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里蝶衣為什麼是在革命結束後自殺,而不是設定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呢?

明明是文化大革命的時候環境最差,十一年後,情況好轉了,為什麼蝶衣在這個時候選擇自殺?是不是因為最後小樓說的老了,唱不動了?蝶衣不會因為生活、政治以及任何人而放棄生命,卻會因為無法再唱了選擇放棄?她最愛的還是京劇?不知道理解的正不正確


蝶衣因師哥小樓一句「記住了!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做了霸王一生的虞姬。

又因一句「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蝶衣,你又唱錯了「而破碎了支持著一生的信念。

霸王死了,在文革的時候死了。

虞姬死了,在說出這句話後死了。

本是男兒郎,又何來這一生痴纏苦戀呢?並非女嬌娥,又怎會糾結於這一世纏綿悱惻呢?

戲裡戲外的自己、支持一生信念的師兄都死了。最後只有劍帶走了剩下的殘餘了。

蝶衣死於信念破碎。自我定義上的毀滅。


我可能沒看懂霸王別姬,我也搞不懂(=_=)總覺得文革十年都熬過來,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執念,或許這樣是想讓蝶衣更純粹吧


從一而終。

從小師傅說戲說起這霸王別姬便一再說了這從一而終。蝶衣跟小樓說,我跟你唱一輩子,說好的一輩子,少一分、一個時辰,都不是一輩子.於是,霸王再也唱不動了,這輩子,也就到此為止了。

看過原著之後我思考了很久,蝶衣是不是非死不可。原著的兩人在生活中淡去,平庸。而電影里自刎逝去的蝶衣,像那虞姬,對霸王,從一而終了。


個人覺得這個結局其實把整個故事裡的幾線合而為一,把「戲子」這一象徵符號的悲劇性放到了最大,是一個「完美」的結局。

作為生計,蝶衣是個戲子;師傅教他要從一而終。他說要和小樓唱一輩子戲,不少一分一秒。最後的自刎既是戲的最後一幕,也是蝶衣人生的最後一幕,他做到了,做到從一而終,做到了不差一分一秒,他是那麼的倔強,那麼瘋魔,那麼從一而終,那麼信守諾言。可即使他那麼倔強,那麼瘋魔,那麼從一而終,那麼信守諾言,也終究只能活在戲裡。現實里他無法得到他最渴望的師兄的愛,無法和他師兄像和菊香那樣明媒正娶,結髮相守。他內心最深處,最想要的,終究一樣也沒得到。

所謂戲子,在物質的意義上來說,通過演戲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然而,在愛情上,在精神上,如果也只能通過演戲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則是最深刻的悲哀。同愛的悲哀在此以戲子的符號得到了徹底的呈現。而這,恰恰要在一切都過去,看似一切風平浪靜之後發生,才能更痛徹心扉的的展現那瘋魔背後的悲哀。


與原著不符


對所謂人民的專政徹底失望了。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文化 | 霸王別姬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