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欣賞】Trebuchet:微軟的中世紀投石機

既然講了 Comic Sans , 那麼也要講一下她的姊妹——Trebuchet。

Comic Sans 的設計者 Vincent Connare 因為設計了 Comic Sans 而一舉成名,以至於人們一提到 Vincent Connare,就會想到他是設計 Comic Sans 的那個傢伙(甚至是惡魔),而忘記了他曾是微軟字體部門的一員,曾經協助 Matthew Carter 設計過著名的 Verdana。甚至連他的另一款字體作品——Trebuchet,也被忽視。

Trebuchet 造型看起來與 Comic Sans 完全不同,似乎不是出自一個設計師之手。這是因為兩者的設計用途完全不同。

將文字投遍互聯網的「投石機」

Trebuchet 是 Vincent Connare 在協助開發完 Verdana 之後,再次受命於微軟,開發的另一套屏顯字體。Trebuchet 意為中世紀投石機。這個古怪的名字來源於一次午餐的談話,一位工程師談到微軟內部的一個謎題郵件列表上掛著的一個謎題:「如何造出一台投石機,能把人從微軟主園區投到一英里外的新建消費者園區?」Vincent Connare 受此啟發,給自己即將完成的字體起名為「投石機(Trebuchet)」,意為這款字體能將文字投遍互聯網。

與 Comic Sans 後來才打上 hinting 信息不同,Trebuchet 一開始就是服務於屏幕顯示,不僅有 hinting,甚至還為此準備了點陣字。微軟對 Trebuchet 也抱有很大期望。1996 年微軟發布網頁核心字體(Core fonts for the web)套裝,Trebuchet 名列其中,成為了一款不限安裝次數的免費字體,遍布幾乎每一台 PC 和 Mac,甚至連 iOS、Watch OS 也有它的身影。Trebuchet 即便最終未能如願把自己投遍互聯網,至少它還是出現在了許多操作系統上。

Trebuchet 早期字樣,嵌入了點陣字。

一套略顯生硬的人文主義無襯線體

FF Meta 的作者 Eric Spiekermann 曾經質疑過 Trebuchet 與 Meta 的相似性。事實上,如果給 Trebuchet 分類,我會偏向於 Meta、ITC Officina Sans 這一類。

Trebuchet,最後一行的 i a g 是翻修版提供的變體(Alternates)

但是 Trebuchet 不是 Meta。Trebuchet 帶有與 Meta 截然不同的氣質。如果說 Meta 是一款柔和的、溫情的字體,那麼 Trebuchet 就相當剛直、尖銳,甚至有那麼一點生硬死板,A、W、M 等的頂點部分尖銳得讓人想起包豪斯時代的幾何式無襯線體,筆畫的末端也鋒利如刀割。此外,Trebuchet 仿照 Meta 的小寫字母 g 的切口設計,卻顯得有些詭異,像是脫離整套字體而獨立,即便是早期人為設計的點陣字,這個 g 的易認性也相當堪憂,這或許也是在那個字體渲染無從談起、網頁字體貧乏的年代,即便同為網頁核心字體,網頁開發者卻熱衷於 Arial、Times New Roman、Verdana、Georgia ,而相對少有 Trebuchet 的戲份的原因之一(後來增補了單層 g,但是彼時微軟已經結束了網頁核心字體計劃)。

Meta,不規整的筆畫及其末端帶來了特殊的輕鬆感

Trebuchet 之所以那麼尖銳平直,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適應當時的屏幕環境。另一個令人覺得略生硬的地方是,Trebuchet 的常規體被設計得較粗,並且沒有更細的字重可選。而且,粗字重窄字距的設計使得 Trebuchet 整體顯得更為局促。在如今討好人眼球的一些 UI 字體的面前,Trebuchet 顯得相當笨重。

與現行的屏顯字體相比,Trebuchet 欠靈活。

微軟從中世紀的跳脫,Trebuchet 的離場

很久一段時間裡,Windows 的默認界面字體的位置都是由 Tahoma(一款字寬、字距縮小版的 Verdana)以及其附帶點陣字把持,這種配備在當時對屏顯字體設計里是必要的。但是隨著屏幕解析度的逐步提高,用戶對屏顯字體美觀的需求加大,Tahoma 原本處處妥協的設計就暴露出其「醜陋」的一面,並且微軟彼時正在進行一套日後毀天滅地的操作系統 —— Windows Codename Whistler(即 Windows XP) 的開發,急需一套嶄新的界面和一款足夠美觀的標題字體。

他們找到了 Trebuchet。Trebuchet 以為它人生中最輝煌的時刻即將到來。

Whistler 早期登錄界面 ,Trebuchet 赫然成為了主角,除了小字型大小下需要 Tahoma 的支援。就連登錄確認按鈕用的都是 Trebuchet 的斜體(圖片來自網路,下同)。

Trebuchet 成為各類嚮導的標題字體

開始按鈕也一度被 Trebuchet 斜體主宰。

在測試版里的日子,是 Trebuchet 最快樂的時光。

然後,Luna 主題來了,新的登錄界面也接踵而至。Trebuchet 被砍掉了絕大部分的戲份,開始菜單變成了 Arial、登錄界面也是 Arial、控制面板的標題居然是原始風格的 Franklin Gothic(中文版比較奇葩,基本上一概是宋體),而小字正文依舊 Tahoma 當道……微軟對字體的選擇舉棋不定使得 Windows XP 成品的字體混亂不堪,Trebuchet 只能存活在標題欄上。

混亂的 Windows XP:Trebuchet、Franklin Gothic、Tahoma 共存。

依照微軟早期發布的關於下一代系統(約於 2003 年)的概念視頻,這種混亂的字體政策還要延續下去,但就在 Trebuchet 尋思自己能否活到 Windows Longhorn 時,Mac OS X 10.4 Tiger 發布了。

驚艷眾人的 OS X Tiger 的發布對於正在往跳票多年的 Longhorn 拚命塞功能的微軟造成了相當大的精神創傷。在 WinFS 等比爾·蓋茨畫的眾多大餅遙遙無期的情況下,改進 UI 是 Longhorn 與 OS X 競爭的為數不多的辦法。

Mac OS X 10.4 Tiger,全新金屬拉絲面板,統一的字體(Lucida Sans)。

「UI is hot!」

新的 UI 方案被提出(Aero),而微軟於 2000 年向 Monotype 定製的 Segoe 字族也於 2004 年交付(而按照交付時間來看,Segoe 原先可能會用於 Blackcomb(Windows 7) 系統,或者僅僅是新產品的包裝盒上),於是微軟將 Segoe 應用在了 Longhorn,也就是日後的 Windows Vista 上,並且近乎全局使用。

Windows Vista 把微軟的審美層級拉出了中世紀,而 Trebuchet 這台屬於中世紀的投石車,也被淹沒在 Segoe 的光環後,靜靜地躺在了字體文件夾中。

而隨著 webfont 技術的興起,一些原本不屬於網頁核心字體的字體也可被應用在網頁設計中,Trebuchet 被更加邊緣化。

到如今,使用 Trebuchet 的場合已經越來越少,個人比較欣賞的用途是 Acer 搭配自家定製字體,把 Trebuchet 用作網頁字體,風格相當般配。

而在日本動畫《花開物語(花開伊呂波)》中,我偶然發現了使用 Trebuchet 的一塊咖啡館店牌(現實中的確存在這家咖啡館,並且根據聖地巡禮實拍圖,牌子用的都是 Trebuchet)。不懂這字體來歷(極有可能當成 Tahoma)的日本畫師,將 A 的尖頭削平,除去了 Trebuchet 身上那一股銳氣,或許這樣更符合日本人心目中「安定」的感覺吧。但自己精心打造的字體被不了解自己真實初衷的人運用,Trebuchet 的作者或許也會不禁嘆息吧。

圖片版權所有:花伊呂旅館組合(Bandai Visual、Lantis、P.A. Works、波麗佳音、Showgate、創通、讀賣電視台)

【本欄目、本文作者保留所有權利,轉載前請先聯繫作者本人商議稿酬事宜,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使用這些現代感的字體,助你走在設計的最前沿(附免費下載地址)
sketch插件-FontRapid
八輔音義補全計劃(一)?字體篇

TAG:字體 | 字體排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