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理論基礎是成於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為什麼幾千年來沒有人質疑過這個理論?

難道幾千年前的理論真的包羅萬象?這不可能啊!


誰說沒有質疑。但是中國古人做學問喜歡「曲解」經典以達到闡述自己理論的目的。中醫學的理論一直在發展。從內經到傷寒到脾胃論到溫病到匯通學派等等


讀歷史,是可以明智的.不耐煩看大段文字的請直接跳到最後看加粗的那段。

回答這個問題,大家不妨先看看幾本書

1.中醫學術發展史,2004,嚴世芸,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

2.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寫於小100年前,沒受我天朝加工潤色,值得一看.

3.中國文明的反思.寫於小10年前,大陸版的是太監版,香港版是全本,為什麼會被閹割,看了完整版的就知道了.

4.……

當然還有一些,只不過,我基本記不住書名.

讀完以上幾本,如果還是不太能理解的話,不妨再讀讀西方文明發展史.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是中國文明發展的高峰.各種思想的碰撞、相互質疑、相互發展,本來可以引領中國走向一個又一個文明高峰.可惜,封建社會來了,漢代,董仲舒提出「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為皇帝採納,引為主流.

「儒術」是什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翻成大白話:「服從」.還是得死心蹋地的,不死心蹋地就捏你.

唐宋有了科舉,一把網羅天下知識分子為皇上所用.元明清有了升級版的八股考試,文化人都去背四書五經了,想出頭,背這四書五經也夠背到少白頭了.學醫學工,在那個年代,可不見得是什麼體面的活計.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這種制度完全禁錮人的思想.知識分子但凡有點質疑的念頭,搞不好得掉腦袋,不信,參照我天朝文革.

科學和迷信最大區別是什麼,前者會質疑,後者只會盲從.歷時的包袱太沉重,想改祖制,難啊.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要服從.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就是要服從.老師開班授業,徒弟只有唯唯諾諾的份兒,敢質疑老師,輕則痛罵一頓,重者逐出師門,不讓你在這行業有立足之地.

明清兩朝,閉關鎖國,中醫幾千年如一日,陷於「陰陽五行」的自我感覺良好中,幾千年原地踏步無所寸進.等到別人工業革命完成,兩次鴉片戰爭打開國門,西方醫學進入中國,各種先進理念立馬把中醫沖得七零八落,質疑聲四起,從此我大中醫一蹶不振到現在。

不要以為只有中醫才這樣,中國武術也這樣.要不然,底盤不穩的金雞獨立和門洞大開的大鵬展翅怎麼流傳下來而且還成為經典招式呢?

也不要以為中國古代才這樣,如今的學生上學時,也是老師在上面講什麼,大家就在底下抄什麼,質疑和討論?呵呵呵.

----------2014.05.07,好吧,我來補充下答案---------

有人說我把這個怪罪在儒家思想上。看來大家看偏了我的本意。

先說一下儒家思想為什麼會被帝國採用,這個,我認為儒家思想實在是個兩頭討好的東西,對上說,您得愛民如子啊,尼瑪的要不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話老百姓愛聽。對下說,你們得聽話啊,×為×綱,亂了規矩那還行。這話統治者愛聽。

但是但是但是,老百姓必須得聽話,因為他沒有選擇,權力不在他們手裡。而統治者愛不愛民,那就另當別論。不愛民又怎麼樣,權力在我手,想怎麼用就怎麼用,多爽的事兒。

所以幾千年來中國王朝更疊,其實都是在封建制度這種一元制的文明裡打圈圈。

接下來說答案的重點,一行字解釋這幾千年來中醫理論沒受到什麼嚴重質疑。

一元制的文明必然會營造廣大良民絕對服從的大環境,廣大良民在這種氛圍底下長大,怎麼可能有質疑精神?

接著舉個反例,有人提到西方科學文明也是在文藝復興後蓬勃發展的。這絕對是個好的反例,在這裡,請大家自行查詢文藝復興前黑暗中世紀是幾元制的文明,文藝復興後又是幾元制文明。


古代因為信息載體受限制,我們沒法知道有沒有人去質疑。

現在,網路成了信息載體,有沒有人質疑我一說就被扣上中醫黑帽子。

黃帝內經也納悶,養生派中醫捧上天,調理派中醫踩成屎,不就一本古書嘛,何仇何怨?

現代人用一本古代的醫學指南指導醫療,腦容量一定有限。


我認為,中醫實質上是經驗科學。

中醫理論難以成為真正的理論,研究中醫理論恐怕要走進死胡同;但不要因此否定中草藥驗方。中國醫生、病人幾千年的實踐證明了有許多草藥的有效性,儘管有時不能用西方醫藥理論來分析,也不能否定其實質有效。我不能證明我說的是正確的,大家愛聽就聽,不愛聽拉倒。

下面轉貼 唐旭 在 是否應該廢除中醫 下的答覆。我這種行外人看到如此客觀專業的回復,忍不住替他再貼出來:

我是西醫,我從西醫角度來說一下為什麼不能廢除中醫。

題主想要廢除中醫,其默認的先決條件是現代醫學技術已經能夠完全替代中醫。但是很不好意思的告訴你,西醫還沒有足夠的能力治療所有疾病。如果完全治癒的話,那就更少了。這種情況下,中醫等傳統醫學成了現代醫療體系的有益補充和借鑒。所以至少在目前階段,我們無法完全拋棄中醫。

醫學是一門應用科學,它與其他應用科學不一樣的地方是,醫學的研究對象(疾病)不可選擇、不可預知,這也就造成了醫學的理論研究永遠落在實際應用的後面。其他科學,理論研究基本都走在實際應用前面,有了足夠的理論才會去造飛機造輪船,沒有理論大不了不造。而疾病不會等著你研究透了造出葯來才生病。

所以醫學一直是應用引導理論,道理說不說的清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效果。而就我們臨床所見,中醫中藥在許多疾病上確實有明確的臨床效果,這就是為什麼不能拋棄中醫的原因。

我舉兩個例子,

  • 1、女同志生育後引發的便秘,這點現代醫學婦產科很少有專門討論的,一般都是由消化內科按常規便秘治療,效果不佳。但中醫有專門的當歸蓯蓉湯和大柴胡湯,都是針對婦女產後便秘的,我不是中醫,開不了這葯,但我推薦兩個病人轉診去中醫婦科治療,效果很好。

  • 2、寰枕筋膜攣縮,這是頸源性頭痛最常見的發病原因。頸源性頭痛這個概念是八十年代才出現的,松解頸部基底動脈周圍肌肉筋膜來治療頭痛偏頭痛。但這個治療方法中醫針灸一直在用,就是針風池穴,這是明代《針灸大成》里就記載的針灸處方。


醫有許多葯說不清藥理,但這事不是中醫所獨有的。比如您去百度「其作用機制尚不明確」
這個關鍵詞,搜索出來的大都是西藥處方葯的說明書,枸櫞酸那片「其作用機制尚不明確」、硫酸捲曲黴素「其作用機制尚不明確」,加巴噴丁「其作用機制尚不明
確」。當然這只是現代醫學裡的個別現象,大多數藥物機理還是明確的。可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即面對疾病時候,我們的醫學知識還很脆弱,許多時候不得不使用尚未完全研究透徹的方法。

最後,說幾句題外話。

題主所說的中醫定義應該是傳統醫學,西醫定義應該是現代醫學。西醫也有傳統醫學,比如體液學說,就是粘液質、黑膽質那些。

醫學是門科學,它沒有門派之見。比如過去西醫骨折都是石膏固定,而現在都是小夾板固定,恢復效果更好。這種小夾板固定法就是中醫骨科所用,現代醫學覺得比石膏好用,就吸收過去,加以改造,開始大規模使用。


醫的缺點是與現代科學理論相去甚遠,缺乏可量化指標,無法制定標準化治療方案。但是中醫畢竟也是一門科學,講究的也是嚴謹客觀,有醫案有脈案,講究試驗結
果的可重複性,它在本質上就是科學。最近十幾年,國內的中醫院校做的就是中醫的現代化工作,想要讓中醫與現代醫學接軌。這是一項艱巨的工程,但只要做了,
就有希望。


首先黃帝內經相當於漢朝之前的中醫著述的合集,因此他的觀點既有相輔相成的,也有分庭抗禮的。但是總體來說是和諧的,一脈相承的。是當時的最高成就,也是對於基本涵蓋所有中國文化濫觴的春秋戰國時期觀點的大的集合,所以至少在當時是具有極高的指導和啟發價值的

而在其後,楊上善,王冰等幾經修訂和註解,因此我們現今所能看到的版本都非原版的內容。這期間摻入了各代人的觀點。因此是一直在發展和修正的,並不都是幾千年的東西。而內經學說也不僅僅是對現在留存的內經原文的研究,而且也是對各代修訂、註解和各家觀點的研究。因此,其實內經是一直在發展的

除此之外還有兩點需要說明:

第一,內經所描述的更多的是戰略思想和發端的思想,並不是具體戰略戰術的記述,具有相當的高度。全書只有十三首方劑,而且多已不再應用。所以這就決定了時代對於內經思想的衝擊是有相當有限的

第二,對於內經原文很具有開放性,這和中國所有的文獻特點是一樣的。當初原文的真正含義,有些已經無可考證,但是後世所留下的各種觀點和解釋,雖然不免對立,但是對於疾病的治療都存在積極的意義。因此,現在所說的某些內經觀點,並非是幾千年前的認識水平,而是摻入了很多後世的思想和觀點。

綜上所述,並不是沒有人質疑過內經的觀點,而是認為正確的觀點,得以保留;有分歧的觀點,存在多樣的解釋;錯誤的觀點和衍文,每一代都不乏有人指出。而內經的內涵也由此不斷的充實和豐富,糾錯與改良。


誰說沒人對這本書提出質疑的?

只不過那些不入流的質疑都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罷了。在中醫理論中現存的唯有《秋燥論》,是提出質疑並被廣泛接受的。

歷代中醫爭論不少,其實每個朝代中醫都在不斷發展。醫家層出不窮,藥物不斷豐富,理論也慢慢充實。

============================= ===================================

我發現在知乎上談論中醫很有意思,總有一群人既對中醫歷史一無所知,也對其現代發展毫不知情。卻煞有介事在談論中醫。

你能幹什麼呢?用常識去揣度?用邏輯去貫通?毫無根基能得出什麼有價值的結論?

排名第一的答案。。。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凈扯淡。

金雞獨立。。。大鵬展翅。。。腦洞大開。

轉腦外科肯定大有前途。

==========================================================

我是個拉仇恨的,揭穿別人不好。匿了。


誰說無人質疑?請看下面的兩篇文章:

一、陰陽五行說為什麼成了中醫最高理論

河北省河間市人民醫院 金棟

陰陽五行思想,是傳統中醫的理論基礎。

- -、—是對宇宙生命的功能、屬性、關係所作的歸納和分類,表示宇宙生命的一體兩儀,既是對不同事物的歸類,又是對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歸類,體現了一分為二的宇宙生命發生論、結構論、功能論觀點。」中醫基礎理論就是用「陰陽」之間的關係說明生理及病理變化的。陰陽的對立制約維持著人體的物質及功能的動態平衡,即「陰平陽秘」,如果陰陽的對立制約關係受到破壞,不能維持相對平衡,即出現「陰陽失調」的病變,「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陰陽之間又是互為條件、互相轉化的,它們各自以對方的存在為前提,即「獨陽不生,孤陰不長」,「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反映在生理上,就是機體中的物質與物質、功能與功能、物質與功能之間的消長,是維持相對平衡的消長。如果這種平衡狀態失衡,即出現陰陽偏盛、偏衰的病理變化。陰陽屬性相對而劃分,但二者之間又可以互相轉化,反映在古代中醫理論中,陰陽的轉化可以用來解釋某些病因,如「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寒濕之氣屬陰,溫病、咳嗽之證屬陽;風暑之氣屬陽,飧泄、痎瘧之證屬陰。傷於陰反病陽,傷於陽反病陰,這是陰陽轉化思想的具體體現。陰陽學說是傳統中醫學全部學術思想的理論基礎之一,是理解祖國醫學理論體系的一把鑰匙,也是研究古代醫學必通的門徑。

五行學說更是一種具有東方色彩的樸素系統論的原始理論。「它是中國先哲用以描述宇宙生命屬性規律的一組符號系統。五行分別是五種物質——能量——資訊的符號,『五行』之間的各種關係(生、勝、乘、侮)反映了宇宙生命各種物質、結構、能量之間的相互關係、運動和變化。」古代醫學家把哲學中的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領域,在大量臨床經驗的基礎上,五行學說推動了中醫理論的形成和發展,最終形成了祖國醫學特有的理論體系。在這種理論體系的指導下,促進人們從系統結構觀點觀察人體,在比較和辯證中認識人體的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之間的有機聯繫,以及人體與生活環境的統一。整體觀念是中醫學的一個基本特點,五行學說的應用,加強了中醫學關於人體是一個統一整體的論證。中醫學所採用的整體系統方法,在五行學說的幫助下也得到了進一步強化和系統化。五行系統除了分類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之間相生相剋及勝復機制在傳統中醫學上反映了病因、病機、病理及診斷治療等各個方面的關係。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系統而嚴密的醫學思想基礎。傳統中醫也用「五行」作為解釋人體五臟六腑的功能結構、病理變化以及診斷治療的根本大法,對於我們理解醫學思想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隋·蕭吉撰,馬新平、姜燕點校《五行大義·點校說明》)

換言之,陰陽五行說是傳統中醫的最高理論。為什麼?主要與傳統中醫第一部經典《黃帝內經》有關。讀讀《內經》則會發現,《內經》以陰陽五行說為最高理論。(趙洪鈞《內經時代》)

趙洪鈞先生說:

「陰陽五行說是《內經》的統帥、靈魂。有了它,儘管各篇錯亂重複,矛盾之處舉不勝舉,仍不失為一個整體。沒有它,《內經》只剩下一堆零碎的臆測和經驗知識」,「《內經》的臟腑學說,就是陰陽五行化的以五臟為中心的臟腑學說。五行學說在構成《內經》體系上尤其重要。不管人們認為這種學說多麼樸素、原始,但就中醫論中醫----本質上是就《內經》論中醫,只能說明陰陽五行是中醫的理論核心。稍微修正一下也只能說陰陽五行統帥下的以五臟為主的臟腑學說是核心。陰陽五行說是《內經》體系的骨架或框架。抽出這個架子,《內經》就委然脫地成為一堆零磚碎瓦。帶著陰陽五行的頭腦去讀《內經》,大致上無往而不通。否則便基本上讀不懂。」(《內經時代》)

《內經》為什麼以陰陽五行說為最高理論?因為《內經》的成書年代,正是陰陽五行說極盛的時代——兩漢時期,自然受其影響,而不是先秦戰國時期。

顧頡剛說:

「漢代人的思想骨幹,是陰陽五行。無論在宗教上,在政治上,在學術上,沒有不用這套方式的。」(《漢代學術史略》)

顧頡剛又說:

「漢儒生在以陰陽五行為信條的社會裡,便沒有不受陰陽五行說的浸潤的,陰陽五行即是他們的思想的規律。」(《古史辨自序·下冊》)

梁啟超說:

「春秋戰國以前所謂陰陽、所謂五行,其語甚希見,其義極平淡。且此二事從未嘗並為一談,諸經及孔、老、墨、孟、荀、韓諸大哲,皆未嘗齒及。然則造此邪說以惑世誣民者誰耶?其始蓋起於燕齊方士,而其建設之傳播之宜負罪責者三人焉,曰鄒衍,曰董仲舒,曰劉向。……要之,兩漢所謂今文家經說,其能脫陰陽五行臭味者,什無二三,大率自仲舒啟之。……漢儒陰陽五行之學,開於仲舒而成於向、歆父子。」(《梁啟超論中國文化史》)

梁啟超又說:

「《黃帝內經素問》,此書為最古之醫學書,殆出漢人手。」(《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趙洪鈞先生說:

「陰陽五行哲學在漢代占統治地位,最盛行。《內經》的成書時代不應提前到漢以前去。」(《內經時代》)

廖育群說:

「突破《素問》、《靈樞》兩書就是《漢書·藝文志》所載『《黃帝內經》十八卷』的禁錮之後,即打破了今本《黃帝內經》成書下限不會晚於劉歆《七略》的限制,使得我們需要重新考慮《素問》和《靈樞》作為兩部獨立的著作,其成書的上、下限究竟在何時。根據確切的文字記載,只能將這兩部著作的成書下限定在東漢末年張仲景《傷寒雜病論》成書之前。而其上限則應該定在劉歆《七略》之後。這是因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能夠彙集各種早期醫學著作,進行校勘彙編工作,恐怕只有官府才能辦到。如果在《七略》成書之前,就完成了這樣兩部大型醫書的整理加工,而不加著錄是不可能的。而且《七略》之前的許多其他醫學著作,即或漏而未錄,其命運也理應與《七略》著錄之書的命運一樣,不可能單獨地、完整地保存流傳下來。」(《重構秦漢醫學圖像》)

所以,以陰陽五行為統帥的《內經》最應該成書於陰陽五行盛行的時代——兩漢時期。

趙洪鈞先生又說:

「看來,必須對《內經》『成書』有一個公認的標準,即怎樣才算『成書』。……也就是今《內經》體系的天人相應學說、氣化學說、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臟腑學說、經脈學說,針刺學說、養生學說、診法學說等大體完成(除七篇大論之外),一般說來也編纂在一起了,算是成書。我認為……都是九卷、八十一篇的《素問》和《靈樞》,最可能是東漢中期、班固之後出現的。這一點廖育群說得比較好,即劉歆的《七略》不可能漏掉這樣兩部大書。我再加上:班固也不可能漏掉這兩本大書。或者說,班固寫《藝文志》的時候,很可能還沒有皇甫謐看到的《素問》和《靈樞》(即《針經》或《九卷》)。對看《白虎通》可以肯定,那時中醫的臟腑學說、經脈學說、陰陽五行學說等《內經》的理論硬核和超硬核已經完全穩定或成熟。故可以斷定《白虎通》是《內經》成書的下限。」(趙洪鈞著,金棟補註《&<內經時代&>補註》)

二、裘沛然教授說:《黃帝內經》算不上經典

以下內容選自於《文匯報》2015年5月15日第6版特稿:


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裘沛然先生相關報道:


裘沛然教授說:《黃帝內經》算不上經典


邢斌按:裘沛然教授去世後,胡展奮、章原兩位先生撰寫了紀念裘老的文章。文中回憶了裘老生前不便公開的一些議論,其中就談到了對《黃帝內經》的評價。


原文標題為「瑣憶國醫大師裘沛然」,以下是原文摘錄:


中醫的現狀,是我們常議的話題,有過多次,我們深談結束,他總要關照:慎勿多言,有的話等我死後再說,否則要被罵死!


現在,大師去世了,「有的話」,可以公開了。


首先是《黃帝內經》。他常說:《黃帝內經》算不上經典,長期以來被捧得過高,尤其被一個作家,解讀成上下兩集的「巨著」後,它的地位更「虛胖」,像「聖經」一樣,其實它也就是當年的「諸子」書之一,反映了兩千年前,國人對人體疾病的認識,真知灼見固多,謬誤偏見也有,何必對它頂禮膜拜呢。


比如《內經》說,天有日月,人有雙目,一陰一陽。荒唐。還說,天有群星,人有列齒,天人對應,星齒感應。挨得上邊嗎?

裘沛然(1913年-2010年5月3日),中國國醫大師、上海中醫藥大學和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終身教授。裘沛然長期從事中醫教育和中醫理論、臨床研究,在中醫基礎理論、各家學說、經絡、養生諸領域頗多見解,對內科疑難病的治療亦頗具心得,為培養中醫人才作出了貢獻。中國特大型綜合性辭典《大辭海》的副主編。


除非人變成不是人。幾千年你以為就長了?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幾千年人自身一點發展也沒有,只有退化沒有進化。

就好比有個工廠里有條生產線,批量生產某種產品,只要生產線沒變,產品的說明書就不需要重新寫了。


謝邀。

中醫是分派別的,有醫經派、經方派等。醫經派以黃帝內經、難經為主,經方派以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為主。

還有說法,認為黃帝內經只是流傳下來的中醫的一家而已,還有其他學派,只是沒能流傳下來。

所以這本書雖然包羅萬象,但不代表中醫的全部,你可以把它當成某一學派的論文集。


中醫和西醫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我試圖做一個闡述來作為理解。

西醫指的近代醫學,或者說現代醫學,建立在精確的體系上。必須有完整的理論體系連支撐。

假如你是個修理工,你需要修理一輛汽車,你需要機械知識,對汽車的原理結構,工作模式有完整的了解,你因此能夠修理好;但是如果擺在你面前的 不是一輛汽車,而是一艘科幻級別的星際戰艦!事情複雜多了,你試圖搞明白它的工作原理,但是受制於技術所限,這是不可能的,例如顯微鏡發明以前,根本就不知道微生物的 存在!但是,你面臨的不是一艘飛船,而是無數艘,有的修好了,有的沒有,因此你有了一定的經驗積累,未知的巨大缺陷如同數學方程式裡面的X,儘管是未知,但是還是能夠明白一些X與其他天時地利的 千絲萬縷聯繫。

當聯繫足夠多的時候,就會形成一種理論試圖闡述X的特質和本源,這就是中醫的理論,你說它正確嗎?肯定不怎麼正確,但是有效啊,或者大概率的 有效。

例如,宇宙學中的黑洞,暗物質,暗能量,本質上我們對它們毫無了解,但是它們卻發揮著作用,因此我們根據已知的作用和聯繫來描述它們,例如量子糾纏,我們搞不明白它們的內在邏輯,但是不妨礙我們利用它們進行通信。

中醫並非毫無進步,現代中醫已經糾正了很多古代中醫的錯誤,例如硃砂,古人認為其有鎮靜安神的作用,現代證實那隻不過是砷中毒的癥狀;

因此,隨著認識的提高,中醫也在不斷的進化。


很簡單,沒有哪本書能超越這本書,即便是《難經》也僅僅提出八十一難(對比20多萬字的內經)。說起來《易經》的理論不也千年無人質疑么?與古人相比,我們差太多了。古人是真正把人看透了的,才能寫出這樣一本涵蓋自然,生理,病理,社會並將他們理解透徹的書。

《內經》裡面也說得很清楚,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今世之世則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故半百而衰也。 到戰國時期社會環境就已經是這個地步了,現在更不可能寫出那樣的著作。

不過,冒昧地說,鑒於中國人向來擅長舊壇裝新酒,一句話幾十種解釋,難找出錯誤,倒也不足為奇。當然,這個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在學術共同體內部,範式是很少受到質疑的,何況現在醫學興起之前又沒有其他範式與之競爭。到今天,中醫理論早已廣受質疑了。


黃帝內經一說是成書於春秋戰國,但是現在能追溯到的最早的版本是唐代的。可以說這本書已經集結了歷代名家的智慧經驗——以前都是手抄本,一代一代傳下來的過程中難免會把觀點和見解的更新帶進去。

然後這本書的文字也是有點晦澀的,和別的古書一樣,歷代都有人做註解,對一些詞句的闡釋都有各自的觀點。

最後,這是一本偏理論的書,真正的實踐操作還得靠別的醫書或者經驗相傳。個人觀點,看黃帝內經就能學會中醫,和看黃裳看道教經書就學會一身武功一樣,都是幻覺。

-----------------

P.S.

說缺少質疑精神的……古人不缺少質疑精神,古人只是比較含蓄委婉一點,對某些答案不點贊,自己開個新答案而已

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今世之世則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故半百而衰也。

這種厚古薄今(或者說借古諷今)的文字,基本上都是看看就算了,不能信。書裡面的「上古真人」更像是理想的化身


《黃帝內經》的源頭是河圖洛書,那真是神奇極了。

根本沒辦法質疑,不具有質疑的資格,它裡面的內容你無法驗證,看不到見不到,質疑個毛?


摘自時間簡史第一章

首先必須能準確描述大量的觀測,其次,能對未來的觀測結果做出明確的預言


不是戰國時期,而是七國爭霸時期,曉得不啦?

(爭論這種問題是研究生的事,而我的事是用這個理論一天看十幾個病人,其中胃痛佔一半,為啥呀...)


皇帝內經成書時間真的是戰國前後么?


因為這是中醫思維的基礎,那時候的醫生就是這麼思考問題的,骨子裡的思維模式是萬難質疑的。


我想正名一下,一本上千字的書不可能不發生變化得流傳2500年,現存的黃帝內經是北宋李冰編撰的,據說是他的師傅傳給他的古本,但是與出土的西漢醫書對比,理論思想大抵相同,但也存在措辭,用字的不同,醫書流傳不是宗教,他必然有他的實用性正確性,但這種實用性是建立在文化傳承的基礎上。

而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宋元巨變,民國至今這四次文化斷層產生了語言,語音,意識形態,科學技術等諸多層面上的大變革,從黃帝內經到難經到傷寒論再到後年一系列醫書,他的思維體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陰陽五行學說的哲學觀繼承了下來,但是隨著王朝更替醫藥學技術的的確確存在很大的流失和倒退,比如本草綱目裡面,很多解釋是符合陰陽五行的,也有很多思想是符合原始的神學的,但醫學畢竟不是哲學神學,很多哲學神學解釋並不具有唯物主義的正確性,其中很多偏方及其荒謬,明顯是他老人家為了在有生之年成書,四處搜羅不經考證的(但一些大宗藥品和經方驗方的記載論述倒是十分精彩)。

隨著時間推移,社會在動蕩和繁盛間循環,上一個盛世的理論思想實踐技術和成就並沒有被後人完全(應該說系統繼承比較合適)繼承,比如很多上古的病名找不出對應的病,很多現存的疑難雜症也找不到考究,甚至出現了疫苗法,外來的拔罐法,微生物致病理論等現在西醫的先驅,這是一種技術思想的分支現象,也是繼承中斷的表現(但不可能絕對滅亡)。

而實際上因為信息傳遞的限制,人與人的經歷思想理解方式不同,對同一種醫學的詮釋也大相徑庭,有些人理解古人的意思並能夠融會貫通,發現經絡學說陰陽五行是可以解釋一切病理的,只需去研究藥理,探討藥物與經絡五行的關係就可以了,而有些人沒有條件了解古人的思想或者沒能理解,但是卻又自己的實踐經驗,於是基於時代現狀他們又創立許多新的學說和流派與上一個時代遺留的醫術並存甚至超越上個時代成為主流,這樣就形成了現在的局面,實質上黃帝內經的理論基本上是可以解釋絕大多數病理的,但是病理與藥物的對應始終是千百年來醫家研究努力的方向,因此無論那個時代的人,他只要能理解透徹,按內經的思想來診斷,基本上都能分析清楚病理病因,而藥物作用是取決於實踐的好

ps。講點題外話。比如額頭長痘是肺熱,更準確說是大腸經熱,眉心則偏重肺心,兩側額角則偏重肺胃,心肺熱用什麼,肺胃熱用什麼,用了以後有沒有效,效果如何,副作用什麼樣,再來繼續確定你得臟腑經絡的具體情況,是虛是實,偏重那邊,治療用補還是用瀉,用大方還是用小方都是需要討論辯證的,虛證先補,實證猛攻。

慢性病虛證用大方,藥物種類多,相互作用多,藥效緩和但不傷正氣,適合扶正固本,身體免疫機能和情緒精神回復了再治病。(很多中成藥鼓吹藥材多,其實只有偏滋補的葯種類多才好,而且也不是無限制的多,還是得看配伍)

急性病實證用小方。藥物種類少,藥效足,勁大,若是揮發性較強的可以在一兩分鐘內起效,但藥效太猛五臟正氣總會傷到一兩個,適合應急和身體健康時的一些小病,比如 打比方你一個實證口腔潰瘍不需要像照顧老人一樣給你配補藥中和藥性怕給你吃死了吧?拿蒼白朮大黃黃芩石膏之類降胃火燥脾胃的煎半杯葯喝了睡一覺起來上個廁所就好,方便省事(所以候有人說中藥治慢性病急病還得西醫是很偏頗的,不是治不了,只是不得法,而一些小方很多時候會比大方作用大的多)


內經成書於漢代


推薦閱讀:

從「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寫的重症流感病例,談談流感的中西醫治療
真沒有「三盲」這個說法?
中醫教你如何準確鑒別自己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

TAG:科普 | 中醫 | 科學 | 黃帝內經 |