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群——地球CT掃描儀的控制方法

Planet Lab在商業航天業內已經不陌生了,最近比較火的印度火箭104星任務中就有88顆是這家公司的。Planet Lab由前NASA員工創立的衛星公司誕生於2010年,幾年來,這家公司釋放了一群「鴿子」,意欲構建一個地球的CT掃描儀,即利用低軌大規模小衛星星座實現對全球陸地的每天成像。這個構想得到了資本的青睞,Planet Lab也迅速高效將其實現,佔領了商業遙感的一個制高點。

1. Planet Lab的鴿群星座示意圖

Planet Lab小衛星取名「Dove」,為3U(10cm×10cm×30cm)的立方體小衛星,每顆小衛星攜帶一個CCD相機,具備三軸穩定控制能力,可以在400km軌道高度上實現3.5m解析度對地成像。小衛星晶元的複雜程度與一部安卓手機差不多,成本低,壽命約為1-3年。所有衛星位於同一個太陽同步軌道面上,相互地心角距約3.5度,即105顆衛星均勻分布在這個軌道面上。根據太陽同步軌道性質,當地球自轉時,每一天內,一顆衛星會在同一個時刻通過地球上某個位置天頂。因此,這個由105顆衛星組成的衛星星座在環繞地球轉動時,會形成對地面的掃描效果,從而完成對地表每天掃描一次的任務。

Dove衛星採用UHF頻段測控,上行頻率約450MHz,發射功率100W,下行頻率約401.3MHz,發射功率1W。衛星還可以利用S頻段上行,發射功率100W,數據率可以達到250kbps,圖像數據下傳則採用X頻段,數據率可以從12.5Mbps到超過100Mbps,發射功率2W。相應的,地面有UHF測控站和S/X雙頻測控站。一個圈次內,通過X頻段數傳,地面可以接收4.2G數據,相當於170平方公里的圖像。Planet Lab公司現在全球有各類地面站30個,分布如下圖所示。

2. Planet Lab地面站分布

今天主要聊聊鴿群的軌道測量和控制方法。由於大部分鴿群衛星通過同一次發射進入太空,在極短的時間內從火箭分離,大量衛星入軌後聚成一團,如何形成並保持圖1所示的環繞地球一圈的星座呢?

要對每顆衛星進行控制,首先就需要知道它當前的位置。這個信息可以去大名鼎鼎的北美空防司令部(NORAD)隨時更新的地球空間物體監測網站上查到(老美對近地空間的所有拳頭大以上的東西都監視著呢!),但是NORAD提供的衛星位置不是很准(好的時候km量級,差的時候數百km),特別是當一大堆鴿子放出來的時候,NORAD也會傻眼,不知道究竟哪個鴿子是哪個。所以Planet Lab自己需要能夠測量衛星位置的能力。最簡單的莫過於星上加個GPS接收機,可以得到精度10m量級的空間位置。但這不是什麼時候都好使,因為有時候星上功率不夠或者頻率干擾就無法得到GPS數據,而且先期上去的很多衛星都沒有GPS。鑒於此,Planet Lab自己開發了一套基於UHF頻段的雙向測距定軌系統,測距精度在600m左右(1sigma ),利用同一顆衛星的多個地面站測距結果,根據精密的軌道動力學模型,可以得到精度1km以下的軌道。鴿群每顆衛星的實時位置可以在Planet Labs public orbital ephemerides上查到。

3. 單顆衛星NORAD提供的軌道與精密事後軌道和UHF測距的對比

獲得每顆衛星的位置之後,就可以對每隻鴿子進行控制了。遺憾的是,每隻鴿子都沒法「扇動翅膀」,因為衛星太小,不具備推進系統,無法通過噴氣等方式調整軌道。Planet Lab的攻城獅們提出了一種巧妙的策略。

因為在距離地面比較低的軌道高度上,比如500km以下,還是有非常稀薄的大氣。衛星在這稀薄大氣的拽拉下軌道會不斷變化。Planet Lab的鴿群都處在400至600km軌道高度,攻城獅們提出利用這稀薄的大氣來讓鴿子「自由翱翔」。下圖是單個衛星的三視圖,可以看到不同的視向單個衛星的面積不一樣,太陽帆板視向面積最大,而攝像頭視向面積最小。正是利用不同視向面積的不同,鴿子各自調整自己的姿態,使其受的大氣阻力不同,從而調整軌道,是不是像是一隻只在太空迎風翱翔的鴿子?(我最初看到Dove的外觀時還吐槽過怎麼設計得這麼丑,現在看來攻城獅們還是很有思想的,嘿嘿)

4. Dove的三視圖(a.攝像頭視向;b. 太陽帆板視向;c. 太陽帆板側面視向)

有了上述基本原理(Planet Lab稱之為differential drag方法),一大堆釋放出的鴿子便開始各自調整姿態,分別感受迎面吹來的不同的風,飛向自己的目標軌道。從圖4可以看出,沒有氣動控制時,不同鴿子間的相對地心角距變得很亂,一些鴿子飛到一塊去了,而另一些則遠走天涯。當有氣動控制時,如圖5,每隻鴿子則飛向一個設定的軌道,鴿子之間的相對地心角距變得非常均勻。攻城獅們剩下的就是保持鴿群的相對位置,讓鴿子們給地球拍CT了。

5. 沒有氣動控制時鴿子間的相對地心角距隨時間變化圖

6. 有氣動控制時鴿群間的相對地心角距隨時間變化圖(藍色弧段是氣動控制段)

————————

本文主要參考自Planet Lab的論文:ORBIT DETERMINATION AND DIFFERENTIAL-DRAG CONTROL OF PLANET LABS CUBESAT CONSTELLATIONS. Cyrus Foster, Henry Hallamy, and James Masonz,2015.

推薦閱讀:

不要只關注馬斯克獵鷹,中國SpaceX在哪?商業航天我們不能缺席!

TAG:航天 | 天然衛星 | 商業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