一種得自遺傳的本能。比如,11個月大之前的嬰兒能夠辨識世界上所有語言的發音,3歲的孩子就能自發地學會語法,重度聽障的患者在學習手語期間能夠自行過濾掉父母的語法錯誤,等等。

基因與性別、性取向

X染色體和Y染色體是性染色體,它們與性別有關,有XX染色體的是女人,有XY染色體的是男人,這是初中時都知道的事實。不過,在X染色體上有一個DAX基因,假如這個基因在X染色體上多重複一次,那麼,有XY染色體本該成為男人的人就會發育成正常的女人。X染色體和Y染色體之間存在戰鬥,由於X染色體佔據優勢,Y染色體扔掉很多基因,於是越來越短。Y染色體上起作用的只有一個SRY基因,這個基因負責打開雄性化開關。這個SRY基因很少突變,從大約20萬年前到現在都沒發生變化。1993年,迪安·哈默在X染色體上發現一個基因,Xq28,對人的性取向有重要影響,同性戀男性中75%的人都帶有這種基因的一種形式,而非同性戀男性中75%的人都帶有這種基因的另一種形式。

基因與免疫系統

10號染色體上有一個基因CYP17,它負責合成一種酶,將膽固醇轉化為皮質醇、睾酮和雌二酮。這些物質是生產各種激素的重要原料。當腎上腺皮質的一系列基因被激活後,人體會產生皮質醇,皮質醇能間接影響多至幾十甚至幾百個基因,它可以激活TCF基因,這個基因能抑制一種名叫白介素二號的蛋白質的表達,白介素二號使白細胞提高警惕,所以,皮質醇抑制免疫白細胞的警惕性,讓你更容易得病。睾丸酮也可以抑制免疫系統。

基因與個性

11號染色體上有一個基因D4DR,負責多巴胺受體的配方。受體的多少決定對多巴胺的敏感度。多巴胺是大腦使用的50多種化學信號中的一種,它的分泌與人的愉悅快感有關。如果大腦缺乏多巴胺,個性的猶豫不決、反應遲鈍,最極端導致帕金森氏病。如果多巴胺太多,就會喜歡冒險,甚至罹患精神分裂症。D4DR會因中間的重複序列的長度不同而不同,長D4DR基因製造的多巴胺受體更不敏感,有這種基因的人會追求刺激以促進多巴胺的分泌。有這種基因的男人出軌的可能性比沒有這種基因的男人高四、五倍。另外,去甲腎上腺素與害羞的個性有關,而5-羥色胺水平高常與痴迷-強迫紊亂症有關,水平過低則可能是暴力犯罪或衝動自殺的人。

基因與發育程序

果蠅的某條染色體上有一串8條同源框基因,被稱為Hox基因,每一個都影響果蠅身體的一個不同部分,排序與所影響的身體結構順序一樣,依次是嘴、 臉、頭部、脖子、喉部、腹部的前半部分、腹部的後半部分、腹部的其他一些部分。同源框是指這幾個基因都有共同的180個鹼基。青蛙和老鼠也有同源框基因,老鼠的Hox基因與果蠅的基因還非常相似。而在12號染色體上,人類有與老鼠一樣的同源框基因群,都有13個基因。

基因與壽命

每個DNA末端都有很長的重複出現的沒有意義的鹼基序列「TTAGGG」,即端粒。端粒的作用是避免DNA複製過程中剪切掉有意義的序列。端粒的長度可能與壽命有關,因為DNA每複製一次,端粒就縮短一點,端粒耗盡細胞就走向衰亡。但端粒長度與壽命相關的說法存在爭議的,因為在80歲的人體內,端粒也有出生時的八分之五。進化學家對衰老的一個解釋是這樣的:生物體的衰老是各種致病基因引起的,那些成熟、生育較早的生物不會篩選掉致病基因,而那些成熟較晚的生物則會篩選掉這樣的基因,換句話說,沒有天敵的生物壽命會比較長。細胞的壽命與生物體的壽命很可能並非簡單的正向關係,有一種叫端粒酶的酶可以修復損壞的染色體末端,但這種酶的出現通常與腫瘤癌變有關,癌細胞就是擁有出色端粒酶而可以無限複製的「永生細胞」。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在實驗室里都使用海拉(Hela)細胞做研究,海拉細胞就是癌細胞,來自一個黑人婦女,從1951年到現在一直在分裂增殖,細胞的重量已經是這位婦女體重的400多倍。所以,研究端粒酶或許不能讓我們長壽,但能夠幫助我們治療癌症。目前已知,人類體內與端粒酶有關的基因可能是14號染色體上的TEP1基因。另一種與癌症有關的基因是17號染色體上的TP53基因,這個基因可以決定哪些細胞應該死亡,如果這個基因被破壞,患癌症的概率就急劇上升。抑制腫瘤的基因被破壞會增加長出腫瘤的概率,但只要TP53基因不被破壞,就不會發生癌變,TP53基因可以說是抑制腫瘤癌變的最後一道關隘。

基因與記憶

16號染色體上有允許人學習和記憶的基因。學習是本能的反面,依靠經驗來調節行為。我們往往低估本能對人的影響,也往往低估其他動物的學習能力,埃里克·坎德爾(Eric Kandel)對海蛞蝓的研究表明,這隻有幾百個神經細胞的傢伙也可以學習並記住以往的經驗。一種叫CREB的蛋白質與學習能力有關,控制這種蛋白質合成的基因活躍,則學習能力就強,反之反是。人類的CREB基因在2號染色體上,但在16號染色體上有一個CREBBP基因幫助它正常工作。

基因與肥胖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局(NIH)在2009-2010年的調查顯示,60%的美國成年人被肥胖困擾。基因FTO和肥胖高度相關,其中有FTO-AA基因型的人比FTO-TT基因型的人更胖,基因型不同造成的體重影響從7歲後開始發揮作用。有FTO-AA基因型的人不容易吃飽,而且還偏好高熱量的食物。

基因不能決定什麼?

遺傳率是對親代變異傳遞到子代的能力的一種衡量,其範圍為0-1,越接近1則受遺傳影響越大。前面提到過的苯丙酮尿症是單個基因發生突變造成,遺傳率非常接近1。根據SNPedia的數據,眼睛的顏色、頭髮捲曲的遺傳率在90%以上。身高的遺傳率範圍是55-81%,肥胖遺傳率為70%,性取向遺傳率為60%,自閉症遺傳率為30-90%,阿爾茨海默症的遺傳率為58-79%,1型糖尿病遺傳率為88%,2型糖尿病遺傳率為26%,癌症遺傳率為10-20%。

SNP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的縮寫,即單核苷酸多態性,指的是在基因組上發生的單個核苷酸的變異。理論上講這種變異有四種情況,但實際上只有兩種,一種是轉換,多數是C變成了T,另一種是顛換,A或G變成T或C,T或C變成A或G。據估計,人類基因組中每1000個核苷酸就有一個SNP,人類30億鹼基中共有300萬以上的SNPs。SNP為高危群體的發現、疾病相關基因的鑒定、藥物的設計和測試以及生物學的基礎研究等提供了有力工具。

遺傳率在0-1區間的波動說明人的很多特徵與遺傳有關,但並不完全由遺傳決定。當然,遺傳率是一個統計上的概念,並不能直接應用到個體身上。事實上我們很難對個體受遺傳影響的程度做出計算,我們沒辦法指出一個人的身高多大程度上受遺傳決定,多大程度上受環境影響。不過,可以統計出具有某種基因的人患某種病的概率有多少。

遺傳率小於1說明環境的影響是真實存在的。基因允許環境對人形成影響,等於說基因在設定程序時安排了一些靈活的策略。粗略而簡單地進行描述,可以這樣理解:基因決定,假如營養充分且恰當,這個人可以長到170cm,假如營養不足,這個人可以長到165cm;假如從小得到良好教育,這個人的智商能達到130,假如從小受到虐待,這個人的智商能達到110.諸如此類。現實當中,影響基因表達的變數可能有很多種。

馬特·里德利(Matt Ridley)在《先天後天》中這樣寫道:

基因是賦能者,而非約束者。它們為有機體創造新的可能性,同時也沒有剝奪其他選擇。後葉催產素受體基因允許一雄一雌制的形成;若沒有它們,草原田鼠就不會形成單一配對的選擇。CREB基因允許記憶;若沒有它們,學習和記憶就不可能存在。BDNF基因允許雙目視覺通過經驗得到校準;若沒有它,你就不能如此容易地判斷深度並以三維的視角來看這個世界。FOXP2神奇地讓一個人可以習得本民族的語言;若沒有它,你無法學會說話。這樣的基因還有很多。這些新的可能性對經驗是開放的,並不是預先被規劃好的。基因不會約束人性,就如同附加程序不會限制計算機的運行一樣。

每個人都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其命運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其能力既是有限的,又是無限的。為了管理的便捷,基因將對人的日常事務的管理權交給了神經系統。神經系統的反應有時候可以反過來影響基因的表達。影響基因的表達並不困難,因為合成蛋白質需要特定的氨基酸,人日常所吃的食物就能對基因的表達造成影響。但是,即便基因註定我們患上某種疾病,也並不能就此決定我們的命運,基因可以決定我們患上什麼病,怎樣死掉,但不能決定我們怎樣活著。

TED演講人當中有一個詹姆斯·法隆,他被《華爾街日報》評為十年來(哪十年?)成就最大的神經科學家,但他卻是低活性MAOA基因的攜帶者,這種基因通常在心理變態、暴力犯罪分子身上存在,而且他的祖先里出現過多個嗜血殺手,這種狗血身世讓他一下子名聲大噪,他的《天生變態狂》也成為暢銷著作。這是個案,另外,2002年對400個年輕男子的研究發現,具有低活性MAOA基因且遭遇過虐待的人,其參與強姦、搶劫、襲擊的次數是常人的4倍。環境同樣在起作用,就是這樣。

腦是基因的代理人

即便是最低等的動物,我們也無法明確地指出基因對其神經系統的編碼是如何進行的。這方面的知識是極度匱乏的。但我們能夠確定腦的重要性。日本裕仁天皇對被囊類動物海鞘的研究就展示出了腦對活動的生物的重要性。當海鞘還是未成熟的幼體時,它四處漫遊,不但可以做協調的運動,而且還有原始的振動感受器(相當於耳)和原始的光感受器(相當於眼)。當海鞘成熟後,它貼在岩石上靠過濾海水為生,這個時候,它的運動器和感受器都消退了。

動物才有腦,植物沒有腦,但動物和植物都由基因決定性狀特徵。種子在適宜的環境下才會發芽生長,如果環境不適宜,種子就不會萌芽。單細胞動物能夠根據環境的不同做出趨向或躲避的行為。只有幾百個神經元的海蛞蝓就能對外在的刺激產生記憶。由這些事實可以做出這樣的推論:基因對生物的控制是通過演算法程序實現的,比如,溫度多少、濕度多少、持續多少時間→種子發芽,或者,感受器信息→動作;記憶能力是基因通過有儲存信息能力的蛋白質實現的;沒有腦的生物,做出反應會比較遲緩,你去砍一棵樹時這棵樹不會躲開,而有腦的生物則會立即採取行動,那些能夠識別你的意圖的動物甚至會提前躲開,這些看似很神奇,但都可以還原為基因的編碼。

雌掘地蜂為了產卵和孵化後代,會做很多事情。首先,她會挖一個洞穴。接著,她飛出去尋找蟋蟀。當她找到一個合適的對象,就會刺入蟋蟀的身體,將它麻痹,但又不殺死它。她把蟋蟀帶回洞穴,放在洞穴口。她隨後進入洞穴,確保一切安全,萬事具備。如果是這樣,雌掘地蜂就會回到門口,把被麻痹的蟋蟀拖到洞穴里。然後,她就把卵產在洞穴里,密封起來,完事就飛走了。……研究表明,掘地蜂行為的幾乎任何一個步驟都是精心設計的、面對自身環境中具體刺激而做出的刻板而僵化的程序性反應。……他們把洞穴口的蟋蟀移動了幾英寸遠。當雌蜂出來後,她現在就不會把蟋蟀拖進去了。相反,她會把蟋蟀再拖到洞穴口,又一次檢查洞穴。……在某個研究者不斷搞破壞的實驗中,雌掘地蜂居然把洞穴檢查了40次,也不會直接把蟋蟀拖進去。

這段描述是摘自基思·斯坦諾維奇(Keith Stanovich)《機器人叛亂:在達爾文時代找到意義》第二章的兩段內容。掘地蜂的行為看起來複雜精巧而具有「意識性」,但事實上並沒有什麼「意識行為」,只不過是「刺激-激發程序-行為」這樣一個自發過程。這些描述很好地說明了「腦是基因的代理人」。當掘地蜂的基因複製進展到某種程度的時候,就會出現「要產卵」的動機,之後的一系列行為都是事先編好程序的反應,先挖好一個洞,接著,可能是從氣味、顏色、形狀上判斷出「這是蟋蟀」,然後衝過去抓住它,麻醉它,將它帶回洞穴,放在洞穴口的特定位置,等等。

植物沒有腦,它們的一切「行為」都是基因提前設計好的。動物有腦,它們的行為的複雜程度取決於腦的複雜程度,而腦的複雜程度取決於基因的設計以及環境的輸入。假如基因設計的腦沒有多少學習功能,動物的行為就是十分刻板的,和植物那些被預先設定的「行為」沒有本質區別。假如基因設計的腦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生活環境的不同就會對腦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

神經系統與腦

細胞是構成生命體的基本單位。這種說法存在爭議,因為病毒並沒有細胞結構。假如將病毒歸類為生命,細胞就不再是構成生命的基本單位,但如果將病毒排除在生命這個概念之外,又違背了「生命的本質是不斷的複製自身」這種設定。拋開病毒不講,細胞聯合起來構成組織,組織聯合起來構成器官,器官聯合起來構成系統,一個生命體就形成了。

神經細胞構成神經系統,負責收集感知信息並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整合,然後做出判斷和決策。神經系統的細胞,主要包括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之一,它具有感受刺激和傳導興奮的功能,按照用途可分為輸入神經,傳出神經, 和連體神經(胼胝體)。神經元細胞呈三角形或多角形,分為樹突、軸突和胞體這三個區域。樹突和軸突外有一層髓鞘,就像電線的絕緣層一樣。神經元細胞通過電信號來傳導神經衝動,細胞與細胞之間通過神經突觸進行連接,神經突觸分電突觸和化學突觸兩種,人體有大量的神經遞質來擔當化學突觸的信使。神經膠質細胞也叫神經膠質,是廣泛分布於中樞神經系統內的神經元以外的所有細胞,數量約是神經元的十倍,具有支持、滋養神經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調節某些活性物質的功能。

中樞神經是負責感知信號、解讀信號並做出決策的系統,就像計算機的操作系統一樣。對於人類來說,中樞神經是指腦(包括大腦、小腦、腦幹)和脊髓。除此以外的神經組織稱為周圍神經。從質量上講,整個神經系統僅占成人體重的3%,從功能上講,神經系統創造了人類世界的精彩。中樞神經系統有三種重要組成,分別是白質、灰質、黑質。白質不含胞體只有神經纖維,由神經元的軸突或長樹突集聚而成。灰質由大量的神經元胞體及其樹突聚集在一起形成,灰質內形態和功能相似的神經元胞體及其樹突集合在一起稱為神經核。大腦灰質在外部,白質在內部,而在脊髓中,灰質內部,白質包圍在灰質外面。黑質是在大腦腳底與中腦被蓋之間的灰質團塊,黑質與端腦的新紋狀體(尾狀核和殼核)有往返纖維聯繫,負責腦內多巴胺的合成。在正常生理狀態下,黑質是調節運動的重要中樞。

脊髓位於椎管內,前端枕骨大孔與腦相接,外連周圍神經,共有31對脊神經分布於它的兩側,後端到達盆骨中部。脊髓是周圍神經與腦之間的通路,全身(除頭外)深、淺部的感覺以及大部分內臟器官的感覺,都要通過脊髓白質才能傳導到腦,產生感覺。脊髓也是許多簡單反射活動的低級中樞。比如被尖銳物體刺到手指、手碰到灼熱物體、膝蓋被扣擊,都會產生不經大腦處理而由脊髓控制的動作。

人腦由大腦、小腦、間腦、腦幹組成。大腦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最高級部分,包括端腦和間腦兩部分。端腦是脊椎動物腦的高級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由左右兩半球組成,由約140億個細胞構成,重約1400克,是控制運動、產生感覺及實現高級腦功能的高級神經中樞。大腦半球可分為5部分,即額葉、顳葉、頂葉、枕葉和腦島。額葉是大腦發育中最高級的部分,它包括初級運動區、前運動區和前額葉。前額葉與丘腦背內側核共同構成覺察系統,是精神活動的最主要場所。顳葉位於外側裂之下,分為顳上回、顳中回、顳下回,顳上回的尾端斜行捲入外側裂為顳橫回,負責聽覺信號的接收;顳下溝與側副裂之間為梭狀回,負責對物體次級分類的識別,包括面部識別;側副裂與海馬裂之間為海馬回,負責形成和儲存長期記憶。頂葉前區為頂額聯合區,負責身體感覺,如味覺、觸覺、性衝動、身體協調性、身體認知;頂葉中區為頂顳聯合區,即威尼克區,負責語言的理解;頂葉後區為頂枕聯合區,負責空間感覺(右半腦)及數理邏輯(左半腦)。枕葉主要負責視覺處理。腦島為大腦的島葉,被額葉、頂葉和顳葉所掩蓋,對腦幹的功能有調節作用,並能處理味覺信息。端腦兩個半球由胼胝體連接起來。

間腦位於中腦之上,尾狀核和內囊的內側。間腦一般被分成背側丘腦、後丘腦、上丘腦、底丘腦和下丘腦五個部分。背側丘腦不僅是感覺的轉換站,也是一個複雜的分析整合中樞。後丘腦包括內側膝狀體、外側膝狀體和丘腦枕,與視覺和聽覺信號的接受和分析有關。上丘腦與人的嗅覺、視覺有密切關係,包括丘腦髓紋、韁核和松果腺,前兩者屬邊緣系統,松果腺為內分泌器官。下丘腦是自主神經系統在大腦皮層下的重要神經中樞,調節腦垂體前﹑後葉激素的分泌和釋放﹐還參與調節自主神經系統﹐如控制水鹽代謝﹑調節體溫﹑攝食﹑睡眠﹑生殖、內臟活動以及情緒等。底丘腦負責調節肌張力,使運動能夠正常進行。

腦幹是維持人的生命體征的神經中樞,自下而上由延髓、腦橋、中腦三部分組成。延髓部分下連脊髓,主要控制呼吸、心跳、消化等活動。腦橋的神經細胞連通到小腦皮質,可使信號在小腦兩個半球間傳遞,使之協調身體兩側肌肉活動,還對人的睡眠有調節和控制作用。中腦是視覺與聽覺的反射中樞,凡是瞳孔、眼球、肌肉等活動,均受中腦的控制。腦幹的中央是網狀系統,主要功能是控制覺醒、注意、睡眠等不同層次的意識狀態。

小腦負責運動調節,按機能可分為前庭小腦,脊髓小腦,大腦小腦。前庭小腦負責調整肌緊張,維持身體平衡。脊髓小腦負責控制肌肉的張力和協調。大腦小腦負責影響運動的起始、計劃和協調,包括確定運動的力量、方向和範圍。

大腦的海馬結構、海馬旁回及內嗅區、齒狀回、扣帶回、乳頭體以及杏仁核等構成邊緣系統,使中腦、間腦和新皮層結構之間發生信息交換,參與調節本能和情感行為。邊緣系統的主要部分環繞大腦兩半球內側形成一個閉合的環,故此得名「邊緣」,從功能上看,邊緣系統一點也不「邊緣」,參與了中樞神經系統感覺的調節和內臟活動的調節,並與情緒、行為、學習和記憶等心理活動密切相關。

副交感神經和交感神經構成人體的植物神經系統。副交感神經的中樞位於腦幹,當機體處於平靜狀態時,副交感神經的興奮佔優勢,伴隨心跳減慢減弱,支氣管平滑肌收縮,胃腸運動加強促進消化液的分泌,瞳孔縮小等狀態。交感神經由中樞部、交感干、神經節、神經和神經叢組成,中樞部位於脊髓胸段全長及腰髓1-3節段的灰質側角。交感神經的活動主要保證人體緊張狀態時的生理需要,伴隨腹腔內臟及末梢血管收縮,心跳加快加強,支氣管平滑肌擴張,胃腸運動和胃分泌受到抑制,新陳代謝亢進,瞳孔散大等狀態。

當一個人陷入昏迷狀態,喪失認知能力和主動活動能力但保持基本生命體征時,我們稱這種狀態為植物人狀態。植物人的腦幹仍具有功能,向其體內輸送營養時,還能消化與吸收,並可利用這些能量維持身體的代謝,以及呼吸、心跳、血壓等。植物人對外界刺激能產生一些本能的反射,如咳嗽、噴嚏、打哈欠等。但植物人沒有意識、知覺、思維等人類特有的高級神經活動。植物人的存在反映了人的生命形式的多層次性,如劃分為靜立不動的植物狀態,參與各種運動的動物狀態,進行複雜思考的人類獨有狀態。

如果用「人是機器」的隱喻來解讀,人的神經系統就像是電路圖,而神經中樞則相當於集成了大量高級程序的晶元。新陳代謝,進食、消化、排泄,就像是吞進蘊含能量的礦石然後排出廢渣。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相當於對應兩種電壓,一種是緊張狀態下的高電壓,一種是平靜狀態下的低電壓。其他神經功能就像應用程序,負責儲存信息(記憶)、動作操作(運動)、輸入輸出可共享信息(語言)等。這樣的類比可以幫我們理解人的功能特點。我們人類是依靠生物化學反應自動運轉的機器,治病、療養、學習、工作等都可以在這一類比中得到啟發。比如,把電極精確植入大腦的正確位置進行深度腦刺激,可以用於治療帕金森氏病,叢集性頭痛、肌肉痙攣和強迫症,已有案例當中甚至讓一位昏迷6年的患者重新恢復意識。

人活在腦塑造的世界

單細胞動物感受的世界是怎樣的?它們對光的強度、聲音的響度只有很簡單的利害判斷,或者這裡太暗或太吵,要離開,或者這裡很明亮安靜,要留下來。它們的行為是由基因編程並通過神經節實現的。對於人來說,感受到的世界要複雜多了。光進入人的眼睛後投射到視網膜上,由視錐細胞打包之後傳遞給視覺中樞,視覺中樞對這些打包的信息進行解讀,讀出了明暗、色彩、形狀、大小等內容。聲波傳入人的耳朵,同樣傳入聽覺中樞進行解讀,聲音只是物體振動產生的波,但聽覺中樞卻能讀出聲音屬於什麼物體、是否是自己熟悉的語言、傳達了哪些語言信息等。

一條狗看到了主人,或者聽到了主人的聲音,它會變得很興奮,搖頭擺尾躥前躍後。它究竟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有研究表明,狗的眼睛只能看到黑、白、灰三種顏色,並可以分辨深淺不同的藍、藍紫、紫色。藍、黃、紅色對狗來說是暗色,而綠色對狗來說則是白色。導盲犬之所以能區別紅綠信號燈,是依靠兩種燈的光亮度區別的。狗能記住一些熟悉的聲音,並聽出話語當中的部分情緒,聽到主人叫自己的名字和聽到別的人叫自己的名字,狗的反應是不一樣的。那麼,當一個人與另一個人交談時,又能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呢?對方的穿著打扮,面部表情,言語內容,言語聲調,姿體動作,都能被解讀為具體信息。假如一個人視覺受損或天生色盲,又或者天生雙耳失聰,看到和聽到的世界又會是什麼樣?

我們感受到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取決於我們的大腦安裝了什麼樣的「軟體」。隨著腦神經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已經能夠製造出神經假體來代替感覺器官工作。比如,植入人工耳蝸後失聰者聽力恢復很好,而對失明者可將信息記錄到電子攝像機然後傳遞到視覺皮層,全身癱瘓患者可通過植入大腦的晶元用「想」的方式去操作滑鼠、玩電腦遊戲。

很顯然,大腦安裝的「軟體」不同,看到的世界就不同。2015年有一條裙子引爆網路傳播,有人說這條裙子是藍黑色的,也有人說這條裙子是白金色的,兩派鬧得不可開交,直到各路專家出來進行解釋才逐漸偃旗息鼓。裙子是藍黑色的,但很多人產生了錯覺,看成了白金色。出現視覺錯覺其實很正常,只要在網路上檢索一下「錯覺圖片」,立刻就能找到大量的視錯覺圖片。我們看到的世界並不是世界原本的樣子,而是我們的視覺中樞對視覺信號進行分析解讀後得到的樣子。電影和電視都利用了人的這種特性,假如人的動態識別或色覺識別能力發生大的變化,看到的電影和電視就會是很奇怪的內容。

想像一下,你處在一個十分嘈雜的環境里,或許是某個宴會,那裡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聲音,音樂聲、嗡嗡的說話聲、丁零噹啷聲,等等,這時有人喊你的名字,聲音並不算大,但你立刻就聽到了。有沒有類似的體驗?這種現象叫做雞尾酒效應,反映了聽覺的程序化特徵,即只有那些引起我們關注並進行分析的聲音才能被我們感知。下雨天容易讓人思緒萬千,人也會睡得比較香甜,這是因為雨聲形成了一種背景噪音,遮蔽了其他容易干擾我們的聲音,——或許還有下雨天在外面活動的人減少的緣故。

辣椒的辣是一種疼痛,花椒的麻是一種振動,薄荷的涼是觸發冷熱感知的神經引起,人可以從顏色中看出冷熱,從顏色或氣味中感受到味道。我們的感覺轉化為知覺都是經過了程序化的解讀,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程序,因而感受的世界也不同。比如,有的人天生對色彩敏感,有的人天生對聲音敏感。

當大腦里的程序出現故障時,就會出現各種奇怪的病症。比如臉盲症患者會看不清人的臉或失去對人的臉型的辨別能力,身體完整認同障礙症(BIID)患者從小就感覺自己身體的某部分不屬於自己,希望把這部分去除,替身綜合征患者認為周圍的人是某個人假冒的,並因此出現敵對行為。異手綜合征患者的兩隻手相互對抗,如一隻手穿褲子,另一隻手脫褲子。

當人體激素水平發生變化時,人所感受的世界也會發生變化。比如,愛情伴隨著明顯的生理反應,陷入愛情的大腦的腦底部區域活躍性增高,多巴胺主導的獎賞系統顯著激活,同時,男性睾酮水平下降而女性睾酮水平升高。一個叫赫里婕的荷蘭女孩,3歲半就進入青春期,醫生在她12歲前抑制激素分泌,12歲後停止抑制,她再次進入青春期,她的智力正常,學業十分優秀。催產素可以讓男人變得友善,而血管加壓素會讓男人富有攻擊性,讓女人願意親近陌生人。自閉症患者常常出現腦內血管加壓素和催產素紊亂的情況,無法與人共情,注射催產素可提高其解讀情緒的能力。另外,大腦中血清素受體的數目與是否信仰宗教有關,神秘體驗通常會引起宗教信仰。

我們很容易因為大腦的變化而出現幻覺。比如,把你的手放在桌下你看不到的地方,桌上放一個假手,找人同時撫觸你的手和那隻假手,過十幾秒鐘後,突然敲擊假手,你會大吃一驚。有的人在截肢後出現幻肢疼痛現象,即已經不存在的肢體持續疼痛,遇到這樣的情況,通過在與人身體垂直鏡子里操作假肢,讓人以為自己的肢體還存在並且得到了治療,幻肢疼痛的癥狀會得到改善。有些人會有離魂體驗,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幻覺,可以通過刺激對缺氧敏感的顳葉和頂葉交匯處誘導出來。

以上種種事實都指向這句話:人活在大腦創造的世界裡。大腦的程序如何解讀世界,我們就生活在什麼樣的世界裡。

自髮式系統

人類的神經系統非常複雜,人類的腦據說是目前已知的宇宙當中最複雜的物體,然而,這樣的腦究竟是為誰服務的呢,基因還是作為載體的人本身?

有這樣一個奇葩的實驗,實驗人員要求參與實驗的男人穿上襯衣並一周不換洗,然後將襯衣封入不同的真空袋,找一群女人對真空袋內的氣味進行評分。結果很有趣,得分最高的氣味對應的是身材最勻稱身體最健康的男人。在我們未曾察覺的情況下,氣味已經為我們提供了優生優育的指導。

很顯然,通常的情況下,當腦為基因的利益提供服務時,也滿足了我們的利益。「通常」意味著存在例外情況。一個身體健康的人未必是最佳配偶。根據進化論,男人擇偶時遵守生理標準第一位的原則,他們要選擇能夠更好地繁衍後代的女人,所以總是選擇漂亮的女人;因為人類直立行走導致盆腔狹窄而嬰兒需要兩三年的發育才能基本獨立生活,女人擇偶時則將忠誠度和資源量作為首要衡量標準,她們要選擇能夠幫助她們撫養後代的可靠的男人。換句話說,僅憑氣味選出的最喜歡的男人未必會成為現實中的滿意對象。在這種情況下,腦幫我們自動做出的反應受到了壓制,與文化有關的因素(財富值)被引入並促使大腦重新對考察對象進行評估。

根據基思·斯坦諾維奇的觀點,人腦為人提供了三種心智系統,第一種是自髮式系統,第二種是分析式系統,第三種是反省系統。基因對自髮式的心智系統有很強的控制力,我們的那些本能的、直覺的反應都屬於這個系統,這個系統的特點是反應快捷且符合一般法則。分析式系統是大腦的功能,可以幫助人們進行重大決策和專項研究,特點是只能單線程運作,效率較低。反省式系統涉及到自我認知與自我實現的系列問題,是人類獨有的能力。按照斯坦諾維奇的看法,如果任由第一種系統決定我們的行為,我們自身的利益就很可能受到損害。

暢銷書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眨眼之間:不假思索的決斷力》里表達了相反的觀點。他認為人的直覺要比那些耗時費力的思考更靠譜,更符合人自身的利益。歌德·吉戈倫爾等人結集而成的《間接啟發式:讓我們更精明》里也表述了類似的看法,他們承認人的有限理性,但提出「生態理性」的概念,認為從長遠角度看,直覺的反應要更符合人的利益。在他看來,認知行為心理學揭示人類非理性的實驗在現實中並沒有太大意義。

比如,人在事情發生之後會對記憶進行重建,根據直觀體驗快速得出結論,這種結論是膚淺、片面的。這種效應即俗語所說的「事後諸葛亮」。事情發生之前,無計可施,無法可想,等到有人做到了,立即產生諸如「我差點就想到了」「我早知道是這樣」「原來這樣,我也能做到」的想法。或者,事前做了錯誤的判斷,事後立即忘記了之前的判斷,認為「果然被我說中了」。就好比大家都說某個人成不了才,等到這個人有了成就,出息了,大家又都說「我早就說他是有本領的」。這是人類信息加工活動的一種錯誤,但是,在《簡捷啟發式》一書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它是兩種一般適應過程的一種『副產品』:首先,人們接受新信息後將會對已有知識進行更新;其次,人們將會根據已被更新的知識作出快速節儉的推斷。……事後將我們標榜為智者使得我們顯得更加聰慧、博學和有遠見。……事後通偏向在建立並維持一個人自我概念同一性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當人們突然發現他們自己置身於一個價值系統完全改變了的社會中時,情況便是如此。……除了人們的多數經歷在以後不需要回憶這一事實之外,我們所以沒有必要為過去曾經想過、說過、經歷過的每件事情保留一種記憶痕迹,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當需要回憶某些事件時,可以採取其他可供選擇的記憶提取方法。」

這段話實際上強調了人估計概率的直覺能力,在信息不足、計算能力有限的情況下,這種能力的準確性足以讓人稱奇。本質上講,這不過是在強調基因編程的本領。比如,有研究者在幾棵樹上鑽洞並隨機地選取一些洞放入蟲子,然後放啄木鳥到樹上,啄木鳥會根據最優演算法在每棵樹上選一定數量的洞,而不是把每棵樹上的洞都啄一遍。這種本領是基因遺傳決定的,人類也有類似的本領。心理學家E.H.韋伯於1834年發明一個實驗測試人的感知閾值,他將小物體放在實驗對象的皮膚上,每次放一個,每個的重量都有差別,目的是測試實驗對象能夠感知到的最小的重量差異。美國心理學家、科學家查爾斯·皮爾斯和他的學生約瑟夫·賈斯特羅進行了類似的實驗(兩人互為對方的實驗對象),他們無法感知到重量的差異,但他們要求對方盡量給出一個猜測,並為自己猜測結果的可信程度打分,最高為3分,最低為0分。兩個人給幾乎所有的猜測打0分,但超過60%的猜測都是正確的。

格拉德威爾在《眨眼之間》里表達的觀點與此類似。在這本書的序言里,他講述了1983年一樁藝術品造假事件,有人偽造了一尊古希臘少年立像,博物館進行了14個月的調查,最終還是上當了。而一些專家在見到雕塑的瞬間就感覺到「不對勁」。這個故事敘述得有點邏輯混亂,既然有好幾個專家覺得不對勁,為什麼在長達14個月的調查中他們沒有提供有利的證據呢?他們是不是事後諸葛亮呢?在美國911事件之後,人們發現在襲擊之前已經有人覺察了恐怖分子的計劃,但有關報告石沉大海沒有得到應有重視。在2008年爆發經濟危機之後,有不少人聲稱自己事前就已經預測到了這次危機。他們當中或許有人說了實話,但肯定也有人撒謊。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在經濟爆發之前提示過出現危機的可能性,但他並沒有以預測到危機而沾沾自喜,因為他只是說出了一種可能,可能出現就是或許不出現。預測到某種可能性其實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做預測的人可能做出過很多不同的預測。還有一個問題,靠直覺做出準確的預測之後,並不能解決問題!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決策肯定有直覺的成分,但他們並不依賴直覺。直覺只在準確預測某個事件之後才顯現威力,凡事都依靠直覺無異於賭博。格拉德威爾講的故事雖然精彩,根本不能得出直覺重要的結論。如果想要強調直覺的重要,應該講一講阿拉法特、卡斯特羅靠直覺躲開多次暗殺,某個人靠直覺縱橫商場,這些故事才能論證直覺的重要性。他不講這些故事,因為這些故事的主角並非真的完全靠直覺取得成功。

格拉德威爾在書中列舉了很多奇妙的直覺。比如,撲克牌遊戲當中有一堆牌比較糟糕,在意識到這個事實之前40手牌,玩家向這堆牌伸手時就已經心跳加快手心冒汗。人有進行頻率判斷的本領,這種本領存在於潛意識當中。斯坦諾維奇對此不以為然,他提到另一個實驗。紅燈和綠燈隨機亮起,參與實驗的人可以預測下一次是什麼燈亮起,預測準確則得一分,最終根據得分多少確定報酬;整場實驗中,紅燈亮起的次數與綠燈亮起的次數比例為7:3.人們能夠很快估計出7:3的比例,這相當了不起,然而,按照這個比例去猜測下一次亮起的燈什麼顏色,會因為隨機性而出現錯誤,如果全都猜成紅燈,得分反而高於按正確比例進行猜測的得分。認為自己能夠掌控局面是人的本能傾向,除非事後反省,人們很難放棄掌控局面的努力,所以,很了不起的直覺導致人們難以得到高分。

事實上,格拉德威爾在《眨眼之間》第六章開篇就講了一個因為直覺而犯錯的故事,四名警察由於錯誤地判斷了一名結巴、膽小的居民的舉動開槍射殺了他。直覺總是會出錯,過於依賴直覺會釀成大錯。即便我們天生具有心智解讀能力,我們也最好保持謙虛,不要以為自己可以不經調查或思考就能抓住真相。前些年流行「微表情讀心術」,但那些規律性的總結都必須審慎地使用,如果不根據一個人的一貫表現進行推斷肯定會出錯,幸運的是並沒有傳出因為誤用這種方法導致悲劇的消息。

當我們談論直覺的時候,我們是在談「基因對人的控制」。不同文化當中的人有同樣的喜怒哀樂表情,不同文化當中的人都有「手熱效應」(出大獎的彩票站會引人前往購買彩票),不同文化當中的人對音樂旋律有非常相似的偏好,諸如此類。現實當中,我們離不開直覺,我們受益於直覺帶來的便捷,也受直覺錯誤的傷害。即便是那些強調直覺具有理性成分的人也不能否認這個事實:我們不能過度依賴直覺。直覺只能應付那些曾經反覆出現過的情形,並不能完美地適應複雜多變的人類社會。承載人的直覺的是大腦,大腦依靠直覺系統忠實地履行了基因代理人的角色。

分析式系統

我們通常用直覺來形容與認知有關的反應,用本能來形容與動機有關的行為。直覺的一個典型表現是我們往往忽略統計數據帶給我們的信息,因此,直覺往往與偏見聯繫在一起。不孕的夫婦領養孩子後更容易懷孕,很多著名的人物都有令人討厭的兄弟,不經常買彩票的人更容易中獎,都是直覺引發的偏見。本能遭遇直覺偏見,結果往往很糟糕。比如,古代人依靠直覺判斷事物間的聯繫,為了對抗瘟疫、災難會殺死那些行為怪異的女巫。再比如,買股票的人往往在股價漲得很高時買入,卻不捨得在股價暴跌時賣出,不能克服這種「損失厭惡」的人常常虧光股本。

人的大腦具有壓制直覺系統的機制,即分析系統。這是一種高級的心理表徵能力,通過將外在於我們的事物符號化而建立運算程序。分析式系統使用邏輯規則和具有離散特徵的語言對人的行為進行一致化描述。前面提到過的「If→Do」和「If+Do→Then」是分析式系統的基本句式。

斯塔諾維奇說:「自髮式系統的目標結構受進化的塑造,會密切追蹤基因繁殖概率的增加。而分析式系統主要是一種控制系統,焦點在於整個人的利益,目標時實現個人目標滿意度的最大化。」然而,每個人都是認知吝嗇鬼,能不思考就不思考,這種本能非常強大而難以克服。因此,一個解決辦法是形成一些經過分析式系統處理的規則,讓這些規則在行為習慣中得到體現,讓規則進入自髮式系統。

如果將人比作受基因操縱的機器人,那麼,當人們有意識地採取避孕措施,尤其是當避孕套被發明並廣泛使用之後,機器人的叛亂已經發動了。這樣的改變與分析式系統有關:少部分人意識到養育太多孩子會造成生活質量的下降,並且人口太多會對生態系統造成巨大破壞,他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經過社會渠道的流傳,這種看法成為共識,進一步成為文化信念(模因),進入很多人的自髮式系統。

優生優育計劃生育與嬰兒死亡率的下降是密不可分的。古時候的中國,多數女人都像生育機器一樣,一個接一個地生孩子。這既與嬰兒死亡率高有關,也與暴力死亡率高有關,生十個孩子養大四五個不容易,這幾個孩子能夠活到結婚生子同樣不容易。1949年之前,中國嬰兒死亡率約200‰,五個嬰兒才能成活一個。到2000年時嬰兒死亡率降為28.38‰,到2008年為14.9‰,2016年為10.2‰。這些成就的取得也與分析式系統有關。科學是人類分析式系統的產物。歸納總結,演繹推理,設計實驗,這是科學的基本方法。而如果按照自髮式系統做事,人類就只能生活在各種迷信當中。迷信是各種臆斷的集合。比如別人家的黑貓進了自家很不吉利,貓靠近剛死的人會引發靈異現象,不能殺蛇否則會遭報應等。這些荒誕無稽的內容流傳了很多年,它們由自髮式系統產生又經過模因系統進入每個人的頭腦當中。

斯坦諾維奇所說的理性是與個人主義聯繫在一起的。按照他的理性標準,對於個人來說,過好自己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目標,是否生育孩子取決於孩子能給生活帶來什麼,而不是取決於是否能通過孩子將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但是,很多人生養孩子並不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做出的決定。其他人都有孩子,我們也要有孩子,這種自髮式反應非常普遍。別的家長都想盡辦法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長環境,我們也要盡一切努力為孩子創造好的成長環境,不知不覺中,我們又陷入了自髮式系統的控制。

如今已經有很多人叛變了基因,開始控制生育子女的數量。這可以說是對基因最大的叛變,但這種叛變是依靠模因來實現的。這種模因可以稱之為「優生優育」。質量比數量重要,從整體看,或許基因的利益並沒有被損害。不過,這裡就不做討論了。優生優育之後,下一個能夠起主導作用的模因大概是「幸福」。當人類普遍接受追求幸福的信念之後,整個人類社會的形態可能都會發生變化。

腦是基因的代理人,人類的大腦卻為人類叛變基因提供了工具,這個工具就是分析式系統。不過,在人類的優生優育文化背後,個體的人並沒有養成使用分析式系統的習慣。

認知吝嗇鬼

大衛·赫爾:「人類大腦所遵循的準則是:能不用,則不用,該用腦時也不用。」這句話就是「認知吝嗇鬼」的形象描述。用「人是機器」的隱喻來理解,人類大腦安裝有節能程序,總是傾向於節省能量。

這裡搜集了一些典型的反映認知吝嗇鬼現象的例子。有些例子很容易在現實中找到對應事件,有些例子則很少在現實中遇到相似情境。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了解一下都對我們有益無害。常見的錯誤,多半與本能有關,想要改變很困難;不常見的錯誤,多半只與認知有關,想要改變反而很容易。

我方立場偏差

第一種情況,在評估證據、道德評判、評價他人時,我們傾向於做出有利於自己的評估。現實當中,言行不一、雙重標準、情人眼裡出西施是這一偏差的典型表現。美國選舉,同樣的事情,是選民擁護的候選人做的,就是對的,有道理的,是選民擁護的候選人的對手做的,對的也是錯的。

第二種情況,在對自己的能力評估時過度自信。現實當中的典型表現是,每當我們制定計劃時就會寫下太多事情,而實際執行過程中卻會一拖再拖。另一個典型表現是高估自己對事情的掌控能力。比如,一項調查中,75%的駕駛員有過駕駛中打電話的經歷,他們說看到別人在駕駛中打電話感到害怕,但不認為自己在駕駛時打電話會對駕駛造成影響。對掌控能力的高估也表現在購買彩票上,我們總是傾向於只要我們多思考就能增加中獎概率。

第三種情況是,自我服務偏差,失敗時歸罪外因,成功時歸因於自己。這種傾向有助於自我保護,但不利於成長進步。在遭遇重大打擊的時候應該讓這種傾向表現出來,讓自己變得樂觀一些。在小事情上,不妨客觀一些,多承認自己的不足,多做些刻苦努力。

第四種情況是,溝通過程我們傾向於認為別人能理解我們。現實當中,如果沒有聲音、表情、姿體動作等線索,我們的書面表達很容易被誤解。設計師、產品經理由於高估用戶對他們設計意圖的理解,常常讓產品變得過度複雜。

啟發式加工

根據有限的信息快速地做出決策,即啟發式加工。這種加工在以前通常是有效的,但隨著商業活動越來越詭譎,人們常常因此犯錯誤。現實當中的例子,折價促銷、優惠券、買1贈X之類活動都利用了人的啟發式加工。這裡分享兩道被研究過的問題。

由赫克托·萊維斯克(Hector Levesque)提出的問題。

傑克正看著安妮,而安妮正看著喬治。傑克已婚,喬治未婚。請問是否有一位已婚人士

正在看著一位未婚人士?

A.是

B.不是

C.無法確定

在繼續往下讀之前,請先給出你的答案:A、B還是C?

丹尼爾·卡尼曼和他的同事肖恩·弗萊德里克在一項研究中讓被試解答下面這個問題:

球和球拍的總價是1.1美元,已知球拍比球貴1美元。請問球的價格是多少?

看到過這兩道題的人知道正確答案,第一次做的人卻很容易出錯,在第一題選C,在第二題脫口而出「0.1」。

現實當中,我們的很多決策都受到啟發式加工的影響。美國總統里根任職期間,很多議員提議增加對艾滋病研究的支持,但里根一直不理睬,直到他認識的一個演員得了艾滋病,他才決心加大對艾滋病的監控力度與研究力度。作家劉墉在他的書里講述了很多處世故事,其中一個故事是關於售房的,售房員會先帶人去看那些特別好的房子,然後去看那些並不夠好但定價很高的房子,這樣就會促使購房者做出決策。

兩種被研究較多的認知偏差,一種是錨定效應,即人們往往受熟悉的、剛看過的、印象深刻的、特別生動的信息影響做出傾向性決策,一種是框架效應,即人們的決策往往受不同情境所突出的信息影響,人們厭惡損失,而喜歡獲得收益。大多數認知偏差都可以歸類為這兩類偏差。

基思·斯塔諾維奇在《超越智商》中有這樣一段敘述:

馬望·希納克(Marwan Sinaceure)研究團隊的工作為我們展示了認知吝嗇鬼偏愛加工簡單信息刺激的癖好是多麼容易被利用。 他們給被試呈現了以下假設情境:如果你的晚餐是從超市買的牛肉套餐,飯後你在新聞上得知,食用這種牛肉套餐有可能會導致人感染牛腦海綿狀病。 接下來,讓被試回答在7點量表上回答這兩個問題:①假設你身處上面的情境,你將在多大程度上減少購買這類牛肉套餐?②假設你身處上面的情境,你將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你的飲食習慣,減少紅肉並增加其他食物的攝入?毫無疑問,被試在聽過上述情境後,都決定要減少牛肉的攝入。 可是,另一組被試在聽過相同問題之後,願意做出的改變程度更大。 兩個實驗過程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改變了情境描述中的一個詞,即把「牛腦海綿狀病」改為「瘋牛病」。

在《機器人叛亂》中引述了丹尼爾·卡尼曼的一些實驗:

決策1 美國面臨罕見疾病威脅,預計殺死600人,實施項目A,200人將被拯救,實施項目B,三分之一可能600人獲救,三分之二可能沒有人獲救。你更支持哪個項目?

多數人選A。

決策2 600面臨死亡威脅,實施項目C,400人死掉,實施項目D,三分之一的可能所有人獲救,三分之二的可能所有都死掉。你更支持哪個項目?

多數人選D。

違背了理性決策公理「描述不變性特徵」。

決策3 有人給你價值300美元的禮物,然後需要你在兩個選項中選一個:A,肯定得到100美元;B,一半可能得到200美元,一半可能什麼都沒有。

結果72%的人選A。

決策4 有人給你價值500美元的禮物,然後需要你在兩個選項中選一個:C,肯定損失100美元;D,一半可能損失200美元,一半可能沒有損失。

結果64%的人選D。

本能與習慣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分析過小約翰·肯尼迪飛機失事的原因。1999年7月的一個夜晚,小約翰·肯尼迪與妻子及妻姐乘坐一架小型飛機前往瑪莎葡萄酒莊園,在距離目的地僅有幾英里時,由於夜晚薄霧看不到地平線,小約翰·肯尼迪開著飛機上下翻飛,試圖飛離雲霧,結果最終墜入海中。當時的正確做法是使用儀錶數據來保持飛機水平,當他讓本能支配了自己。

另一個反映人的本能與習慣的影響的例子是電車難題。電車難題的基本形式是這樣的:你看到一輛因剎車失靈而失控的電車正從山頂上往下急速行駛,不遠處山下的電車軌道上站著五個人,為了救下這五個人你需要扳動一個開關使電車駛入另外一條軌道,這條軌道上也有一個人。 你是否會扳動這個開關?這樣做對嗎?很多人思考會選擇扳動開關。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約書亞·格林研究設計了與之類似的人行天橋難題。這個難題與電車難題的基本形式相同,不同的是,你站在橫跨軌道的人行天橋上,在你的身邊站著一位膀大腰圓的陌生胖子, 如果你將他推下天橋(沒有人會看到),他的身體可以阻止電車繼續前行,他將命喪車輪下,但前方軌道上的五個人卻可以因此獲救。 你是否會將這位陌生人推下去?多數人說他們不會這樣做。

還有一個心理學家西魔·愛潑斯坦設計的實驗。兩隻碗里各裝一些兩種顏色的糖果,第一隻碗里1個紅色糖果9個白色糖果,第二個碗里8個紅色糖果92個白色糖果,隨機摸一次,摸到紅色糖果就可以得到1美元。按照概率計算,隨意摸一次,從第一隻碗里摸到紅色糖果的概率是10%,從第二隻碗里摸到紅色糖果的概率是8%。然而,有30-40%的人選擇第二隻碗。他們當中的一些人清醒地認識到應該從第一隻碗里摸,但卻抑制不住自己的衝動。

現實當中,壓制本能失敗的例子有很多。控制食慾、性慾都是很困難的,染上酒癮、毒癮、賭癮、遊戲癮的人為數眾多。杜希格在《習慣的力量》中講述了一個叫巴赫曼的家庭主婦如何因為無聊開始賭博,如何因為贏錢及樂趣而逐漸增加賭博時間,如何輸光了手頭的錢並欠下賭債,以及為了戒賭搬離原來居住的州到賭博未曾合法化的州,如何又因為賭場的優惠措施和多次電話而再次沉迷。現實當中,這樣的事情並不稀奇。

書單:「人是機器」

人是機器是一個隱喻。了解並接受這個隱喻是為了讓人超越人的機器性。當然,這種超越包含了接納,舉個極端點的例子,假如存在性別認同問題,接受事實是第一步,承認人的遺傳性、機器性才能更好地面對現實的生活。

將人比作機器並非貶低人的主觀能動性。我們有高估自己能力的傾向,總是傾向於認為自己能夠自由地思考並決策。當我們無法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時,一定要明白,有一台機器開始運轉了。比如,當出現拖延行為時,我們實際上是在進行自我保護,儘管這種自我保護違背了我們的長遠利益,並且違背了我們的理性頭腦,我們卻很難依靠理性去控制這種自髮式反應。最好的克服拖延的辦法,一是從潛意識層面上解除報警,不再畏懼某些事情,一是利用另外的自髮式反應對抗拖延。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然後適度地改變自己,這是把人比作機器的根本目的。

下面的書單包含幾個子書單,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承認人受遺傳因素的影響,承認人有很多本能的行為和直覺的判斷。這些書都稱得上經典,是值得讀三遍以上的好書。當然,有的書容易讀懂,有的書由於專業性強會讀得很慢很吃力,後者不妨拿出螞蟻啃骨頭精神每天啃一點直到啃完。

有關基因與心智的圖書

《基因組:人種自傳23章》,《先天後天:基因、經驗、及什麼使我們成為人》

馬特·里德利著

《語言本能》《思想本質》《心智探奇》《白板》

史蒂芬·平克著

《新的綜合》,《知識大融通》

愛德華·威爾遜著

有關腦與心智的圖書

《重塑大腦,重塑人生》

諾爾曼·道伊奇著

《你的大腦你的生產力》

桑德拉·邦德·查普曼博士、雪莉·科克蘭德 著

《善用大腦高效學習》

比爾·盧卡斯著

《大腦使用手冊》或《史上最強大腦書》

丹尼爾·G·阿門著

《我即我腦:在子宮中孕育,於阿茨海默氏病中消亡》

迪克·斯瓦伯著

《誰說了算?——自由意志的心理學解讀》,《人類的榮耀:是什麼讓我們獨一無二》

邁克爾·加扎尼加著

《奇特的大腦》或《解釋我們神奇的大腦之謎》

斯蒂芬·胡安著

《21世紀的心理科學與腦科學》

羅伯特·索拉索,合集性質

《認知、腦與意識》

Bernard J. Baars、Nicole M. Gage

《大腦與認知》

作者為《環球科學》雜誌社

有關情商的圖書

《思維改變生活:抵抗壓力、戰勝焦慮和抑鬱的認知行為療法》

莎拉·埃德爾曼著

《理性情緒》、《控制焦慮》、《控制憤怒》

阿爾伯特·埃利斯著

《驅動力》

丹尼爾·平克

《情商》系列

丹尼爾·戈爾曼著

有關非理性心理的圖書

《看不見的大猩猩-無處不在的6大錯覺》

克里斯托弗·查布利斯、丹尼爾·西蒙斯著

《機器人叛亂》,《超越智商》,《決策與理性》

基思·斯坦諾維奇著

《思考,快與慢》

丹尼爾·卡尼曼著

《影響力》

羅伯特·西奧迪尼著

《錯不在我》

阿倫森,

《怪誕心理學》系列,《59秒》,《正能量》

理查德·懷斯曼著

《怪誕行為學》系列

丹·艾瑞里著

《潛意識:控制你行為的秘密》

列納德·蒙洛迪諾著

《誤區:思維中常犯的6個基本錯誤》

Thomas Kida

《別做正常的傻瓜》

奚愷元著

《清醒思考的藝術》,《明智行動的藝術》

[德]羅爾夫?多貝里著

《鹽糖脂:食品巨頭是如何操縱我們的》

邁克爾·莫斯著

《助推》

理查德·泰勒,卡斯·桑斯坦著

有關積極心理學的圖書

《積極心理學》

克里斯托弗·彼得森著

《學習樂觀》,《認知自己,接納自己》,《真實的幸福》,《持續的幸福》,《教出樂觀的孩子》

馬丁·塞利格曼著

《幸福的方法》,《幸福超越完美》

泰勒·本·沙哈爾著

《專註的快樂:我們如何投入地活》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

模因與自由(代結語)

模因這個概念最早是理查德·道金斯提出來的,指的是可以在群體中間傳播、複製的一種存在。蚜蟲尾部會分泌一種甜液,很多種類的螞蟻都會放牧蚜蟲來獲得這種甜液,某些地方的螞蟻還會種植真菌,當做蚜蟲的牧場。螞蟻的這種本領可能是基因決定的,或許是在群體生活中習得的,如果是後者,那麼,螞蟻也有模因。對於人類來說,模因主要是那些可傳播、複製的信念、文化。

「人是機器」這個隱喻屬於模因。這個隱喻強調了這些事實:人類擁有很多由遺傳決定的本能,從簡單的反射動作到複雜的行為習慣,數量遠超我們的想像;大腦是認知吝嗇鬼,喜歡依靠習慣和直覺做反應,當一個人幾乎從來不思考時,很容易被外在力量操縱;由於人類的社會性,人很容易依從於某個群體,幾乎所有人都有兩種行為模式,一種用於獨處,一種用於社會交往,後來可以改變前者。

科學也屬於模因。有人認為,科學家共同體得出的結論就是科學。這種觀點是相對主義對科學的攻擊。實事求是地講,已有的科學發現與科學規律都可能是錯誤的,但是,在沒有得到更有力的反面證據之前,承認這些發現並遵守這些規律才是科學精神的體現。科學家並不是什麼稀有物種,科學家仍然屬於人類,也有七情六慾,也會爭權奪利打壓同儕(牛頓是典型代表),但是,假如因此就認為科學只是一種範式,相信科學等於信奉名為科學的宗教,那就是強詞奪理了。

然而,科學不能證明自身的科學。——科學這個詞本身已經帶有「正確」的含義,但仍然有很多人反對科學。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與模因的特性有關。只要屬於人類行為範疇,屬於可複製的內容,都是可以被否認的。一部分人覺得理所當然毋庸置疑的理論,另一部分人則可能深惡痛絕堅決否認。知識是人類所創造的東西,知識的可靠性如何判定?學者們吵成一團,無法達成一致共識。

不妨把科學與宗教的對立看作被設定了不同程序的機器間的對立。模因是造成對立的程序,但模因的安裝取決於基因設定的硬體狀況。有的人對神秘現象有強烈的體驗,這些人容易信奉宗教。有的人喜歡追根究底,任何結論都希望有確切可靠的證據來支撐,那麼,這部分人就會信奉科學。信奉科學不等於說科學屬於宗教的一種,除非科學家建立了某種封閉的理論系統,不容許其他人質疑,就像古希臘的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那樣,搞了很多儀式化的東西和牽強的理論且不允許質疑、違背。

斯坦諾維奇指出,模因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1.模因存在且傳播是因為它們對於存儲它們的人有幫助。(大多數反映世界真實信息的模因都可以歸入這一類)

2.某些模因數量多是因為它們跟已有的遺傳傾向或領域特殊性進化模塊很吻合。

3.某些模型能傳播是因為它們有助於基因複製,從而使得載體成為這些具體模因的好載體。(鼓勵人們多生育的宗教觀念可歸為此類)

4.模因存在且傳播是因為模因自身就具有自我延續的屬性。

類別4中存在的子類別,包括傳教策略、自保策略、說服策略、敵對策略、不勞而獲策略以及模擬策略。「我的國家武器不足,這很危險」,傳教策略,引發恐懼,導致說服。「永遠不要跟人辯論政治或宗教」,自保策略。共生體模因,寄生蟲模因,廣告商擅長製造模因寄生蟲「如果我買了這輛車,這個美麗動人的模特就是我的了」。

斯坦諾維奇認為,為了獲得理性,針對模因的策略應該包括以下四條:

1.避免安裝對載體身體有害的模因。(不加保護的性行為,危險藥物的使用,危險駕駛風格,吸煙,過量飲酒)

2.對於信念類型的模因,力爭只安裝真實的模因,也就是說,反映世界真實面目的模因。

3.對於慾望類型的模因,力爭只安裝不排除未來其他模因叢被安裝的模因。

4.避開那些抵制評估的模因。(比如,不靈驗是因為你不夠堅信)

同時,斯坦諾維奇還總結了促進理性知識與抑制理性的信念。其中促進理性的知識有五種:

①概率推理,如明白基線概率;②決策科學知識,如明白決策偏好;③科學推理知識,如明白自變數、 因變數與控制變數,會區分相關與因果的不同等;④邏輯的一致性與有效性的規則,如明白證偽、證據的不同層級、個人經驗作為證據的不足等;⑤經濟思維,如明白什麼是機會成本、沉沒成本,什麼是指數增長。

抑制人的理性的信念包括:

①信仰超自然與迷信;②信仰直覺;③過度依賴民間智慧與民間心理學;④信仰「特殊」的專業知識;⑤金融誤解;⑥屢教不改的反思(過度自信自己的反思能力);⑦個人信念功能失調;⑧自我鼓勵自我中心。

斯坦諾維奇是對的,不經過分析式系統分析的判斷很可能是不可靠的。不過,理論應用到實踐需要不同的情境預設。當我們了解了人類行為的種種非理性或者說機器性之後,我們仍然要有所思考才能將其運用到現實當中。比如,斯坦諾維奇的理性標準肯定不包含信仰宗教。但是,如果一個人依靠認知理性無法擺脫內心的痛苦,因而選擇信仰宗教,算不算符合理性的選擇?基因只關心複製自身,不關心載體的利益,模因同樣如此,它不會在乎是否將正確的知識傳遞給你。

當斯坦諾維奇使用「人是機器人」這個說法時,他或許沒有想過,一個人是皈依宗教還是培養出科學精神,很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再比如,中國人普遍選擇一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這肯定是一種模因,但很可能也與遺傳有關。遺傳並不確定具體的情況,但能夠決定一般的傾向。

當我們使用「人是機器」這個隱喻的時候,既要想到基因的影響,也要注意模因的作用。基因遺傳為我們提供了可能性,也提供了能力邊界,模因安裝為我們提供了成長的可能性,也帶有了一定的風險。比如,誤信了某些邪教的洗腦說教,或固執地認為自己之前相信的就是對的(自我服務偏差)。比如,我們可能因為排斥偽科學而排斥積極心理學的一些理論,如冥想、正念。我們要明白的是,積極心理學的理論能夠改善人的狀態恰恰是因為人的機器性。最典型的莫過於呼吸練習,只要深呼吸幾次,我們的狀態就會發生變化。

總之,「人是機器」的隱喻是為了讓我們擁有自由: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在適度範圍內改變自己。


推薦閱讀:

TAG:行為心理學 | 大腦 | 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