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據說晚清滅亡是因為慈禧昏庸的統治,可是又聽一些人說有內因和外患,那麼晚清滅亡是因為什麼?


運氣不好。

滿清的愚民政策和奴化教育是很成功的。他們終於把中國治理成了一潭死水。

和明朝相比,滿清的皇帝算很勤政的,也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昏君。

照這樣下去,繼續維持幾百年好像不成問題。

可是,世界是不會等誰的,它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列強打進來了,歐風美雨也進來了,洶湧的海潮不認可這一攤死水,滿清這把破傘再也撐不下去了。


捲入現代化大潮後,沒有實現現代化,清朝這就完了,就這麼簡單。

國內太把失敗當回事了,沒法現代化的國家,早完早好,因為放眼一看,這球上許多國家連失敗的資格都沒有。

最起碼中國還能知恥而後勇,雖有買辦階級上台,但也確實在半個世紀後完成了工業化。某些當時沒失敗的區域,現在好像都成了被人類遺忘的角落了。


關於清朝滅亡原因,教科書上的革命史觀大家都很熟悉了。現在嘗試著用中國傳統史觀來總結下(參考漢末三國、唐末五代):

清中期以後,朝政腐敗、對基層控制力衰落。釀成了太平天國、捻軍、回亂等一系列民變。

中央在面對席捲天下的民變時束手無策,不得不將權力下放到地方。

民變平定後,靠鎮壓民變崛起的地方勢力形成了事實上的割據狀態。中央政府的權威進一步衰退(刺馬案、東南互保)。

在西方侵略的壓力下,清廷推行新政。滿洲權貴們在推行新政的過程中摻入了加強中央集權的「私貨」(袁世凱罷官、鐵路收歸國有)。這引起了地方實力派們的強烈不滿。

因此當會黨在武昌舉事,各省督撫便紛紛宣布獨立。最終清廷退位。中國也進入到了相當於三國五代的民國大動蕩時期。


滿清滅亡的原因和蘇聯解體的原因類似,權力下放得過快(清末新政),中央政府的力量在短時間內大幅削弱,地方政府的力量增長過快,最終失去控制,而中央政府缺乏強有力的領導集團或者說是領導者(慈禧,光緒去世),所以武昌一呼,瞬間瓦解,而其後唯一能使地方政府齊心的袁世凱死後,中國陷入軍閥混戰的局面


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史觀認為:

1.社會歷史是客觀的合乎規律的辯證發展過程,社會基本矛盾是一切社會發展的動力,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初源泉。

2.在 階級社會 ,階級鬥爭是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3.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主要力量。

所以,慈禧一個人不可能導致清國走向滅亡

你想,如果滿朝野都是目光高遠勵精圖治渴望改革的官員,朝野上下一心,你慈禧再壞又能怎麼樣

退一萬步說,咸豐皇帝不看的起她,不晉她為妃,就沒後面這麼多事。那豈不是咸豐帝背鍋咯?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為什麼不是英雄造實勢呢?因為客觀環境不是一個人的主觀意志能決定改變的。

再說:殖民統治。我同樣照搬上面的邏輯,你會覺得外國殖民者這個群體是使晚清滅亡的原因嗎?

如果統治者目光高遠,勵精圖治中華兒女團結一心,奮力拚搏balabalabala,還會被這些外國佬弄成這樣?

這些都是因素,不是原因。

原因有內因和外因。

內因:晚清內部的包括政治問題,經濟問題,思想問題等,表現為整體的落後性和局部的複雜性

外因:殖民統治者的殖民活動

.........不勝枚舉

總結一下就是:我弱,敵強

為什麼?

沒有跟上時代潮流,發展工業走資本主義

其實這已經可以說是根本原因了。

那為什麼不走資本主義?

這是在1840之前的種種因素結合在一起產生的必然結果:走不上資本主義。

2000多年的政治體制定型,沒有你資產階級的位置

從不改變的男耕女織生產模式,生產力低下,經濟發展緩慢

越來越被束縛的思想

閉關鎖國

.........

但如果這麼問下去你會發現:

晚清為什麼滅亡?

因為人類存在,晚清才會滅亡

.......

所以個人認為最好的答案是: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整體處於落後狀態。落後就會消亡,就會被新事物取締,替代。

以上

謝謝。


因為生產力的進步


如果把思想禁錮,文字獄那部分去掉,那麼清更像是明的延續,甚至可以說是加強版的明,不是武力,而是指統治力。其實到了太平天國的時候,大清已經不成了,如果沒有外國干涉,那麼只有兩個結果,一是太平天國滅清,二是地方軍閥崛起,大清明存實亡。

要說晚清滅亡的原因,就是太平天國,太平天國導致地主武裝的形成,就像晚明一樣,不過到了新時代,蒙古人藏人武功已廢了,沒有另一個大清,而西方殖民者,完全是另一個世界的人,人數也不夠,根本不足以做改朝換代的事,只是為了自已的利益體面的維持大清中央朝廷的存在,而地方各省,事實上已經處於獨立半獨立的狀態。


標誌是溥儀發布退位詔書,直接原因是袁世凱為首的中華民國,或者北洋政府的要求,即武力推翻清政府,根本原因在於內憂外患導致的國內革命。


滿清本身就是殖民政權,加上思想落後盲目自大,滅亡是必然的


從1644年滿族入關到1921溥儀退位,清王朝維持了兩百多年。兩百多年曆經風雨,特別是後期,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和革命黨,清王朝早已千瘡百孔,地方權利越來越大中央政府掌控力不足,還有列強的侵略。這時候的中國就是一堆乾草,一點就著。

各地軍閥割據,革命黨上躥下跳,這時候的清政府早就無能為力了,當革命黨對北洋軍閥頭目袁世凱妥協時,推到清政府簡直輕而易舉。


封建王朝的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禁錮了先進思想。


在千瘡百孔的境地下,說要還政於民,結果幾年後,搞出了一個皇族內閣。


自明入清,治國者由滿替漢,老百姓留起了辮子,可是治理邏輯則一以貫之,政治上愈來愈趨專制保守,經濟上愈來愈趨官商專營,對外閉關鎖國,對內散沙化,社會進步全然喪失動力。金觀濤和劉青峰發明了兩個辭彙形容這一時期的中國——「超穩定結構」與「高水平停滯」。

大清帝國前後延續了268年,其中,從1661年到1799年,凡138年,被稱為「康乾盛世」。盛世的標誌有三:一是人口的迅猛增長,由建國時約1億增長到3億;二是中央財政日漸豐腴,康熙去世時,國庫盈餘有800萬兩白銀,雍正留下了2400萬兩,乾隆留下了7000萬兩;三是百年太平使得民間生活安逸,商人階層由儉入奢,工商繁榮。在國史上,若以時間計算,「康乾盛世」僅次於「貞觀—開元盛世」。

這一穩定狀態在19世紀初被打破,其原因是:外患和內憂。

先是因鴉片的非法輸入,帝國在1826年第一次出現了貿易逆差——這一事實可以被看成中國經濟被西方超越的標誌性事件,白銀大量外流,決策層試圖通過禁煙的方式遏制外貿和貨幣狀況的惡化,激烈、信息不對稱的貿易摩擦導致了1840年的鴉片戰爭。關於這場戰爭,中西史界有不同的判斷,中國學者大多將這場戰爭看成是徹頭徹尾的侵略戰爭,是導致中國衰落的罪魁禍首。而西方學者則傾向於將戰爭看成是中國衰落的結果,而不是原因,正是這場戰爭讓中國「擺脫」了閉關鎖國的狀態。卡爾?馬克思在給《紐約每日論壇報》寫的一篇文章中便認為:「在英國的武力面前,清王朝的權威倒下,成為碎片;天朝永恆的迷信破碎了;與文明世界隔絕的野蠻和密封被侵犯了,而開放則達成了。」進入當代之後,即便是一些非常同情中國的學者,也從經濟史的角度提出了這場戰爭的「不可避免性」。[25]

對國家治理造成的更大傷害來自內部。從1800年開始,北方地區爆發了白蓮教運動,朝廷為鎮壓這一運動花去一億兩白銀,國庫為之半空。到1851年,南方爆發了規模更大的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起義,戰爭前後持續十四年,國家財政為之支出約七億兩白銀,相當於十年財政收入的總和。戰爭時期,由滿蒙八旗和綠營組成的中央軍屢戰屢敗,朝廷不得不允許下層漢族官員組織地方武裝力量抵抗,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乘機崛起。這些地方軍閥為了籌集軍餉,在各商業市鎮「設局勸捐」徵收「厘金」。地方武裝的壯大及厘金制度的出現,實為地方自治力量強大之始,自宋太祖之後九百年不復出現的「藩鎮現象」死灰復燃。

在內外交困之下,治國者又走到了必須變革的懸崖之畔,此時的中國,雖然中央財政已瀕臨破產邊緣,白銀的穩定性遭遇挑戰,西風東漸造成人心思變,但是維持大一統的基本制度卻未遭到致命的挑戰,在體制內進行改革的動力和空間仍然存在。很可惜的是,後來的改革者一次次作出了不可寬恕的「最劣選擇」。

在歷代經濟變革中,晚清洋務運動可謂最為兇險的一役。

當其時,外敵環伺,國力積弱,政府財政和民間財富幾乎無以憑藉。在改革範式上,這是史上第一次輸入式改革,意識形態上的破冰難乎其難。而就經濟來說,這又是本民族從千年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型的「驚險一躍」。李鴻章在變法之初就驚呼:「我朝處數千年未有之奇局,自應建數千年來未有之奇業。若事事必拘守成法,恐日即於危弱而終無以自強。」由此可見變革者當時的困局、心境及無奈。

洋務運動不是一場「遲到的運動」

後世史家常常喟嘆,中華民族錯過了近代工業文明的萌芽期,因而受到列強的侵辱。然而,若進行一次全球環視,答案也許會不一樣。在中國開始洋務運動的19世紀60年代中期,後來成為全球最強經濟體的三個國家——美國、德國以及日本——也剛剛完成了國家的統一,並相繼開始它們的現代化之旅。

美國在1865年結束了南北戰爭,林肯總統雖然解放了黑奴,但種族隔離仍然持續,南北對峙情緒未消。在1860年前後,美國人口佔全球人口總數的3%,全美超過8000人口的城市只有141個,鋼鐵產量不足100萬噸,歐洲的報紙直接將之比喻為「跟在英國、法國後面的小兄弟」。1865年,後來成為美國首富、此時年僅30歲的安德魯?卡內基在賓夕法尼亞州與人合夥創辦卡內基科爾曼聯合鋼鐵廠;就在同一年,李鴻章也向清朝廷遞交了《置辦外國鐵廠機器折》。也是在這一時期,德國剛剛完成統一,1870年,以「埃姆斯電報」事件為導火索,普法戰爭爆發,普軍大獲全勝,在巴黎凡爾賽宮宣布統一的德意志帝國成立。美國與德國分別在1879年和1873年宣布接受金本位制。

日本與中國進入現代化的時間更是驚人地接近,明治維新與洋務運動幾乎同時拉開帷幕:1868年1月3日,西鄉隆盛率2000人從鹿兒島北上,發動「王政復古」政變,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統治,迎回明治天皇,日本進入維新時期。

通過比較便可以得出結論:中國的現代化並不是一場「遲到的運動」,遲到不是落後的理由。

洋務運動在實務層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它全面重構了中國的產業格局,打下了一個基本完備的工業化基礎,洋務派修建了鐵路,架設了全國性的電報網路,建成了亞洲最大的鋼鐵聯合體和船舶製造工廠,創辦了銀行和保險公司,勘探及開發全國礦產,擬定了第一份股份制公司章程,催生了第一部《公司律》。但是,洋務運動的先天性缺陷使它無法讓中國真正地告別過去,我試從制度建設的角度提出它的四條缺陷。

其一,缺乏制度上的頂層設計。

與之前乃至以後的經濟大變革相比,洋務運動最特別之處是,它並非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地發動,而是由一些在地方任職的漢族官員自發地、缺乏組織性地各自展開,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袁世凱、盛宣懷等洋務派官員從來沒有真正執掌過朝政,而慈禧及滿族大臣則首鼠兩端,一味以「維穩」為第一要義。因此,洋務派無法從體制設計的高度來完成制度性的頂層設計,變革的隨機性很強,常常因人而異,非常容易變型或被打斷。

其二,從未涉及財政、貨幣和土地政策。

這三大元素是歷代經濟變革的核心命題,成敗得失俱因之於此。可惜的是,整個洋務運動時期,財政狀況持續惡化,白銀體系風雨飄搖,土地改革無從談起,所有的變革只密集地發生在工業經濟的領域裡,我們可以視之為「增量改革」,而增量對存量沒有形成根本性的替代效應,因此,變革雖然轟轟烈烈,卻無法造成社會機制的轉變,李鴻章晚年自嘲為風雨飄搖中的「裱糊匠」,確是實情。

其三,洋務運動不是一個普惠性的經濟振興運動。

從四大利益集團的獲益分配來看,洋務運動本質上是一次有利於地方和工商階層的分權式改革。對於億萬基層民眾來說,經濟改革如久旱聞雷聲,雷聲頗隆,卻滴雨未落,因此缺乏對改革的支持熱情。尤為關鍵的是,中央政府從來沒有在改革中得到經濟利益,在整個工業化過程中,朝廷的收入仍然依賴於農業稅、鹽稅和關稅,在最高執政集團看來,他們既要承擔改革的成本風險、制度風險,又要承擔道德風險,卻看不到政權因此鞏固的跡象,甚至到後期,改革訴求已儼然危及政權本身。所以自始至終,朝廷一直對改革抱持敵意和戒心,成為最被動的一個集團。相對的,那些啟動或參與改革的人倒成了最大的獲利階層,盛宣懷、李鴻章家族都因此富甲一時,成了權貴貪腐的典型。

其四,現代化有餘,現代性不足。

任何經濟變革都是政治理念在經濟領域的投射性體現,經濟制度是政治制度的影子,影子無法背叛本體。早在19世紀70年代,李鴻章就認定「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到1894年,張之洞仍然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二十餘年思想幾無進步。因而,政治體制的改革嚴重滯後。等到民間喧囂於立憲之際,政府卻沒有任何的預備,一味拖延彈壓,導致溫和改革的「時間窗口」猛然關閉。

「庚子國變」後,清廷簽下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向列強賠款4.5億兩白銀,分39年付清,本息共計9.8億兩,當時清政府的年財政收入約為8800萬兩,也就是說,條約規定的賠款相當於11年的全國財政收入總和,中央財政已實質性破產。代表朝廷簽約的李鴻章被國人視為「千古罪人」,過去30餘年致力於實業興國的洋務派在民間信用盡喪。

1900年,北方爆發反對帝國主義列強的義和團運動,慈禧試圖借勢驅洋,貿然對列國開戰,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攜光緒西逃,是為「庚子國變」。為了防止戰火南延,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及袁世凱等南方四大總督對列國提出「自保疆土,長江及蘇杭內地的外國人生命財產,由各督撫承諾保護,上海租界的中外商民生命財產,則由各國共同保護」的「東南互保」方案,張謇、盛宣懷、湯壽潛和沈曾植等人以民間身份斡旋於四大督撫和八國公使之間,最終達成妥協。在近現代史上,這是新興的企業家階層第一次公開參政,在政治上展現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同時也意味著中央政權至高無上的權威已經瓦解,皇權隕落,只是一個時間和方式問題。

1904年,張謇為張之洞起草《擬請立憲奏稿》,一時間「奏請立憲之說,喧傳於道路」,一場意在仿效日本的立憲運動拉開帷幕。也就是說,在市場化的經濟改革行至半途之際,政治改革的需求呼之即出。與此同時,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則試圖以武力推翻帝制,改良與革命開始一場驚險的較量。

在民間熱情被徹底調動起來的環境中,根本沒有做好心理和制度準備的中央政府處在了無比尷尬的境地。在兩年多的時間裡,朝廷一再拖延召開國會的時間,甚至以「明圖煽動,擾亂治安」的罪名查禁各地的立憲社團。民間失望情緒濃烈。1908年11月,光緒、慈禧在兩日內相繼去世,朝野失去談判的「最大公約數」。之後執政的「皇族內閣」全面排擠漢人大臣,武力彈壓各地的立憲請願活動。

1905年,最重大的國內事件是廢除有1300年歷史的科舉制度,其決策過程非常匆忙,9月,張之洞、袁世凱等人會銜上奏,當月慈禧就下旨准奏。廢除科舉制一方面讓中國精英階層從落後、刻板的孔孟儒學中徹底解放出來,在知識體系和思想體系上向現代文明靠攏;另一方面,也意味著集權者失去了對全民思想及精英階層的控制。科舉制的廢除,熄滅了一代知識青年對帝國的最後一絲眷戀,精英階層從科舉的既定軌道中散溢出去,很快衍生了一股反對的、無從把控的力量。一個可比照觀察的事實是,1977年,中國進行改革開放之初,最早的一個變革措施就是恢復高考制度,將潛在的不滿及反對力量納入統治體系之內。在敏感的社會轉軌時期,一廢一復,頗可參研。

就這樣,清政府儘管在經濟改革上表現出超乎尋常的激進和開放,但是在政治改革上則猶豫搖擺和缺乏遠見,它相繼失去了洋務派、維新派、知識分子以及工商階層——幾乎所有群體的信任,顛覆式革命已成必然之勢。

結尾

1911年,清政府宣布鐵路國有化。甲午之後,大興鐵路漸成熱潮,朝廷將之當成國策,民間看到巨大利益,國際資本也不甘失去機會,於是,鐵路成了各方爭奪和博弈的最大熱點。從1904到1907年間,各省成立18家鐵路公司,其中,13家商辦、4家官商合辦或官督商辦,僅有1家為官辦,數以十萬計的民眾購買了鐵路股票。國有化政策對保護民間股份毫無考慮,政府只還給民間股東六成現銀,另四成為無息股票,也就是說,投資人不但沒有任何的投資收益,還承擔了四成的損失風險。於是,「路權回收令」頒布後,各省商民群起反抗,其中以湖南和四川最為激烈,長沙群眾舉行萬人集會,並號召商人罷市,學生罷課,拒交租稅以示抗議。四川組織保路同志會,宣誓「拚死破約保路」。四川總督槍殺數百請願群眾,民變驟生。清朝廷緊急抽調湖北新軍馳援四川,導致武漢空虛,10月10日,在同盟會的策動下,數百新軍發動起義,星火頓時燎原。這就是推翻了千年帝王統治的辛亥革命。

(此文非原創,為我從吳曉波《歷代經濟變革得失》所做的摘錄)


因為是東北政權?東北不行,滿清也不行?


這個題目得從國內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思想,國際背景多方面分析這樣答題判卷老師會不會給我滿分。。。。


從鎮壓太平天國開始,軍權和財權的融合開始。 這種制度的誕生,導致無數新的政治組織誕生。 每一個政治組織的最終目的都是生存和擴張。除非武力消滅,其它一切都是空談。

軍閥誕生的開始從1853年開始,直至1950年結束。 這段時間,中國內政不舉,外戰失利,喪失國土。 而1961年,即使中國出現災難性事件,外戰也沒有失利。中國停止丟失領土,是從1950年開始。 抗日戰爭,我認為是輸了,丟了外蒙。

而新中國之後,無論如何政治鬥爭,派系如何勾心鬥角,中國卻從未出現武裝動亂。

武裝叛亂的兩個條件人和錢要同時具備。軍權和財權的分割,是任何國家穩定的必要條件。

而今天貪腐愈演愈烈,根源在於行政權和監察權的融合。反貪,不消滅這種制度,一切都是枉然。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