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一個還是兩個?這22個真相讓你不再糾結
最近迷上了《媽媽是超人》,一連追了幾個星期。而在裡面胡可沙溢的兩個孩子——小魚兒和安吉之間親密的兄弟情,這種儼然「表情包」的戰鬥情誼,我自然也是百看不厭。
但除了小魚兒和安吉之外,這部劇里還展現了不同的家庭,比如包文婧和她的獨生女兒餃子,馬雅舒和她的一雙兒女,伊能靜和她的小女兒米粒(還有一個大兒子長期住在台灣)。
不同家庭之間所表現出來的互動情景,活靈活現地向我們展示了養育中的「萬象」,也實實在在地給很多在獨生子女家庭長大的新手爸媽們提供了一個熱點討論話題:
這種情況會是我們即將經歷的么?如果我們再生一個,會像胡可的家庭一樣和諧,還是會成為焦慮的馬雅舒的家庭那樣?
只生一個好嗎,為什麼帶一個孩子還那麼焦頭爛額?
可殊不知,不久之前來自紐約時報、牛津大學和NCBI的資料綜述曾精闢地剖析了家庭規模的真相:
我仔細地對比了文獻中的幽默調侃,列出了這份「獨生子女」對比 「多孩家庭」的22條真相,你將會從這裡了解到有關家庭規模的各項數據,以及了解:
1.獨生子女和多孩家庭的孩子們個性優缺點的區別?
2.獨生子女和多孩家庭的養育分寸的區別?
我真心覺得,不管是帶著一個孩子,還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可能都會在這篇文章里找到自己心中的平衡槓桿。一起來看看你是哪個戰隊的?
養育獨生子女的12條真相
當其他父母說養一個孩子超簡單的時候,你可以送他們一個大大的白眼。
- 獨生子女更容易成為「人生贏家」
獨生子女中的「人生贏家」比例更高,他們通常比其他家庭形式中的孩子具有更高的智商(Goleman 1985),此外,他們通常在校學業更好,一方面表達能力更強,另一方面更善於與成人互動、溝通(Blair 2013)。
- 獨生子女更具備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力
獨生子女永遠不需要被迫與其他孩子分享父母的關愛。與此同時,受益於與成人的無干擾互動,獨生子女通常更富有表達力、更成熟。表現在思維模式可能更富有邏輯,更有條理(Blair 2013)。
因為他們主要在成人身邊長大,在與人交流時,他們更習慣於採取富有邏輯的交流方式。既不必應付亂髮脾氣的手足,也不必被迫糾纏於與手足間失去理智的吵鬧中,也更擅長自娛自樂,他們總能找到有意義的事來打發獨處的時間。
- 獨生子女家庭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家庭類型
即便沒有政策背景,「獨生子女」家庭也是目前增長最快的家庭類型,只生1個孩子的女性的百分比在三十年間翻了近一倍(Kelley 2007)。事實上,一孩家庭是美國增長最快的一項家庭統計數據(Hass 1999),因此獨生子女並不另類,美國社會曾有過的「我家只有一個孩子」的羞恥感早已是歷史(Blair 2013)。
如果希望孩子出生後生活能迅速回歸正軌(無論是工作、家庭還是社交),只生一個孩子是最好的選擇(Brazier 2013)。除了無子女的情況外,一孩家庭算是最「環保」的家庭形式了。因為家長的數量多過子女,而現有的房屋大小可能已足夠容納所有的育兒裝備,不用為收納、換房苦惱。
- 獨生子女發生行為偏差的情況會更嚴重
獨生子女在T2(可怕的兩歲)時的行為偏差表現會更加嚴重。這些行為偏差的原因主要是獨生子女缺乏足夠的制衡力量。
在多孩家庭中,當發生偏差行為時(比如破壞、打人、哭鬧和發脾氣等),其他孩子的容忍度比父母要低很多,兄弟姐妹們會迅速上場懲罰和制止「鬧劇」,這些都有利於緩解正在發生的偏差行為。(Brazier 2013)
- 獨生子女受欺負時能獲得的支持更單薄
需要警惕的是,如果獨生孩子在學校被霸凌,他們可能會缺乏一個重要支持人。一項來自英國經濟與社會支持委員會的研究顯示,手足是在日常生活中(包括學校)被霸凌的孩子一個重要的隱性支持(Hadfield et al 2006)。
儘管父母常常盡最大的努力,為獨生孩子提供大量與同齡孩子社交的機會,這種交往還是相當受限的。這種交往常常是在成人的計劃、限時和監督下的。這意味著孩子失去了在沒有成人為他們分配物品、給他們提供社交技巧、為他們找到分享有限的玩具和空間的條件下學習建立自己「領地」的技巧的機會(Blair 2013),這一缺憾可能要直到青春期時才能彌補(Zeher and Downey 2013)。
- 獨生子女更難容忍「無序」狀態
獨生子女很難容忍「無序」。當他們的生活中出現混亂時,常常有成人在場,幾乎會立刻把這一切恢復秩序。這意味著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極少(幾乎沒有)經歷過處理無序和混亂情況的經歷,尤其是持續的混亂和無序。當孩子發現他們置身於混亂狀況中時,他們會感覺到焦慮、害怕。他們會感覺生活失去了已習慣的可控制和可預見性(Blair 2013)。
- 獨生子女的情商比多孩家庭的孩子相對低
和多孩家庭的孩子相比,獨生子女可能更具有攻擊性,更容易捲入紛爭,友誼持續時間也更短。他們會發現自己很難與個性不同的人相處。和多孩家庭長大的人相比,獨生子女更缺乏同理心,不擅長安慰或幫助其他的孩子,也更難於尊重別人的物權,更不擅長應對壓力。簡言之,他們的情商會相對更低(Downey and Condron 2004)。
- 獨生子女的離婚率更高、結婚機會更低
獨生子女成人後結婚的可能性更低。那些已婚的獨生子女,離婚的可能性比有手足的成人更大(Bobbitt-Zeher et al 2013) 。作為獨生子女的家長,也更可能離婚。只有一個子女的母親離婚的比率是擁有2-4個子女的女性的兩倍(Falbo 1978) 。而如果家長離婚,獨生子女的適應情況不如他們有手足的同齡人。研究顯示,獨生子女在應對父母離婚的事件時,表現出了最嚴重的適應問題。
- 「空巢之痛」和「贍養難題」是兩大風險
如果最糟的事情發生了——你的孩子早早離世,你會成為「失獨家庭」的一員。一項2005年的研究顯示,失去子女的父母有極高的被孤獨心境和嚴重抑鬱症困擾的風險,包括自殺風險在內(Stroebe et al 2005; Li et al 2005)。喪子夫妻的離婚幾率也會是常態的8倍(Lehman et al 1987)。當面對同樣的喪子之痛時,年長的孩子尚存的夫妻離婚的可能性更小(Rogers et al 2008)。此外,請記住,除了死亡之外,還有其他形式的「喪失」,全球化浪潮下,搬到國外居住的獨生子女,也會讓父母處於「空巢之痛」中(Brazier 2013)。
而另一方面,當家長年老需要贍養時,會給獨生子女造成巨大的負擔,不平衡的家庭比例也會嚴重影響著孩子的地理流動性以及在職場上的產出(Rainer and Siedler 2005)。
- 獨生子女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完美主義傾向
孩子自然地會把自己與周圍的人相比較。因為獨生子女在童年時期,身邊往往是在各方面都佔盡優勢的、令人讚賞的大人,這意味著孩子會直接拿這些「完美成人」來作為自己的參照系(Blair 2013)。因此,獨生子女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完美主義傾向,表現為更實際、明智地想儘可能老練而面面俱到地做任何事。
- 獨生子女承受了更多的「原生家庭」烙印
在沒有其他子女分散親子聯結強度的情況下,獨生子女的所有方面都被密切關注,包括身心發展、學業表現、天賦、弱點、成就。父母所有的憂慮、希望和夢想都被烙印在一個孩子的身上(Adams 2011)。
「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的寄託是沉重的壓力。 一些研究表明,獨生子女可能感覺壓力大、被過度保護,最糟的是會讓他們懷疑自己的能力或父母的真誠,獨生子女相比多孩家庭的子女來說,可能感覺自己更像是在為父母而活,而不是為自己(Blair 2013)。
- 獨生子女身高最高,但也最容易成為胖子
獨生子女更可能成為一個胖子。事實上,獨生子女身份被視為導致孩子肥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Wang et al 2007; Padez et al 2005; Pearce et al 2009; Winkinson 1977)。
就世界身高的平均均測,獨生子女的平均身高最高,其次是二孩家庭的孩子,他們都相應會比家中有多孩的同齡人個子更高(Lawson and Mace 2008)。
這就是養育獨生子女的12條真相,下面來給大家劃個重點:
養育多孩的10條真相
- 二孩是美國最受歡迎、最流行的家庭規模
「2」是一個很神奇的幸福指數的臨界值。二孩是最受歡迎、最流行的家庭規模(Frejka et al 2008)。而2014年針對英德兩國的父母的追蹤調查發現,超過2個孩子後,父母的幸福感下降,而壓力水平攀升(Myrskyl? and Margolis 2014)。
二孩的模式保持了家庭成員「1:1」的完美比例。《創造完美的家庭規模》的作者Alan Singer博士指出,高水平的幸福指數得益於在二孩家庭中,父母容易找到彼此的「擁戴者」(Singer 2011)。
因二孩家庭的普及和高比例,美國大多數餐館、航班、主題公園等的相關設備,都被特別設計為滿足這種「兩個成人,兩個孩子」的家庭模式。
- 二孩家庭孩子的特質會更加互補
在二孩家庭中,年長的孩子傾向於扮演「照顧者」的角色,而年幼的孩子傾向於扮演「寶寶」的角色,他們的特質可以互補。富有組織能力、樂於助人的大寶希望有照顧和「管教」的對象,而淘氣愛玩、依賴性更強的二寶可能會很好地回應這種需求(Blair 2013)。而當「手足大戰」爆發時,不會有「二(多)對一」的情況發生,父母可以在旁邊清晰地看到雙方的互動關係,以及孩子對彼此的關係互相學習和成長互補的過程。
- 二孩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更高
在孩子們長大後,二孩家庭規模的好處會愈加彰顯。研究表明,二孩家庭出身的成人對手足有更多的正面感受,尤其在兩個都是女孩的情況下(Spitze and Trent 2006)。
- 孩子越多,養育過程越混亂
孩子越多,養育過程越混亂,這也會成為許多父母職業生涯的「殺手」(Troske,Voicu 2007)。大多時候都會有其中一個人留在家中作為主力照顧孩子,而與此同時也需要面對更多的噪音、更多的混亂和更多的工作。
我們可以看到,冰箱里長期需要準備充足的食物,尿布的數量增加了,也會有更多瓶瓶罐罐需要清洗,父母還要有活躍的腦細胞才能跟上孩子的節奏,比如小睡和其他事務(Song, 2011)。
養育過程的混亂還體現在,兄弟姐妹數量太多,會稀釋父母塑造孩子個性的能力。因為即使是全天候監視,父母也幾乎不可能完全掌握孩子的全部信息。父母對每個孩子所花費的時間會變少,這使得每個孩子的需求不太可能會及時得到滿足。這樣做的結果是,大家庭的孩子,將比獨生子女更不願意主動提出自己的需要和願望(Blair 2013)。
- 孩子越多,夫妻關係越容易受影響
上一次的二人世界是何時度過的?上一次討論無關孩子的個人話題又是發生在何時?孩子越多,屬於夫妻之間的時間就越少,情侶和夫妻的時間往往被摺疊成「家庭時間」,久而久之,那種新婚燕爾的感覺就會愈加被稀釋(Heitler 2013)。這些都會加劇婚姻危機。
- 「資源稀釋」是多孩家庭必須面對的難題
大多數時候,養育過程最貴的開支還是集中在「教育資源」,你能負擔起所有的教育費用嗎(Keister 2003)?「資源稀釋」是多孩家庭必須得面對的難題,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家羅伯特?扎洪克(Robert Zajonc)提出的理論認為,一個家庭中的孩子數量越多,出生間隔時間越短,孩子們的智力越低,特別是那些後來出生的孩子(Downey 1995; Goleman 1985)。
- 二孩家庭中,第二個孩子更容易有不安全感
大寶在每個年齡段,每天都比二寶在同年齡時多獲得20分鐘高質量的父親的陪伴和25分鐘高質量的母親的陪伴(Price 2007),所以在二孩家庭中,第一個孩子在人生中取得成功的比率更高,而且往往比第二個孩子擁有更高的智商(Goleman 1985)。
這意味著第二個孩子更有可能陷於不安全感中。
相應的,在三孩家庭中,中間的孩子比他的兄弟姐妹更有可能擁有較低的自尊心,他會認為父母對自己的懲罰更重並且不那麼愛自己,他覺得自己正在「不斷地戰鬥」(Brazier 2013)。而當兄弟姐妹之間的年齡差距約為兩三年時,戰鬥的感覺是最強的(Goleman 1985)。
- 多孩家庭中,排行中間的孩子更具創造力和創新潛力
原因很有趣:一方面,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們不得不與一個更年長的兄弟姐妹分享他們的父母,他們缺乏「成熟」的優勢,這意味著他們的兄長可以將更多的事情做得比他們更好。另一方面,不久後當他們的弟妹出生時,他們又不再是家中最小的那個有需要的可愛寶寶,這意味著,排行中間的孩子必須具有相當的創新潛力才能吸引父母關注。(Blair 2013)
基於他們從小便通過生活來發展自己的創造力,排行中間的孩子可能會更擅長社交——他們知道如何恰到好處地吸引他人的注意,來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又不會因為過分張揚而煩擾別人。
- 多孩家庭中,最小的孩子心理健康更具穩定性
一個孩子,如果他擁有的兄弟姐妹越多,意味著他們所能獲得的「同伴遊戲」就越多,他們將在合作和衝突、遊戲和玩樂中學習和別人相處的社交技能,那麼在童年不同階段體驗到的玩樂帶來的成長,也會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態更穩定(Lawson and Mace 2010)。
- 多孩家庭的離婚率普遍較低
研究指出,一個人如果每多一個額外的兄弟姐妹,離婚的可能性就會減少2%(Bobbitt-Zeher, 2013)。多孩家庭的離婚率相對獨生子女家庭而言普遍較低,而即使父母決定離婚,有手足的家庭離婚對孩子成長的負面影響也會相應降低(Sun,Li 2009)。
這就是養育多孩的10條真相:
其實對比了那麼多的一孩和多孩家庭的資料,最心酸的竟然還是資料里說出的這兩點:「沒人帶」和「養不起」。身邊很多媽媽對於生二胎都有太多的心酸和無奈,公辦保育所的缺失讓許多沒辦法自己帶娃的媽媽們,少了一條可選的路。而教育成本的居高不下,中國薪資的普遍中低水平,又讓許多想好好養育好孩子的家庭不得不做更大的讓步和割捨。
沒有人帶,教育理念不合,很多二孩媽媽只能選擇辭職在家自己帶娃,但是中國的全職媽媽卻一如既往地不招人待見。而教育費用的高昂,優秀資源的稀缺,又讓父母不得不面臨一個更大的難題——我如何籌夠給兩個寶寶的長達18年的養育費?
國家放開二胎政策後,到底要不要生二胎的選擇突然變得更加「嚴峻」。無論是否生二胎,養育的過程硬是把媽媽們變成了真的勇士。正如劇里胡可成為了小魚兒和安吉的「超人媽媽」,現實中有多少女人得在養育中練就出一身的雞血本領,餵奶、哄睡、玩樂和陪伴,硬是把自己變成了無所不能的「超人媽媽」。
每一個選擇的背後都有無盡的得與失、笑與淚,到底要不要生,選擇不生,是因為不想生還是養不起?這些問題無人可以替我們作答。
————————
補充這篇文章的資料來源:
http://www.nytimes.com/1985/05/28/science/spacing-of-siblings-strongly-linked-to-success-in-life.htmlhttp://www.amazon.co.uk/gp/product/074994014X/ref=as_li_qf_sp_asin_il_tl?ie=UTF8&camp=1634&creative=6738&creativeASIN=074994014X&linkCode=as2&tag=codedev-21
http://www.nytimes.com/2007/06/03/nyregion/03only.html?pagewanted=all&_r=0
http://www.nytimes.com/1999/10/24/style/we-are-family-mom-dad-and-just-me.htmlhttp://www.amazon.co.uk/gp/product/B00EPCKUAO/ref=as_li_qf_sp_asin_il_tl?ie=UTF8&camp=1634&creative=6738&creativeASIN=B00EPCKUAO&linkCode=as2&tag=codedev-21&linkId=F6JE2TLXYAQUCZOAhttp://oro.open.ac.uk/20140/http://jfi.sagepub.com/content/34/9/1175.shorthttp://www.jstor.org/discover/10.2307/3599841?uid=2&uid=4&sid=21104710838193http://articles.latimes.com/2013/aug/13/science/la-sci-siblings-families-divorce-20130813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5788495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3820074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8410207
http://ftp.iza.org/dp1842.pdf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6952392
http://ije.oxfordjournals.org/content/37/6/1408.shorthttp://books.google.co.uk/books?hl=en&lr=&id=dUHXPHaZE6cC&oi=fnd&pg=PA47&dq=%22family+size%22&ots=Tc3w5Jlixl&sig=kJZG2UYh1xszbJQ_ow6BnzCfIqs#v=onepage&q=%22family%20size%22&f=false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3524-014-0321-x
http://www.amazon.co.uk/gp/product/0470900318/ref=as_li_qf_sp_asin_il_tl?ie=UTF8&camp=1634&creative=6738&creativeASIN=0470900318&linkCode=as2&tag=codedev-21&linkId=P3KVZTBEWSMCGIBF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741-3737.2006.00308.x/abstract?deniedAccessCustomisedMessage=&userIsAuthenticated=false
http://www.cerforum.org/conferences/200705/papers/Finnie.pdf
http://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resolution-not-conflict/201309/big-family-does-number-sibs-impact-divorce-riskhttp://www.jstor.org/discover/10.2307/1515158?uid=2&uid=4&sid=21104721752713
http://jhr.uwpress.org/content/43/1/240.short
http://www.academia.edu/511659/Siblings_and_childhood_mental_health_Evidence_for_a_later-born_advantage
http://articles.latimes.com/2013/aug/13/science/la-sci-siblings-families-divorce-20130813Parental divorce, sibship size, family resources, and childrens academic performance.推薦閱讀:
※每個父母都應該給孩子嘗試,挫折教育!
※90%的城市孩子都缺乏這項基本常識!你的孩子呢
※孩子沒有錢,如何吃到糖葫蘆!
※該不該讓孩子背唐詩?
※父親打我,我還手。這樣的我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