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和基督教哪個是主教?
聖誕節得時候和舍友起了爭執,我認為基督教是天主教的分教,因為家裡是信仰天主教,從小耳濡目染出來的結果。但是舍友硬說我看太多盜版書籍(一副傲嬌樣的指責我),他認為天主教才是基督教的分教。我到網上查閱資料發現兩種觀點都有,這下可把我難住了。特地來知乎求證,到底哪個是主教哪個是分教?或者哪個教會是先創立的,先謝過啦
我覺得這樣的問題爭辯沒什麼意義,現在大陸境內的基督教就是之前宗教改革之後誕生的新教,也叫英國聖公會或者其他名字,原始的基督教已經隨著羅馬帝國覆滅了。
下文摘自百度知道知識普及: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區別
一、宗教上的稱謂不同
我國宗教界稱之為「基督教」的教會,在國際上和學術界稱為新教,也稱基督新教,以區別於天主教和東方正教。1807年基督新教才正式傳入我國,在中國民間稱之為「耶穌教」,因此,基督教這一名稱在我國境內單指新教。 國際上,基督教是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新教的統稱,這三個教會的信徒都稱為基督徒。在三個教會中,天主教會是原始基督教會的直接延續和繼承者,又稱羅馬公教,也就是普世大公教會。東正教是在1054年由天主教分離出來的東方教會,也稱為東方正教,1965年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後,逐漸與天主教共融,成為組妹教會。結束了東西方教會長期分裂的局面。「天主教」一詞是明朝時期著名傳教士利瑪竇結合中國教友的信仰習慣,將中國的羅馬公教教友稱為天主教徒。其中「天主」指的就是中國老百姓心目中的「老天爺」。二、基督新教的由來
由於羅馬帝國的分裂,形成東西羅馬帝國,在歐洲形成了羅馬為中心的西方拉丁禮天主教會和以拜占庭為中心的東方教會,當時還沒有基督新教會。然而歐洲中西部形成一個獨特的「神聖羅馬帝國」後,天主教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神授王權,天主教成為神聖帝國的最高精神體系,也遠遠超過了東正教的發展,天主教成為世界性的教會。十六世紀時,德國的一位天主教神父馬丁·路德因反對當時教會頒發贖罪券,而於1517年10月31日,在德國的維騰貝格大學用作布告欄的城堡教堂大門上貼出他的《九十五條信綱》。實際上信綱本身並沒有激情的火花,也沒有否認教宗的赦罪權,只是學術的論辯,他提出反對所謂赦罪券的無限擴展。然而這一信綱的發表連路德本人也沒有想到會傳遍德國及歐洲部分地區,從而引起軒然大波。1518年6月羅馬教宗良十世(也譯為利奧十世)要求馬丁·路德到羅馬申辯。由於當時德國諸候弗里德里希暗中支持路德,他拒不從命,而且與教會展開了論戰。後期路德與修女波拉結婚,放棄了聖職,當時許多神父、修女、教友在當地諸候的支持下跟隨了路德,德國教會出現了分裂。 1529年德國皇帝查理五世決定製止路德派的分離,召開了斯拜耶帝國會議,決定天主教的禮儀仍為德國教會的主要禮儀,並要求停止改革教會。同年4月19日,在會議上失敗的路德派諸候提出正式抗議書,因此歷史上將分離的這一派稱為「抗羅宗」「抗議派」「誓反教」,這標誌著基督新教正式產生了。1546年2月路德因中風病,病逝於德國艾斯勒本城。馬丁·路德生前新教只形成德國的路德會,其它新教各派都是他死後逐漸產生的。1534年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為再婚而使英國天主教會獨立於天主教,建成英國國教——聖公會,其中保留了一部分天主教禮儀。1541年法國人讓加爾文在瑞士創立了長老會。上述三個教會是從天主教直接分離出來的,其餘基督新教各派都是從這三個教派中再度演變而形成的。例如公理會、浸信會、衛斯理會等。十九至二十世紀,新教又開成許多新建教會,例如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摩門教、救世軍、耶和華見證人、五旬節會(方言會)等。基督新教的歷史沿革不足500年,但派別林立,目前,大小各派已達八千多個,這些教會在世界上沒有統一的領導體系,自行管理,各自為政。中國境內的基督新教是清朝末年傳入,建國前各派分別禮拜,建國後實行聯合禮拜, 統一稱為「基督教」。 三、教會禮儀不同 1、天主教的主要禮儀 天主教會是耶穌親立,傳於宗徒伯多祿的教會,第一任羅馬教宗就是伯多祿,傳承 到現在為第266位教宗是若望保祿二世。全世界至聖統一,由教宗統一領導。羅馬聖座設於梵蒂岡,是聯合國成員國,也是歐元區國家。教會有七件聖事,分別是聖洗、堅振、聖體、懺悔、婚配、聖秩、傅油聖 事。天主教《聖經》為73卷,基督新教為66卷,舊約比基督新教多7卷。2、基督新教的禮儀
基督新教早年脫胎於天主教會,其基本信仰與天主教一致。但其禮儀上在16世紀宗教改革後,取消了天主教會七件聖事,以及其它的大部分禮儀。主張因信成義和團契型教會,其教會活動主要為講道、唱詩、禱告。部分教派還有洗禮,聖餐大多數教派已不確認耶穌基督的臨在,所以不具備聖事的性質,除此之外無其它聖事性活動。 3、關於聖母瑪利亞 有些人以為天主教是敬拜聖母瑪利亞的,這是不正確的。天主教相信耶穌基督是天主,因相信耶穌基督而成義。從來沒有把瑪利亞當神敬,瑪利亞因聖神受孕,無染原罪,生育了主耶穌基督,成了救主的母親。教會歷來尊敬聖母,並把她的美德廣為傳揚。所以,人們才會有這樣的誤解。在《聖經》中,聖母是唯一被選參與天主的救贖計劃者。瑪利亞是耶穌的母親,耶穌稱信他的人為他的兄弟姐妹,所以,信徒稱瑪利亞為母親,尊敬聖母也是自然的事。 天主教會除了尊敬聖母瑪利亞外,還尊敬耶穌的養父大聖若瑟以及歷代聖人聖女。之所以尊敬他們,是因為他們在世時的功行,他們所行的一切都是彰顯耶穌基督的愛(1)天主教以羅馬教廷為自己的組織中心,承認教皇為最高領導(即承認在普世教會中的首席權),具有濃厚的"普世"以及"一統"的色彩。基督教則反之,不接受教皇的領導權威,認為教皇制是歷史的、人為的產物。因此,基督教沒有自己的權力中心,教派之間的聯繫鬆散。另外,基督教廢除天主教的教階制,主張教會生活多樣化,認為教徒無需神職人員即可與神直接交通,教徒就是司祭。而天主教則強調神職人員的中介作用,從而使神職人員享有一個較崇高的地位。(2)聖經中的十五卷次經基督教一律不收入,天主教則收入其中的十二篇。另外,天主教還將不見之於《聖經》記載的、代代流傳的"聖傳"視為圭臬,而基督教則不以為然。基督教與天主教在讀經態度上亦有不同,基督教強調個人的發揮,天主教講究集體的注釋。
(3)天主教對耶穌之母瑪利亞特別恭敬,尊其為"天主之母",而基督教則沒有此一禮拜。天主教非常恭敬聖徒、天神、聖像、聖物,基督教的教堂中則見不到這些事物,在他們看來,這是偶像崇拜。 (4)天主教認為,聖事對於信徒的成聖、恩寵的賦予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是神人溝通的不可缺的渠道。基督教則認為,人是"因信稱義"。因此,即使在基督教保留著的兩項禮儀,即洗禮和聖餐中,其意義與天主教也大不相同。另外,天主教除承認"天堂"、"地獄"外,還承認"煉獄"的存在,基督教則只主張前兩者。 (5)天主教神職人員,按照教會傳統過獨身生活,不忌煙酒;而基督教的牧師則可以結婚,但一般忌煙酒。美國基督教要較多於天主教,但在拉丁美州等國家,信奉天主教的比較多
只能說你們倆說的概念不一樣了,這是中文翻譯遺留的問題。
公元一世紀,我主耶穌改革猶太教,親創了「公教」(Catholic),傳承至今。
公元1054年,東西方教會大分裂,東方教會自稱「正教」(Orthodox),目前主流為東正教,其他還有敘利亞正教會等。目前「公教」與「正教」已取得和解。
公元十六世紀,馬丁路德率先發起宗教改革,建立「路德宗」。隨後誕生了一系列的新興教派,如聖公會、加爾文派、浸信會等等,這些宗派共同的特點是反對羅馬教宗,故統稱為「誓反教」(Protestant),後改稱「新教」。
此後學界為「公教」「正教」「新教」三種教派起了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基督教」
(Christianity)。然後就是翻譯問題了:
「公教」明朝傳入中國,利瑪竇將其翻譯為「天主教」。
「正教」翻譯沒啥大問題。「新教」清末傳入中國,卻翻譯成「基督教」。問題就來了。當中國人說「基督教」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說的是Protestant還是Christianity……因此後來中國學界又給Christianity取了個新譯名,叫做「基督宗教」。基督教指天主教 東正教 新教,新教在民國時期進入中國發展,並被翻譯成基督教,造成了現在國人對基督教概念的混淆。
先弄清你裡面詞的定義,在中國,基督教有時被用來指代新教,但也可以用作所有教派的統稱。
感覺這個問題很沒有意義,在教徒看來沒有主和次這個說法,因為大家都相信自己的宗教是唯一正確的。作為非教徒的話去思考這個問題就更蠢了。。。
既然說到誰是誰的分教,那就是先後的問題。先有的確實是天主教。在16世紀時候宗教改革分出的新教。我們國內說的基督教,基本上就是新教。也就是說。新教至今就幾百年,但天主教至今則是以千年算。所以我覺得你沒錯。他去查資料他也會查出這些的。
推薦閱讀:
※愛爾蘭作為一個百分之八十天主教徒的國家,如何能公投使同性婚姻合法化呢?
※同性戀者可以信仰基督教嗎?
※華人有可能做教宗嗎?
※「為什麼中國至今未與梵蒂岡建交?」千贊回答備份
※耶和華見證人被教廷定為異端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